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左都护孙尚香招集关中文武议事,安西大都督鲁肃、军师贾诩,负责关中新政推行的谏议大夫荀彧出席,并且坐在京兆、冯翊、扶风三郡太守之前。

实际上,他就是关中文臣之首,只是没有正式的名份而已。

三郡太守都尊敬荀彧,关中豪族也很配合他的工作,新政推行顺利,已经基本完成。

当然,背地里的讨价还价避免不了,荀彧也为此付出了不少心血。好在有左都护府、安西都尉府的大军坐镇,司州刺史满宠又恶名在外,没人敢冒着倾家覆族的危险,真正和荀彧撕破脸。

总而言之,当年荀彧做汉朝尚书令时没做成的事,今天做成了。

会议开始,先由天子特使、行营主簿杨修转达天子诏书。

诏书分两部分:一是对关中新政推行进度的满意,下诏嘉奖以荀彧、三郡太守为首的相关人员;二是宣布秋后进攻汉中的命令,要求关中各郡做好准备。

宣布完诏书,孙尚香先请荀彧发言。

荀彧也没客气,介绍起了关中形势,言语虽平缓,却也掩饰不住欣慰。

经过两年的努力,新政的推行基本到位,为关中积累起一丝元气,让百姓看到了生存的希望。尤其是从凉州迁来的百姓,他们不仅在关中正式落了户,又免除了世代为兵的徭役,对新生的大吴政权颇有好感,对纪律严明的吴军也多了几分亲近。

他们清楚,关中大族之所以那么好说话,都是因为有吴军坐镇。这些关东来的将士纪律严明,不仅不扰民,还经常帮他们干活,救灾时更是不辞劳苦,冲在最前面,无愧子弟兵称号。

他们虽然不是关东人,却也将这些意气风发,甚至有些骄傲的年轻人当成了自家子弟。随着左都护孙尚香下达征兵令,一批批年轻子弟通过严格的选择,成为大吴新卒,子弟兵的称呼进一步落地,喊起来无比自然、亲切。

向孙尚香介绍了情况后,荀彧不失时机的提出了警告。关中虽然恢复了一些生机,离富足还有相当的距离,户口的缺口还很大,支撑不起长时间的战事,否则刚刚稳定的形势很可能再次恶化,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会付之东流。

孙尚香问荀彧,以关中目前的人口、物资,能支持五万大军征战多久?

荀彧仔细盘算了很久,给出一个答案:如果从秋收以后开始算,能在三个月内解决是最好,最迟不能超过一年。春播时可以适当拉长一点时间,秋收却不能耽搁。如果在明年秋收之前,征发的民夫还不能回家,大量的粮食很可能会因为一场风雨白白的烂在地里,粮食供应必然会出现缺口。

关中这几年的天气都不太正常,水灾、旱灾连续不断,甚至还出现了夏天下冰雹的事,如果不是学者们渐渐放弃了灾异学说,而关中驻军又及时救灾,朝廷又多次减免租赋,关中不可能有今天的安定局面。

孙尚香点点头,向荀彧表示感谢。

随后,孙尚香又逐个询问了相关人员,确定兵员、运力、物资都能够及时到位,最后由陆逊进行秋后关中作战的基本方略陈述。听完陆逊的方案后,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就连荀彧的担心都减轻了几分。

吴军与以前的军队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他们数量虽少,却是常备兵,服役期间不务农,专心训练。所以不管是驻守关中,还是出征汉中,对地方的影响都不大,最大的影响就是物资运输产生的消耗,征发民夫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劳力不足的问题,不会长期征发。道路修整完毕,相关物资运送到位后,只要不出现重大意外,绝大部分民夫就可以回家务农。

这个重大意外就是指遭受重创,兵员或者物资严重短缺,无法完成既定作战任务,必须再次征发士卒、补充物资才能继续作战。不管是因为天灾,还是因为人祸,一旦出现这样的意外,大军的第一选择将是撤回关中,而不是继续作战。

之所以这么说,就是为了向荀彧等文臣表明,作战是有计划的,是有底线的,绝不可能演变成穷兵黩武,不会危及到关中的发展。

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更会如此。

陆逊说这句话的时候,放慢了速度,加重了语气。

鲁肃与贾诩对视了一眼,会心而笑。

——

会议结束,孙尚香请鲁肃、贾诩留下,商量秋后的具体战事。

杨修、荀彧也列席会议。

鲁肃神态轻松。最近的一系列安排,尤其是陆逊今天的那几句话打消了他的顾虑。

他是安西大都督,西方的战事都由他负责,左都护孙尚香移驻关中,有全面负责关西军务的可能,与他的辖区形成了重合,冲突是迟早的事。这一年多来,虽说双方没有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可要说他一点不担心,那也是不现实的事。如果不是他信任天子,而孙尚香又年轻,矛盾或许已经激化了。

天子特使杨修来到关中,只与孙尚香见面,却迟迟没有与他这个安西大都督见面,让他多少有些担心。汉中的战事由谁来负责?这不仅关系到他个人,也关系到他麾下诸将的前程。

现在他可以放心了,赵云、张绣、毋丘兴出镇凉州,他这个安西大都督出陇关的日程也快了。孙尚香要负责汉中战事,短时间内不可能西进,他们之间拉开距离,重合的部分小少了,直接冲突的可能性也小了。他也许要听孙尚香的节制,却有相当的自主权。

甚至连节制的关系都不存在。

五大都督府本来就是直接由天子节制的。

杨修传达了另一份诏书:在孙尚香出征汉中期间,鲁肃坐镇关中,并做出西进的准备。一旦平定益州,鲁肃即出陇关,坐镇凉州。天子有一个初步计划,大致以五年为一个阶段,鲁肃逐步西进,在二十年内恢复对葱岭以东的全面控制。此后,由左都护孙尚香接棒,越过葱岭。

鲁肃今年三十三岁,孙尚香十七岁。二十年后,鲁肃五十三,差不多可以辞去大都督的职位,回朝任职。孙尚香三十七,正是经验和体力最好的时候,又积累了足够的威望,再加上陆逊的辅佐,完全担得起对外征伐的重任。

有了这道诏书,鲁肃可以彻底放心了。

趁着鲁肃心情好,孙尚香提出,请鲁肃以安西大都督的身份在巡视陇右,尤其是武都,做好秋后出征的准备。在预定的作战方案中,从武都进军汉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武都有大半还在蜀军控制之中。

鲁肃欣然从命。

凉州本来就是他的辖区,他义不容辞。

——

会议结束,孙尚香招待了一顿饭,虽无山珍海味,却颇精致。份量不多,很适合荀彧、贾诩这样的中老年读书人。

至于正当壮年的鲁肃,估计回去还得补一餐。

吃完饭,鲁肃就和贾诩告辞了。杨修送荀彧,一路步行走到荀彧家。

荀彧住的是当年钟繇送的小院。除了琉璃有破损,换了几块之外,其他的都没变。地方不大,却很安逸。唐夫人也回来了,一身越布夏衣,正带着两个婢女用井水冲洗庭院,见杨修上门,连忙上前见礼。

杨修扬了扬手里的茶叶包。“劳烦夫人烧点水,今年的春茶,庐山云雾。”

唐夫人掩嘴而笑,接过茶叶,转身命婢女去烧水。

荀彧与杨修上了堂,来到房里的那张大案还在,案上整整齐齐的堆着几摞书,还有一些文卷。沿墙多了一排博古架,上面有一些书卷,更多的是一些砖瓦,洗得干干净净,没有半点尘土。

“这是什么?”杨修凑过去看了一眼。

“一些旧物。”荀彧淡淡地说道:“未央宫废址上捡来的。”

杨修拿起一块瓦当看了看,果然看到未央二字,不禁扬扬眉,哈哈一笑。“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作了土。睹物思人,是不是常有感伤?”

见杨修谈笑风生,不见半丝感怀,只有调侃之意,荀彧自失的一笑。

他与杨修同属兔,却正好差一转,十二岁。他出身颍川豪强,在汉朝做过官,还是天子亲近的重臣。杨修虽出身四世三公,却没有汉朝做过官,他从一开始就是吴国之臣。

两人对汉朝的感情自然不同。

“是啊,从这一点上看,陛下以身作则,厉行节约,是真的以史为鉴。”

杨修转头看着荀彧。“荀文若,你话里有话啊。难道陛下就这一点是以史为鉴?”

荀彧笑而不语,伸手示意杨修入座。两人隔着大案,杨修瞥了一眼旁边的文卷,用眼神询问荀彧。荀彧主动将文卷推到杨修面前。“正在请教你这个才子。如果能帮我润色一番,那就更好了。”

杨修展开文卷,一目十行,一会儿就读了几页,嘴角的笑意也越来越明显。

这是一份记载汉末的私史,从党锢之祸说起,开篇就是三君——陈蕃、窦武、刘淑的小传,一直写到吴国肇立,天子登基,诸多汉朝老臣与会,见证新朝的诞生。

杨修放下文卷,似笑非笑,却不置一辞。

“还能看吗?”荀彧不紧不慢地问道。

“不仅能看,而且好看。”杨修眼皮轻挑,笑出声来。“如果气死几个,就更好看了。”

“气死?不至于吧?”

杨修没有说话。正好唐夫人带着侍女进来,奉上冲泡好的茶。杨修很惊讶,唐夫人这烧水的速度也太快了些。唐夫人解释说,荀彧有喝茶的习惯,而且性子比较急,一坐下就要喝,所以她养成了习惯,第一次只烧小半壶,很快就能烧开,让荀彧先喝上,再烧一大壶备用。

杨修赞了一声:“依我看,夫人比文若更当得起王佐二字。”

唐夫人俏目微闪,虽然眼角已经有了浅浅的鱼尾纹,眼神却依然灵动。看到案上的文卷,她会心而笑,顺手收了起来。“都是闲的。明明不是良史之才,偏要学人着史。好在主簿是至交,要不然传出去,不知道怎么被人笑话。”

“夫人说是笑话,我倒真想起一个笑话,与赵祭酒有关的,不知文若听说过没有。”

“赵邠卿?”荀彧也来了兴趣。

杨修点点头。“文若,问你一件事,赵邠卿与陆伯言私交如何吗?”

荀彧仔细想了想,也不禁惊奇。孙尚香进驻关中之后,除了军务之外,对其他事务也很关心,教育就是其中一项。关中书院落成时,孙尚香还去见礼。按理说,赵岐与陆逊见面的机会很多,加上他与陆逊的从祖父陆康的交情,应该往来密切才对。

可是他从来没有听说赵岐与陆逊有私人交情。

“他们之间有过节吗?”

“过节倒是谈不上。也就是当年在赵祭酒赴关东,与计相坐而论道,伯言负责记录,多写了那么一笔。”杨修越想越好笑,最后忍不住笑出声来,险些呛了。他摇摇手。“不说了,不说了,背后不说人短,你要是有兴趣,还是去问赵祭酒本人吧。”

荀彧见杨修神情诡异,估计没什么好事,也没往下问。两人说了一阵闲话,又回到了当前的形势上。荀彧做了一番铺垫后,佯作随意地问道:“德祖,我有一事不明,你能否为我解惑?”

“什么事?”

“我听说蒋子翼在宕渠,辛仲治去了陛下行营,时间也不短了,为什么一直没谈成,眼下还有大战一场的意思?莫不是曹孟德父子的贪得无厌,不肯称臣?”

杨修眨眨眼睛。“这倒不是。文若想必也清楚,曹孟德的妻妾、子女其实都在陛下手中,曹子修更是陛下的妹夫,他们之间的私交也不错。曹孟德若肯称臣,就算蜀王保不住,封侯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不过,谈下来的总不如打下来的,你说对吧?关中有你荀文若从中斡旋,新政推行还算顺利,益州有谁?总不能让甘兴霸那个锦帆贼回益州主持新政吧。”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红楼烟云之七郎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红楼之贾环穿越了和女友穿越到东晋重生三国:危!开局刘备祭天大宋祖王爷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红色苏联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开局霸王之力,系统助我兴汉!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永乐小皇孙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战国小大名综武之大明帝国死亡航线篡唐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前妻太难训黑铁时代崇祯末年带妹征伐大唐:兵圣驸马爷三国第一保镖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我是秦二世扶苏大明铁骨标准的领主生活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三国之寰宇天下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混在东汉末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三国之大汉双子星开局废物皇子,我开创了盛世王朝老子传奇:大道至简仙朝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穿入异世界?召唤玩家一统天下!三国:白毦陈到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平乱传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我在大宋当苟王穿越从开荒开始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盛世毒妃(狐狸红色)落日胡尘重返十三岁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