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幽云

王师儒缓缓弯腰,从地上捡起被皇后萧夺里懒扔下来的奏章:“皇后,如今不是使气的时候,威州告急,南府更张,朝廷总要拿出个章程来。”

萧夺里懒凤颜含霜,辽朝皇后临制不像宋朝那么多讲究,还需要垂帘那一套,就这样大喇喇地坐在大庆殿的大座之上:“陛下北狩无踪,国事只得拜托诸公,就我想来,如今不过两件大事,兵备、粮秣。是吧?”

北府宰相萧托卜嘉躬身道:“娘娘明见,大体如此,然如今鞑靼大部虽然退过金山,上京道内依旧有盗匪无数。”

“好在八月以来,耐诸路州府征召得力,加之鞑靼入境后为财货牵绊,日渐松散,太保萧兀纳征剿有术,方才将之逼退。”

“但是叛逆玛古苏依旧盘踞在鱼儿泺一带,那里是准布祖地,一时不会退走的。”

“朝廷正在督促太保收纳沿途州军,大力进剿,力保长春州秋收。”

“如今阿骨打进迫威州,国中兵力捉襟见肘,只有兰陵郡王拱卫之军五万,汉人行宫都部署萧特末临时征召的汉丁两万、东面行军副统酬斡征召的奚丁两万。”

“娘娘,臣以为先济急,再治缓,今天下分析,不如下诏求策,听听各道主官们的意见?”

“你胡说八道!”萧夺里懒大怒:“魏王之兵逡巡不进,不先入京护驾,先私谋辽东!”

“王经事事依顺那叛逃的贱人,携那贱人母子自重!”

“如今辽东搞什么更化,其实就是打着幌子侵吞咱们北人的产业,你们都看不到这些吗?!那些产业当中,没你们的吗?!”

“马人望在中京观望,奏章里里外外就是正朔二字。”

“他要正朔,朕就给他正朔!尊陛下为太上皇,立秦王为新君,叫他来三拜九叩!”

“娘娘!”萧托卜嘉急道:“方今要务,是逐外敌,清流寇,保粮秣,足兵用。如先议立储,则东京、西京、南京三道,不复为我有也!”

“现在三道就为我有吗?!”萧夺里懒咬牙切齿:“就连中京都不在我控制之下!”

萧托卜嘉心中充满了秀才遇到兵的无力感,只好长叹一声:“大家都议议吧。”

殿中鸦雀无声,过得良久,萧奉先才开口:“娘娘,其实丞相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萧奉先如今是萧夺里懒的倚仗,他开口,萧夺里懒的口气就和缓很多:“兄长你说。”

萧奉先说道:“今岁虽然陛下北狩,王师不振,但好歹长春洲钱粮之地是保住了的。”

“今年东京道大约指望不上了,秋收在即,上京道最大的指望,就在长春了。”

“各地州府的勤王兵马已然有了指挥,太保进军节节胜利,北面剩下的一个大患,就是玛古苏而已。”

“南边阿骨打虽然取了信州,但时日已经到了九月,眼看就要入冬,已经过了用兵之时,因此他的所谋,说到底,不过要挟朝廷,为了分粟之时,多得些利益而已。”

“丞相说先急后缓,我认为是有道理的,现在鞑靼人撤走,朝廷当务之急,应该先遣军入金山,找寻陛下。”

“至于阿骨打那里,不若遣使,与之……议和。”

此语一出,殿上都是哗然,女直不过辽国藩属,地位如同奴婢,今日以上国之尊,竟然要和它议和?!

萧奉先侃侃而谈:“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今阿骨打势大,黄龙府都在其包夹之下,那里只有乌库节度使耶律慎嘉努万余守军,我们不可与阿骨打撕破脸。”

“往年与女直分粟,不过十万石,女直人又不善耕作,就算取了长春洲又如何?他们今后所获也不会太多。”

“因此只需要剿灭玛古苏,许诺将准布分粟尽数发给阿骨打,再加上十万石,有三十万石粮食,阿骨打也该满意了。”

“中京道马人望那里,我们同样必须争取,如今马人望还奉从北廷号令,王经屡加笼络,马公都予以拒绝。”

“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将他推向王经,更不能将他推向魏王。”

“中京道还有一个重要性,润、迁、来、隰、兴,共有五州临海!”

“现在析津府在魏王手里,东京道被隔绝,朝廷与宋国的通道已然尽失,这个问题,大家考虑过吗?”

诶?殿内群臣都是脑筋一清,兰陵王虽然是奸滑,但是这思路很清晰啊。

就听萧奉先继续说道:“如今魏王、王经皆与宋求利,我北廷若无,是先自败也。”

耶律慎思沉吟道:“臣尝为使臣入宋,也曾镇守过白沟馆,与宋国司徒有些交往。”

“虽然其与人交接,一向以敦厚着称,虽孺子匹夫,亦每款语,长似有求于人下者,但这些,只是他品性使然。”

“国事之上,却从来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如今王丞相有物产之利,魏王有群牧过界,我北廷就算能够通过中京抵达海口,却有什么和宋人交换的?总不可能让宋人用海船转运牛羊吧?”

萧奉先说道:“有些事情,恐怕也由不得苏油一人做主,我北廷也无需有什么实际付出——要是我大辽许割幽云十六州与宋朝呢?”

殿内如同响过一道晴空霹雳,不管是皇后还是群臣,都被萧奉先这话震得目瞪口呆。

幽云十六州,自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献给契丹以来,一直就是中原王朝心中的痛。

显德六年,后周世宗柴荣率军攻辽,水陆并进,一个多月内收复瀛、莫、宁三州,紧跟着又手扶益津、瓦桥、淤口三关。五月欲攻取幽州时,却因病重班师,一个月后卒于东京。

宋朝开国之后,太祖不忘收复燕云,曾在内府库专置“封桩库”作为军资。

太平兴国四年,太宗移师幽州,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地区,结果在高梁河大败,中箭乘驴车逃回,从此意志消磨,最后死于箭创复发。

燕云十六州,包括幽、顺、儒、檀、蓟、涿、瀛、鄚、新、妫、武、蔚、应、寰、朔、云,其实就是如今皇太叔和魏王统治地区。

其地东西约一千两百里,南北约四百里里。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就像两座相连的城墙,屹立于平原北部。

两山交汇处更像是一道天铸“城角”,以骑兵为优势的北方游牧民族在此被严重阻隔。构筑成燕云地区在战略上的第一道天然防线。

中部和南部,则有桑干河和巨马河两条大河,拒马河还有易水与白沟为两翼,横贯交错的河流,构筑成第二道天然防线。

除此之外,依托群山大河的天险,从战国燕赵开始,人们就一直在这一带修筑国防工事——长城。

燕云地区长城上的五道关口——金坡关,居庸关,古北口,松亭关,渝关,构成燕云防线上五个军事重镇,所谓“幽平之间,以五关为形胜。”

有此雄关天险在手,辽人就如同已经进入庭院的盗贼,登堂入室再无阻碍,因此北宋叶隆礼在《契丹国志》中感叹道:“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

除此以外,契丹初起之时,十六州的生产水平和人口数量,也给契丹人带来了崛起的机会,当时辽兴宗曾得意地声称,仅燕京析津府一地,“兵戎冠天下之雄,与赋当域中之半”。

众多的当地人口,为辽国提供了大量的赋税和兵源。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红楼烟云之七郎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红楼之贾环穿越了和女友穿越到东晋重生三国:危!开局刘备祭天大宋祖王爷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红色苏联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开局霸王之力,系统助我兴汉!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永乐小皇孙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战国小大名综武之大明帝国死亡航线篡唐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前妻太难训黑铁时代崇祯末年带妹征伐大唐:兵圣驸马爷三国第一保镖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我是秦二世扶苏大明铁骨标准的领主生活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三国之寰宇天下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混在东汉末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三国之大汉双子星开局废物皇子,我开创了盛世王朝老子传奇:大道至简仙朝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穿入异世界?召唤玩家一统天下!三国:白毦陈到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平乱传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我在大宋当苟王穿越从开荒开始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盛世毒妃(狐狸红色)落日胡尘重返十三岁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