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伍拉纳出去听讯后,办公室里炸了锅。

“勒尔谨这么想不开的?他以为有那几个老板支持,就能跟皇上争话事人?可笑,天真,太幼稚了!”

老阿觉得勒尔谨脑袋彻底坏了,用屁股想也应该知道他勒尔谨根本干不过老六啊。

老六这么好干的话,他阿大人也不至于一天到晚捧老六的臭脚,美其名曰提高认知,加快进步了。

老纪也是怒不可遏:“皇上,勒尔谨倒行逆施,臣看就不要同他谈了,开打!”

闻言,第一军提督保宁立即挥动右臂:“只要皇上一声令下,末将马上带兵踏平西安城,活捉勒尔谨!”

“皇上,打吧!”

第一军参谋长官张大彪、统制曹大华等将领亦纷纷请战。

军队这一块没人愿意谈,因为只有打才能建功立业,尤其是兵部正在拟定将校授衔,这会不立功更待何时?

能为上将绝不为中将,能为中将绝不为少将!

“维新兴废,在此一战了,皇上,天诛,天诛啊!”

主管兵部的老阿当然知道保宁他们这帮将领心思,想了想立时化身为鹰派领袖,大谈开战的诸多好处。

老阿哪来的底气?

除了六皇帝武功赫赫,维新将士能征善战外,当然是因为他很清楚勒尔谨是个纸老虎。

别看勒尔谨得到了边区、疆区、外蒙等几个老板支持,实际雷声大雨点小,精神上的支持远大于行动上的支持。

首先,乌里雅苏台将军成衮札布和库伦办事大臣勒保、科布多参赞大臣扎拉丰阿根本不可能派兵参加内战,一来他们的兵马根本不多;二来这些地方都归外扎萨克的王公大臣管辖。

根据清廷制定的内外札萨克制度,内札萨克漠南蒙古才为清廷实际管辖,并由科尔沁诸王管治。

外札萨克等同朝鲜、安南等藩属,虽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库伦、科布多等地办事大臣,但主要是协调各部及边务、民政事务,各部具体事务由外札萨克的大小王爷、台吉管辖,遇有战事也是各札萨克的王爷征兵、出兵,不过札萨克的王爷们没有指挥权,只能听从将军调遣。

相当于后世的南朝鲜。

为了拢笼这些外萨克的蒙古王公,清廷前后册封了三千余爵位,亲郡王多达上百人。

随着漠南蒙古归顺,漠北的蒙古王公大臣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带兵南下,因此就算乌里雅苏台将军成衮札布真想从关内的政权更迭分一杯羹,他能马上动用的兵力其实就是国初沿袭下来的漠北三营。

驻防在库伦的清军称“前营”,驻防在科布多的清军称“后营”,驻防在古城的清军称“西营”。

康雍时期,由于实行“皆征蒙古兵以戍,以屯,以牧焉”的政策,因此三营鼎盛时期有近六万兵马,其中大半都是扎萨克王爷们的族人。

西北战事平息后,乾隆便将前番交由兆惠等带领的关内清军撤回关内,并于库伦、科布多设参赞大臣管辖。

也在这两个地方驻军。

驻军兵力是库伦办事大臣领绿旗兵125名,科布多参赞大臣领绿旗兵326名,也就是说漠北三营的前营和后营总兵力加一起不到500人,且清一色是绿营兵,没有满蒙兵。

这点兵力当然谈不上对外札萨克的有效管理,只是个单纯象征意义,因此清廷一直将外蒙诸部视为“藩属外国”,也是后来嘉庆不想干涉外藩事务的原因之一。

驻兵少,加之沙俄势力入侵,导致后来外札萨克迅速脱离中国。

为了让这几百绿营兵能安心在漠北驻防,乾隆定下三年轮换制,就是每隔三年由原营派员前来替代的换防体制。

换言之,乌里雅苏台将军以及所辖的办事大臣们真铁了心要和六皇帝过不去,在无法征召外蒙古诸部参战情况下,他们根本没有任何行动力。

外蒙的大小札萨克王爷们只要脑子还清醒,也绝不会愚蠢的同他们的漠南族人一样不遗余力向维新朝廷开枪。

更何况,贾六在离开盛京时就授意关外经略祖应元着手对漠北的军事占领,漠北的札萨克真敢把族人聚起来,怕是祖应元做梦都能笑醒。

“库伦前营和科布多后营驻防绿旗兵来自哪里?”

老阿赶紧查了资料,回道:“禀皇上,因直隶宣化镇、山西大同镇驻地毗邻蒙古地区,官兵较为熟悉蒙古事务,所以库伦和科布多的驻防绿营官兵绝大多数来自直隶,但军费主要由山西方面承担。”

“嗯?”

贾六听着一愣,直隶派兵去驻防,吃住开支却由山西承担,这是什么制度?

随后“咦”了一下,向老阿确定库伦和科布多的驻防绿营兵出自直隶后,不由笑了起来,然后吩咐道:“让直隶老杨给这些直隶子弟的家人捎话,让他们写信给他们的亲人,另外捎话给两地的直隶子弟,杀办事大臣者为大臣,杀将军者为将军。再给朕拟一道旨意给外札萨克的王公大臣,敢有响应成衮札布、勒保、扎拉丰阿者,天兵一到,人畜不留。”

众臣闻言均是精神大振,未想皇帝陛下简简单单一招,便化解乌里雅苏台方面的军事行动。

贾六又询问老纪尹犁将军的情况,包括那个古城西营的驻防兵力。

为什么问老纪呢?

因为老纪熟啊!

老四鬼子乾隆几年前把老纪发配到疆区劳动改造了两年。

相对于外藩蒙古,乾隆对疆区还是相当重视的。

当年平定大小和卓后,由阿克苏办事大臣阿桂率满洲、索伦骑兵五百人,绿旗兵百人,维人三百户,至尹犁搜捕玛哈沁,招抚厄鲁特牧民,并筑城屯垦,此为疆区设兵驻防之始。

“当时尹犁只有满洲、索伦、察哈尔兵八百人。乌鲁木齐、巴里坤虽有屯田绿旗兵近万人,但主要任务是生产粮食...”

“噢,生产建设?”

贾六微微点头,事实上对于疆区管治,他也是准备大搞屯田,从关内迁人去尹犁的。

尹犁将军又节制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乌鲁木齐都统、喀什噶尔参赞大臣,驻防部队一共是四个营,第一为索伦营,有兵1200余;第二是锡伯营,有兵800余;第三是察哈尔营,有兵900余,第四是额鲁特营,有兵1400余。

连上尹犁将军直属的卫队,在不征召当地各部族情况,以及出动屯田绿旗兵情况下,尹犁方面能够出动的军队总数不到五千。

要是加上屯田绿营兵,可以动用上万人。

贾六考虑片刻,命先给尹梨将军索诺木策凌拟旨,叫其回京任职理藩院尚书。

又命拟旨:“告诉尹犁的索伦兵,朕是索伦的天子,未得朕的旨意,索伦营不得调动。”

“嗻!”

老阿赶紧拟旨,尹犁将军虽有四大营,但真正的精锐就是这支千余人的索伦营,而索伦人的根在皇上。只要索伦营不肯听从索诺木策凌指挥,这位尹犁将军就无法同勒尔谨共呼吸。

西宁办事大臣惠龄那边贾六有点鞭长莫及,

惠龄全称应为“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简称青海办事大臣,自身能够调用的兵力有限,但青海蒙古诸旗、雪区人较多,又不知朝廷动向,很有可能会被惠龄扇动。

毕竟,陕甘方面同西宁紧密相连,勒尔谨对惠龄的影响力大于维新朝廷。

实在不行就打吧,解决了西北顺手捎带把大小金川也解决掉,为入雪区抵抗尼泊尔侵略奠定基础。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武侠穿越,开局学会杨家枪反派,开局路遇女频剧情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敛财人生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一品农妃红楼烟云之七郎庄子传奇汉宫秋非凡教练讨逆崇祯末年带妹征伐穿宋大忽悠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大秦潮公子我要做门阀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虚构三国大国将相大明:穿越富二代,被崇祯偷听心声红楼之贾环穿越了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红楼:风华首辅和女友穿越到东晋重生三国:危!开局刘备祭天最强皇帝:开局三张刮刮卡一夜暴富,我囤货娇养了个女帝我只是夫子大宋祖王爷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烽烟尽处家父万历爷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红色苏联殿下有疾大唐:开局入狱,无奈自爆身份妻乃上将军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开局霸王之力,系统助我兴汉!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永乐小皇孙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战国小大名伐清从南洋开始刺刀1937德意志风暴三国双绝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盛世毒妃(狐狸红色)落日胡尘重返十三岁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