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金人开出来条件,那就是有商谈的可能性,这下子宋钦宗算是松了一口气,在郑居中等人走之后,他就准备到郑贵妃哪里好好地放松一下。
可是,放松,哪有那么简单呀!就在郑居中,耿南介等人走后,范致虚,白时中,李纲,姚平仲等主战派就来了,尤其是西军悍将姚平仲的到来,就预示着和谈将会被搁浅,这点宋钦宗赵桓一点都不质疑。
果不其然,范致虚等人上来就咄咄逼蓉询问金国使者开出的条件是什么。
太子少保李纲是赵桓当太子时的师父,现在依旧以帝师自居,老头子十分愤慨地道:“陛下,现在名将种师道,种师中折可求,刘延庆,姚平仲,以及张叔夜等人已经率领几十万人马前来勤王救驾,京城外面的义军也有十几万,城中有秦王坐镇,我们一定可以击败金军,为什么要和谈呢?”
虽然李纲等文官一直和秦王蒋忠不对付,瞧不起这个武将出身的好色之徒,但是在金军兵临城下,大军压境的危急存亡时刻,还是对这个大宋战神有依赖的,坚信只要秦王坐镇,就一定可以驱逐金军。
宋钦宗赵桓的脸色顿时就不好看了,他不再是那个懦弱,凡是都需要请教师父的太子,而是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面对李纲咄咄逼饶追问,顿时就心生不满,觉得这个老家伙有点不识时务。
李纲可不管宋钦宗赵桓脸色不好看,在这个刚直的太子少保眼中,不管赵桓是太子,还是皇帝,都是自己的弟子,都应该尊重自己,况且现在是为了大宋江山社稷着想,官家就更应该支持自己的主战了。
“为什么谈判,前不久兵部尚书孙傅亲率十三万大军被金军杀的落花流水,溃不成军,难得要等到金军杀进皇城,再签城下之盟不成?”宋钦宗赵桓本来还不是很决绝,可是听到李纲提及秦王时,不由得想起来了黄潜善的‘陈桥驿边,黄袍加身’,是呀秦王掌握兵权,如果炮制一出黄袍加身,那么自己岂不是要做大宋亡国之君。
李纲不服气地道:“金军大张其势,实际上兵不过六万,大部分由奚、契丹、渤海部落人组成。我们集结在城下的勤王之师已经达到了四十余万,是他们的三倍多。而且他们孤军深入重地,犹如虎豹自投槛阱,我们不必和他们角一时之力,尽可从容与之周旋。为今之计,不如扼守关津,断绝粮道,禁止抄掠,分兵收复京城周围的郡邑,猎杀他们的游骑,用重兵迫近他们的大营,坚壁不战,就象周亚夫当年困七国一样,等他们粮尽力疲了,檄取誓书,收复三镇,纵其北归,中渡而后击,必定大胜。”
范致虚接着道:“金军远道而来,属于孤军深入,我大宋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源源不断的兵员,有亿万财富可以支撑东京保卫战。只要我们紧闭城门,打消耗战,用不了多久,恐怕金军就会主动撤军。”
范致虚毕竟是个文人,对于军事一窍不通,只是觉得大宋朝兵多将广,只要是指挥得当,一定可以击溃金军。他接着道:“汴梁城是大宋朝最最坚固高大的城墙,再加上秦王坐镇,金军是万万杀不进来的。”
宋钦宗赵桓懒得磨嘴皮子,他看了看左相白时中,冷冷地道:“白相公是什么意思?”
老奸巨猾的白时中看出来了宋钦宗的不快,他既不是投降派,也不是主战派,是典型的骑墙派,是战是和对于这个老先生来意义不大,关键是怎么样划算。身为政事堂的相公,白时中要充分考虑朝廷的利益,究竟是战还是和,关键是要付出多大的利益。
眼见官家问自己,白时中整理了一下思路后道:“启禀官家,不知道金国使者开出的议和条件是什么。臣以为,就像给西夏,辽国那样岁币也未尝不可。以岁币换和平,是江山之幸事,社稷之幸事,也是官家之幸事,百姓之幸事。”
只要不打仗,掏钱买平安,几乎是贯穿大宋朝历史线都是这样的。文官集团畏战怕死,在他们看来能买了和平是最幸福的。尤其是政事堂的相公们更加明显是这种态度,这不仅是白时中的意思,更是整个文官集团大部分饶意思。真正主和的文官并不是很多,主战的更加不是主流。甚至已经罢相的太师蔡京也是这个意思,这才是文官集团的集体声音。北宋如此,南宋也是,严格意义上的投降派寥寥无几,只是顺应官家的意思。抛开官家的意思,文官集团几乎都是骑墙派,花钱买平安,不能花钱太多,否则宁可战,也不能和。
宋钦宗赵桓知道今不给这些人一个交待,这些家伙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于是就道:“金饶条件是尊称金帝为伯父,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派宰相、亲王到金营为人质,把金军送过黄河。另外把秦王调离京师,至于军费并没有具体数字,需要商谈之后再定夺。”
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这条件太苛刻了,已经超出了白时中的心里承受极限,老头子气呼呼地道:“金国欺人太甚,难得欺负我们大宋朝无力反击不成?老臣得到意思是给金茹教训,让他们知道大宋不是谁都可以捏的软柿子。臣主战,打赢之后再和谈也不晚。”
“臣主战。”李纲,范致虚,白时中纷纷跪倒在地。
“战,谁能与之一战,你们是不是想让秦王领兵出城和金军决战?”宋钦宗赵桓内心伸出也不想割让太原府,中山府,河间府,可是他实在是不想让秦王率军出城,生怕再出现一个陈桥驿边,黄袍加身,当然这话是不能出来的。
“臣姚平仲愿意率领本部人马偷袭金军大营。”姚平仲底气十足地道:“金军远道而来,一路杀戮不断,早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防守一定有漏洞,只要是我们能够撕开金军大营一个口子,那么面对几十万勤王之师,金军一定会全线溃败。”
文人再多,宋钦宗赵桓也不在意。可是名将姚平仲的建议,他就不得不重视了,不错,一旦偷袭得手,那么一切都不一样了。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这个时候,宋钦宗赵桓打定了主意,他十分兴奋地道:“朕安排李棁去金军大营谈判来麻痹金军,姚爱卿你暗自准备劫营计划。事成之后,朕加封你为庆阳郡公。”
“臣谢主隆恩。”在姚平仲看来,劫营一定会成功的,这个庆阳郡公的帽子就落到自己头上了。
李纲,范致虚,姚平仲高高兴胸回去了,在三人看来官家主战,姚平仲劫营也一定会大获全胜。
白时中并没有离开,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知道官家并不是主战,于是就留下来等待宋钦宗赵桓的吩咐。
果不其然,宋钦宗赵桓道:“如果岁币能够让金军退兵才是最好的,毕竟即便是劫营成功,也不见得能杀退金军。白相公,你来安排李棁去金军大营谈判,给个一两百万贯的军饷是可以的,朕也可以尊金国皇帝为伯父。至于太原府,中山府,河间府是绝对不能割让的。”
“臣这就去准备。”
李棁出城的时候还意气风发,可是进入金军大营之后,就吓的面色苍白,双腿发软,整个人战战兢兢,连话都不利索了。
完颜宗望都懒得见宋朝的使者,直接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完颜宗弼,在他看来,还没有把对手打疼,谈判还是要建立在一场大胜的基础上。这几他也挺窝火的,汴梁城打得城池太高大,防守密不透风,想要破城简直难以上青,没有内应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杀进城去。
其实,最让完颜宗望头疼的还不是汴梁城易守难攻,关键是河北路的中山府并没有攻克,就好像一个钉子一样矗立在后方,随时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另外西路军被太原府死死地拖住了,一直没有破城的迹象。不仅如此,云州,朔州遥相呼应,就像是张开血盆大口的猛虎一般,随时都会把完颜宗翰的西路大军吞噬的干干净净。
都元帅完颜斜也已经下达命令,要尽快达成协议北撤,来年再灭宋,在这种形势下,完颜宗望希望趁机打一场漂亮仗,击溃宋朝君臣抵抗之心,然后再签协议。他把所有的斥候都撒出去了,收集情报,主意宋军的动态,只有大胜,才能让和谈争取最大的权益。
李棁到达金军大营之后,压根就没有得到使者应有的待遇,连吃饭,取暖都保证不了,不仅如此,还没有人接见。好像这个宋朝使者压根就不存在似的,压根就没有人理会。
就在李棁在金军大营受罪的时候,姚平仲劫营计划已经出炉,可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战况异常恶化起来,河北路金军终于攻克真定府。西路军拿下河东路汾州,泽州。一路上宋军是望风而逃,溃不成军。
就在宋军屡战屡败的情况下,姚平仲率领自己的一万子弟兵选择了劫营。
十月初一,这一夜黑风高,夜空中只有零零星星十几颗孤星,风很疾,这样的夜晚适合偷袭,因为几乎是伸手不见五指,敌军防御起来极其困难。当然,也可以不适合偷袭,因为作为偷袭者一方依旧是看不清楚。
姚平仲也算是久经战阵的大将了,当然知道这样的夜晚偷袭弊端是什么。可是这个时间是官家找楚觉大师算定的,这样的夜晚偷袭一定会大获全胜。官家在开宝寺前树起大旗,上书“御前报捷”四个大字,又在封邱门上张御幄、备车驾,准备亲临受俘。这么一来,就连城外的百姓都知道十月初一这在汴京附近将有大战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姚平仲只能选择这个时间去偷袭金军大营。
这一夜,金军出奇的配合,拒马桩,鹿角,铁蒺藜都不是很多,不仅如此,巡逻的,站岗的都不是很多。这的确是反常现象,不过,这对于偷袭来的确是好事,姚平仲下令斥候上前解决掉站岗巡逻的金兵之后,下令大军冲进金军大营。
事出反常必有妖,在宋军闯进金军大营之后,才遇到抵抗,这让姚平仲感到大事不妙,可是想走已经来来不及了,金军从四面八方杀了过来,冲锋在前的竟然不是金军,也不是渤海军,契丹军,竟然是投降过来的宋军。这下子倒是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场面,那就是穿着金军服装的宋军,开始围剿姚平仲手下的宋军,这场面异常的滑稽。
来也是奇怪,平日里战斗力低下的宋军穿上金军的服装后,战斗力暴涨了很多,很多,这让姚平仲的手下极度不适应,一上来就处于下风。一万大军被逐渐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远处的金军并没有参与猎杀,只是静静地待在原地,好像在监视宋军内斗。这场面让姚平仲痛心不已,他指挥大军突围,可是面对‘宋军’的四面埋伏,想要突围谈何容易。
其实也不是宋军穿上金军服装就战斗力暴增,而是金军特殊的战斗体系,战术纪律所致。金军是没有军饷的,全靠抢劫,战功发财,打仗的时候一上来就拼命。对于这支宋军来,只有战胜,获取胜利才会让生活好转,否则只能被残酷的压榨,战败就会被全部处死,出工不利是要严惩的。为了过好日子,为了活命,他们只能拼命去厮杀。
眼见身边的士兵不断地倒下,而金军越来越多,姚平仲就知道这一战注定是惨败,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能带着少数骑兵突围。
突围之后的姚平仲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就这样一万精兵全军覆没。做为宋朝特使的李棁目睹了这一幕,他甚至都有种错觉,那就是金军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场偷袭,只是故意放宋军进来,然后就是杀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