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人民不感谢皇帝
在新大陆,几乎每一名集体农庄的人们,在这里生存一年过后,都差不多会变成和徐阿菊一样的人。
这里的生活,物质很丰富,但也很危险。
财富,是需要豁得出去的人才能得到的。
徐福贵的性命,就永远的留在了新大陆。
此时李忠义请来的一名明军军官正在给李家兄弟指导如何使用枪械。
“新大陆这里,马是很重要的,你们如果不会骑马的话....可很吃亏。而且这里也不缺粮,不过这地方就是危险,这些财富可都是豁出命来换的。”
这名军官操着苏北口音,名为梁有剩。
他是从在辽东之战的时候入伍,因功当了个排长。
据他自己所说。
他本来家家户户是吃漕运这碗饭的。
百万漕工之一。
虽然说不甚富裕吧。
但总是要比徐福贵这样的佃户家庭好的多了,至少温饱是不愁的。
日子还算过得去。
只可惜啊。
这样的日子随着朱皇帝的到来画上了句号。
大明朝海军强大,各种大型的海运船型往来南北。
载重量大,成本低,而且也没什么安全上的忧虑。速度还快。
因此海运很快就取代了漕运,成为了南北之间的主要货运方式。
大量来自婆罗洲、爪哇岛、红河三角洲的稻米通过大海船抵达天津港,再通过铁路运输到中原各地的主要城市,在南方米的冲击下。
现在中原各地的地盘上已经没多少种粮食的了——种粮亏本啊。
各种经济作物占据了中原的耕地。
而在这种情况下。
百万漕工自然也就失业了——运河的货运功能被取代了,只剩下规模小得多的客运功能,毕竟比起颠簸的大海,走运河乘船往来南北,安全性和舒适性上都比海上好一些。
失业的漕工们都去哪儿了呢?
除了像是梁有剩这样运气好,算是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战对了位置的之外。
还有一部分则是很倒霉的给大清朝殉葬了。
而其中大部分。
则是成为了前往东北、新大陆的庄户。
梁有剩也选择随军前来金山,因为在这里,军户可以额外分到至少一百亩的军禄田——这些田地是在新大陆的,不是在汉地,汉地的军禄田也不会被取消,而且和庄户田不一样,是完全属于私人的。
不过同样的。
他付出的代价是,在明军之中服役二十年的时间。
“还有17年...17年的时间啊!”梁有剩苦笑道,“到那时候都是个小老头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命活到那时候去。”
自己不会也在金山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待上十七年吧?
李家兄弟互相看了看。
他们也不确定。
本来以为这是个好地方,但现在看来....似乎,财富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到的。
早知道就留在四川,三兄弟把老头子的地分了算了。
虽然分了地之后就算不得大户了,但也比在这地方送了命强啊。
“你可以随时退役!”
这时候,来巡视的明军营长张进听到梁有剩在发牢骚便搭话道:“只要把土地交出来就行了。”
梁有剩闻言嬉笑道:“那我还是老老实实忠皇上二十年吧。营长,我要是死了,你可得帮我照顾一下老婆孩子。”
“伱老婆我肯定会照顾好的,至于你儿子...你要是死了就是大明英烈,英烈遗孤是可以去少年军校读书的,衣食住行皇上全包了,毕业后还直接就是军官,你尽管放心。”
“那不行,我儿子要去读书,去考秀才。”
“呸,还秀才?”张进唾了一口,“你这榆木脑袋能生出个秀才来?”
“哈哈哈...”
周围的明军军官和士兵们一起哄笑了起来。
梁有剩脸色一红,期期艾艾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事和你们说不清楚....”
营地内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就在此时。
有一名军官问道:“营长,咱们都出来一天了,怎么都没发现什么动静啊,你说那些白夷能被勾出来么?”
“谁知道呢?不管这些了,来了就杀了,不来...不来他们这个冬天可不好过,这些人人数有好几百,如果没有粮食的话,冬天估计要死一半!我估计他们会出来拼一把的。”
“他们说不定会去抢土着部落。”
“也许吧,反正这地方就是这样,不是你杀我就是我杀你。”
张进耸耸肩。
.............
张进说的没错。
对于接近了金山总督府的白人冒险者们来说。
打劫明军的运粮队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当然了。
事情是不太容易完成的。
但是这个时代的白人殖民者可不是后世在优渥的物质条件滋养下的发达国家的国民。
他们现在是很能吃苦的。
“杀啊!杀死这些明国人!”
“冲!快冲上去!”
“他们的火枪射速太快了,冲上去打肉搏!!!”
一群操着伦敦腔的不列颠人从林子里面出现了。
他们高喊着口号,颇有点悍不畏死的意思。
这些人都是一些来自英格兰的冒险者,他们是大英帝国世界殖民帝国体系的一部分。
当一群白人端着火枪从林子里面冲出来的时候。
迎接他们的是明军的子弹。
后装枪的恐怖射速面前,这些饿得两眼发飘的白人殖民者简直像是从饿鬼地狱冲出来的魔鬼。
但子弹是公平的。
不管他们是不是魔鬼。
一颗子弹过去,都是被撂倒在地的命运。
留下了两百多具尸体之后,这些白人冒险者退走了。
“打扫战场!”
张进也没有下令追击。
这些欧洲人的骚扰事实上,对于金山总督府的影响不大,甚至还有一定的好处——他们能让移民而来的庄户们变得更加能战斗。
但是这样一来...
特别能战斗的庄户。
当然也就特别不好管。
或者说...
不太敢管了。
但这是金山总督府的事情。
张进可不管这个。
他只管作战就是了。
这里以后是二皇子的封地。
在这里干好了,说不定还能当个已经被封为金王的二皇子的手下大将。
现在明军上面的位置都被占得差不多了。
上头一种旅长、军长都还特别年轻。
比如说罗定山中将,今年也才三十岁。
杨遇春中将,三十二岁。
现在明军的高层,基本上都是一群三十多岁正值壮年的军官。
而明军也不太可能进行大规模扩军。
所以像是张进这样的中层军官们升官的指望,就得落在各亲王们的封国上了。
明军不扩军。
但封国之军肯定是会进行一定的扩张的。
“这就结束了?”
李家兄弟有些不可思议。
“你们还想怎样?”
‘这也太轻松了吧’
“现在是轻松,因为我们有一个营的兵力护送呢。而且他们没有后装枪,等他们也有了后装枪的时候...情况就会变得困难了。”
“那也是以后的事情了。”
众人议论着。
...........
“皇上,朝鲜兵团已经攻入了平壤,朝鲜伪王李应不知所踪。”
在大明号铁甲战列舰上。
大明皇帝朱道桦站在甲板上,旁边的锦衣卫都指挥使龚逐满在他旁边汇报道。
金山总督府的战斗几乎时时刻刻在进行。
在朱皇帝看来。
这些底层百姓和士兵的性命,只是记录在本上的一个冰冷的数据。
李忠义等人的血泪,对大明朝廷而言并不值得一提。
在朱皇帝看来。
争夺新大陆是一道数学题。
每年向新大陆的移民加上原来移民的出生率,就是新大陆汉人人口的增长率。
争夺新大陆的过程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尽可能的让汉人成为新大陆的主要人种!
现在的新大陆正在酝酿着一场未来的战争。
而就在大明帝国旁边。
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已经爆发了。
朝鲜兵团两个师,三万余步兵在一个月前跨过了鸭绿江。
得到了朝鲜两班豪户和来自欧洲的支持的朝鲜别抄军虽然在战斗力上,要比原来的朝鲜官军强大太多了。
至少达到了之前八旗包衣军的水平了。
但和从辽东兵团抽调精锐组成的朝鲜兵团比起来。
那还是小巫见大巫。
朝鲜兵团自入朝之后就并没把重点放在占领地盘上,而是盯着别抄军的主力在打!
连续几场战役下来。
六万别抄军主力被歼灭了绝大部分。
在朝鲜兵团兵临平壤城的时候。
朝鲜王李应手头能拿得出手的部队,只剩下三千禁卫军。
所以李应直接跑了,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知所踪...是被人接走了吧?”
朱皇帝说道。
“是的,动手的可能是不列颠人,不列颠人和日本一些地方强藩有秘密联系,皇上,要不要....”
龚逐满做了个割喉的手势。
以大明朝现在在日本的势力。
要惩罚几个日本藩主,轻而易举。
“不必了,只是一群丧家之犬而已,而且也不宜在日本多生事端。”朱皇帝摆摆手说道。
朝鲜一下。
日本国虽然国内有些不太情愿服从大明帝国统治的地方藩主。
但这只是在情感上的不愿意。
在实际利益上。
没有日本藩主会站出来公开反对大明。
首先。
日本和朝鲜一样,都已经被纳入到大中华的体系内。
成为了中华诸藩的一员。
在经济上,已经成为了东方世界,大中华天朝体系的一环。
如果说大明帝国是太阳的话,那周围的这些小国就是太阳的行星,他们无法脱离太阳的引力,只能围绕着太阳旋转。
诸国之间没有关税,大中华区是一个巨大的关税同盟区,这也就意味着。
不管日本地方上的那些藩主在情感上如何无法接受。
日本都会被暴力拉扯进入大中华区的经济大循环。
这不是人力能改变的——除非日本建立起自己的关税体系,但大明帝国显然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其次。
是日本国已经开始组建南美远征军了。
朱皇帝很大方,直接拿出了一个南美洲,分给追随大明的诸藩国。
这样巨大的利益面前。
日本国内是不允许有人站出来反对朱皇帝,反对大明的。
情感归情感。
有日本藩主不认同天皇被废这事,朱皇帝是能够理解的。
但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摆在这里。
相当于大明帝国用一个阿根廷那么大的地盘作为彩礼,迎娶了日本国这个美娇娘入门。
呃...
虽然这一块地盘,需要日本国自己出兵去打下来。
但如果没有大明帝国的庇佑。
日本根本没有这个远征阿根廷的实力!
所以这事在日本国内看来,就是大明天子的恩典。
他们迎奉大明天子的第六子朱宜锌为日本王。
大明将阿根廷赏给日本。
这样的利益交换,至少大部分的日本人是满意的。
少部分不满意的,也掀不起什么大浪。
“让罗定山把朝鲜全境都打下来,暂任命罗定山为朝鲜总督,再尽快进行朝鲜科举,既然李应已经跑了,那就不去釜山了。”朱皇帝抬头看向南方,“舰队掉头,前往上海!”
“皇上,要先派人去上海交代一番吗?”
“不必,朕也想要看一看...一个真正的上海,看看这个传说中的地狱!”朱道桦叹了一口气说道。
一个他统治下的地狱。
“皇上,上海不是地狱,您再造中华,有不世之功...”龚逐满还没说完。
朱皇帝就连连摆手。
“行了行了,不会拍马屁就不要拍。是不是地狱,朕很清楚。逐满,你说...我们做了这些事情,后世的人们会不会感谢我们?”
“一定会的,您功盖汉唐,现在这一切都只是暂时的,未来的大明必会迎来一个辉煌盛世!”龚逐满很肯定地说道。
“但现在肯定很多人在埋怨朕。是啊,强迫几千万人离乡背井,去做什么集体农庄的庄户,这怨气,可真的不小啊!”朱皇帝扶着船舷说道。
他知道自己的统治并没有给苦难中的中国人民带去多少生活上的改善,至少在他看来是这样的。
现在好几千万人在埋怨自己,但是他们的后代肯定会感谢自己吧?
将来的人民一定会感激自己的……
朱皇帝想着,他们会为自己建立起无数的塑像和纪念碑,他们会在历史书中把自己描绘成一个英雄和救世主,他们会把自己的头像印上钞票,他们会忘记他们的祖先在自己的统治下吃了多少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