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两人这几天该玩过的都玩了,该收的东西也收了,接下来的几天她们就过起了宅家生活。
张晓倩不停的给安冉吐槽村长那个小老头,因为村子里就她一个年轻人,就把她当骡子使。
安冉用她的小锅一边煮着奶茶,一边给张晓倩舔着奶茶,一边听她絮叨。
在这么安静的环境中能有一个人在自己身边老是说话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安冉之前的爱好是看小说,里边的很多情节,还有帅哥代入自己的想象当中非常的迷人。
现在她还是爱看小说,但越来越喜欢热闹的环境了,她平时会给自己放一个热闹的综艺,听着里边好多人欢乐的声音,在沉浸到小说的世界。
那样好像就没有那么孤单了,手中不停搅动的勺子,慢慢的都暂停了。
张晓倩望着这个面带微笑的女孩,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东西。
拍了拍她的肩膀,站晓倩问道“你不是有永久契约符吗?”
“你想用吗?”
“你可以给自己找个男朋友然后让他和你一起经营小酒馆,一个人还是有点太冷清了。”
“我到的都是末世,哪有人还有闲心思谈恋爱,饭都吃不上了!那些来店献殷勤的男男女女都是有所求的,我不想要这样的感情。”
张晓倩点点头,是呀,想要找个想好好和他们过日子的该多不容易啊!
这一天他们聊了许多的话题,对对方的了解也多了不少,对于张晓倩来说对面这个女孩是和自己类似的人。
但这个女孩却更加的坚强,大概是她走遍了末世,见多了人情冷暖,反倒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张晓倩一直陪着安冉从这个无人区离开,才回家,她到了d市后发现才不过五月份这边的温度已经到了往年七八月份的温度了。
自从播种结束后,就再也没有下过雨,最开始温度缓慢的升温,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这一个月以来每天都要升一到两度现在已经升到28度了,还有继续向上升的趋势。
大家这才重视起来,要知道这d市夏天温度最高的时候也就28度,一年也没有几天,基本就是二十一二度一个夏天就过去了。
张晓倩一家担忧接下来会不会干旱缺水,毕竟冬天来了,会发生什么都不好说。
当天回去的时候,张朗一家带了个打井队的技术工人,打算让他们测一下村里哪里适合打井,同时将村里的那口井在加深一些才行。
村里不少人都看到张晓倩回来了,都和她打招呼,这孩子忙活了好久,本来忙完农活后各家想要请她吃饭,她就跑了。
张晓倩望着非常热情的大爷大娘们,害怕的看了她妈一眼。
苗青不动声色的来到前边说道“各位哥嫂,我们带了打井队的技术员探测一下村子里什么地方适合打深井。”
果然这些人的注意力都转开了,围着苗青问道“小青怎么突然要打井了?”
都是活了几十年的人了,大家都知道这个举动意味着什么,他们见识过得东西很多,但是他们不敢多问。
他们也不在这里围着了,都回了家,张晓倩两人也赶快回家了,至于张朗忙完还要去找村长,就不等他了。
回到家后,张晓倩躺在沙发上,原来家里用来烧茶的小炭炉子已经被收起来了,现在用的是一个电炉子。
天越来越热了,在屋里放着炭炉子,烤的人心里发慌。
苗青从空间中拿出了一些煮好的牛奶又去厨房找了些水果,做了些水果奶昔端到桌子上。
两人聊了些安冉的近况,就开始忙碌晚餐了,现在正是野菜鲜嫩的时候。
自从张晓倩给村里忙过农耕后,本就热情的村民们就更热情了,这个春天他们没有缺过野菜。
不少野菜都被苗青晒成菜干收起来了,今天这些是刚刚知道张晓倩回来的村民们刚送过来的。
这时候的野菜包饺子特别好吃,苗青用绞肉机绞了不少的肉,和野菜掺在一起剁好。
张晓倩揉了不少的面,空间中还有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有的饺子皮机器,正好派上了用场。
将两人的速度加快了不少“怎么早没有发现这个东西,太好用了!”苗青说道。
“空间东西太多了都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咱什么时候在整理一下?”
“算了吧,咱那一次不整理,不照样会忘掉,再加上空间中自身的产出,现在东西越来越杂乱了。”
“不过看到这么多的东西,我还是很开心的,而且还想要更多的东西。”张晓倩回道。
“咱的生命这么长有点爱好还是好的,要不然这人活的都没有什么精气神。”
张晓倩点点头,他们一家每到一个世界总要发展一些爱好,无论是学习还是手工,或是游戏都可以。
这个世界她妈是小语种老师,在语言上花了不少的心思,现在不光将她所教授的那一门语言学好了,还学了其他的语言。
她爸则还是回到了老本行,但他这一世主要研究的是种子学,现在家里种菜的小菜地,都是她爸在打理。
有很多都是中来他们吃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用来实验的,菜地虽然很小,但是梦想不小。
张晓倩将包好的水饺大部分放进冰箱中冷藏,放在空间外边日常来吃,剩下一部分就放在了空间中。
为他们以后的世界不想做饭,或是不适合做饭的时候吃。
将冻好的水饺装到袋子中封好,在放入冰箱中冷藏,防止跑了水分。
忙完后,张晓倩跑到底下的仓库中看一看他们的地下室有没有被老鼠打通。
老鼠的牙齿非常的厉,即使他们地下用的材料非常的好也会担心会不会有漏网之鱼。
张晓倩看完之后,在下边拿出了不少他们之前做的咸鸭蛋,还有松花蛋。
张晓倩有点想吃皮蛋瘦肉粥了,她来到厨房,现在温度比较高,他们已经不再用柴火锅了。
电锅又方便又好用,烧出来的皮蛋瘦肉粥又粘糊又好喝。
张晓倩先给自己来了一碗,才保上温,又炒了个藕,煮了份水饺。
今天就她和她妈两个人呢吃饭就弄的比较简单。
吃完后两人看了会电视,就早早的睡觉了这几天又有人问他们家还有没有渠道买到上次那些东西。
大家都不傻,这些东西的质量是有目共睹的好,有不少猪肉肠,都是纯猪肉的,这些猪肉还是粮食猪肉,并不是吃激素长大的。
张晓倩非常的开心大家的喜欢,但是之前都已经说过了就会有这一批,再来价格就不是那么便宜了。
估计他们刚刚确定下来价格就会有不少的人在背后说小话,干脆也不做这个坏人,他们就没有答应下来。
大家虽然遗憾这么好的东西买不到了,也非常的理解,毕竟哪有那么好的事情次次都让他们赶上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温度越来越高,种在地里的庄稼都要抽穗了,需要的水量也增加了。
村口的树下都没有人过来聊天了,大家都在浇地,张晓倩身上穿着遮阳得得衣服,带着帽子口罩,一边浇水,一边望着怎么都看不到头的地。
要是离的近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干活,也快,但是家里地多,只能一人分一片地,加快浇水的速度。
现在太阳虽然大,但是温度还没有完全上来,等到十点钟温度上来了就不能在浇了,会把苗子烫死。
现在村里的作息已经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凌晨三四点钟就起来去地里忙活,等到十点多太阳升起来了就回家。
下午五点多太阳完全下去再去忙一会,村里人全都靠着些地的收成来吃喝用了。
张晓倩将这一块地浇完就赶快回去了,她感觉今天的温度比昨天高多了。
连风都没有,他们就像待在一个大蒸炉中,要被天上的太阳蒸化了。
他们家里还有四亩地没有忙完,今天晚上多忙活一阵就能全都干完了。
张晓倩回到家,从冰箱中拿出拿出冰好的西瓜,还有切好的水果拼盘,放在炕桌上,还能看到冒着的丝丝凉气。
张晓倩往嘴里挖了一大块西瓜,有种从头冰到脚的感觉,张晓倩忍不住打个激灵。
然后又往嘴里放了一大块西瓜,在张晓倩快把她手里的半个西瓜吃完的时候,张晓倩就听到了开门的声音。
是她爸妈回来了,“你们俩怎么今天回来的这么晚?”张晓倩问道。
“我和你妈又多浇了一亩地,所以来的晚了些。”
张晓倩将两块冰西瓜拿出来放在他俩的旁边“赶快吃点西瓜消消暑。”
现在一打开手机看到的就是各处干旱,缺水的新闻,但是今天却有些不同。
在嘉国的最南边,出现了3例热射病,并且在送到医院没多长时间就死了。
这是继地震之后,再一次因为天灾有人死亡,嘉国的情形算是很好的,有不少在赤道线上的国家,一个星期之前就有这种死亡病例。
并且随着温度的增高,再加上到处都缺水,死亡的人数就更多了。
3
张晓倩将手机关上,不想在看到任何的灾难,面对这些实在有一些无力,还是吃饭吧。
今天吃的是凉面,这么热的天气,那些热食实在是吃不下去,凉面凉凉的吃的人都凉丝丝的。
吃完饭后,他们一家在床上赶快补了会觉,最近这段时间为了地里的活,他们一家人是起早贪黑的干。
怪不得都说面朝黄土背朝天呢,自从他们一家回来,地里的活就没有断过。
再过两三个周地里的玉米就可以掰了,收完玉米再把大米收了,晾好收好,就可以装袋,装备窝冬了。
张晓倩带着对窝冬满满的期待,又继续干了起来,这段时间村里有不少年轻人都回来了。
听他们说,他们现在在外边的收入都不够吃饭喝水的,每天满身的臭汗,挣不到几个钱,还有不少的小老板倒闭了。
还不如在家里种地,家里菜园子的菜完全够自家吃的,水井中还能打上来水,家里还有地,那些苞米还有大米怎么都够他们吃好久的。
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粮价也在不停的往上涨,不是国家不控制粮价,而是冬天的时候平原那一带发生地震,全都震塌了。
虽然将那里的粮仓救了上来,但是这个产粮的大省却再也产不了粮食了。
不过现在整体都在国家的掌控中,至少不会像那些西方的国家,陷入了争斗中。
听村里那些从城里回来的青年们说,现在d市政府招收了不少社会工作者,基本上每一栋楼都有一个负责人。
而且听说现在街上巡逻的警察,变多了,经常还有军车穿梭的市民。
张晓倩猜测这都是为了维稳用的,现在的问题更多的是出现在自然灾害上,上边有人把握大局,下边有人实行。
将整个国家都牢牢的掌控住,以后出现问题都能通知到个人,同时有什么问题也能很快的找的个人。
不过张晓倩猜测,接下来他们这些有地的农村才会迎来一个大的改变。
张晓倩没有想到这件事情来的有这么快,他们村子和旁边的村子的中间的半山腰处有军人进进出出。
张朗和有苗青通过各方关系得知了,这边将会有军队驻扎,他们这里属于产粮的大省。
而且他们d市所有的村子都有军队驻扎了,这是天然的保护,但是在灾难来临的今天就不知是好是坏了。
他们现在就想赶快的将这一季的粮食收进自己的腰包中,得到这个消息之后。
村子中派了不少的闲人,因为不少年轻人都回来了,村子的闲人也多了。
这些人去山上打柴,挖野菜,也观察着那边的进度。
在得知这个消息的那天晚上,村长来了他们家,他坐在院子中望着天空问道“难道咱们真的要迎来灾难了吗?”
张朗望着这个迷茫的小老头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他们这一辈刚出生的时候是战争,刚解放,又迎来了三年自然灾害。
接下来国家就好像坐上了火箭,飞速的发展,他们只能快速的适应这这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