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御前商议 既要又不要
靖元皇帝心里其实也有些纠结,贾宝玉的提议,确实让他觉得耳目一新。
此前,他就跟忠顺王商议过,开源节流的事情,可想来想去,能够开源的,都已经办了,还能有什么可开源的?
摆在他面前的,似乎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加征税收!
但是,靖元皇帝并不想加重普通百姓的负担,对于他们康氏皇族来说,百姓们才是江山根基,不容有失。
如果没有外患,也无内忧,靖元皇帝觉得,拖一拖,留给下任皇帝来解决这个问题也行。
可如今外患已起,中原王朝的强劲对手,北邙族已经在崛起之中了,这不得不引起靖元皇帝的重视。
前朝就是因为北邙族才亡国的,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在,靖元皇帝近来一段时间,都在担心北邙族的崛起。
暗暗决定,他一定要将这北邙族压死在崛起之中,不能让北邙族再次成长起来。
可是国库空虚,支撑不了对北邙族的长期压制,这都快成了靖元皇帝的一个心病了。
而贾宝玉提出的盐政新制,突然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将希望都放在了贾宝玉身上,想看看他到底能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惊喜。
不出他所料,贾宝玉确实给他带来了惊喜,只是惊喜之余,还有众多的忧虑。
这时见几个阁臣都反对贾宝玉的提议,靖元皇帝内心一沉,知道贾宝玉这个提议虽看起来好,但要实施,非常之难。
好在左都御史郭复赞同了贾宝玉的提议,而且说明的态度,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这让靖元皇帝突然又起了一点念头。
看了看底下众人后,见忠顺王和首辅步丰轼还未表态,便先问步丰轼:
“太师,以你之见,贾宝玉这个提议可行?”
步丰轼深吸一口气,回道:
“皇上,就老臣对贾宝玉的认知来看,贾宝玉所提举措,定然是对我朝有利的。”
“仅此一点,老臣便支持此提议。”
听到步丰轼竟然也支持贾宝玉的提议,靖元皇帝内心期望更多了。
可步丰轼很快又话锋一转:
“不过,老臣虽支持此提议,可其中伴随的风险,老臣却大为担忧。”
“正如刚刚诸位大人所言,引入外来船只,会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若万一引起别国误会,定起战事。”
“如今北邙族崛起在即,我朝恐无力处置另外的战事!”
“故而,老臣觉得,若是贾宝玉能够解决这些潜在的风险,倒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提议。”
靖元皇帝听后,眉头紧皱。
按照步丰轼所言,朝廷是既想要自由贸易区带来的巨大利益,却又不想因此惹来祸事,天底下有这么好的事情吗?
沉思一会,靖元皇帝又看着老神在在的忠顺王问道:
“忠顺王,你的意见呢?”
忠顺王知道靖元皇帝肯定会询问自己的意见,心里早有成算,一听他问自己,便立马接话:
“回皇上,臣以为,贾宝玉的提议可行。”
“不过,正如步太师所言,如果贾宝玉能够消除这些潜在隐患,才是好提议,不然,臣觉得还是另想其他办法为妙。”
靖元皇帝听了出了一点言外之意,追问:
“那么,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忠顺王回道:
“皇上,既然这个提议是贾宝玉提出来的,不如直接让他全权负责此提议的筹办。”
“诸位大人不是担心外来船只的靠近,会给我朝带来大麻烦吗?”
“那就让贾宝玉做给诸位大人看看,是不是会引来麻烦。”
“臣建议,以三年为期,若贾宝玉真的能让这提议成功,同时不会有麻烦,那自然再好不过。”
“倘若他办不到,给我朝引来了麻烦,自然是拿他是问。”
“只给他一小块地方,时间也不长,那时朝廷反悔还来得及!”
忠顺王之所以如此说,自然是看到了这其中对贾宝玉下狠手的机会!
此前经过会试报名风波,忠顺王知道,想要对付贾宝玉,绝不能只看表面,得有足够的把握再下手。
而就在刚刚,他听到大部分阁臣尚书都反对贾宝玉的提议,认为会给大盛朝引来巨大麻烦。
既然如此,他何不反其道而行之,明着支持贾宝玉,实则是给贾宝玉下套呢?
他不觉得,贾宝玉比这些阁臣还聪明。
既然这些阁臣都说会惹来巨大麻烦,自然就是八九不离十了,他只需等着看贾宝玉的好戏就是。
这一次,他甚至不用亲自下场,也就不用担心贾宝玉会反制自己了。
而忠顺王刚说完,户部尚书叶信就立马反驳:
“皇上,万不可听从忠顺王所言。”
“忠顺王所言三年虽短,可若真引来周围众多国家的船只汇聚于一个地方,不说三年,恐怕三个月就会惹来事端。”
忠顺王听了,淡淡说道:
“那就改为一年,一年的时间总可以了吧?”
“一年之内,如果没有引来祸事,就再给贾宝玉两年时间,如果后来还是没事,那就说明贾宝玉提议是对的,而叶大人等人却只是杞人忧天罢了!”
叶大人听了,很是不满,冷哼了一声,也不再接话。
而对于靖元皇帝来说,忠顺王的想法,倒给了他一个不错的思路。
可以先试着让贾宝玉来实施,若真的可以来带巨大利益,同时还不会有什么祸事,那自然再好不过。
想到这里,靖元皇帝眼神大亮,同时也有些诧异于忠顺王的心思。
转念想了想,靖元皇帝便明白了忠顺王的险恶用心,一时反而有些恼怒起来。
毕竟贾宝玉提议不管好坏,那都是为了大盛朝,可忠顺王却只想利用此等事情,来对付贾宝玉。
不由得先瞪了忠顺王一眼。
不过,表面上来看,忠顺王的想法,确实不错。
便淡淡地接话:
“诸位爱卿,忠顺王的想法,朕觉得也很不错,诸位以为呢?”
底下都是大臣,皆是精明之人,一听这话,哪里不明白,靖元皇帝的意思。
于是所有人一起站出来,附议此想法。
见大家都同意了,靖元皇帝很是满意,这次商议也就此可以结束了。
待众人都离开后,靖元皇帝第一时间,下了文书给贾宝玉,询问他的意见。
毕竟这办法是贾宝玉想出来的,不能让贾宝玉全部承担,同时也是想问问贾宝玉,如果要试行,自由贸易区建在何处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