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太子殿下,我大明多事之秋,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内忧外患,天灾人祸,风雨飘摇,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殿下打算如何中兴大明?”

“太师,本宫书读的少,文不成,武不就,遭此大难,方寸已『乱』,中兴大明的事,全得仰仗太师,太师就看着办吧。”

……

林毅已经不止一次和太子谈话了,他发现这个太子,的确年幼无知,而且胸无大志,这也难怪,皇宫里长大的孩子,才15岁,虽然比普通的人受教育的机会都好,要钱有钱,吃穿不愁,要老师有老师,要陪读有陪读,而且老师和陪读都是代表了国内最高水平,想学文,想学武,资源优势谁也比不了,但是毕竟还是个孩子。

加上明末战『乱』不断,崇祯皇上整天忙于处理朝政,焦头烂额,整的他朝政的事都忙不过来,通宵达旦,饭菜无味,连他老丈人田国丈送给他的美女陈圆圆,他都无暇顾及,更别说太子的事。

再者说了,谁也没有想到,崇祯皇上能够半路驾崩,包括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把自己挂到没生的那棵歪脖子树上,要知道这样早都把这一身本事传给太子了。

作为太子的他,更是没想到家里能遭如此大的变故。他稚嫩的肩膀怎能扛得起如此的重担?这一点他可比不了顺治和康熙,他们主要得益于孝庄和和苏麻拉姑,朱慈烺可没这样的好命。

这一点林毅当然也想到了,也可以理解,并且对太子的遭遇深表同情,毕竟还是个可怜的孩子啊。遇到了好心的自己,能逃个活命就不错了,如果落到别的军阀手里,恐怕命都没了。

至于他的平庸也许不是什么坏事,如果都遇到唐宗宋祖顺治康熙这样的千古帝王,哪还有自己什么事儿呀。

眼前看来匡扶大明,驱赶鞑虏,救百姓于水火,扶大厦于将倾,收拾大明破碎的旧山河,还得仰仗自己呀!

林毅做到了心中有数之后,太子在自己手里不能埋汰了,必须利用太子做些文章。

自己现在是名正言顺的大明督师,又是太子太师,这些都是受了先皇正式恩封,还有天子剑,总督天下兵马。现在太子又到了自己身边,那自己号令天下,保护太子辅佐太子,中兴大明,名正言顺。

想到这,他立即让太子下诏,拟了几批太子的旨意。首先是对大名的几个亲王下诏,像什么小福王朱由崧,唐王朱聿键,鲁王朱以海,潞王朱常芳,桂王朱常瀛,等等,让他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赶紧向太子靠拢。

其次的一批旨意,主要是发到陪都南京,因为大明的南京跟北京一样,也有一套班子。这是当年天子守国门迁都的时候留下的,一直延续到现在,这套班子如果有了天子到那里直接就可以运行,就连太监都是现成的。

再次,还有几道旨意,主要是对手握兵权的总督或总兵,像什么凤阳总督马士英,南宁伯左良玉、平西伯吴三桂,总兵黄德功、刘良佐、刘泽清等等。

告诉他们太子在此,让他们立即带兵前来勤王。不管他们来不来,太子诏得下到,得让他们知道大明朝未灭,而且也没有抛弃他们。

如果他们哪个自己不把自己当人,非要当什么汉『奸』国贼,将来一并铲除,也是他们咎由自取。

这三批旨意全都是以太子的名义发出来的,上面都盖有太子的玉印。

旨意发出来之后,还真有了作用,附近的几个省的大小官员,像什么山东的、河南的、江淮的文武大员纷至沓来。

比较有名的就是太监卢九德,凤阳总督马士英,还有黄得功,再有就是南京的官员史可法,有南明闲相之称的姜日广,还有吕大器、吴伟业,等等这些大明旧臣。

这些文武的到来,还带来了十几万兵马,以及无数的钱粮,这下林毅的大营立马热闹起来。

可以说人才济济,兵强马壮,总兵力一下子就翻了一番,达到了20多万,这些文武官员全拜见了太子之后,拜见林毅,都尊林毅以为太师,天子剑一举,全都愿意表示唯林毅马首是瞻,中兴大明,驱虏平贼,收拾破碎的山河,这下林毅的腰板就更硬了。

大明的文武官员还在往这儿聚集。

崇祯皇上不在了,但是有太子在,也是这些朝臣的主心骨。虽然已故过去的皇上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总体上来说,崇祯皇上还算有几分英明的,就君王死社稷这一点,都算不上个昏君。

李自成现在太不得人心了,刚到北京没几天,便拷官助饷,要钱杀人,原来那些当官的和那些富人都倒了霉了,大顺军纪败坏,兵将趁机夜入民宅,『奸』**女,杀人越货,什么坏事都干,折腾的乌烟瘴气,人心惶惶,比土匪还土匪。

相比之下,跟崇祯在时差远了。崇祯皇上在的时候,虽然缺吃少穿,还动不动就增加赋税,但是也没有这么『乱』过。

这一比较这些大名的旧官吏和有钱人,就知道谁好谁坏了,失去才知道珍惜。

因此纷纷对原来的大明眷恋不已,对大顺没有什么好印象,贼终究还是贼,崇祯虽然不在了,但是他儿子还在,这就是他们的主心骨。

因此大明朝的旧官吏和那些有钱人,包括对大明朝感情尚存的兵将,纷纷来投。

林毅当时真有一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感觉。

就在这个时候探马来报,李自成的10万大军已经出了北京的南直门,前来解高碑店只为解救高一功。

林毅一笑,立即升帐,对于援兵他早就胸有成竹了。

这是林毅作为督师或者叫太师第一次大规模的升帐,以前都是在自己的直属部队面前发号施令,今天他要当着满朝文武分兵派将,当然15岁的太子也在坐。

有这么强大的实力,现在林毅不再放眼这个北京城了,而是要给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以致命的打击。

第一支令,他让太监卢九德统兵,让黄得功为将,给他们10万大军,自山西大同朔州等地南下,直『插』陕西,要抄了李自成的老巢,断了他们的后路。

林毅早就知道这个卢九德对皇上忠心耿耿,崇祯皇上死了以后,他从中斡旋,得到四点兵法的支持,把朱由松扶上了历史的舞台,从此拉开了南明抗清的序幕。

也就是说这个人绝对可靠,而且此人谙练兵机,崇祯在的时候,令他多次掌兵剿贼,战绩颇丰。

黄得功就不用说了,作为京营兵的名将,扶保了崇祯和弘光两代帝王,虽然后来作为江北四镇军阀之一,也有拥兵自重的嫌疑。

但是他对朝廷的忠心可鉴日月。要不然他也不会舍死护主,按照原来的历史发展,崇祯皇上吊,吴三桂投降了鞑子,献出山海关,李自成兵败如山倒,多尔衮兵进中原,左良玉造反,刘良佐刘泽清全都投靠了满清鞑子,但是黄得功拒不投降,当时是弘光元年,也就是崇祯皇上上吊的第二年,南京城破,黄闯子死战护主,最后身受重伤拔剑自刎,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时凭黄得功的一双铁鞭无人能敌,要想逃命,绝非难事,但是他保护着南明朝廷朱由崧拼死力杀,一直到死都没有背弃主子,这一点远非刘泽清,刘良佐之流所能比。

这些历史记载,林毅当然清楚,对朝廷如此忠勇之士实在难得,这也是林毅让他肩负重担的原因之一。

卢九德和黄得功领命之后,点齐兵马,炮响三声,高举大明的旗号,从高碑店西南部起兵,浩浩『荡』『荡』经山西杀往陕西。

第二支令,林毅命令郝摇旗和贺人龙,各带兵2万,在周口店埋伏。这里是北京通往高碑店的必由之路,让他们埋伏在路两侧的山林之中,李岩这10万人马来的时候,他们要埋伏好,不能暴『露』,一旦他们兵败要退回去的时候,这两支人马从左右杀出来,不许放走一人。

两员大将领命之后,点兵也走了。

第三支令,林毅派给了副将祖克勇,让他带领5万人马,继续围困高碑店,不用攻城,只要高一功他们不投降,一出城就把他们打回去。

第四支令,让小颖和哲哲带领包括女营在内的1万人马,其中还有王建的后勤补给营4000余人,这一万人马专门负责保护太子和文武百官的安全。

剩下的五万人马,由林毅亲自统领,正面阻击李岩的10万大军。这5万人马,大部分都不是林毅的嫡系部队,都是各地来的勤王之师,主要成分是安徽凤阳的军队,也就是大明朝的旧军队,带兵主将就是凤阳总督马士英。

这5万人马当中,其中还包括林毅的1000多名卫队在内,只有1万余多人属于林毅的直属部队,这1万多人马其实分为五个营,分别是标营,无敌营,卫队营,火枪营和炮营。

这五个营的人马全都是林毅一手栽培起来的。

别看林毅的五个营才1万多人马,但是论战斗力,这五个营却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现在林毅的标营,已经突破了5000人,标营的底子就是关宁铁骑和天雄军的组合,林毅训练军队时,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了拔高,因此标营的战斗力须得用关宁铁骑和天雄军的右上角标注“+”号代表战力的升级版。

再就是无敌营,这是孙传庭临死前留给林毅的最后家底,无敌营4000多人马,全部都是秦军的精锐。

别的不说就这两个营,近1万人马谁人能敌?

再加上有新式的火枪营3000人,和50门红衣大炮的强大火力,林毅的1000多名卫队营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可以说这一万七千人马称得上当时世界上真正的一流的铁军。

不要说李自成这10万人马都是乌合之众,像这样的队伍来个三十万五十万百八十万的都不在话下。

随林毅出征的大将有甘宝和姜兴元,张华,王琦,东胜等。

啪啪啪林毅分派完了,每分派一支令,太子都没什么意见,本来他分派的也是井井有条,十五岁的太子也不知兵,现在只知道读书练剑,其他的事他不管,都交给这位太子太师林毅了。

这时史可法看了看,出列向林毅施礼道:“太师,某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崇祯在时,史可法任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还兼着南京的兵部尚书,巡抚凤阳,淮阳和扬州,还带兵平定了叛『乱』,因此他的官职相当大,在朝堂中的地位也比较高,也比较有影响力。

林毅当然也知道这个史可法是个什么人物,见他这么说,淡然一笑,“史公有何高见,不妨请讲当面。”

史可法面容清矍,肚子里可是有墨水的人,而且也掌过兵,经验丰富,说起话来摇头晃脑,口若悬河:“闯贼李自成闪电般拿下了北京,说明他的实力非常强大,我们现在有20多万兵马,不应该集中兵力一鼓作气把他们赶出北京吗?皇上尸骨未寒,肯定是死不瞑目,而刚才太师派兵要攻打陕西,岂不是舍近求远吗?而且刚才史某看太师派兵,没有一支是派往北京的,小小的高碑店弹丸之地,太师打算在这里纠缠多久?是不是有点舍本逐末呀?”

史可法这么一说,凤阳总督马士英也出班了,跟着点头附和,“史大人言之有理,本督附议。”

林毅一看他们俩这是没明白还是不服气啊?也难怪他们跟自己接触不多,主要是在南方就职,不管怎么样,打完这一仗,都得让他们心服口服,现在当着太子的面得说服了他们。

想到这里林毅道:“二位大人有所不知,李岩这十万人马兵败了,北京城唾手可得,只要我们拿下了北京城,高碑店不攻自破,这也是林某要围城打援的原因。现在李自成的主力都在北京周围,他的陕西老巢必然空虚,我们乘虚而入派一支人马抄了他的后路,李自成就无家可归了,难道这有什么不妥吗?”

史可法和马士英相互看了看,异口同声道:“太师可有把握,仅用5万人马击败十万大顺军?”

林毅知道他们怀疑什么,万一这一仗打不胜,周口店的4万伏兵就白部了。

林毅一笑:“当然。如果不胜,本太师甘当军令,请太子为证。”

这一下史可法和马士英不敢再多说什么了,但是他们两个心里对林毅仍然不服,觉得他的话说的有点大。

散帐之后,各路人马立即按令而行。

史可法和马士英亲自随林毅出征,5万大军没走出50里,就与李岩的10万人马遭遇了。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红楼烟云之七郎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红楼之贾环穿越了和女友穿越到东晋重生三国:危!开局刘备祭天大宋祖王爷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红色苏联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开局霸王之力,系统助我兴汉!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永乐小皇孙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战国小大名综武之大明帝国死亡航线篡唐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前妻太难训黑铁时代崇祯末年带妹征伐大唐:兵圣驸马爷三国第一保镖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我是秦二世扶苏大明铁骨标准的领主生活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三国之寰宇天下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混在东汉末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三国之大汉双子星开局废物皇子,我开创了盛世王朝老子传奇:大道至简仙朝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穿入异世界?召唤玩家一统天下!三国:白毦陈到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平乱传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我在大宋当苟王穿越从开荒开始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盛世毒妃(狐狸红色)落日胡尘重返十三岁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