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五抛下了还在船上的那些灾民,带着剩下的帮众仓皇离开。
船上还幸存的那些灾民见到小船一点点驶离,还不知所以,但那已经化作了废墟的船舱之中,一粒粮食也没有,众人全都傻眼了。
而紧接着,漆黑的江中,响起了一阵号角声。
“唔......”
号角声一响起,早就准备在一旁的寿州刺史,便带着船队,朝着驿船而来,几艘船直接将驿船围了起来。
箭矢如雨般,朝着船面上扫射过去。
站在甲板之上的灾民们,直接葬送于乱箭之下。
早已藏身于水中的罗子烨,此时已经带着柳青韵爬到了岸边,钻进了密密麻麻,杂草丛生的树林之中。
而姜虎等人也在船炸掉的瞬间,落入了水中。
......
长安城,皇宫,立政殿内。
李世民此时已经怒不可遏,看着罗子烨传回来的消息,他只感觉自己眼前似乎被人蒙蔽了一层黑布。
关中旱灾...竟然无一人上报,甚至自己连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
看着书信之中写着百姓或是落草为寇,或是逃往南方,李世民心急如焚,加上罗子烨写下的猜测,他更是感觉不可置信。
前两年,关中都有旱灾,但李世民依靠着盐和煤炭,使得国库充盈了不少,所以这两年即便是关中旱灾,李世民也没有太过担忧,因为这两年朝廷一直都有赈济灾民。
甚至为了防止接下来再出现旱灾,李世民去年秋收之时,便将关中各地的粮仓都给填充了,以备不时之需。
而今年,不仅出现了旱灾,甚至官府没有一丝作为,拿着朝廷的粮食,却逼迫治下的百姓,如此行径,当真是禽兽不如!
想到此处,李世民道:“召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高士廉,裴寂......”
李世民将朝中大臣们全都叫了过来。
众人在得到召令之后,皆火速前往了皇宫之中,看着李世民那阴沉的脸,众人皆有些慌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直到李世民将罗子烨的信件拍在了他们脸上时,他们才知道,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顿时,众人连忙跪了下来,高呼道:“臣等罪该万死!”
李世民看着他们跪在那里,心中更是来气,咆哮道:“罪该万死!朕看你们是瞎了眼,关中...就在你们的眼皮子底下,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们竟然连一点察觉都没有,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
众人被李世民骂着,皆低下了脑袋,不敢吭声,就连房玄龄等人,也不敢开口说话。
“都不说话是吧?这件事你们觉得该怎么处理?”
李世民横眉冷对,喝问道。
“陛下,臣以为应该尽快处理,该查办的查办,该杀的杀,粮食要追缴回来,同时遣回百姓,安抚民心。”
魏征跪伏在地上开口说道。
“好,魏征,此次,就由你来办,这件事,我希望你能给朕一个满意的答案,这么多官员一起贪污,其中肯定有缘由,朕不管这次是谁在背后捣鬼,这次只要查到,绝不轻饶!”
李世民直接开口命令道。
这次这些人着实是触碰到了李世民的逆鳞了,他身为帝王,深知一个道理,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若是百姓过的不好,大唐这艘大舟就岌岌可危,毕竟这整个天下,都是百姓在守护,这里面有不少的百姓都是军户,他们都是给大唐抛头颅洒热血的好儿郎。
如今却被这些贪官污吏如此迫害,李世民岂能忍受。
魏征听到李世民的任命,脸色微微一变,牵扯到这么多的人,其中肯定是有后台的,不然不可能联合这么多州府,而且还防备的滴水不漏。
处理这种事情,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他本就是隐太子的旧部,在朝中本就不受人待见,若是去处理此事,只怕是多做磋磨。
旋即,房玄龄道:“回禀陛下,此事牵扯甚大,臣人微言轻,不能担此大任,还请陛下另选贤明。”
李世民闻言,心中的怒火再次被点燃,看着这些大臣,道:“谁愿意为朕分忧?”
一时之间,立政殿内鸦雀无声,众人皆闭口不言,这不是一个好差事,办好了没奖赏,办不好,人头落地。
然而,就在此时。
殿外突然传来了一道略显稚嫩的声音,道:“父皇,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众人闻言,皆往殿外看去。
只见来人正是李承乾。
罗子烨除了给李世民写了信,还给李承乾写了,在信中,罗子烨言明此事关系甚大,朝中大臣肯定避之如蛇蝎,若是此时李承乾能够站出来接下此事,定能让李世民欢心,同时也能趁此机会,收拢关中百姓的民心,而且以李承乾的身份去办这件事,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李世民看着突然出现的李承乾,面色一沉,但是心中却甚至满意,道:
“你来此处做什么?不在东宫做学问,这朝中大事,岂是你一小小稚童能参与的?”
李承乾没有畏惧,而是恭敬的行礼,而后道:
“父皇,此时牵扯甚大,其中肯定有幕后之人,此等人物,定然身居高位,按照身份地位,儿臣以为由儿臣处理最为合适,况且儿臣如今已不是稚童,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又身为太子,理当为父皇分忧。”
一字一句,不卑不亢。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心中更是满意,甚至从李承乾的身影之中,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但李承乾现如今也才十一岁,李世民必然不可能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旋即道:
“好了,朕知道你的一片孝心,不过你现如今才十一岁,还是以学业为主,若是因为此事荒废了学业,乃是舍本逐末,朕之大唐,有这么多能臣,还轮不到你来。”
然而李承乾没有退却,而是道:
“父皇,儿臣请命前往,先生走时,也为儿臣举荐了一位能臣,儿臣相信,此事有他辅佐,儿臣定然能够办成,还请父皇能够给儿臣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