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立春过后,猫冬就算是正式结束,春耕开始。

平城县侯久有战功,天子在长安附近赏了五十顷地。

虽然是五十顷至少有一半是上好的水浇地,对于后世来说,可能不少。

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对于冯都护的身份来说,这是一个偏少的数字。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当年先帝入主蜀地,锦城附近的田产,多是世家豪右所有。

所以朝廷没有太多的田产赐给功臣,只好多赏金银钱粮布帛。

丞相去世后,只留下十五顷地。

同时也有意无意给后人留下了一个传统:

天子赏赐臣子,多赏金银钱粮布帛,少赐田产。

虽然去年在长安大封赏的时候,天子把丞相府上的田产加到了一百顷。

但这个数字,仍然只能算是正常。

魏国的宠臣何宴,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就给自己敛了两百多顷田产。

作为季汉后无来者的丞相——至少在天子眼里,是这样的——仅仅是得到了一份正常数目的田产封赏。

冯都护作为后来者,自然不敢超过丞相。

所以只好折个半,要了个五十顷。

冯都护从这五十顷的地里,特意挑了灞桥边上的三十亩地,准备让人种上棉花。

立春时节不是种棉花的时候,得再等一个多月。

不过现在已经可以整理田地做准备工作了。

“兄长,怎的不多种一些?”

今日没有上值,跟着冯都护跑到灞桥边上踏青的赵中监军,看着正在整理田地的农人,不由地好奇问了一句。

要说那棉花,确实是个好东西。

四五年前,兄长主政凉州的时候,花嫂从南边带回来了一些种子。

兄长让人在凉州试种,这几年兴汉会的内部,几位兄弟家里都多了一些棉被,冬日里盖着可舒服了。

军中现在还有一些棉纱,听说也是棉花做成的,用来给受伤的将士止血包裹之类,效果也非常好。

在赵广看来,这等好东西,就应该早早推广才是。

可是兄长也不知怎么想的,从来没有在官面上提过这个事。

就算是凉州那边,也仅仅是兴汉会的农场里种有,别的地方根本看不到。

原本赵广以为兄长这是给会里的兄弟寻财路呢,现在看来,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三十亩?

够做甚?

赵广有些遗憾地说道:

“兄长,这可是一项大财源,怎么就给了并州河东那些大族?留给我们自家兄弟干不好么?”

“你懂个屁啊!”

赵广就算是升到了征南将军,在别人面前或许能够耍威风,但在冯都护面前,仍是一个小弟弟,说骂就骂。

“会里现在把主要精力都放在雁门和九原那里挖煤挖铁,哪还顾得上这个?”

卖煤卖铁可不比种棉花来钱容易?

九原也好,雁门边塞也罢,那里的冬日本就寒冷,再加上小冰河的气候加持,当地驻军冬日里不知要消耗多少煤。

毕竟你总不能让驻军学胡人,一年到头去捡干粪烧干粪取暖吧?

更重要的是,冶铁这种事情,先期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种棉花,什么时候打下东边还不知道呢。

谁能等得及?

“我们也可以在关中凉州那边种啊!”

赵广有些不服气地说道,“兄弟们在关中的地虽然不算太多,但种个几万十万亩,想来还是可以的。”

“凉州就更不用说了……”

话未说完,就被冯都护粗暴打断了:“所以我说,你懂个屁!”

“若这玩意当真能随意种,你道我这几年为什么不推广?”

冯都护鄙夷地看了一眼这个家伙,指了指眼前的三十亩地:

“棉花确实是个好东西,但想要种好它,那可不容易。”

“莫说是关中,就在凉州,至少在陇右,我都不会让人种它。”

“就算是以后的关东那边,也不是谁想种就种,想要种的话,须得像开工坊一样,需要事先掏钱掏粮买资格。”

赵广一听,就是一怔:

“兄长,这是为何?既然是好东西,既能代麻又能替絮,为何又不让多种?”

“因为它不好种,费水,费肥,费人,一般人可种不起它。”

这个时候的棉花,品质不算太好,产量不高,又没有太好的防虫能力。

这都是凉州的兴汉会农场试种之后,冯都护对比后世得出的结论。

特别是这玩意,还会挤占农田。

若非大汉现在的粮食产量有了跨越式的提高,特别是拿下关中后,坐拥两个天府之国,导致有粮贱伤农之忧。

冯都护恐怕还要把棉花之事再压上几年,甚至十几数十年也说不定。

但不管怎么样,蜀地和关中,再加上陇右,这三个大汉的主要产粮地,绝不允许出现大量种棉花的情况。

大不了让凉州搞一搞。

不过凉州本地豪族有了羊毛纺织业,发展棉花纺织业的动力自然就不足。

当然,如果关中乃至关东有人想要去凉州发展棉纺织业,朝廷很欢迎,就当是充实边疆了。

因为凉州越安定,关中西边的屏障陇右就越稳定。

至于关东那边有人想要种棉花……冯都护管他们去死!

让他们先尝些甜头,到时候再看他怎么干死这些关东世家大族。

就如用羊毛织毛料一样,看起来胡人也能沾光,但冯都护的真正目的,可不是为了胡人着想。

虽然答应了教并州河东那些世家学会种棉花,但冯都护可没说教他们如何利用棉花。

他们拿棉花织布的话无所谓。

但想要再进一步给棉花附加价值,那就得先问问兴汉会了。

而且就算光是织布,效率能比得过兴汉会?

再简陋的联合工坊,那也比零星的家庭作坊强得多。

到时候要是有人想反悔也无所谓,反正买种棉资格时所掏的钱粮是不会退的。

要不你们去九原那里开荒种地?

那里可以给你们双倍田产,随意圈地,再赠一座工坊资格。

再说了,就算是卖棉花,又不是说不让你们赚钱,只要乖乖配合朝廷,按定下的价钱卖棉花,不要哄抬物价。

真当交易所的定价权是白来的?

一切大宗物资或者战略物资,以后都要以交易所定下的价格来作基准。

粮食,毛料,红糖,丝绸,牲畜,盐,铁……

以后棉花也不能例外。

想要挑战交易所的定价权,就要先干翻兴汉会和朝廷的府库储备。

就目前看来,魏吴两国就算是举全国之力,也看不到有挑战成功的希望。

不说大汉全疆域,但至少在大汉的统治核心区,官府必须要有这个控制力。

当然,这是一个久远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大汉还要继续加强官道的铺设。

至少也要像前汉那样,能把官道驿亭一路铺到西域去。

这个目标很长远,需要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去达成。

但冯都护有这个信心。

毕竟以前开山铺路只能是慢慢凿。

现在可不一样了。

只要统一了天下,开山铺路虽然仍是要凿,但凿的是炮眼。

这些宏图大志,冯都护自然不可能跟赵广全盘托出。

他只是说道:

“若是会里有人真想要种棉花,可以尽管提出来,凉州那边,多的是地,会里可以提供棉种。”

现在凉州那边,只嫌胡人太多,汉人太少,只嫌地太多,人太少。

要是有人愿意去做贡献,冯都护欢迎至极。

赵广摸摸脑袋,似乎有些不太好意思:

“小弟也就是随口说说,兄长既然早有打算,想必自是大有道理,小弟只管跟着兄长走就行。”

“当年兄长没有多少权柄,尚能领兄弟发家,现在兄长乃大汉百官之首,会里谁敢质疑兄长的眼光?”

敢违背规矩的人,早在前年和去年的大清洗里死得差不多了。

冯都护“啧”了一声。

这话说得,就好像自己是个大独裁者似的。

有心想要解释,可是想想,跟这个家伙有什么解释的?

以他的智商,就算是说了他也听不懂。

说不得,反而会越描越黑。

两兄弟正说着话,但见田里有一妇人向着两人走过来。

妇人来到两人面前,对着冯都屈膝行礼:“见过君侯。”

冯都护颔首示意:“起。”

“谢君侯。”

“李许氏,这块地如何?可适合种棉花?”

妇人正是嫁给李慕之弟李同的许家三娘子。

这些年来,她一直是兴汉会的种植专家。

兴汉会这些年来,从来没有为粮食发过愁,李许氏功不可没。

她的丈夫李同,则是兴汉会的养殖专家,可谓是夫唱妇随。

凉州那边,兴汉会名下的农场棉花种植试验,这几年来就是由李许氏负责。

此时的李许氏听到冯都护问道,点头答道:

“回君侯,可以。”

只是她犹豫了一下,又提醒道:

“不过,关中的地虽肥沃,但棉花所需水肥甚多。这块地在渭水边上,虽不缺水,但种之前,最好要施足底肥。”

“有花蕾,以及开花前后,至少各要施一次肥。否则,肥力不足,棉株就会矮小,棉花产量不足。”

冯都护点头:

“三十亩地的肥料而已,你不用担心。这个事情,你须得办好了,能种多好,就种多好。”

得了冯都护的保证,李许氏这才放心:“妾明白。”

冯都护把目光看向那块地,嘴角微微一翘。

他为什么要棉花示范田放在这里?

因为凡自西东两方而入出峣、潼两关者,路必由之。

也就是说,无论是从东面来长安,还是离开长安去东方,都要经过灞桥。

既然你是从东而来,自然不能错过美白如雪的棉花不是?

一旁的赵广听了,有些咋舌:

“这棉花还需要施这般多的肥?”

当年兄长在锦城那边改进耕种方式,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多施肥。

这样的话,可以连耕两三年再休耕一年。

而别人,则是须得年年轮耕休耕。

就是这样,兄长所种的地,还是要比别人多收两三成。

所以赵广就是再不懂种地,也知道棉花对肥料的要求,已经算是高得离谱。

李许氏语气严肃地说道:

“没错。所以我一向建议君侯,除非能保证大汉粮食足够,否则最好不要大规模种植棉花。”

“就算是要种植,也要限制种植区域,不能放开让民间随意种植。”

抢地还是小事,关键是抢肥。

种植庄稼的地里,没有足够的肥料,粮食就会减产。

有了肥料,田地能连续耕种三年。

没了肥料,田地就只能轮耕,种一年休一年。

这减产可不是一点半点,减个三四成那就是最基本的。

甚至以大汉现在的粮食产量,减个五成都有可能。

冯都护笑道:

“你放心,农桑乃立国之本,粮足则民安,吾又岂会不明白这一点?”

他又看了一眼田地,略有叹息道:

“所以说,我们还是要大力发展推广家禽家畜养殖,若是大汉家家户户都能有一头牛,说不得就不用像现在这样小心翼翼地用肥。”

鸡鸭鹅等家禽的粪便,不能直接使用,但可以通过沤肥,成为熟肥。

但家禽终究是个头太小。

牛就不一样了。

前世小时候,牛除了是家里的劳动主力,同时还是积累家肥的主力。

村里的泥路,牛随地拉下的粪便,都会有人随地捡走。

村里的老人,有时手头没有趁手的工具,甚至会用土块把牛粪围成一圈,表示这个牛粪有主了。

听到冯都护的话,赵广还没有什么感觉,但李许氏的目光却是有些崇拜:

“君侯其实已经为天下百姓做得很多了。”

“现在大汉有不少牧场,可以为百姓租赁牛马,而且只要愿意努力耕种,家里有一头牛不是做不到。”

这些年来,兴汉会与官府合作,由官府作保,再由兴汉会名下的牛马场出租牛马。

愿意租牛马的人家,虽说需要缴纳额外的粮食给兴汉会和官府。

但或三年,或五年,只要期间生下小牛小马,就可以算是自己家。

等小牛小马长大,家里可不就平白多了一头大型牲畜?

说白了,就是用粮食分期买小牛小马。

可以说,大汉这些年的粮食增产,这一项政策贡献不小。

冯都护却是想得更多,略有叹息:

“要是有鸟粪石就好了,那玩意比我们现在用的家肥强多了,一麻袋鸟粪石,恐怕就能抵得上一牛车家肥。”

李许氏一听,眼睛顿时一亮:

“世间竟然还有这等奇物?敢问君侯,这鸟粪石又产于何处?”

“远喽!”冯都护也就是随口一说,“若是从交州出海,东南边的岛屿上,估计应该会有不少。”

可惜,交州不在大汉手里。

“啊?这样啊?居然是在海外?”

李许氏闻言,顿时面现失望之色:

“这等奇物,大汉竟是没有?”

冯都护看到她这副模样,有些于心不忍,安慰道:

“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比如说在深山的山洞里,有蝙蝠群居之处,说不得就有这个东西。”

“不过数量终是太少,比不过海岛上。”

鸟粪石是一种鸟兽积粪,山洞里因为有蝙蝠居住,其粪便和尸体混合在地上,常年累月下来,也会形成一些鸟粪石。

不过主要产地,还是要看海岛。

冯都护为什么知道这个?

因为地理课本就讲有啊。

特别是那个建立在鸟粪上的瑙鲁小国,啥也不用干,光挖鸟粪就能卖大钱,真入他阿母幸福啊!

冯都护的专业,正是与地理有关的某类土木专业,自然是最清楚不过。

后来听说那个小国家,最后把鸟粪挖光了。

连在土澳盖起的瑙鲁大厦,因为经营不善,最后也卖掉了。

举国迁移澳洲的梦想破灭,国民收入也大不如以前。

这个消息还让从高中就耿耿于怀的冯都护高兴了一阵。

妈的让你们不劳而获,傻bi了吧?

想起前世之事,冯都护不禁有些唏嘘。

别人是恍如隔世,我却是真的隔了一世啊!

而李许氏,则是低头若有所思。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红楼烟云之七郎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红楼之贾环穿越了和女友穿越到东晋重生三国:危!开局刘备祭天大宋祖王爷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红色苏联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开局霸王之力,系统助我兴汉!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永乐小皇孙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战国小大名综武之大明帝国死亡航线篡唐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前妻太难训黑铁时代崇祯末年带妹征伐大唐:兵圣驸马爷三国第一保镖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我是秦二世扶苏大明铁骨标准的领主生活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三国之寰宇天下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混在东汉末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三国之大汉双子星开局废物皇子,我开创了盛世王朝老子传奇:大道至简仙朝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穿入异世界?召唤玩家一统天下!三国:白毦陈到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平乱传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我在大宋当苟王穿越从开荒开始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盛世毒妃(狐狸红色)落日胡尘重返十三岁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