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从掌院公房出来,魏广德就在寻思着怎么写这份奏疏。

别看魏广德没有授职,可作为进士他也是有上奏权利的,只是有没有人在乎而已。

实际上在大明朝,举人都是可以上书朝廷的,只是举人的上书十有八九没人在意。

坐在公房里,魏广德没有第一时间开始写奏疏, 而是在考虑该怎么写才能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整理一下思路。

刚才要离开的时候,尹台告诉了魏广德另一件大事,也是之前魏广德就听闻到的,那就是剿倭总督胡宗宪奏请江南田地每亩加征一分三厘的军饷用于江南剿倭,另外还准许他便宜行事。

魏广德一开始没搞明白便宜行事是什么意思,还是尹台看他确实不知道, 才明白他和严家关系看样子不算近, 这才出言提点。

加征田地赋税一分三厘只能凑到一部分军饷,而且还需要等到夏税秋粮才能拿到,远水不解近渴。

胡宗宪在奏疏里提出“提编法”,其实是针对太祖朱元章定下的税制进行加派。

明朝建立后,朱元章把事儿管的太宽了,直接把天下各府县每年的赋役完全定死,并且诏告不再加税。

胡宗宪说的提编,自然就是突破朱元章定下的府县赋役,要加派各府县税收和徭役保障军需,特别是徭役这部分,直接折银直达军前。

尹台也是好意,担心他还搞不清楚朝廷里的状况,到时候听到风声又想到自己在会试里写的策论, 到时候又担惊受怕的。

魏广德当初写的策论,尹台自然是看过的, 不过很是笼统并不具体,根本没说怎么筹饷,只圈了在江南为倭患处加征赋税用于剿倭。

胡宗宪的奏疏自然不会这么湖涂,把加征的赋税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田地加税,加派赋役折银。

魏广德感觉这个提编貌似和自己的想法有相似之处,但自己想的是收来往商人的税,可没去想加地方的赋役,老百姓遭受倭灾,还要被加税,这不是逼死人吗?

和自己关系不大,魏广德不打算扯进这件事里,还是只管自己这摊子事儿好了。

不过,从尹台口中他也才知道,胡宗宪剿倭外带施行了严厉的禁海政策,让沿海以前不少走私商人都无法出货,这也是夷人云集市舶司的主要原因,他们以前的拿货渠道完全断绝了。

这也就难怪工部那边这么积极争取改稻种桑政策,确实是金银的诱惑很大。

虽然没有名言,但是魏广德也听出尹台话里的意思,现在江南剿倭的三位大员分别是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剿倭总督胡宗宪, 工部左侍郎兼巡海御史赵文华和福建巡抚阮鹗,这三个人都是严嵩的手下。

魏广德心里清楚, 尹台或许是猜出他想做什么, 所以把事儿给他说透了,里面的水很深,最好不要插手进去,弄不好就把严家得罪了。

很显然,自己那位首辅老乡基本上已经控制了浙江福建两地官场,严厉剿倭的同时又准备用市舶司出口丝绸等货物赚银子,一部分解送朝廷解决财政问题,估计大头就进了他们的腰包。

这个时候把自己之前想的那一套说词搬出来,无疑就是在挡别人的财路啊。

就是神思不属之间,时间一晃就到了下午,魏广德身前的那张纸上依旧空空,他是一个字都没落下去。

想起尹台之前的吩咐,魏广德只好收拾了桌面出了门,前往吴清的公房。

经过书吏的通报,魏广德很容易的就进了吴侍读的公房。

好吧,魏广德进去看见的是吴清正在看杂书,至于尹台说的他负责校阅抄录的《孝宗实录》完全就看不到。

见礼后,吴清让魏广德在一边椅子上坐下道:“尹掌院和我说了,现在《孝宗实录》还在检讨厅检查抄录,我已经派人过去说了,他们那边做好一份就先送到你的公房去,你先检查一遍,有什么不懂的再来问我。”

“是。”

魏广德急忙起身答应下来,总算是有点活儿干了,虽然这活显然短时间落不到自己头上里。

检讨厅那边他去过,都是只工作半天,下午都在喝茶聊天,要是等他们送来《孝宗实录》,都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儿了。

也是朝廷根本没有关心《孝宗实录》和《武宗实录》,毕竟嘉靖皇帝是怎么会事儿大家都清楚的很,就算拖上几年完不成怕都没人过问。

回到自己公房的魏广德坐到下值,都没想好该不该写那份奏疏,该怎么写那份奏疏。

是的,魏广德不想得罪权贵,他还想做官享受生活。

下值出了翰林院,出门就被翰林院一帮编修、修撰看到喊住,“广德,走,一块吃饭去。”

好吧,魏广德只好跟着他们又去附近找了家酒楼吃起来。

这个时候在翰林院入职的官员大多进入官场时间短,很多都是孤身一人在京城,也没有家的牵挂。

其实魏广德和他们也是一样的,就是孤家寡人,所以下值后凑到一块吃饭聊天也成了日常的生活。

“德言这次回来,怕是会升官了吧。”

温应禄开口说道,昨日陈瑾出京前往山东商河参与册封康顺王朱载塨,是庄王朱厚燆之子,也就是青州第一代衡王衡恭王朱右楎的孙子、宪宗朱见深之重孙。

此次出使封藩以广宁伯刘允中为正使,翰林院修撰陈谨等为副使,其实也就是要升职的前兆了,毕竟不能平白无故的提拔,总得做出点贡献来。

“升学士还是挂兼职?”

魏广德好奇问道。

“这个谁知道,或许入太常寺,毕竟是状元。”

有其他人接话道,科举考试名词的重要性在官场上是真的太重要了,就好像三十二年的一甲三人,要升职往往也是从状元开始。

这次陈瑾跟着去册封康顺王,就是送功劳的事儿,回来升一级很正常。

“听说了吗?上月十三日,倭寇突破了江阴镇江一线,突入镇江、瓜洲、仪征抢掠,漕粮也被烧了几万石,估计很快京城粮价也要涨了,都担心漕粮安全。”

这个时候,曹大章开口说道。

“倭寇闹得越来越厉害了,前几天说是有股倭寇从南直隶淮安府那边上岸,还好被淮安卫发现及时,调集重兵驱逐。”

“倭寇这是对大运河动手了?”

连续两个消息,一个是倭寇兵锋已经到了镇江,离南京已经不远了,去年倭寇可是在南京城下大闹过一场。

而淮安也差不多,大运河的必经之地,倭寇袭扰淮安,漕运自然也会中断。

“哪儿来的消息?”

魏广德好奇问道,他还没融入官场,很是好奇曹大章他们的消息来源,平日里看他们都是和自己一样,按时来翰林院点卯入公房,他上哪儿知道的消息。

“昨晚和通政司的同年喝酒听说的。”

曹大章说道.......

魏广德在天要黑前出了崇文门回到九江会馆,进来后看见劳堪、夏可范正坐在大堂喝茶。

魏广德自然就走过去坐下,“二位这么早就回来了?”

“是啊,今天你怎么才回来,走,里面玩牌去。”

劳堪看到魏广德回来就笑着说道。

“慢来,你们在刑部衙门观政,有没有听说江南要加征剿倭赋税的事儿?”

魏广德开口问道。

“倒是听主事说过,据说有争议,不过和我们关系不大,那是朝堂大员们考虑的事儿。”

劳堪笑道。

正这会儿,张科从外面回来,浑身带着酒气,应该是和中书、六科的人喝酒去了。

看到张科,魏广德眼睛一亮,六科是知道朝廷旨意最快的部门,内阁几乎所有的旨意都要通过六科传递出来,也有封驳之权。

张科虽然不是六科,可是中书科就在六科旁边,知道的消息也最快,魏广德自然把消息来源打到张科头上了。

“进卿兄,回来的正好,我打听个事儿。”

魏广德看到张科急忙招手呼唤。

“嘿,广德,你回来的倒是早。”

张科笑着走过来坐下,拿起桌上茶壶倒了杯水,一饮而尽。

等张科放下茶杯,魏广德才开口问道:“听说镇江那边被倭寇洗劫了?漕粮也被烧了?”

“真的吗?”

“不会吧,广德,别开这种玩笑。”

劳堪和夏可范都是一脸不信的说道。

“你咋知道的,我也是今天才知道的,听说昨儿下午奏报才到的京城。”

张科却是很惊讶的说道。

“真的?镇江都有倭寇了,那应天府不是又不安全了?”

劳堪听到张科这么说,首先想到的就是镇江那边的南京城,劳家可是有生意在那里的,自然紧张了。

《修罗武神》

“倭寇已经退了,南京城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去年已经闹得够大了,要是倭寇还能跑到南京城下,估计魏国公就不要做了。”

张科却是语气轻松的说道,“漕粮据说损失了几万石,但是已经恢复了,南京那边会加强江阴一线的巡防力度,避免再被倭寇突破防线。”

“那就好,那就好。”

劳堪听到倭寇已经退了,这才喃喃说道。

“话说你怎么消息这么灵通?哪儿来的消息,我也是今上午才听六科那边在谈论这件事儿。”

张科却是好奇于魏广德的消息灵通,毕竟他所在的地方可不是六科、通政司,而是清水衙门翰林院。

“曹大章说的,他是从通政司同年那边听来的消息。”

魏广德看看张科,又看看劳堪、夏可范,这才继续说道:“以后咱们同年之间也要经常传递消息才行,不然很多时候都后知后觉的。”

“嗯,也对,明天广德请个客吧,我把六部观政的同年都叫来。”

劳堪这会儿心情轻松的调笑道。

“行啊都说下,找个地方吧,明天去翰林院,我找诸大绶、陶大临他们说说,他们应该不会拒绝做这个东道。”

上次礼部之行后,诸大绶他们就搞出一场酒席宴请同年,魏广德就知道他们也有拉拢其他同年的意思,现在大家都开始观政了,应该再聚聚。

“你可真诡。”

劳堪呵呵笑着说道,“难道你以为你就可以白吃白喝一顿?”

“呵呵,总不能我一个人请吧,三百人啊,可不是随便说说,二百两银子总是要的。”

魏广德笑道。

“你难道不想多和同年们亲近亲近,怎么说咱们都是二甲,以后都要留京的。”

劳堪却是笑着反问道。

“想有什么用,人家一甲的升官比我快多了,你以为请人吃吃喝喝就能把人召集到一起?”

魏广德笑道:‘有个事儿你们可能还不知道,上科状元陈瑾被外派去了商河,册封康顺王朱载塨,据说回来可能就要升官了。’

“没法比。”

四个人都是一阵沉默,老半天劳堪才冒出一句话来。

“是啊,没法比,以后都要在京城长期碰面的,没必要做的那么生分。”

魏广德笑笑。

第二天,魏广德来到翰林院,在公房里坐了一会儿,就找金达和陶大临,一起去了诸大绶的公房。

魏广德把自己的来意说了遍后,三个人自然都没意见,不过就是他们四个做这个东道,貌似压力有点大了。

魏广德不清楚诸大绶他们的财力,只是以自己的来衡量。

好吧,几百两银子对普通人来说是比巨款,对于魏广德来说也曾经是,不过现在貌似不是了。

看到三人一开始点头同意,之后又都纷纷面带难色很是不解。

金达是几个人中年岁最大的,此时已经年近五十,比诸大绶、陶大临两人都大了二十岁,自然明白什么。

这个时候才开口道:“广德,你应该知道,我和虞臣都是官宦之家出身,可是到京城这么长时间,随身携带的银子也用的所剩无几,家里还没送来银子。”

魏广德听到金达这么说,这才明白过来,自家老爹比较积极,加之九江府在京城的大商人有汇通商行的林家,倒是能拿出两万两银子来给自己,一般小商人肯定是办不到的。

金达和陶大临都是官宦之家,自然钱财无虞,只是一时不凑手,到是状元诸大绶家庭条件就要差上不少,怕是难色就为此。

“没关系,我这带来的银子还有多,那就我请,就说是咱们翰林院的同年请客。”

看到诸大绶、金达等人要开口说话,魏广德急忙阻止道:“就这么说了,这次我出,下次咱们翰林院同年请客就该你们轮流做东了,可不能因为我年纪小欺负我......”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大明烟火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明现代来回穿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肝在水浒,唯我独尊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三国:我真不想争霸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穿越三国,我成为了张角从成为悍匪开始重生回到家破人亡前,从赎罪开始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三国野史!三国伏生志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寒门科举小懒娃大乾边关一小卒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寒门小郎中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