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肥前国一路绿灯的护送中,虽然道路条件比不上大明,可特别军事行动部队的行军还是超过了倭兵许多。
仅用了三天的时间就到达粕屋郡,连带着还有五门火炮与弹药。
火枪兵的弹药都背在身上,和冷兵器士兵不同,火枪兵携带的东西更多,除了火枪弹药外,还有应急干粮以及被褥。
而这些东西,都能背在身上,虽然多,但占的位置更少,也就是需要保护火炮辎重,否则速度还能再快一些。
粕屋郡虽然经历过一番残酷的血战,可是整体还算是完整,毕竟肥前国军的投石机也没有对城墙造成太大的伤害。
大村辅助军看到粕屋郡后,立刻就向行动部队指挥汇报,请示是否入城。
换作他们自己的部队,城肯定是要入的,堂堂军队,哪有在外面安营扎寨的道理。
但辅助军的头目早就被多次告诫过,凡事都要请示明军将领,一切都以明军行动为基准。
而这段时间的行军,也让这头目意识到了倭兵和明军的许多不同,若是自己一意孤行,还真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面对强者,他们总是谦卑,谦卑,再谦卑。
行动队的指挥遥望那城墙后高大的山城,随后用肉眼大致打量了一下粕屋郡的地势,挥手拒绝了入城邀请。
本身明军除非有必要,在任何属于自己国家的城池都不会带兵入城,这本身是百姓惧怕士兵,统治者为减少士兵祸害百姓而定下的军规。
到了现在,就算明军的军纪有了巨大的改善,但这军规依旧保留了下来。
自从进入筑前国后,他们沿途看到了大大小小的村落不下十处,每一处都只有老弱,妇女和壮丁都没见踪影,其惨状,行动队的士兵也会有些许触动。
更不要说刚经历血战的粕屋郡,按照指挥员对于旧军队的一些了解,屠城劫掠,释放士兵兽性,满足士兵欲望这种事情,那些将领做起来是理所应当。
指挥员的圣母心不至于发在倭人的身上,但所谓眼不见为净,君子见其生而不忍见其死,是人性的基本,大明并未到需要抛弃人性的时候。
残忍是要对敌人,而仁慈则是要留给自己人。
得知明军已经到粕屋郡,武藤太郎立马就出城相迎,能和明军一起作战,刚好实现了他要学习明军的愿望。
“在下中军大将,见过叶指挥大人。”
武藤太郎带着自己的一众亲信,可没有叫上左右两军的人,在大明天兵面前露脸,这天大的好事,自然是自己人来最合适。
见到一众倭将,叶指挥也没有展露出疏离的态度,拱手便道:“此番执行军务,还需尔部配合,不知尔部可有计划?”
对方是一军大将,而自己是分队指挥,严格来说,叶指挥的军衔应该在武藤太郎之下,但谁叫叶指挥所代表的是明军,再加上军官的身份,就算见到天皇和那什么日本国王,他也不需要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