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汉朝初年。

“提议起兵啊……”刘邦看着李世民的举动,颇为赞赏。十几岁的儿郎,却能够对时局有了准确的把握,还能足够果断、下定决心,多少经历丰富的年长之人都做不到这些。

要么,是根本把握不准情况,完全不知道应当如何做;要么,是知道情况,但优柔寡断、左右犹豫,生生浪费机会;还有的,果断是果断了,但却是在向着错误的方向一路狂奔……

他看着李世民,不由眼热:这样优秀的儿子,乃公怎么就没有呢?

同样羡慕李渊有这么一个儿子的,还有不少皇帝。

比如开皇年间的杨坚和独孤伽罗,由于他们距离唐朝十分近,加上自己的儿子们都是那副样子,夫妻二人更是十分心动。

【决定起兵后,李渊招募士兵、联络突厥和李密,保证了自己不受干扰。并定下了夺取关中,废皇帝而立代王(杨侑)的目标。】

【六月十四,李渊在晋阳建大将军府,以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率左军;以次子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率右军;以四子李元吉为姑臧公,统率中军。】

【七月初五,李渊亲率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及义师甲士三万自太原挥兵南下,直指关中,而四子李元吉留守太原。】

【面对李渊的兵锋,留守长安的杨侑派出宋老生和屈突通阻击。】

【此时,正值秋日,雨水不断,行军的道路泥泞不堪,而李渊军队的粮草也有些匮乏了。雪上加霜的是,此时还传来了突厥将与刘武周乘虚掩袭晋阳的消息。

而能够带来确切情况的刘文静此时还在出使突厥,没有回来。】

【于是李渊和众人商讨对策,裴寂等人认为此时情况不利,应当暂且回太原,以后再图谋举事。】

明朝,永乐年。

朱棣完全沉浸了进去,看到此处不由一拍大腿:“哎呀,这怎么可以?这可不行,不行。”起兵造反,怎么能够说退就退?何况,现在才刚刚起兵,军队也才出太原不久,还没打下多少功绩就退兵,对后面的影响可不好。

就说他自己,当时他从还是北平的北京起兵靖难,随后立刻就出兵攻打周边,要是他当时说退就退了,恐怕现在坟头草都几米高了。

对于此时不能撤兵退回太原这件事,所有有亲自造反经验的开国皇帝们都是赞同的。

不说别的,现在秋雨连绵、道路泥泞导致难以行军,难道以后就不会有其他问题吗?况且,现在退回去了,隋朝的官员难道不会趁着这个时机做些什么,加强自己、打击敌人?现在退了,失去了这个机会,日后就不一定会不会有什么机会了。

况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带兵造反却半路退缩,跟随起兵的士卒们也会产生动摇,士气不利。

汉朝初年。

刘邦对撤军也不赞同,不过,“关中啊,入主关中,这个目标很好。”虽然看起来隋朝时期的关中与他当年的关中已经不完全相同,但大致意义还是一样的。

别的起义军现在还在各个地方辗转,李唐若是能够抢先控制关中、都城,那可是领先了不止一步。

【当然,李渊最终没有退兵,退了,可能就没有日后的唐朝了。】

【得知李渊等人商议是否退兵之时,李世民极力劝阻:“\\\"本兴大义以救苍生,当须先入咸阳,号令天下。而如今,遇到一点困难就想着退军,那跟随我们一同起义的人恐怕就会直接溃散。而如果我们就想着守卫太原,那和普普通通的贼子又有什么区别!”】

【李渊并没有采纳他的话,仍旧打算撤军。】

【于是,李世民在帐外嚎啕大哭,哭声很大,传到了李渊的帐中。】

【李渊只能把李世民叫进来,问他为什么哭,李世民趁机输出观点:“军队凭借仁义起事,进战则胜,退还必散……我哭,是因为死亡近在咫尺啊!”】

唐朝,贞观三年。

面对神迹中自己大哭不止的画面,李世民面色坦然。

没错,朕确实是有时候喜欢哭,这有什么?这不是大家、准确的说是他的心腹重臣和亲近之人们都早已知晓的事实吗?

反正,他哭也不是什么虚伪矫饰、做作假意,他的感情都是真实无比的。

而且,很多时候,确实也达到了他想要的目的不是吗?

长孙皇后在一旁轻笑。

武德九年。

神迹中李世民这一哭,让李渊不由自主地回忆起过去的一幕幕。

二郎的确有些喜欢哭,每次哭的时候都感情无比充沛,感染力也很强,简直恨不得让身边人也跟着他一起为之恸哭。

那次犹豫是否撤兵的时候,自己也确实是被他的帐外大哭惊到了。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觉得自己发现了新的看点:“这个唐太宗的性格很有趣啊。”想看后续。

【有了李世民的劝谏,李建成等人不赞同退兵,李渊最终决定继续进军。】

【八月,阴雨停息,李渊开始攻打霍邑(山西霍县)。李世民率领轻骑奔到城下,激怒宋老生,诱其开门出战。】

【宋老生率领领三万人马出城,背靠城而扎阵。

李渊与李建成在城东会合结阵,李世民及柴绍在城南结阵。战斗中,李渊率军稍稍后退,宋老生乘势攻击、离开城池。

此时,李世民从南面率领两千骑兵冲下高坡,冲散了阵势,从背后夹击宋老生。

最终,李渊获得大胜,斩首宋老生,挥兵登城,攻克霍邑。】

汉朝初年。

看着整个作战过程,刘邦不由愣了愣:“这个李世民的打仗风格……怎么感觉又是一个喜欢带领骑兵,然后自己带头往上冲的?”先前那个明太宗朱棣也有点这种风格。

明太宗是哪怕登基后御驾亲征了,还要带着骑兵自己冲的;而这个唐太宗呢,虽然这才是初期战役,可他又是自己先带轻骑直冲城下、又是带着两千骑兵冲向敌阵截断后路,这怎么看怎么又是一个骑兵冲锋的风格。

嗯,你们能打仗的太宗都是这种风格吗?

从这一战隐隐约约看出来李世民的作战风格的人有很多。

汉朝,元狩四年。

霍去病对于带领骑兵作战就情有独钟:“这个唐太宗的打法很棒!不过,也不知他以后有没有试试带骑兵来一场长途奔袭?”

搞运动战嘛,当然还是骑兵好,而最顶尖的莫过于带领骑兵来一场超远距离的长途奔袭——虽然这确实很费脑子,也很费身体。

卫青其实有些忧虑,他是带过骑兵打过奔袭战的,自然更清楚这种打法对身体的损耗。而如今霍去病一直在用这种打法,纵使他年轻力壮,但对身体的负面影响依旧不可忽视。

可,这确实是最高效的作战方式了,霍去病也不会想要放弃,只能期望打下匈奴后自己这个外甥能有充足的时间休养一下身体。

【这一战,初步展现了李世民作为一个将领的作战能力,也初步展现出了他的战斗风格。】

【其后,李渊趁着隋军主力在洛阳附近与瓦岗军大战的机会,一路沿汾水(汾河)挺进,攻克临汾、绛郡(西临汾南、新绛),最终到达龙门(山西河津)。】

【九月,李渊围攻屈突通据守的河东(山西永济)失败,裴寂认为不攻克河东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况,但李世民认为此时必须速战速决、应当尽快攻下长安。】

【李渊最终留下一部分兵力围困河东,自己带领剩下的主力挥师西上。】

【而此时,李世民被李渊委任率领西路刘宏基等人,沿渭水北岸迂回长安。】

【而李世民在一路胜利的同时,不断招揽义勇英豪,等到他到达泾阳(陕西泾阳县)时,麾下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九万人;而等到李世民领兵攻打司竹园(陕西周至县)时,又有当地兵马前来投效,李世民的军队发展到了十三万。】

唐朝,武德九年。

回想起当时从河东到入主长安、平定周边力量的过程,李渊突然有些感怀刘文静起来。

当时屈突通所驻守的河东,确实是一块儿硬骨头,啃了半天自己都没能啃下来。而若是就此放着不管、转身径直去攻取长安,也确实像裴寂说的那样,必然会遭遇腹背受敌的劣势。

可,自己的时间实在不多,诚如二郎建议,当时他们毕竟是在造反,在一个地方拖延的时间太久可不行,要知道,当时隋军的主力可还被瓦岗寨拖着,要是等隋军主力回师,以大唐当年的力量,怕是起码也要脱一层皮。

所以,他最终留下兵力围困河东,但这还不够,刘文静被他派去据守潼关。

正是刘文静牢牢地守住了潼关要道,让屈突通无法援救长安,才为大唐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汉朝初年。

刘邦摸摸下巴:“这唐太宗对聚拢人心、收拢兵士颇为有心得啊。”

他关注的并不是李家一路高歌猛进,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也并非李世民提议兵贵神速、必须尽快攻下长安,这一方面是事实,一方面李世民的风格之前也已经有所了解。

他更在意的,是李世民聚拢人心,包括普通百姓、游勇义士、以及各方地方势力。前面的过程中,李渊起兵是三万甲士,其后也必然会不断补充人员,但当他分兵给李世民时,大约也不会太多。

而李世民能够在这不算长的距离中将军队扩张至九万,其中固然有李家整体形势向好、势如破竹的原因,他自身对人心的把控也是关键,当然,也有可能是天赋。

而其后在司竹招揽当地势力,当然有着领头人见好就收、投奔大势的原因,可能够顺顺当当下来也并不简单。

刘邦的神色有些微妙,或许此时这个联想不是很准确,但他确实想到了韩信,韩信就总是能够拉起一支又一支军队,人数总不见少。

秦朝。

嬴政的脸色不是很好看,这当然不是因为李家征战的问题,而是他看着李世民不断聚拢军队、普通游勇,联想到了大秦的情况罢了。

【十月初四,李渊到达长安城东,此时李世民、李建成、平阳昭公主等兵马都已经聚集起来,大约有二十余万。十四日,开始围城。二十七日,开始攻城。】

【十一月初九,长安被攻克。】

【进军长安后,李渊除了杀掉了挖了自家祖坟、毁掉宗庙的为首的阴世师、骨仪等人外,其余人都没有动。】

【十三日,他迎立杨侑为帝,即隋恭帝;改元义宁,遥尊杨广为太上皇。而李渊自己则是担任唐王,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秦国公,李元吉为齐国公。】

隋朝,开皇十八年。

杨坚的眉头跳了跳,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李家祖坟被挖了?宗庙也被毁了?”这种事情,这,这着实确实实在是有些……

他和独孤伽罗对视一眼,都感觉有些糟心。这种事情,一般情况下不会是文官武将们会主动去做的,很有可能是有着上面的指示。但问题是,到底是他们那个都跑到江都醉生梦死的儿子下的命令呢,还是这个留守长安的杨侑做的决定呢?

说实话,不管谁下的指示,他们好像都不太意外。

这更糟心了。

“算了,”杨坚重新把关注点投回神迹的内容中去,“李渊,确实有为帝的能力。”攻入长安,却只对那些挖祖坟、毁宗庙的首恶动手,连跟随的人都放过了——这种事肯定不会是只有阴世师这些人参与;而其余的长安百姓、高门世族都没有分毫受伤。

这样的心胸——最起码展现出来的心胸,足够了!

而他还能先把杨侑尊为皇帝,在他的军事力量和心胸展现后、也必然有人想要迎他为帝,但他忍住了,能够等待时机,这种心性也够了。

“不过,”独孤伽罗也敏锐地从这一系列事情中察觉到了那隐约存在的不和谐,“那罗延,你有没有感觉到,李世民确实优秀,但他还兼任京兆尹……”他们的儿子就并不和谐,对此也比较敏感。

“唔,之前神迹是不是提过,在李世民的一系列头衔里,”杨坚回忆,“朕记得,仿佛有一个是‘大唐宫廷政变的发起人’?”

————————————

————————————

这里不管对平阳昭公主还是杨广或者其他人都会说的比较少

至于说霍去病长途奔袭不停的作战方式,真的很伤身体,费身费脑子的,有观点就是说他死的早和这种打仗方式也有些关系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大明匹夫记忆重启:我是赛博太刀侠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极品家丁,俏小姐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逍遥小书生九霄玄电云澜乱世志清正史编代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明朝海盗王重生我只想做个街溜子大明帝国设计师郭嘉超神学院之我是天使凉冰五代梦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三国:开局爆肾,怒杀十常侍苏辰安的科举之路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还说你不是神仙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明现代来回穿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凤逆天下北月篇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唐伯虎现代寻芳记血雨腥风逆天行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曹操请登基,皇帝我不当了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盛世毒妃(狐狸红色)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甄嬛:让你安慰后宫,你造反了?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穿越,从深山打猎开始疯批世子:开局狂怼满朝文武逍遥小王爷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