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但某土鳖穿越者表示不服:

老子不但要出手,而且还要在冰上走!

于是在三九严冬的时候,镇东将军领军出塞的同时,南边的雒阳,姜维也带着人马行走在结了厚冰的大河之上。

这些年来,汉军的精锐一直有冬训这个训练项目。

当然,雒阳的守军不可能全是精锐。

但姜维所领的虎步军,属于关内八军之一,肯定算得上是精锐。

毛帽子戴到头上,两边有厚厚的护耳,再戴上厚布口罩,除了眼睛眉毛露在外面,口鼻耳都护了个周全。

铁甲肯定是不能穿了,否则的话,穿得这么厚,外面再罩个铁甲,就算能站起来,能不能迈步还是个问题。

最多是带了皮甲,好歹能加点防护。

过河的将士,有人两眼冷漠,专心赶路。

有人却两眼放光,望向前方隐约可见的对岸,全是渴望:

“终于要过河了!”

旁边专心赶路的队率听到这个话,一口白雾喷了出来,斥声道:

“专心行军,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顿了一下,他看了一眼前方,又忍不住地嘀咕一下:“说不定只是过河拉练呢?”

“啊?”

身边的士卒是老乡,如今又是同在一个马槽刨食,平日里也颇受队率的照顾。

他知道眼前这位队率老乡在军中职位不高,实则已经从军十余载。

若非识字跟不上去,恐怕早就能做个校尉什么的。

此时听到对方这么一说,他下意识地打量了一下自己的披挂,一应俱全。

再看看周围的同僚,枪戟如林。

没错啊,一切都是非常标准的阵前准备。

而且这个方向,是去对岸吗?

对岸是河内吧?

河内……是贼子占着的吧?

哪有说去贼子所占的地盘里拉练的?

仿佛看出了小老乡的疑惑,队率抬头看了一眼前方,半是回答半是自语道:

“这等天气,就算是神仙来了,也没法攻城啊!”

除非贼人有心弃暴归正,大开城门,迎接王师。

否则,大军这般大摇大摆地过河,贼人又不是瞎子,直接把城门一关,大军多半就只能在城下干瞪眼。

当然,将军或许有别的法子?

也或许有别的想法?

那就不是自己这些人所能琢磨的了。

汉军中就连队率都考虑到的问题,领军守河内的蒋济自然也能想得到。

但他不敢赌。

因为汉军从孟津过河北上攻城掠地,第一个可能遭殃的县城,十有八九,就是温县。

温县那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司马太傅的老家。

河北,乃至大魏世家推举出来的司马氏的根基所在。

真要因为自己的疏忽有个什么意外,不用司马太傅开口,他自己就能抹脖子自尽。

快要六十岁的老人,得到急报,雒阳汉军有了动静,在大冬天里急得满嘴燎泡。

他“哎呦”一声,连忙往邺城那边发急报的同时,又从轵关往温县那边赶。

虽说轵关另外一头也有动静,但他知道,问题不大。

因为冯贼已经从河东转去太原了。

没了冯贼的汉军,和有冯贼的汉军,那就是两个概念。

他怕的不是汉军,而是有冯贼的汉军。

若不然,三九隆冬里,他会怕对手翻山越岭偷渡轵关?

延熙九年的最后一个月,大汉分五路大军伐贼。

镇南将军姜维所率的雒阳大军,最先有了突破,兵锋直指河内温县。

此次伐贼的第一份战报送回长安,颇是鼓舞了一些人心。

“姜伯约还是厉害啊,无论是关中一战还是收复洛阳,皆可称得上是用兵疾如风,这一次,又是他第一个与贼接战。”

“那是,此人可是丞相生前最为看重的将军,曾言其敏于军事,丞相何时有错?”

“简直是笑话!丞相生前最看重的,难道不是大司马吗?怎么成了姜镇南了?”

被人呛了这么一句,有人顿时就急了:

“大司马……大司马能一样吗?我说的那些将军,自然是不包括大司马的。”

拿大司马与大汉的那些将军们作比较,那不是欺负人吗?

以前还说冯大司马是山门子弟,后来不知是从哪里传出来的消息,说是山里有人,根本不是什么山门,而是仙门。

魏伯阳知道伐?

对对对,就是那个写了《周易参同契》,最后在上虞凤鸣山凤鸣洞成仙的仙人。

当年他可是带了三个弟子修仙,有一人随之成仙,有两人因为修仙之念不坚,半途而废,回了老家。

未能成仙的那两个弟子,有一个叫冯良。

听说那个冯良,从凤鸣山归来后,某一天却接到了师父的信,得知师父已然成仙,追悔莫及。

知道了吧?

冯大司马也姓冯啊!

你猜猜冯大司马与魏伯阳那位姓冯的弟子,是什么关系?

冯大司马当年发狂入山,从山里出来后,行为古怪,时人都以为是发了癔症。

其实啊,那是人家在山里遇到了师门先祖魏仙人,得到了仙人的点化。

所以那根本不是什么癔症,那叫言辞古怪者,必有异于常人之处。

懂什么叫山里有人了吧?

世俗之人,岂能与仙人子弟相提并论?

当然,也有小道说,这是传言其实是从吴地传过来的,根本就是不足信。

是吴人想要给自己脸上贴金,所以才给冯大司马找了个吴地的神仙师父。

(注:魏伯阳是会稽上虞人)

但不管怎么说,冯某人与传说中的仙人扯上关系,非但没有让人觉得意外,反而让不少人觉得合理。

足以说明,冯某人山(仙)门子弟的身份,实是已经深入人心。

当然,镇南将军虽然比不过冯大司马,但不得不承认,也很厉害了。

至少消息传到长安后,百姓乃至一些中低层的官吏,皆是欢欣鼓舞。

大汉又赢了!

民间的“智囊人士”“民间高人”,皆是在市井之间,茶余饭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温县可是司马老贼的根基所在,镇南将军领军兵围温县,可谓是一刀插到贼人的心脏上。

不但极大地震慑了贼人,而且还能在战略上调动贼人兵力,让贼人疲于奔命,这就给其它路大军造就了机会。

妙啊!

听到这些“民间智囊”的高论,百姓皆是跟着高潮:

真是妙啊!

……

相对于市井百姓的兴奋,朝廷中对此事的反应却是有些平淡。

外朝六百石以下的朝官,在得知消息后还想着要不要琢磨琢磨朝会上的说辞或者奏章,凑个热闹,跟着大佬后面说个贺词啥的。

谁料到大佬们对这个好消息,不能说毫无反应吧,但至少也是几乎没什么大反应。

这让一众已经想好说辞的中下层朝官不禁都有些纳闷:

莫不成大佬们都对镇南将军有什么意见?

若不然,怎么反应如此冷淡?

大佬们当然不是对姜维有意见。

在这个战乱时代,能在朝会上站在殿内,而不是站在殿外的走廊上,谁没见过几个风浪?

就算是以清谈和宗室身份获得高位的刘琰,早年那也是跟随昭烈皇帝东奔西跑,南征北战。

亲眼见过或者亲耳听闻赤壁之战,汉中之战,夷陵之战,陇右北伐等大战。

见识必然不会太差了。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一年里最冷的时候,河内又不是蜀地。

雪辣么大辣么厚,大汉的将士再精锐,再怎么能征善战,也不可能在这种时候攻城。

最多是吓一吓贼人,给此次伐贼暖暖场,烘托一下气氛。

虽说温县是司马氏的老家,但司马懿又不是傻子,早就把司马氏的核心成员迁离温县了。

怎么可能还会让自己的宗族留在那里?

现在还留在温县且姓司马的,最多就是一些旁系。

据各种渠道传回来的消息看,别看现在的河内郡郡治是怀县,但真要论起城池城墙的高大和厚实,怀县还真不一定能比得过温县。

在确定放弃雒阳,或者说函谷关失守,无法守住雒阳的时候,温县作为可能的前线,又是司马氏的老家,早就在不断地增高增厚城墙。

听说主持扩建的人还是魏国有名的巧匠马钧马德衡。

经过这几年来不遗余力地扩建,据说现在温县的城墙,比怀县还要高还要厚。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三九到七九最多也就一个来月的时间。

到了七九,大河就开始解冻。

解冻时期的大河,半冰半水,既不能行走在河面,船只也无法通行。

到了那个时候,如果的姜镇南不能拿下温县,或者其它立足地,大军又没有及时退回河南,前无路,后无途,那可就危险了。

可是在冬日里,一个月的时间拿下一个大城,何其难也?

所以莫说是朝中的诸位大佬,就算一天到晚不想理朝政,光想着吃喝玩乐的刘胖子,都知道姜伯约兵临温县城下,别看声势浩大,其实也就图个声势浩大。

就算再怎么把政务丢给尚书台,他也知道,今年从蜀地从凉州运到关中的各类物资,大部分都是转运去并州了。

雒阳那边,根本没有分到多少。

所以自家连襟的意图也很明显了,雒阳就不是主攻方向。

就算是半路有个弘农王氏站出来跪舔,能提供的钱粮也不足以支撑雒阳大军进行一场不知何时结束的战役。

若不然,王濬就不是被连襟带走,而是把他直接放到雒阳去,当个弘农王氏和雒阳大军之间的中间联络人。

“还是得等明文出手啊!”

刘胖子半躺在躺椅里,把手里的战报公文丢到案几上,有些意兴阑珊地说了一句。

连襟不出手,都没甚意思。

快年底了,除了东征,基本没什么大事。

若非怕朝中大臣喷口水,阿斗甚至还想取消今年的最后几次朝会。

锃亮的铜炉,里面烧着精煤,铜炉上方,还有一条粗大的铁皮管子,把煤气都引到外面。

铜炉和铁皮管子散出来的热气,整个屋子温暖如春,让人暖洋洋的不想动弹。

“总还是有些用处的,”陪坐在旁边的皇后拿起公文看了一眼,笑道,“妾听闻,姜伯约兵围温县,百姓士吏,都是大感振奋,也算是提升朝野士气了。”

皇后早几年虽被逼得退出未央宫,居于桂宫。

但架不住帝后情深,刘胖子也不嫌麻烦,经常往皇后这边跑。

特别是每每被董允等人喷,每每都要往皇后这里寻找安慰。

故而皇后虽说再不能干预朝政,但耳目却是不缺。

“也算吧。”阿斗听到这个话,别有意味地笑了一下,“总是能堵住一些人的嘴。”

随着大汉不断收复旧地,无论是朝中还是地方上,各方势力的博弈越发激烈。

就算是大汉仅有益州一地,且相父仍在,都有廖立之类跳出来指指点点。

更别说现在大汉已是收复近半旧地。

指点宰辅治天下,指点将军打天下,指点朝廷与他国交涉……

这些年大汉产得粮食太多,让那些所谓的智囊高人吃得太饱了。

功如相父,亦类李邈心怀不满者,甚至欲加夷族之罪于其上。

更别说自己这位连襟,这些年不知沾了多少世家大族的血。

没有的事都要捕风捉影抹黑几句。

这大隆冬强行出兵,违背常理,不知多少人等着看笑话呢。

真要整个冬日没有动静,只怕“冯不知兵,劳民伤财”的流言就要传开来。

姜伯约现在搞出这个动静,未必不是在连襟的计算之中。

看着皇帝对冯某人信心满满的模样,皇后也是有些无奈。

这年头,不怕来自宫内嫔妃的争宠,却是怕来自宫外的男人夺走皇帝的心,跟谁说理去?

对于冯明文这位妹夫,皇后的态度也是复杂无比。

有爱,也有怨——说到恨,倒也算不上。

自己这辈子最为得意的两次投资,都算是落在冯明文身上。

一个是在冯明文创业之初,给了大力支持。

这个投资,给皇家带来了无比丰厚的红利。

丰厚到甚至有点自不量力地想要以内府重建南北军,而且还是铁甲骑军的那种。

虽然半途而废,但能让帝后二人生起这等念头的,可想而知内府是何等有钱。

第二个投资,则是想尽办法把四娘送到冯明文的榻上。

此举让冯明文与皇家牢牢绑到了一起——可惜当年陛下没有适龄的姊妹或者女儿,若不然还能绑得更牢一些。

早几年她为什么敢那么挑衅?

就是因为她知道,有了这一层关系,冯明文不可能会把她怎么样。

最坏的情况,也就是低头认个输。

当然,如果她赢了,也不会让冯明文怎么样——稍微改一下“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的制度,对皇家不是坏事,不是么?

反正丞相也不在了。

可惜输了……

大汉“虚君实相”的局面,没有得到任何改变,反而越发深入人心。

想到这里,皇后看了一眼懒洋洋地躺在那里不想动弹,毫无进取模样的皇帝,心里越发感到无奈。

河北大战在即,宫中府中,波澜不惊。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红楼烟云之七郎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红楼之贾环穿越了和女友穿越到东晋重生三国:危!开局刘备祭天大宋祖王爷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红色苏联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开局霸王之力,系统助我兴汉!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永乐小皇孙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战国小大名综武之大明帝国死亡航线篡唐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前妻太难训黑铁时代崇祯末年带妹征伐大唐:兵圣驸马爷三国第一保镖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我是秦二世扶苏大明铁骨标准的领主生活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三国之寰宇天下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混在东汉末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三国之大汉双子星开局废物皇子,我开创了盛世王朝老子传奇:大道至简仙朝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穿入异世界?召唤玩家一统天下!三国:白毦陈到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平乱传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我在大宋当苟王穿越从开荒开始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盛世毒妃(狐狸红色)落日胡尘重返十三岁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