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国子监一榜九进士,武家族学曲江书院居然也能一门五进士。

今年进士科金榜题名一百零八人,个个风光无比,勋戚贵族们榜下捉婿也是格外的热闹。

不过热闹之余,也有人对武家表示怀疑。

武家凭什么一家出了五个进士,还有诸科十八人及第?

有人认为武家有舞弊嫌疑,上书弹劾。

皇帝最近忙着准备东征的事,仍在打磨他的进攻计划,调整将领名单,高句丽太子被百骑司救出送来长安,加上新罗向大唐求援,这让皇帝的东征计划,又增添了不少有利条件。

扶持高桓权为新的高句丽王,可以利用他来分化高句丽,到时两军阵前,高桓权以国王名义劝降守军,或是招降一些山城,也是有机会的。

皇帝修改计划,打算拿下辽东城后,就让高桓权在那里组建新的高句丽朝廷,把辽东城做为高句丽临时都城。

殿试放榜后,

各种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许多人反对新的科举制度,觉得独重进士科不对,认为当更重明经,

皇帝不用看也知道说这些话的人,肯定是那些山东士族出身的人,他们经学传家,对于明经考试自然是更占优势,以往明经科,都快让他们垄断了。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这些家族,掌握着经学的最高解释权,哪怕朝廷主导修订了五经正义等书,但这些士族依然占有着太大优势。

所以如今这新科举制,以进士为主,也是为了打破这些人的垄断。

现在他们果然反对的激烈,觉得进士不及明经,应当重明经。

也有人弹劾武家一榜五进士,明显是有舞弊嫌疑,但他们却又根本拿不出半点证据,只是捕风捉影,皇帝看了后也只是轻篾一笑扔到一边。

武家的曲江书院,

他可是去过好多次了,那里封闭式管理,甚至有几分军营的味道,一旬只休一天假,其余九天那都是不能进出的,哪怕这些武氏族人子弟条件都不错,进了书院大门,也是不能带书童仆役的,

里面不仅教授知识,也还教他们生活独立自主,书院不仅教儒家九经,道家四经,也还教君子六艺,甚至书院还有自己的学田,有专门的劳动课园艺课等,老师带着学生们亲自耕种那些田地,收获时也是师生一起下地收割。

曲江书院的教育风格和水平,都是很不错的,李世民不止一次赞赏这种模式。

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最后的排名也是他亲自拟定的,

本来武八郎的殿试成绩,不说给个状元郎,但给个榜眼是足够的,但李世民思虑再三,只给了个探花。

武承远乡试、会试、殿试的卷子他都看过,不管是帖经还是墨义,又或是策问、诗赋,都是极佳,那笔书法也是写的极好。

可以说无可挑剔。

曲江书院其它四个进士,也是他钦定的排名,都很不错。

本来新科举早在数年前就当推行了,可中间阻力太大,有很多势力想阻拦,皇帝很清楚是哪些人在阻拦。

对于皇帝来说,他希望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把那些有能力有才学的人,不论家世出身,都纳入朝廷官吏体制中来,这才是最有利的。

若是将那些有才学有能力的人,仅是出身低就排斥在外,那早晚这群人就会走上对抗的路,对朝廷长远是极不利的。

“至尊,”

窦承规进来,“郑国公病逝了。”

李世民抬头,愣神。

许久才回过神来,一声叹息。

“魏征终究还是走了。”

窦承规道,“郑国公的病,御医们都说本来撑不过去年秋的,太尉给他多争取了半年多时间。”

“可惜仅仅半年。”

早年间李世民刚继位时,魏征总是让皇帝气的想吐血,但这么些年一路相随,皇帝也早习惯了有魏征在,

甚至将他当成一面人镜,时刻鞭策着自己。

魏征的话有时很不中听,但皇帝知道那是逆耳忠言,最初,他留着魏征这个建成心腹,也只是想千金市骨,表明姿态,哪怕不喜欢他的话,也还是忍了,就是为树立一个肯听劝纳谏的形像,

但后来,确实是比较赏识魏征了,而魏征后来也是越来越成熟老练,不仅仅是嘴上厉害。

皇帝还在怀念魏征中,

又一个丧讯传来,

郢国公宇文士及病逝家中。

“又一个老伙计走了。”

皇帝又是一声长叹。

宇文士及也是个不错的老伙计,在武德朝不仅做过他天策府司马,而且也是武德宰相中少有的比较支持他的。

皇帝放下手里的地图,

去了太极宫凌烟阁,

让武怀玉画的那些凌烟阁功臣,已经走了一大批了。

李孝恭、杜如晦、魏征、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侯君集、张公谨、武士彟、虞世南、刘政会,

哎,这些多功臣,都已成故人。

如今还在的凌烟阁功臣已经不多了,房玄龄长孙无忌武怀玉李靖秦琼尉迟恭高士廉萧瑀,程咬金段志玄刘弘基张亮唐俭李绩樊兴······

李世民特召见了魏征和宇文士及的儿子到宫中,

当他问魏叔玉他父亲魏征有没有留下遗表时,魏叔玉说父亲临终前只留下了一句话,“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

这话意思是一个寡妇不担心织布的纬线,而担心国家的兴亡。魏征此话,也是表明他还是对皇帝征高句丽表示担忧,忧国家之兴衰存亡,而他并不担心自己的小家庭。

“朕听说魏公生前进谏数十万言,曾整理成册,不知今何在?”

魏叔玉心中一惊,果然皇帝知晓这事,且很关注,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那段日子,曾经跟他说起过这事。

本来父亲费了很大心思,整理他历年谏言,还曾想把它交付给武太尉,甚至想要刻印成卷,并希望武太尉修国史的时候,能够采用一些。

但最后武怀玉拒绝了,还说了一番话劝谏父亲不要留下这些。

说这些东西若留下,只会遗害子孙,

父亲对着那些手稿翻看了几天,最终决定将之付之一炬。

这些手稿是魏叔玉亲自烧掉的,一册一册,数十万言的谏言,那是父亲一生的心血,最后化为灰烬。

也是在这些手稿被烧掉后,父亲的眼里就没了光,身体也越发的差了,过完年没多久,也就彻底驾鹤西去。

“回陛下,先父确实曾将历年谏辞整理,先父曾说想将这些整理成册,然后进献给陛下,待他不在了,陛下偶尔翻看一下,也能再看到贞观这一路来的不易,希望陛下能够不忘初衷,再接再厉,开创一个大大的盛世。”

李世民非常在意评价,尤其是史书评价,

这是个连自己的起居注都想要偷看的人,

魏征的这本小册子,里面虽然都是谏辞,但反过来看,其实就是记录着李世民以往各种黑历史的小账本。

比如他玄武门弑兄宰弟,比如他在贞观初,把造反的庐江王李瑗杀了后,把他的宠妾纳入宫中的事,再比如他把弟媳妇齐王妃纳进宫,没名没份还生了个孩子,

再比如他曾经想纳郑氏女进宫,结果郑氏早跟陆爽有婚约。

各种各样的黑历史很多,

魏征的许多进谏,就是跟这些黑历史有关的。

皇帝确实纳谏如流,许多事都改正了。

但魏征居然还整理成册,这就让李世民很不满了,他听说有这么本册子,现在想知道在哪。

这东西不能留下,更不能留传。

“那手稿现在哪?”

“先父临终前,改了主意。说圣人这些年,励精图治,开创盛世,文治武功,他的那些谏辞,留着也没什么用处了,陛下已经做的更好了。”

“所以先父让臣将它们全都烧了。”

李世民意外。

“都烧了?”

“是的,臣亲自烧的,所有的手稿全都烧成灰烬了。”

李世民捋须,

“可惜了,那可是魏公近二十年的心血啊,若是留下来交付史官,载于史册,必将千古流传,或刊印成书,也是能让天下人传读的。”

“先父说陛下开创的贞观成功,必将名传千古,彪炳史册,先父做为陛下的贞观之臣,也必将能一同留名史册,此生无憾了。”

李世民长吁一口气。

“魏公这手稿,可还给谁看过吗?”

魏叔玉顿了一下,

李世民胡子不小心扯断了一根,

“魏公给谁看过?”

“先父曾想请武太尉帮忙斧正,但,”

“武怀玉看过了?”

“没有,武太尉没看,并说那些没必要留下,也正是因武太尉的一番话,先父才最终决定把这些稿子烧掉了。”

皇帝长出了口气。

嗯,这像是武怀玉会说的话,那人总是很聪明,魏征倒有时过于在意那身外名。

“烧了就烧了吧,魏公的心血并没白费,他的那些谏辞朕都接纳了,这贞观之治,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确定魏征记他的黑历史小账本烧掉了后,李世民倒是松了口气,

他可不希望将来后人,看到那本小册子,看到上面他的各种黑历史,他堂堂天可汗,建立贞观盛世的圣天子,哪能留下那些东西呢。

次日。

李世民亲临魏征丧礼,痛哭流涕,并为魏征废朝五日,令内外百官与在长安的朝集使一同前来参加丧礼,太子承乾在西华堂为他举哀。

随后,李世民下诏追赠魏征为司空、相州都督,赐谥号文贞,同时赐羽葆、鼓吹,加班剑四十人,赠绢千段,米粟千石,并许他陪葬昭陵。

魏征妻子裴氏对皇帝说,“先夫平生节俭,现按一品官的礼仪安葬,所需仪仗、器物太多,不符合先夫志愿。”她对朝廷供给的仪仗、器物都推辞不受,仅用白布、帷幕装饰承载灵柩的素车,不用花纹、色彩和刍灵。

李世民大为感动,亲自为魏征撰写碑文,并为其创作挽词十首,以示哀思。

最后又令魏叔玉不降等承袭郑国公爵位,并赐其家封户九百。

魏征和宇文士及的葬送都很隆重,不过宇文士及的身后哀荣可远不及魏征,有司本来给宇文士及拟谥号为恭,结果却被不少大臣反对,说他生活奢侈,他兄弟还曾弑君造反,有这些黑历史,怎么能谥号恭呢。

最终,皇帝追赠他左卫大将军、凉州都督,陪葬昭陵,但谥号却改为纵,其子宇文崇嗣,袭郢国公爵。

武怀玉这个二月,

也是忙的很,魏征也是亲家,四妹的家公,过世了他得去帮忙。宇文士及又是儿女亲家,五儿媳妇的父亲,当然也得去帮忙。

对魏家和宇文家来说,

当这两个当家的倒下后,确实跟天塌了一样。

比如魏家,虽说几个孩子也大了,可没了魏征,以后肯定不如从前了。宇文士及的儿子、侄子们就更差一些。

这好比当年杜家,出了杜淹杜如晦叔侄两宰相,杜如晦儿子还尚公主,但是杜淹杜如晦死后,杜家还是迅速的没落了,虽说京兆杜氏底蕴深厚,

但现在朝中连个说话有点份量的都没有了,

杜楚客也被贬到安南去了,杜荷也是卷入谋反案,被迫跟公主和离,然后流放碎叶。

如果魏家、宇文家的子弟,能够安份守己,老实一些,那么凭着父辈留下的恩荫,倒也可以富贵一世,将来说不定还能混上个刺史、尚书啥的。

以后子孙,仍有可能再成为宰相的。

就怕出杜荷、柴令武、房遗爱、杜楚客这样的,真本事不多,却非爱折腾,最终把自己和家族都给折腾进去。

这方面,反而倒是李靖家不错,儿子没啥大本事,但也不容易卷入那些灭家之事里去,虽然历史上,李靖长子因为跟太子承乾关系好,后来承乾谋反案发后,也受到牵连流放岭南,但起码没牵连家族太多。

李靖去世后,他还凭父余荫,又回到长安继承了卫国公爵位。

而李绩的孙子李敬业能折腾,不仅反武则天,甚至还想图金陵王气,结果最后不仅自己身死,还连累的李绩的尸骸都从棺材里给扒出来了。

忙完这两场丧礼,送他们在昭陵下葬后,武怀玉越发的觉得,自己谋划的退路是对的。

不能把整个家族都放在长安,甚至不能全放在中原,

吕宋这个海外基地,必须得经营好,甚至其它西域、安南、云南等地也最好是能够安插一两个儿子过去。

魏征虽然病逝,

不过由于武怀玉的干预,他并没有把那小黑账本给留下,更没拿给史官看,因此李世民对他身后哀荣还是不错的,

甚至把衡山公主带到魏府,对魏征遗孀裴氏承诺,待魏叔玉守孝期满后,便让公主与魏叔玉完婚。

(本章完)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红楼烟云之七郎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红楼之贾环穿越了和女友穿越到东晋重生三国:危!开局刘备祭天大宋祖王爷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红色苏联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开局霸王之力,系统助我兴汉!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永乐小皇孙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战国小大名综武之大明帝国死亡航线篡唐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前妻太难训黑铁时代崇祯末年带妹征伐大唐:兵圣驸马爷三国第一保镖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我是秦二世扶苏大明铁骨标准的领主生活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三国之寰宇天下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混在东汉末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三国之大汉双子星开局废物皇子,我开创了盛世王朝老子传奇:大道至简仙朝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穿入异世界?召唤玩家一统天下!三国:白毦陈到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平乱传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我在大宋当苟王穿越从开荒开始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盛世毒妃(狐狸红色)落日胡尘重返十三岁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