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庆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是庆典的一个高潮日子。

二十四日小年庆典,二十八日新年庆典,二十九日便是大阅兵与大授衔,彰显大宋国力与武力。

一大早全汴梁的各家报社便开始闻风而动。

如今汴梁的报社非常多,除了官方开设的以外,还有大量民间报社。

并且非汴梁报刊,也必须在汴梁安置一个办事处。

如江浙、广州、泉州、成都等商业发达地区的地方报,就在汴梁有办事处,以随时方便了解朝廷的动向。

所以除了汴梁本地报纸,外地各大报社熙熙攘攘数十家,都涌向宣德门。

由于照相机还没有发明出来,很多时候报社为了提高报纸销量的插图,纯靠手工绘制。

这给了许多未成名的画家一个谋生之处。

但为了画出更好的效果,就需要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好的位置来绘画出最精美的图片。

而根据诸多报社记者的调查,宣德门外御街道东侧长庆楼,以及西侧的报慈寺是目前观测宣德门广场的最好地点。

大阅兵需要一个较大的广场,只有宣德门广场符合,皇宫扩建之后,原来的景灵东宫与兴国坊被纳入进去。

现在的宣德门广场就是以前兴国坊与景灵东宫南面部分,至宣德门外横街就变成了皇宫门外的御街。

这样一来,皇宫南门出去就变成了东西两阙,位于东阙的长庆楼高三层,位于西阙的报慈寺虽然不高,但里面有一座五层塔。

站在塔的最高处,甚至可以俯瞰皇宫的南宫。

于是乎一大早报慈寺跟长庆楼就挤满了人,报慈寺那边位置最抢手。因为来的人太多,寺里的大和尚原本是想闭寺,奈何他们给香火钱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在出了高达十贯钱的一个位置之后,报慈寺的大和尚们放了二十多个人进去,把原本就不大的高塔顶层都挤满了人。

如果不是为了安全的话,他们甚至还想爬过塔边栏杆,跑到塔顶端的塔檐甚至塔刹上面。

报慈寺这边位置最佳,但地方太小,基本上只有给了很多钱或者身份显贵才能上去,而且吃饭问题只能求助于报慈寺的大和尚往上送一点斋饭。

长庆楼那边就不一样了,地方大,上去吃个饭就能坐,花得也少,还能解决早饭午饭晚饭问题,可比报慈寺舒服得多。

因而长庆楼那边顶楼大看台上一下子就聚集了一百多人。

虽然离宣德门有点远,隔了一条街以及一个广场,可谁让玻璃工艺已经普及了呢?

民间眼镜店除了卖眼镜以外,望远镜也卖。

结果就是从早上开始,就有许多人上去占位置,各类画板、桌椅、笔墨摆齐,望远镜更是人手一副。

等到辰时初,也就是早上七点钟的时候,皇宫里也已经热闹了起来。

垂拱殿外御门广场上,百官齐聚,还有一百多名穿着新式军服的将领,在人群当中兴奋至极,各自有个小团队,聚在一起聊天。

赵祯、赵骏、范仲淹等人站在垂拱殿门口,他们身边有张亢、狄青、王德用、曹琮、李用和、李昭亮六人。

他们六人都穿着新式的淡蓝色军服,身材笔挺,上面挂着勋带、肩章、资历章以及将星。

相比于下面那些中将少将们的兴奋,他们几个就淡定许多。

曹琮、李用和跟李昭亮属于赵祯的亲信,资历浅薄,当这个上将纯粹是看在赵祯的颜面,也没有实权,自然笑不出来。

张亢、狄青和王德用则是沙场宿将了,早就已经懂得如何掩饰自己的心情。

赵祯从垂拱殿走出来,目光扫视了下方一眼,然后注意到边上狄青的衣领,便走过来笑着帮他翻了翻道:“汉臣,怎么样,心情如何?”

狄青受宠若惊,但又不敢抗拒,等赵祯帮他把衣领翻好之后,才退后一步拱手道:“官家,臣唯有万死才能报官家天恩。”

“好了。”

赵祯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这些功勋都是你出生入死所得,如今的一切也是你应得的,勿要妄自菲薄。”

“是。”

狄青还是相当谨慎,依旧保持着谦卑的模样。

虽说他如今已经没有被文官攻讦,即便被他们攻讦,也往往被赵祯、赵骏等人给袒护了下来,攻讦者也遭到了应有的处置。

如欧阳修就曾经擅自发文章批评狄青,结果被范仲淹指着鼻子骂,几年都没有得到升迁。

但从底层大头兵一路升到大宋军队最高层,他看惯了冷眼与羞辱,也深知一路走来如履薄冰,因此谨小慎微,早就已经成为了习惯。

看到他的模样,连赵祯都觉得有些心痛。

“官家,阅兵式要开始了。”

赵骏在一旁说道。

“嗯。”

赵祯点点头道:“那你们先去吧。”

“是。”

周围张亢、狄青、王德用等人便拱手告辞。

随着他们一声呼喝,下方诸多中将和少将们也列着队伍,往崇文院的方向而去。

崇文院处于大庆宫与长庆宫之间。

大庆宫以前就是校场,是皇帝祭祀和举行庆典的地方,后来改为了政制院以及朝廷各部门办事处。

崇文院则是存放皇家书籍的地点。

之前皇宫地小,所以皇室书籍只能分开存放,一在崇文院,二在文德殿,三在龙图阁、天章阁、宝文阁,四在延福宫等处。

如今扩建之后,地方更大,用于存放的地方更多,崇文院就改成了一些部门的办公地,外面也有个大广场,与长庆宫和太庙那边广场连在一起。

皇城规模扩大了数倍,即便五十多个部门全都搬进来也不显得拥挤,因此靠近左掖门的方向,就成为了阅兵式时候的出场列队的地方。

此刻从崇文院到长庆宫,巨大的广场上整整齐齐排列出了数十个方阵,每个方阵都站得整整齐齐,按照出场秩序排列好队伍。

为了这次新年阅兵仪式,朝廷下令从六十万禁军当中选拔个子高、仪表好的士兵,足足一万人,分成诸多方阵。

有些是军中代表,有些是各营队兵种,还有些是涌现出来的战斗英雄和屡立战功的优秀士兵。

虽说这是古代阅兵,跟后世阅兵时飞机、坦克、大炮、火箭车没法比,但至少也已经初步具备现代化各部队的雏形。

诸多将领们回到部队之后,有些是作为阅兵方阵领军将领,有些则是集体站在马车上以将军方阵出现。

张亢作为枢相兼上将,单独骑在战马上,身后是一个方阵的步卒。

他们也同样穿着新式的大宋军装,腰间悬挂环首刀,前方有军旗手和国旗手,是为三军仪仗队。

后方出场的是狄青,他率领的是一个马队方阵。

接着是王德用、曹琮等人。

而就在士兵们在后方列阵,准备出场的时候,到辰时末刻,也就是上午九点钟的时候,阅兵仪式总算是要正式开始。

宣德门外广场围栏外,乌压压早就挤满了大宋百姓,为了防止拥挤,周围还做了围栏一列列把人群分开,整个宣德门外南横街长十里,靠近宣德门的这几里全是人。

许多百姓手中拿着一面小大宋龙旗在手中挥舞,凛冬的寒风吹拂,天气略显阴沉沉的,温度不高,却抵挡不住百姓们的热忱,纷纷站好位置观礼。

最忙碌的就是开封府和皇城司,为了维持秩序,开封府数千名衙役和皇城司数千名察子不得不四处巡视,防止拥挤踩踏或者小偷小摸之类的违法乱纪事情。

“砰砰砰砰!”

辰时末刻刚过,巳时初到来,九点整的时候,宣德门后两侧宫门处就有烟花直冲云霄。

随着数十声爆响结束,赵祯、赵骏等文物百官,百来号人徐徐走到了宣德门台上,高台处有一个主席台,赵祯穿着隆重的袍服站到了主席台侧。

礼部尚书作为主持人,先上台说道:“和鸾雍雍,万福攸同。今天是一个普天同庆的日子,也是彰显我大宋军容依仗的日子。”

“我大宋立国已有93年,自当今陛下始,武功卓着,威震八方。大军军锋所向,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实乃军中将士浴血奋斗而方有今日之功。”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官家将检阅三军威严,同时也要给予自宝元对外战争以来,无数奋战的将士军衔,以彰显国家之荣誉。”

“现在,让我们欢迎大宋皇帝陛下。”

礼部尚书将手中的小抄藏进怀里,然后倒退着走下主席台。

赵祯先是深呼了一口气,看着了眼远处下方乌压压不知道多少万人在观礼,扫视了宣德门外的人海,便不自觉躲闪了一下目光,才望向旁边的赵骏。

就看到大孙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赵祯不由得自信心大涨,忍不住给自己心中打气,将原本紧张的情绪给稳定下来。

原本礼部是建议拿张纸来宣读,但赵祯认为这样显得不好,所以这几天天天都在背台词。

虽说已是滚瓜烂熟,可见到这样的场面还是让人心惊。

好在赵祯曾经在笔记本里见过开国大典的风采,也曾经无数次在梦中幻想过自己站在城门楼上,俯瞰着下方众生,因此那种紧张感也慢慢地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兴奋。

他站到了台上,周围瞬间掌声雷动,下方远处百姓也同时山呼海啸的声音响起,各类掌声与欢呼声凝聚,形成了万民的海洋。

“官家,官家!”

“官家万岁,官家万岁。”

“大宋有官家,何其之幸事也。”

百姓们纷纷高喊。

赵祯十分感动,右手先是招手挥舞,一直等着呼声渐渐平息下来,才摸向麦克风道:“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至五代十国,方有炎宋兴,已有四百余载。”

“在这四百余载中,唐末风雨飘摇,五代十国各国征伐相斗,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各国军队给予百姓沉重的灾害,以至于宋初不得不严苛军队。”

“朕知道对军队严苛并不是一件好事,会让军队战力低下,不能御敌。但太祖太宗真宗他们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

“只是五代十国给我们中华汉人造成的后果实在太大,不知道多少百姓被军队掳掠、残杀乃至于吃掉,百姓怕他们,太祖太宗和真宗也畏惧他们。”

“所以大宋初年,为御军而被迫令将兵分开,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以至于在宋初对外交战中,不能胜过外寇,而多有败绩。”

“朕自登基之后,便一直希望整顿军队,剔除军中蠹虫,坚持军队的日常训练,保证军队的供给,严苛军队的律令,提高军人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以此让军民同心同德。”

“朕希望的是,中华汉人有一支为百姓而战的军队。”

“希望的是大宋士兵刀刃永远对准他们的外敌,身后保护的永远是自己的百姓。”

“更希望军人能堂堂正正挺起腰杆,不再被人们称呼一声“贼配军”。”

“但朕知道最开始的时候不是时机,因为大宋的士兵在天下百姓心中的模样已经固定,朕不管说什么,他们依旧会被人看不起。

“所以朕一直在等,等到大宋军队能够证明自己的时候那一天到来。”

“直到在赵相、范相他们的帮助下,朕终于击败了西夏,灭亡了元昊,又北击契丹,收复燕云。”

“朕知道等的这一天终于来了。”

“我大宋的军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他们不是人们眼中的贼寇,而是守卫大宋的卫士,是朕心中的英雄。”

“自此朕改革军队,让将士重新回到军营,让我大宋的军队战力再次强盛。”

“而在今日,朕要把这件事情昭告天下,告诉天下百姓,大宋的士兵,都是好样的。”

“他们从此之后,要记住的是自己的使命是保家卫国,保护我大宋汉人百姓,保护自己的国家。”

“朕也将这条律令作为铁律放在军中,你们是百姓的卫士,是大宋的卫士,是大宋人心中的骄傲,你们自今日始,就不该被人称为贼配军,而是真英雄!”

“朕宣布,所有侮辱军人的人,都被视为犯罪。朕也希望天下百姓能够重新认识他们,改变大家对他们的看法,如果百姓遇到困难的话,请一定要去寻找他们的帮助!”

“朕也相信,他们不会吝啬自己的帮助,愿意给每一个信任他们的人给予援助之手。”

“他们,本就应该是我所有大宋百姓,最信任的人!”

“大宋士兵,都是我们百姓的子弟兵,我们的子弟兵万岁,大宋百姓万岁!”

赵祯长呼一口气,把背的稿子说完。

其实里面的内容跟原本写的稿子还有些不同,礼部写的稿子没那么多夸赞军人的话。

但赵祯却自己加了一些,稍微润色,让稿子更加完美。

这一刻。

宣德门上先是掌声雷鸣。

紧接着下方,百姓方向更是再次传来山呼海啸的欢呼声。

“子弟兵万岁!”

“子弟兵万岁!”

“子弟兵万岁!”

欢呼声海啸一般,一浪高过一浪。

在这一刻,大宋官方终于开始改变起了军人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和地位。

而这种官方推动仅仅只是个开始,要想真正让百姓信任,将来大宋的军队,还需要用更多的实际行动去演示。

就像后世我们的子弟兵一样,不管是抗洪救灾,还是地震救火,永远都是冲锋在第一线一样!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记忆重启:我是赛博太刀侠玩命之徒王妃如云,智斗腹黑王爷我老婆是花木兰寒门狂士临危受命,血战沙场带着仓库到大宋三国第一保镖大明烟火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汉龙骑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明现代来回穿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刚穿越就被贵妃娘娘逼入绝境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曹操请登基,皇帝我不当了肝在水浒,唯我独尊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三国:我真不想争霸开局监国,满朝惊呼活阎王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红楼之阅尽十二钗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