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酉年正月十五,大安京城御南街,早有告示说了的‘京城首条轨道交通马车’今日便完工了一半。
同时准备试运行,大安楚亲王亲临现场,在众多百姓的关注之下,吩咐人将新式马车上轨,多数来看的有沿街的店铺东家,以及一些外省来的商人,还有一些就是好奇的百姓。
大家都不怎么理解,为何要给马车加上一条木轨?细心之人倒是看到了木轨之上细微的东西,不过既然已经造出来了,许多人还是挺期待的。
看到比普通马车足足长了一倍有余的车厢,加上通体比普通马车还要宽的新式马车,所有人都在想着,这马能拉的动吗?
当新式马车前,两匹壮马往前拉着,终于进入了木轨的轨道之前,马车木轨下的木板也随之掉下,众人这才看清楚,原来马车之上不仅有红色的彩带,还有许多的店铺招牌。
不少普通百姓觉得新奇,而店铺东家们却笑的很开心,毕竟这里人不少,给自己店铺带来的效益肯定高了,此时正直入城的人多的时候,因为是元宵节,所以街上本就人多,加上京城外的一些百姓也赶着进城里来逛街游玩,御南街的正南方,也是京城的正南方的城门口,四面八方的人从这里进入京城,加上新奇事物的出现,倒也引得不少人观看。
接着便有人开始喊道,新式马车上车只需要两文钱,即可乘坐到皇宫门前,不少人觉得这个划算,两文钱谁都出的起,为了让他们有秩序的上车,蓝承羡早早派人维持着这里的秩序,同时有了皇帝的准许,顺天府衙役、五城兵马司的士兵,都来了不少。
最终整俩马车终于坐满了,大概可以坐足足一百多人,加上马车的重量,此刻整个马车上的重量已经达到了一万多斤,蓝承羡也在偷偷的捏了一把汗,不知道前面的马能否拉动了。
还有许多的人嚷嚷着要上车,不过里面座位已满,只能乘坐下一辆了,而因为另一边的木轨还没铺设完,蓝承羡设计只当做单行线,由南城门口到皇宫门口的单行线,大概没隔两刻钟,便有新的马车到来,而到达终点的,只能撞上特定的轮子空车跑回来了,如果另一条木轨铺好,就只需点头,变成往南城门口方向的行驶马车即可。
不过当驾车的车夫挥动马鞭时,两匹马堪堪的将新式马车拉动了,蓝承羡看了心里悄悄的松了一口气,就怕没拉动就尴尬了,而且当时蓝承羡并没有这个动力的概念,后来验证了一番,得出了大概的数据,此刻两匹马能够拉动,加上木轨马车是做滑轮运动,只要起始的动力足够,后边所需要的力基本就只需要很小了,加上光滑的木轨给马车轮一个很轻微的摩擦力。
慢慢地木轨马车开始加速了,加上御南街大多数是平地,也没有出现需要过桥的情况,众人见证了一个新的事物出现,都觉得十分的新鲜,而且慢慢地坐在车内的人,不仅觉得这马车十分的稳,而且就如同坐在平地上一样,要不是外边的街道在后退,他们还以为马车没动呢。
而蓝承羡也是坐着马车,一路跟着新式马车前行,即便是加快了速度,也有点赶不上这新式马车,因为此前告示上说了,如果是不得不行走于木轨之上,一定不要走,所以木轨之前基本已经空旷了,加上马车上有警示的铃声,提示着路边的行人,有马车的到来。
而蓝承羡更加注重马车车轮和木轨之间的间隙,马车经过加固,所以理论上承重基本没问题,而且最重要是两排轮子的设置,让马车本就是自成一体,而前面的马只是提供动力而已,不需要马匹再承受一些没必要的力道。
蓝承羡看到基本没有差别的新式马车,也是觉得很是欣慰,让小六不需要如此快的跟着新式马车,因为需要运营这条公共交通线,所以蓝承羡不紧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的机构,自然是请示了元兴皇帝的。
而后边的事情自然不需要他再去操心了,便吩咐小六直接去皇宫,蓝承羡心里不仅受用不已,而且也是有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接着只要有了这种经验,蓝承羡觉得是否可以考虑更复杂的军事作用上了。
不过还是该由谁来承担费用的问题,如果从九渡府直接铺设至东盛城,蓝承羡觉得耗资巨大,而且恐怕一时半会弄不成,而且加上地形复杂,有些地方还需要架桥修路的情况,恐怕也不是想一想就能成的。
不过蓝承羡觉得可以在北林府附近动一动心思,至少可以保证北林府物资可以源源不断的供给,如果后定与大安打消耗战,最后扛不起的终究是后定人。
当蓝承羡一路越过新式马车时,周围围绕了许多的人,因为每隔一里左右便有一个站点,可供上下乘坐,蓝承羡觉得无需再关心了,便直接让小六越过了,赶去皇宫向元兴皇帝报喜。
此时新式马车也引其了更多人的关注,不仅是马车的形式还有新奇的行驶方式,还是可供普通人乘坐,一般的百姓,哪里舍得雇马车坐啊,这只需两文钱便可乘坐一段路程,不少人也是觉得太划算了,一定要来看看。
还有马车上的店铺招牌,以及站点的招牌,站点名称前的店铺名称,这些广而告知的东西,一下子让众多的生意人看到了商机,原来还可以这样打开自家商铺的名声?
连忙打听起来,这马车上的招牌如何才能弄到,此前京城的商人就听闻了有这回事,不过当时没太当回事,再说御南街店铺虽多,可相较于整个京城来说,也不过是大一点的街道罢了,还有许许多多的街道和店铺。
现在看来,这种新式的宣传方式,让许多的店铺商家开始眼红了起来,而且每日都有马车在行走,为何此前就没有人想到呢?还有外省入京的商人想着,要不要在自己的城池里也弄一条这个新式马车?
新式马车一出,便引爆了各种谈论和打探,有的谈论马车的作用和新奇的行驶方式,还有人在打听马车由谁负责的,造价如何?又有人打听着马车上的招牌可否增加?等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