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经过此次北征,明朝有力打击了原本较强的鞑靼势力,使得瓦剌和鞑靼变成了相对平衡的状态,为北方边疆争取来了数年的和平。】

【但马哈木是一个有着强大野心的人,随着瓦剌逐渐发展,他开始对草原上的局面产生了不满。】

【永乐十年,马哈木遣使明朝,请明朝出兵消灭阿鲁台,又“请加赏赉”、“请予军器”。】

【马哈木还拥立答里巴为蒙古大汗,借这个傀儡大汗的名义征讨鞑靼。蒙古自此开始出现两汗并立的情况。

但随着鞑靼逐渐衰弱,瓦剌越来越骄横,为了维持平衡,永乐十一年,明朝册封鞑靼阿鲁台为和宁王,开始拉拢鞑靼以牵制瓦剌。】

【永乐十一年,马哈木向明朝表示“甘肃、宁夏归附鞑靼,多其所亲,请给为部属”,向明朝索要甘肃宁夏,同时拥兵饮马河,声称袭击阿鲁台,实谋攻掠明边。】

【对此,朱棣觉得不能继续放任下去了,瓦剌也需要来一次敲打。】

【永乐十二年二月五日,朱棣举行了大阅兵,三月十七日,朱棣带着皇太孙朱瞻基一起,从北京出发,亲征瓦剌。】

汉朝初年。

刘邦撇嘴,对这瓦剌有点瞧不上。一方面是因为瓦剌的种种挑衅,很明显瓦剌的实力无法与明朝相提并论,这只能说是自取死路;另一方面是因为朱棣的举动——他带上了皇太孙,带皇太孙干什么?当然是教导啊!那能去真正危险的、安全不保的地方教导吗?当然不能。

他只是嘲笑瓦剌:“这明太宗显然不把马哈木放在眼里啊!”

元朔元年。

刘彻也很高兴,他觉得自己找到了经营西域的正确方法:只要大汉够强,谁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其他都是次要的。

【四月二十四日,明军到达屯云谷,原元朝镇南王孙孛罗不花等人前来投降。】

【六月初三,明军前锋遇到了瓦剌小股部队,击退后回报朱棣。朱棣断定将会有主力军队来袭,命令明军做好准备。】

【初七,马哈木三路进攻,朱棣让神机营负责应对中路。“发神机铳炮,毙贼数百人”,使得马哈木中路动摇;随后神机营支援明军右路,凭借火器之利,“连发神机铳炮,寇死者无算”,此时,朱棣亲自率领铁甲骑兵疾驰冲杀,最终马哈木全线崩溃。】

【明军追击至图拉河,斩杀王子十几人,歼王子以下数千人,俘数十人,马哈木只能乘夜北遁。】

【第二次北征结束。此次北征,为明朝换来了十几年的边疆稳定。】

对于此次北征结果,各个朝代的人都不意外。从战前的种种举措和细节就能看出来,马哈木必定不敌明军,区别只是战败的方法和时间而已。

而给了他们一个惊喜的还是神机营。

与第一次北征中的神机营作战不同,上次神机营是在追击战中大量使用,还是追击败军;此次却是正面对阵,还是中军之位,火器却发挥得相当到位,十分亮眼:不仅能牵制住对阵的敌军,还能支援右路。

若有此神器,再如这明太宗一般装备一营,又何愁战事不胜!

各朝皇帝纷纷再次催促工部(有的朝代没有,就当有吧)加快火器研制,恨不得今天说,明天就有。

工部:别催了别催了,半个时辰前才发了旨意让研制,神仙也不能半个时辰就弄出来啊!

【永乐十四年,马哈木与鞑靼战后死亡,于是,鞑靼的阿鲁台又开始飘起来了。】

【永乐二十年,朱棣觉得还是要让人知道,自己是拿得动刀的,决定再次亲征,目标阿鲁台。】

【此时朱棣已经年过六旬,作战更倾向于稳扎稳打,而阿鲁台自从得知朱棣亲征,就吓破了胆,和以前一样跑了。不过,与第一次没经验不同,这次阿鲁台跑的十分利索,明军到来前就没了影子。】

【找不到阿鲁台,加上粮草压力,明军只能班师回朝,但由于近年来兀良哈(最东边的蒙古部分)也有些不安分,于是朱棣顺手打了一顿兀良哈,让其重新变得老实。】

明朝,永乐十六年。

“爹!”看到自己爹年过六旬还要去亲征,朱高炽十分担忧。之前他就在奇怪,五征漠北,可现在十六年了也只有两征,原来他爹真的是最后几年又跑出去打仗了!神迹可是说他爹就二十二年啊!

他不安地和朱瞻基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想到了一处去:怎么办,爹\/爷爷不会最后还在漠北,直到驾崩吧?

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也不赞同地看着朱棣:“咱知道你是想要安定漠北,但你做到了吗?咱打北面,是为了消除残元势力,咱也做到了,但你这次亲征,显然是白做工!”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朱棣,“况且,那时候你都六十多了,身体很好吗?一旦你死在了外边,朝廷不会来一场风波吗?始皇帝的旧事你忘了吗?”

唐朝,贞观三年。

看着朱棣高龄依旧御驾亲征,贞观群臣都感觉到了些许安慰——他们的陛下虽然总有一颗想动弹的心,但起码还会听劝,而且大唐有那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也不会让皇帝一大把年纪了还要亲自上阵。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李世民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终究还是亲自上阵了。

【永乐二十一年,朱棣第四次亲征北伐。】

【但意外发生了。】

【到了草原探知消息,朱棣等人才知道几个月前,阿鲁台就被瓦剌首领脱欢(马哈木之子)击败,不成气候,再无法对大明造成威胁。最终,朱棣班师回朝。】

【永乐二十二年,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朱棣还是选择再一次亲征。】

【这次还是因为阿鲁台,这个人实在太执着了,依旧在骚扰明朝边境。】

【但遗憾的是,此次亲征,依旧没有找到阿鲁台的踪迹,最终,在回朝的路上,到了榆木川,朱棣病逝于帐中。】

【一代帝王,至此落下帷幕。】

【生于战火,死于征途,他终究是一代马上天子,战场才是他的归宿。】

神迹上的画面,也变成了朱棣这一生的走马灯,特别是他在战场上的画面,屡屡闪现。

永乐十六年。

“爹!”“爷爷——”

朱高炽和朱瞻基呜咽起来,看着朱棣最终病逝关外,怎能不心痛?不仅未能达成北征的目的、至死抱憾,而且还没有回到家中,在回程就病逝了,让他们连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

这种情况,爹当时的身体肯定不是太好了,那个自己为什么还能放任爹再次亲征?朱高炽在心中质问起未来的自己。

朱瞻基则是泪水汹涌,难以自已。从小他就是他爷爷的好孙孙,祖孙情十分深厚,现在看着爷爷驾崩的场景,一时抽噎不止。

朱棣有些麻爪,颇有些如坐针毡,看着儿子和孙子,只能哄道:“俺知道了,以后肯定不会这么做了啊。这剩下的几次北征,俺看情况再说去不去,对,看情况,而且二十二年这次肯定不去了……”

不过他对自己的身体也心里有数。年轻时候就屡屡征战,其后的靖难更是耗费心神,登基后也没有消停,治国理政就不说了,又亲征了两次,还不是坐镇中军的亲征,依旧带兵冲锋在前,他的身体早就一身暗伤、根基不稳。这不是回宫吃好喝好、看看太医就能解决的。

洪武十三年。

朱棣再次成为了众人目光的中心,顿时感觉如芒在背。

朱橚眼睛红通通的:“四哥,你以后不能这么做了,不管你是王爷还是登基称帝,都不能这么胡搞了。”生于战火,死于征途,听起来倒是壮阔了,但真的是什么好事儿吗?你让你的亲人们怎么办?

面对这么一群人,朱棣不敢反驳,只能乖乖地应了,自己再也不这么胡闹——虽然他不认为这是胡闹。

“生于战火,死于征途吗……”

不知多少人翻来覆去地念着这句话,似是恍惚,又仿佛在慨叹着什么。

刘邦端起酒盏,仰头一口饮尽,哈哈大笑:“乃公敬这明太宗一杯!当年乃公说过‘大丈夫当如是也’,现在这句话也应当送给他!”虽然确实有所劳民伤财、未曾达到最终目标,但至少这句话很不错!

其他时空的皇帝们,大多也如刘邦一样,一杯酒敬送这一位皇帝。

【当然,朱棣这五次北征,除去前两次,后三次确实劳而无功,而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是他的北征并非没有作用,他解决了明朝前期的蒙古问题,通过战争手段维持了蒙古各部的平衡,加剧了蒙古的分裂,使蒙古势力进一步衰弱,无力威胁明朝,保障了明朝北部边疆数十年的安宁,为接下来明朝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他不仅仅是朱元璋政策的继承者,更是一个有着自己风格的、不安于现状的开拓者。】

【明末思想家李贽曾经说过: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明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这里他们看到的不是成祖,还是太宗)

【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谥号文,是为太宗文皇帝。】

【不过,朱棣最终驾崩于外,还是对明朝朝政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好在正统已立、朝政已明,并没有导致始皇帝那样的后果。】

明朝,永乐十六年。

哄完儿子孙子的朱棣看着神迹中对自己一生的评价,脸上都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

“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同符高祖”“漠北尘清”……

虽然最终有所遗憾,但能够得到如此评价,也不枉他此生!他这一生,为的不就是青史盛名吗!而这最终的评价——文皇帝,可谓是他设想中最好的评价!

况且,还没有为人诟病他是靖难起家,实在是让他再满意不过了。

不过,最后一次执意亲征,驾崩在外,确实对朝政有所影响,这次他绝对不会再犯这个错误了。

还有就是,“明末”这个词,看得实在让人难受。

秦朝。

始皇突然被刺,顿时如鲠在喉——始皇帝那样的后果?

联系前文,是明太宗驾崩在外,意思是朕也崩逝于外?崩逝于外还不算,还造成了严重后果?朕的继承人很明显是长公子扶苏——至于为何会想到继承人方面,显而易见,帝王崩于宫外对朝政造成的影响,还能有什么?

能够控制朝堂、临时改换继承人的人……不多,李斯,是其中一个。不,应该说,是其中权力最大的一个。

李斯一个人还不够,还需要一个近臣,是谁呢?

嬴政冷笑着眯起了眼睛。

下首跪着的群臣中,李斯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妙。听到神迹中点明皇帝死后出现了继承问题,他就知道自己跑不了了。

毕竟,现在只有他,有能力在前朝串联,瞒天过海,拥立新帝。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棣简直要乐疯了,在看到后世对他的盛赞后就忍不住开始上蹿下跳,宛若脱缰了的野马在撒欢:“爹!大哥!你们看——我多厉害!我还是太宗文皇帝!太宗!文皇帝!”在他爹和大哥旁边晃了几圈,他又往旁边晃去,看样子还想给重臣们说说自己的功绩。

朱元璋额头上的青筋直突突,本来吧,他也是为老四骄傲的,看,咱老朱家出了个这么有能为的子孙,还是咱的儿子,多好啊!实在是给咱脸上长光!

可还没等他抒发一下自己的喜悦骄傲之情、顺便夸一夸这小子,这小子就已经蹦起来了,蹦上天了!于是朱元璋硬生生把情绪憋了回去。

此时,朱元璋看朱棣又开始哪儿哪儿不顺眼起来,不过念在神迹夸他了,还是把火气憋回心里,没有说什么,只能是眼不见心不烦,拉过大儿子开始聊天。

【但说回来,朱棣有没有存在一些令后人遗憾不已的地方?】

【当然有。除去他征战的问题外,还有两个部分:】

【一是他对于太祖政策的态度,二是他的继承人问题。】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大明匹夫记忆重启:我是赛博太刀侠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极品家丁,俏小姐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逍遥小书生九霄玄电云澜乱世志清正史编代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明朝海盗王重生我只想做个街溜子大明帝国设计师郭嘉超神学院之我是天使凉冰五代梦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三国:开局爆肾,怒杀十常侍苏辰安的科举之路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还说你不是神仙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明现代来回穿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凤逆天下北月篇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唐伯虎现代寻芳记血雨腥风逆天行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曹操请登基,皇帝我不当了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盛世毒妃(狐狸红色)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