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杨集在凤鸣楼出尽风头,但他却没有留宿青楼、没有当女神云秀心的入幕之宾,而是像乖孩子一般乖乖的回家了,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京城轰动的不可思议之事,更令人震惊的是,乖孩子一般的卫王在回家途中,居然在自家附近遇刺,这些事件对于京城百姓来说,绝对是件了不得大事。

如今这大兴城中,权利最大的人是皇帝杨坚,接下来的自然是太子杨广了,但杨广之下呢?

那就众说纷纭了,尚书左仆射杨素乃是大隋首相,兼管尚书省吏部、民部、礼部,且在大隋军队中拥有极大的声望;尚书右仆射苏威是大隋次相,管理尚书省兵部、刑部、工部。而内史省(中书省)内史令晋王杨昭、门下省纳言杨达同样具有巨大的权力,在朝野同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这五人之下是汉王杨谅,他身兼左卫上将军、并州刺史、并州大总管,管辖的领地西起华山、东到大海、北达云州、南到黄河五十二州,皇帝还特授杨谅遇事不必拘于律令限制,可自行行事的特权。

杨谅之下则是身兼右卫上将军、凉州刺史、凉州大总管的卫王杨集了,他的领地是凉州十一州,也是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土霸王。单以实实在在的权力而言,大隋王朝除了皇帝杨坚、太子杨广、汉王杨谅以外,就轮到他杨集了,便是新任的兖州刺史、兖州大总管杨纶也远远不如。

当位高权力、功勋卓着的杨集在自家附近被人行刺的消息传出,整个大兴城一片哗然。

但也有很多人在私底下扼腕叹息,杨集以前虽然顽劣不堪,打出了纨绔之王的绰号,可打得再厉害,那也只是小儿辈间的打架斗殴;这种事情对于权贵无数的大兴城来说,那每天发生无数起的日常常态,哪怕有人被打得鼻青脸肿、断了胳膊、折了腿,但只要没有碰到“人命”这条底线,几乎都私下了事。

杨集虽然令不少权贵子弟断手断脚,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半大的孩子,而且后台又强又硬又不讲道理,所以始终没人在政治上为难他。

直到杨集和贺若怀亮怼上……

杨集刚从泰陵为独孤皇后守陵归来,贺若怀亮第二天就带着一帮游侠去拦“刺杀”杨集,然后被杨集的侍卫射倒在地、踩成太监,若是有错的一方贺若家认怂了,也就没事了;可护短成性的贺若弼不但大闹杨纶庆生宴,嚷着要杀杨集,还告到了皇帝面前。

杨集的“家长”杨广也火了,出手就是贺若家族几百起灭门案,朝廷一一细查下去,包括贺若家在内的贺若系,死的死、贬的贬,若非皇帝念旧情,贺若弼父子岂能活到现在?本以为这起事件就此结束,却不想贺若怀亮最终还是熬不过去,最终不治身亡,紧接着便几十名刺客的尸体被右武侯从平康坊南里南曲拎出来,然后送去了贺若府家门,紧接着,卫王府又将一口大钟送了去,于是一些脑子灵活的人,便意识到杨集和贺若弼矛盾又开始了。

一听说杨集遇刺,首先想到买凶杀人者非贺若弼莫属。就在大家纷纷猜测之际,第二天清晨便传出了贺若弼一家被逮捕的消息。

普通老百姓只是把此事当成茶闲饭后的谈资来谈,但是在权贵圈子却炸了锅一般。

对于他们来说,被剪除成一根独木的贺若弼,都被罢黜为民了,已经失去了利用的价值,甚至贺若弼所在的独孤派也认为贺若弼是个祸害,不宜解救,像独孤派中的宇文弼、于仲文、李仲文、丘和、张瑾、薛胄等人,都持同样观点,纷纷派人给独孤顺送信,让他静观其变。

可是被抓捕的贺若弼却供认不讳,这也就罢了,问题是他不但承认自己要杀杨集、承认自己私藏兵器是图谋造反,还说独孤顺、独孤陀、元胄、元岩、窦谊、宇文弼等人都是他的同党,只要时机成熟,各家亲兵、家丁、奴仆便利用府中武器装备起事,一起杀入皇宫,将杨坚、杨广杀死以后拥立杨勇为帝。

除此以外,贺若弼还供出了步迦可汗南下、兵部官员扣留军情、长孙晟遭袭,皆是出自独孤顺的手笔,甚至连步迦可汗召集各族之兵为己用的“活祭杨集”的口号,都是独孤顺派人告诉步迦可汗的。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杨集死、大隋惨败,只要突厥汗国不亡、时刻威胁大隋边陲,那么拥有强大之敌杨坚便不敢朝军队下手,以免大隋内乱暴发。

朝廷根据这份口供,第一时间将涉案之人一律抓捕,这等于是把关陇贵族三大派别的首脑一网打尽。

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贺若弼的口供取代了杨集遇刺案,成为轰动朝野的大消息;可是令人奇怪的是,杨坚并没有封城、也没有严防戒备,只是加强了皇宫的防卫力量,除了抓捕口供上的人以外,连免征性的搜查都没有。

整个大兴城二市、一百零八坊一切如常,坊市门、城门也不关闭、照常开启。

然而正是这份正常得不正常的正常,却令关陇贵族人人自危,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个个坐立不安。

到了下午,右御卫将军张瑾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焦虑,前去拜访赵国公李仲文,他的马车刚刚停在门口,李仲文就亲自把他请入内书房议事。

“李兄,情况很不妙啊。”张瑾待奉茶侍女关门离开,便忧心忡忡的说道:“我通过一些关系了解到一点情况,贺若弼不但承认他预谋刺杀卫王,还将许多事情都透露出去了。”

李仲文恨恨的骂了一句:“这个刚愎自用的蠢货、混蛋、软骨头,他自己快死了还要连累这么多人,真是罪该万死。”

张瑾叹息一声,苦笑道:“宇文述在贺若弼的家里搜出了三千多套武器装备,还有军弩、床弩、连弩等等禁物,一个满门抄斩之罪是怎么也逃不掉了。他应该是将功抵罪、戴罪立功,赎得一两个子孙,确保贺若氏香火不断。”

“竟然连皇帝的都敢信,所以我才说他是愚蠢的蠢货。”李仲文咬牙切齿发了一通脾气,又问道:“这里头有没有什么可以补救之处?”

张瑾摇了摇头,苦笑道:“奉命去抓人的士兵,率先占领了独孤府、元府、窦府、宇文府等门阀的府库;而各个大世家门阀都有许多武器装备,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大家平时都不当它是一回事,可如今被查出来,问题就大了。我幸好不在贺若弼的招供名单之上,不然也逃不过这一劫。”

“现在最可怕的是圣人的按兵不动,如果让这事态继续发展下去,我们也难逃一劫。”李仲文皱眉道:“贤弟认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总不能坐视不管、坐以待毙吧?”

“李兄所言极是!”张瑾点了点头,缓缓的说道:“贺若弼是保不住了,这样一个叛徒就算保得住也不保。现在就看圣人能不能看念在皇后情分上,饶过独孤氏兄弟了。我认为圣人也不希望把事情闹大,否则他早就下令封城,把大家一律抓捕了,但如果他那么做,就不好收场了。”

李仲文沉声问道:“何以见得?”

张瑾答道:“贺若弼的口供波及了太多世家门阀,多到连圣人也不敢一刀切,要是一律以谋反罪严惩,那么全军大乱、天下大乱之日就不远了;所以我们认个错,作出相应让步即可达成救人的目的。”

“让步?”李仲文双眼忽然大大的睁了起来,呆立半晌道:“经贤弟这么一说,我明白了。正如贤弟所言,如果我们做出让步,我们或是可以保全大家的性命!”

“李兄指的让步是什么?”张瑾也激动了,兴奋的问道:“只要明白圣人之所求,我们就能针而对之。”

李仲文叹息道:“还能是什么?无非就是义仓大改罢了!”

做为大隋的子民,只要是在官籍的百姓,都能从均田政策中得到定额的田地,朝廷给百姓的田有两种,一种是可以传于子孙的永业田,人均二十亩;一种人死以后,朝廷回收的口分田,俗称为露田,露田是中男和丁男受田八十亩、妇女四十亩(注:男女三岁以下为黄、十岁以下为小、十七岁以下为中,十八岁以上为丁、六十岁为老。)。

进行依据授田记录向百姓征收租庸调。不论贫富,一律缴纳定额的租庸调。

租即田租,每年要纳粟二石;庸则是为朝廷做事劳役,每年替服劳役二十日,如果服务力役的人抽不出时间,既可用钱粮财物来抵役期,也可以出钱出粮请壮丁多的左邻右里代劳;调是户调,一般是一匹绢或是一端布,再加三两绵或三斤麻,具体收什么,依乡土所产之物而纳。

“租庸调”规定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其中以纳物代役的方法,在均田制的同步实施下,使百姓在有土地耕种的同时,保证了充足的农耕时间,不会因为长期服役在外而耽误农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如此一来,便形成了“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的税制,此制之下的大隋天下“则不堤防而家业可久;以之成务,则不校阅而众寡可知;以之为理,则法不烦而教化行;以之成赋,则下不困而上用足。”

“租庸调”是固定的,然后还有义仓粮,这个朝廷为了防备荒年而在地方上设立的公益粮仓,每年秋收以后,每家出粟麦一石以下,后又定下了积储之法,将全国家庭划分为九等,到了饥荒之年或是青黄不接时,则开仓赈给,确保每个地方上的贫困百姓得到适量救济,亦能够使所有百姓在灾祸之年不至于饿死。

这本来是朝廷鼓励民间自己储粮,怎么发放、什么时候发放,也由地方百姓准定,朝廷要做的事情只是监督,只要德高望重的乡老去县里上报一声,县令便到现场监督发放整个过程,这毕竟是对百姓有利的事情,而乡老面对的都是亲人朋友,他们处理的时候也比较公平,这本来是一项利国利民、深得人心的善举。

可是久而久之,许多官员见义仓有油水可捞,也确实有些乡老挪为己用,于是义仓又变成州县管理,如此一来,出现的问题反而更多更大了。

杨坚便准备在司农寺之下置常平署来掌管天下义仓,将义仓的管理权、发放权、监督权从地方官府收回来,这个决定虽然有人反对,但义仓到了地方官员之手,问题反而数以百倍的增多,这就说明地方官员管义仓,还不如百姓自己管理的好。况且大世家也不靠那点点义仓小钱吃饭,于是这条政令大家都通过了。

然而杨坚又发现九等户划分得十分不合理,许多土地贫瘠的下下等户被地方官员定为一个上上等,而上上等户却通过关系弄成了下下等,甚至许多官员也是下下等,这就极度的不合理了。他便决定放弃之前的分户收粮之法,改对田地征收粮食,上上等田收九斗、下下等田收一斗,但是这么一来,入仓之粮就变少了,达不到陈粮救济的目的,于是杨坚突发奇想,又规定每百亩一收,公田私田都得交,也就是说,田地越多越好的人家,需要缴纳的义仓粮越多。

谁的田最多最好?

自然是王公大臣、世家门阀的,而天下世家门阀,又以关陇贵族为最,他们的田庄遍布天下,怎么可能会答应杨坚的义仓大改制?

事实上,这点粮食对拥有庞大家业的关陇贵族们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但就是这么区区一根毛,他们都不愿出。

当然了,也不是说他们舍不得这点粮食,而是他们担心开了这个头以后,下一步便征收他们的地租,而以杨坚和杨广强盗一般的行事作风来看,他们父子极有可能会这么做,若是真的收了私田的地租,那才是要命。所以未免被杨坚步步紧逼,便在义仓粮这方面与杨坚,以及支持此项政策的杨广僵持了起来。

“如果仅仅只是义仓的话,让步倒也无妨。”张瑾也明白了过来,沉吟着说道:“但恐怕这不够啊!”

“先试一试!”李仲文叹息道:“如果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不够?怎么知道圣人需要什么?”

“也罢!不过咱们得找个比较合适的人去说项。”

————————

(注:隋仁寿三年九月,置常平官以掌义仓。)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大明匹夫记忆重启:我是赛博太刀侠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极品家丁,俏小姐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逍遥小书生九霄玄电云澜乱世志清正史编代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大宋泼皮明朝海盗王重生我只想做个街溜子大明帝国设计师郭嘉超神学院之我是天使凉冰五代梦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洛丹伦的黎明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三国:开局爆肾,怒杀十常侍苏辰安的科举之路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还说你不是神仙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重生暖宠心尖妃大明现代来回穿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凤逆天下北月篇大乾憨婿我的梦连万世界末世从封王开始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红楼襄王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盛世毒妃(狐狸红色)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