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越巂太守得了大汉丞相的指示,又屁颠屁颠地跑回了越巂,把中央的意思传达给了越巂长史。

“五百个粮草官?!”

当冯永从孟琰嘴里得知大汉丞相的意思后,当下就是大叫一声,“孟太守,你确认是五百?不是五十?”

“自然是五百。”

孟琰肯定地说道。

冯永一听,当下脸色发白,嘴唇哆嗦,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

这尼玛的何止是抽血?

根本就是在自己的胸口挖个洞,准备安装水泵,要把自己抽成干尸!

南乡最好的人才,那自然是能从学堂里毕业的学生。

毕竟年纪小,正是学习的时候,而且又是封闭性让他们专心学习,没有其他干扰,学习知识那是最快的。

再加上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必须能通过学堂的考核,正常毕业,才能得到最好的出路。

所以他们有着强大的学习意愿。

等他们从学堂里出来,再到各个地方实习两年,开了眼界,了解底层,积累下务实的经验,以后就是最好的基层骨干人才。

如今根据自己的指示帮忙处理各种政务的幕僚团,大部分就是学堂里毕业出来最优秀的学生。

这批人以后就算是因为出身的关系,做不成地方主官,但做县长县令的幕僚,那肯定是能胜任的。

要是有哪个狗屎运逆天,祖坟冒青烟,一不小心混进了朝廷正式承认的编制内,那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学堂里出来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且流动方向也被冯永牢牢地控制在手中:这种人才自己都不够用,谁特么会白痴让给别人?

至于南乡第二等人才,那就是南乡士卒。

南乡士卒算是职业军人,而且他们平常也是封闭性的,在训练之余,也会强制性地让他们识字读书。

比起学堂的学生,南乡士卒有速成的意味,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以后的成就肯定比不过学堂毕业的学生。

除了不但命好而且命硬,能在沙场上博出成就的个别人。

剩下的,要么在军队里当个什么屯长曲长之类的,要么就是退役之后,在冯永的产业下当个小管事,要么就是像如今这般,在冯永的管辖范围内,在地方当个里长之类的。

想再进一步,难。

毕竟只是认五百常用字以及最基础的算术,所以只能算是最基础的人才。

但好在他们受过严格的训练,有组织纪律性,可以拿来应急。

为什么冯永如今身边还留着一百多个南乡士卒?

那是因为他们连五百常用字都还没认完,派出去有毛用?

如今孙水河谷三县下发到乡亭的公文,在外人看来那都是奇葩无比,因为上头写的都是白得不能再白的话语。

原因就在于,稍微文言一点的公文,底下的大头兵他看不懂啊!

至于第三等人才,那就是南乡各个工坊矿场里头的职工。

他们有一定的组织纪律性,但识字率参差不齐,大部分没有连最基础的三百字都达不到,更别说五百常用字。

最多也就是能背个乘法口诀。

除了管事队长这种骨干必须要强制性地扫盲之外,剩下的没多大指望,所以在冯永眼里,第一代职工根本就是消耗品。

只有再过上个四五年,经过学堂强制洗礼的那些第二代,至少在工坊职工里占据一半以上的人数,冯永才敢放开人才流动的口子。

如今诸葛老妖一开口就是要五百个粮草官,基本就是把南乡勉强合格的人才一抽而空,这怎么不让冯土鳖暴跳如雷?

你有多少粮食?竟然要五百个粮草官?打算让他们数着米粒玩?

“五百没有,二百五够不够?”

冯永捂着胸口,哆嗦地问了一句,打算来个落地还钱。

孟琰的眼神很飘忽,“这个,冯长史,某只是个传话的……”

传你妈!

冯永差点就想打死眼前这个看起来面目憨厚的南中蛮夷。

你没事跑回锦城,然后突然又跑回来,跟我传这种话,要说这事跟你没关系,我当场就能的脑袋拿下来当球踢!

看来自己积攒了几年的底子终于还是被诸葛老妖发现了,告密的人,很明显就是眼前这个家伙。

想着诸葛老妖磨刀霍霍准备割自己的韭菜,冯土鳖心里就是一阵心痛。

妈的,我和诸葛老妖果然是命中相克,从来都是我在别人身上割韭菜,一遇到诸葛老妖就被他割韭菜。

“丞相,没说其他?”

冯永不甘心地问道。

“丞相还说了,冯长史在邛都苏祁登台三县复都试之法,乃是大汉他处未有之事,故可宽容而待,此三县役兵,冯长史可皆自任之。”

冯永一听,心里就是“呸”了一声,这么个鸡肋的补偿,我要来何用?

如今的大汉,除了那几个都督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主调动兵力外,剩下的各个郡守,虽在名义上掌军,但底下还有郡丞、司马等大小相制,并无随意扩军之权。

越巂算是边郡,实权掌握在冯永这个长史手中,同时按规矩还多了都尉这个职位。

都尉其实就是掌握边郡军事的人。

但越巂的四个都尉……两个是冯永的小弟,两个是冯永推荐的。

孟琰这个名义上的太守之所以也能掌握一部分的兵力,其实就是为了制衡冯永。

如今大汉丞相给了冯永自任三县役兵的权利,那就是相当于是赋予了他小范围内的都督之权,可以随意地在三县之地扩兵。

那已经算是对他非常信任的表现了,这可是在大汉的官员里,梦寐以求的待遇。

但这对冯永来说……有毛用?

我又没打算造反。

再说了,我就是想造反,三个县再怎么扩兵,能干个啥?那也不够用哇!

这根本诸葛老妖想看看恢复都试之法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所以才借口让自己放开手脚。

“丞相对长史,可是看重得很啊。”

孟琰一脸的黝黑,一脸的憨厚,马屁拍得直接而直白,“能自任三郡役兵,大汉除了那几位都督,也就冯长史有这等专权。”

淳朴呢?

南中夷人……子弟的淳朴呢?

冯永看着孟琰,一阵无语。

不管冯永愿不愿意,南乡的大抽血势在必行。

建兴四年十月,南乡县在冯永调动人员几个月后,再一次进行大调动。

民间传闻,这一次是要调到锦城当卫士。

地方上的壮丁轮流到锦城当卫士,这个很正常。

但对于南乡县来说,却是第一次。

不但南乡县令亲自挑选士卒,甚至还备了宴席,让这些士卒吃喝完结,这才让他们启程。

这些年地方上征兵,从来都是挑了人就走,甚至还强制拉人,从来没有说过征兵官府还请吃喝的,这南乡的做法,在绝大部分人年来,倒是第一次。

“这才是正经的规矩啊!”

看着雄纠纠的士卒离开,有老人感叹了一句,“多少年都没看见过这等规矩了。”

于是有人好奇地问了一句,“这是哪门子的规矩?”

老头子摇摇头,说道,“大汉的规矩本就是这样的,地方上的役兵至京城当卫士,初到京城和期满退役,官府都要备席款宴。如今没人懂这规矩咯!这南乡官府设宴,才是真正懂规矩的。”

“老人家高寿?”

路人好奇地问道。

“老夫熹平元年生人。”

路了一怔,盘算了好一阵,这才想起熹平是灵帝的年号,当下大惊,“原来老人家竟五十有六,看来当真是见过那等盛况。”

老头斜视了一眼路人,“灵帝想尽法子搜刮钱财,甚至不惜卖官敛财,哪来什么盛况?你觉得他会掏钱给士卒设宴?”

路人是个三十来岁的男子,听到这话,当场就是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倒是男子身边的一个年轻人听了,忍不住地说道,“你这老叟好没道理,你既然没见过,又如何说得像真有那么回事一般!”

老头一拐子就杵过去,喝骂道,“小子无礼!老夫没见过,难道没听说过?这事自然是听长辈说起,故才得知有这等规矩!不学无术之徒,羞也不羞?”

年轻人被骂不学无术,脸色一红,面有羞愧之色,生生受了老头一拐,也不躲避,呐呐不能言。

“原来大汉还有这等规矩,看来是我们孤陋寡闻,谢过老先生的指点。”

男子连忙行了一礼。

老头看了两人一眼,只见他们身上皆是佩戴长剑,虽然说话间有礼节,但身上的江湖味甚浓,当下咕哝了一句,“不是什么好人……”

然后便摇头离去。

唯留下两人面面相觑。

“师尊,我们如今当去何处?”

年轻人开口问道。

男子沉吟了一会,这才说道,“要打听这兰陵笑笑生的下落,自然是要从与他有关的事情着手。与他关系最明显的,一个是新华书店,一个是说书人。”

“新华人去的地方,我们如今这副模样,自然不好进去,所以先去找这城里名气最大的说书人。方才一路行来,我看到有几个是同道中人,到时候我们找个机会问问。”

“师尊,这南乡当真是与别的地方不一样,枉我们不远千里而来。”

“那是自然,兰陵笑笑生这等人物选择这里隐居,自是有道理的。”

“也不知,这兰陵笑笑生是何等人物,竟能写出那等秘闻……”

“想来定是同道中的高人无疑。”

“就是不知他愿不愿意见我们?”

“那几个同道中人出现在这里,看来也是冲着这位高人来的,别人既然能有这等心意,我们为何不能尝试一番?”

“师尊教训的是。”

两人继续前行,窃窃而语,不欲引起他人注意。

在外来人员的传说里,来到南乡,有四个特色,不可不知。

第一个就是不能轻易惹妇人。

南乡女子当家作主的人家多的是,若是有外来的浪荡子敢不守规矩,余生基本就要在山里的矿场度过。

第二个就是南乡是恶鬼临世的最直接证据:白天冒着滚滚浓烟,黑夜里火光通明,昼夜不休的窑子。

同时如今也是南乡的一个奇景。

外来人第一次到南乡,都会吸引驻足观看许久。

第三个就是对所有读书人免费开放的南乡新华书店。

不少的寒门子弟都是因为它,这才不惜跋山涉水前来,就是为了能在里头寻得自己心仪的书籍。

不过毕竟能认字读书的人只能是少数,所以最受欢迎的,还是最后一个,南乡特有的说书人。

一桌,一椅,一个惊堂木,一个说书人,一碗开水,如此而已。

但却是南乡所有食肆、客舍等经营场所不可缺少的东西——没有说书人的食肆、客舍,根本就没有人愿意去。

不过这说书人的时间安排,那也是有门道的。

每次说的时间太长,这店里看着客人多,但都是光顾听说书了,吃完了也不走,就当是白嫖。

偏偏里头没了位置,外头的人又招呼不进来,影响生意。

但若是说的时间太短,客人又不满意,脾气暴躁的老兄,甚至没吃完的饭食也不要了,直接就当场掀桌子。

还有,不同的地方,说书的各个细节描述也不一样。

比如说在那些役夫、苦力比较多的地方,那就是发挥各种想像力,把那亲热的细节说得越是荤黄露骨,越是简单直白,那效果就越好。

黔首百姓就喜欢听这个。

但在比较高雅的地方,大多数人自恃身份,那就得说得文雅一些,讲得隐而微露,或者暗喻暗指,然后大伙会意一笑。

既保持了面子,又让精神得到愉悦的满足。

这种情况也就造成了同一本传记小说,除了梗概大致一样之外,各种情节在不同的说书人嘴里,却是大有不同。

这传记小说除却大人喜欢听,还有小孩也是喜欢。

初到南乡的师徒两人,看到大街上有不少小孩拿着木刀木剑,亦或木棍木棒,在那里哼哼哈嘿对打。

这个喊着“看我玄阴指”,那个叫道“吃我玄冥神掌”。

更有甚者,直接把身上的衣服一脱,“九阳神功,天下无敌,不信你们过来打我……”

然后旁边冲出一妇人,挟起他“噼里啪啦”就是一阵落英神掌,喝道,“作业写完了没有?”

九阳神功一下子就被破了功,小孩哭着说道,“还没……”

“没写完就敢出来野,老娘辛辛苦苦找了多少门路,才能把你送进学堂,你竟然去学那些游侠儿,打不死你!”

……

看得师徒两人眼皮真跳,这南乡的妇人,当真是名不虚传!

只是这游侠儿,没惹你吧?

“快点穿好衣服回家!”

妇人成了武林盟主,趾高气扬而去。

一众江湖高手不敢吭气,只能是灰溜溜地看着带头大哥抽泣着找回衣服穿上,准备回家。

“小兄弟,某这厢有礼了,能否请问个事?”

男子走上前,抱拳问了一声。

脸上还有泪珠的带头大哥看到两人腰中长剑,眼睛一亮,对着男子一抱拳,竟是似模像样,“不知这位兄台要问何事?”

“我想找这城中最有名的说书先生,不知你可知晓?”

带头大哥一听,立马拍着胸脯说,“这有何难,南乡最有名气的说书先生,莫过于‘侠客行’的‘’……”

话没说完,只听得转角那边传来一声“狮子吼”,“人呢?”

“来了!”

带头大哥吓得一哆嗦,连忙一溜烟跑了。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红楼烟云之七郎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红楼之贾环穿越了和女友穿越到东晋重生三国:危!开局刘备祭天大宋祖王爷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红色苏联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开局霸王之力,系统助我兴汉!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永乐小皇孙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战国小大名综武之大明帝国死亡航线篡唐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前妻太难训黑铁时代崇祯末年带妹征伐大唐:兵圣驸马爷三国第一保镖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我是秦二世扶苏大明铁骨标准的领主生活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三国之寰宇天下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混在东汉末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三国之大汉双子星开局废物皇子,我开创了盛世王朝老子传奇:大道至简仙朝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穿入异世界?召唤玩家一统天下!三国:白毦陈到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平乱传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我在大宋当苟王穿越从开荒开始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盛世毒妃(狐狸红色)落日胡尘重返十三岁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