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十兄弟继续发问:“第四题,是闪电的温度高,还是太阳表面的温度高?”
方牧歌歪了歪头:“闪电的温度比较高。”
头颅十兄弟闻言,顿时窃窃私语:
“这种题也能答对?她是不是提前准备了标准答案啊?”
“胡说八道,这些题都是咱们临时想出来的,她怎么可能提前知道答案!”
“啊这,只剩最后一道题了,咱们要不找个难点儿的题?”
“以你的智商,能找出什么难题?听我的,下一题我来出!”
一通商量后,头颅十兄弟再次开口:“下面是第五题,请听好了。”
“你离开第六层时,第六层的时间显示为3点55分。等你爬上第七层时,第七层的时间显示为4点10分。结果你发现你的狼牙棒忘在第六层,你又跑下去拿。”
“等你返回第六层,你发现第六层的时间显示为4点15分。已知我们第七层的时间是准确无误的,那么,第六层的时间是快了还是慢了?又具体快或慢了几分钟?”
方牧歌略加思索,回道:“第六层的时间慢了5分钟。”
头颅十兄弟再次争论了起来:
“她说对了吗?答案是不是慢了5分钟啊?”
“别急,别急,容我算一下。”
“什么玩意,不是你出的题吗?你居然不知道答案?”
“吵什么吵,我出的题我能不知道答案吗?我这不验算一遍,避免出错嘛。”
“那行,你赶紧的,别让人跑了。”
“算出来了,算出来了,确实是慢了5分钟!”
头颅十兄弟清清嗓子,正准备告诉方牧歌通关成功,结果凝神一看,压根没找到方牧歌的身影。
一众头颅霎时慌了:
“人呢?她人哪去了?”
“额,害怕回答错误,她直接跑了?”
“你看你,我们都让你快点儿把答案算出来了,你偏要磨磨唧唧的!现在好了,她直接去上一层了!咱们头颅十兄弟的脸都被你丢光了!”
“这事能怪我吗?我一人算题,你们九个在干嘛?九颗头还看不住一个人吗?”
第七层的头颅十兄弟仍在互相推卸责任,而方牧歌已一手狼牙棒一手吹风机站到了第八层。
驻守第八层的异物种是一块浅绿色的巨布,巨布身体一张,瞬间将方牧歌包裹住。
“我劝你放弃吧,从来没有人能通关我驻守的第八层!”浅绿色的巨布嚣张说道。
方牧歌也不回话,直接将吹风机的风力开到最大,再握着狼牙棒对准巨布一顿乱敲。
几个来回后,浅绿色的巨布被蹂躏得皱巴巴又破烂不堪。
“呜呜呜,我不干净了,我不完整了!”浅绿色的巨布缩在角落自怨自艾。
方牧歌瞥了角落破布一眼,毫无同情心地往第九层赶去。
驻守第九层的是一面大镜子。
干净的镜面清晰地映出方牧歌的身影,镜子的人笑着开口:
“欢迎来到锦绣城6栋第九层,这里是问题关卡,你只需连续回答正确四道题即可前往上一层。”
“第一题,一名医生在诊所被人杀害,经调查,他的四个病人嫌疑最大。警方传讯四名病人,得知医生死亡当日,这四人都单独去过医生的诊所。”
“现在,四名病人均提供两条供词。已知这四人的供词全部是假的,请问这四名病人中,是谁杀了医生?”
“病人一的供词为:①我们四个人谁也没有杀害医生。②我离开诊所时,医生还活着。”
“病人二的供词为:①我是第二个去医生诊所的。②我到达医生诊所时,医生已经死了。”
“病人三的供词为:①我是第三个去医生诊所的。②我离开医生诊所时,医生还活着。”
“病人四的供词为:①凶手是在我之前去诊所的。②我到达诊所时,医生已经死了。”
方牧歌想了想,回道:“是病人一杀了医生。”
“为什么?”镜子里的人问道。
方牧歌不答反问:“这算是第二个问题吗?”
“算。”镜子里的人笑意盎然。
方牧歌跟着笑了笑,随后解释道:
“既然这四个人的供词全部是假的,那么根据这些假供词,我们可以反推出:
①四人中有人杀害了医生。
②病人一离开时,医生已经死了。
③病人二不是第二个去诊所的。
④病人二到达诊所时,医生还活着。
⑤病人三不是第三个去诊所的。
⑥病人三离开诊所时,医生已经死了。
⑦凶手是在病人四之后去的诊所。
⑧病人四到达诊所时,医生还活着。”
“根据②④⑥⑧线索,我们可以推出病人二和病人四去诊所的时间早于病人一和病人三。”
“再结合①③⑤⑦线索,我们可以知晓,四名病人去往诊所的顺序是:病人二、病人四、病人一、病人三。”
“所以,杀害医生的人是病人一。”
镜子里的人鼓起了掌:“不愧是我,有理有据。”
方牧歌扬了扬眉:“那么,第三道题的题目是什么?”
镜子里的人笑着开口:“第三题,有一名旅行者去森林探险,却意外迷路了。无奈之下,旅行者只好向森林里的土着求助。”
“旅行者的朋友曾和他说过:这片森林里有两个部落,两个部落的人说话是完全相反的。即A部落的人说真话,B部落的人说假话。”
“恰好这时,旅行者遇到当地土着甲。旅行者便问甲是哪个部落的人,甲回答A部落。”
“不一会儿,旅行者又遇到了另一个土着乙,旅行者让甲去问乙是哪个部落的。甲回来后,说乙是A部落的。”
“请问,甲到底是哪个部落的人?”
方牧歌思索片刻,笑着回道:“甲是A部落的。”
“为什么?”镜子里的人好奇问道。
方牧歌眨了眨眼:“这算是第四个问题吗?”
“算。”镜子里的人跟着眨了眨眼。
方牧歌解释道:
“假设甲是说假话的B部落人,而乙是说真话的A部落人。那么甲对于乙所在部落的回答就应该反过来理解:乙是B部落的。”
“如此的话,得出的结论很明显和假设的条件相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
“再假设甲是说真话的A部落,而乙是说假话的B部落。如此的话,面对甲的问题,说假话的乙会撒谎他是A部落。”
“而说真话的甲如实转告乙的答案,又恰好证明乙是B部落。所以,甲是A部落这个结论与假设的条件互相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