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天的政事终于结束。

秦琅伸了个懒腰,感觉浑身疲惫,他向来是不耐烦坐班庶务,可如今情况下,他这个首辅也没有办法,毕竟非常之时。

“去乾阳殿!”

值宿宫中内省,去乾阳殿倒也方便。

中书内省门前,有禁卫守着,秦琅出门,马上就有一位中郎将亲自领兵护卫,又有内侍引路。

“阿兄!”

今日当值的几位中郎将之中,有位却正是齐国公秦珣,他披着全副铠甲在身,似有几分不堪重负。

秦琅瞧着这位兄弟,点了点头。

崔氏一直希望秦五郎能够走文官之路,可是秦珣文才却一般,科举也参加过,但连考几次都没中。虽然也可以凭门荫给他安排文职,但也不会有什么正经职事。

加之本身又年轻,所以这些年倒一直留在禁军中熬资历,一一路升到了中郎将职。先前甚至这个中郎将也只是个挂名,实际并不主持中郎将府的事务,从今年开始,才算开始负责些事情。

秦琅知道这个兄弟就不是什么真正当将军的料子,据说秦琼死后这些年,秦珣也没有个什么长进,文不成武不就,崔氏过于亲宠溺,守着万贯守财,在京师做着逍遥国公,确实舒服。

好在以前秦琼在时,家教较严,倒也没有变成什么纨绔大少,反倒是因为好附庸风雅,结交士人,在京师的士子文人之中博了个小孟尝的外号。

平时到处洒钱请客,不仅经常宴请名士才子,也对那些寒门士子落魄读书人资助,故此倒也算是小有名声,还挺正面。

“我自回洛阳来,一直忙着朝廷事务,值宿宫中,还不曾出宫过,没能去拜见大娘子,家里一切可还好?”

秦珣面对着这个兄长时,总有几分紧张拘束,虽然他平时在洛阳,那也是一掷千金的豪爽的主,人人交口称赞,但面对着秦琅,还是压力很大。

老实的说了家中情况一切还好。

“好好当值,待国丧过去,我得闲了再去家中拜访大娘子。我那几个侄儿侄女们还好吧?”

“挺好的。”

老五的正妻娶的是长孙无忌的女儿,又纳了舅父崔敦礼的女儿为媵,崔氏对这个儿子那也是费尽苦心,不仅把亲兄弟的嫡女纳来给儿子为妾,还把荥阳郑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等几大名门,也都纳来一个女子为妾。

虽说那几家花百万彩礼纳来的其实只是旁枝小宗里的庶女,有些还是婢侍所生,可终究也顶着个五姓女的名头嘛。

崔氏似乎有这种名门女的集邮爱好一样,五姓七宗家的女儿她给儿子集满了。而秦珣读书不行,武艺也不行。

可毕竟那是秦齐忠武王的嫡子,不仅继承了齐国公、上柱国的爵位,还继承了千万贯的家业,兄长和舅父又都是当朝宰相,各家当然也都愿意给份面子,拿个旁枝小宗的庶出女联姻,怎么也不亏的。

何况,崔氏也懂做人,这边给儿子从五姓七宗纳一个,那边就从秦家嫁一个过去。

秦珣今年二十七岁,李世民在他这个年纪已经当上了皇帝,但秦珣这个年纪最大的成就其实就是有一妻十三妾,生了十一子十三女,这方面,秦珣丝毫不弱于兄长秦琅。

他似乎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生孩子上了。

对这事,秦琅倒挺满意的,觉得一个家族人丁兴旺也是非常重要的,听说崔氏对秦珣的这些儿女们十分用心教育,尤其是儿子,小小年纪就开始启蒙开读,甚至亲自负责教导,似乎儿子的不成才,让她把希望都寄托到了下一代身上。

路上,兄弟俩简单的聊了聊,身在宫中,也没什么过多好聊的,知道家中一切都好便行了。

“好好当值。”

殿前,秦琅拍了拍兄弟肩膀,然后随内侍进殿。

殿中,李世民的灵柩依然停于此,要等七七之后,再运往长安的昭陵。

承乾一袭麻衣,跪坐在那里,很孝顺的样子。

“陛下,臣等商议,为大行皇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

承乾想了想,“先皇开创盛世,乃前所未有之文治,然先皇亲提宝剑策马统一天下,威服四海,仅一个文字不够体现先皇的文治武功。”

李渊庙号高祖,谥太武皇帝。

李世民能文能武,可李渊已经是太武皇帝了。

“还不够,太师,文皇帝还不够。”

秦琅也知道承乾虽然在李世民生前,未必有多真正敬重父亲,可现在李世民死了,无限拔高李世民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把李世民越发塑造成神,那么他的政治遗产就越多,承乾继承到的也就越多。

秦琅心领神会。

“臣以为可以追谥高祖皇帝。”

“哦,说说看。”

“臣请加谥高祖神尧孝皇帝。”

欲拔高李世民,先拔高李渊。

“先皇呢?”

“文武圣皇帝!”

一般皇帝谥号就一到两个字,比如隋朝的文帝,炀帝。李渊当初本来议定是武皇帝,李世民觉得对不起老爹,所以要求给多点荣耀,最后定为太武皇帝。

而现在李承乾觉得两个字都不够体现他对父亲的敬仰,秦琅当然也能排忧解难,不就是想要好听点的谥号嘛,加长就是。后人都知道,租婚车都得租个加长林肯啥的,拉长就有排面嘛。

直接给加到三个字。

李渊太武改神尧孝,又神又尧又孝,李世民也上三个字,文武圣,不仅文武全上,还要加上个孝字,毕竟李世民在位时也一直喊要以孝治天下的嘛。

果然,秦琅这个提议一出,承乾非常满意。

不过他对于给李世民上庙号太宗有些不大满意,他觉得以李世民对大唐的功绩,完全可以称一个祖字。

因为孔子也说祖有功,宗有德,功是开创之功,德是守成之德。

而李世民可不仅是个守成之君,他是为大唐打天下的君王,如今大唐的这万里疆域,这盛世太平,那都是李世民开创的啊。

历史上真正开始用庙号的应当是汉朝,在此之前据说只有八百年前的商朝用过。

因此刘邦算是第一个为后人所熟知拥有庙号者,刘邦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称为太祖高皇帝,不过好多人直接用谥号来称呼刘邦为汉高祖,其实高只是谥号,比如隋文帝,文帝是谥号,庙号是隋高祖。

所谓天子七庙,祭祀七位祖宗,所谓一祖二宗四亲庙。

大唐立国后,武德元年,李渊立大唐太庙,把父世祖元皇帝李昞、祖太祖景皇帝李虎、曾祖李天锡、高祖李熙四亲奉入宗庙,只立了四世亲庙。

李渊立四庙可不是他家先辈寒微不知名姓,而是沿袭北朝的“一太祖四亲庙”的五庙模式。这个五庙(实有四庙)模式一直到高祖李渊驾崩才打破。

贞观九年,太上皇李渊驾崩,秦琅建议立七庙,理由是堂堂大唐天子,仅仅立四世亲庙,这跟诸侯有什么区别,有失皇家威严,难以体现皇帝至尊无上的尊贵气势。

岑文本、朱子奢等人也建议参考晋宋旧例,立六亲庙,于是李世民采纳臣子建议,增修太庙,把六世祖弘农府君李重耳也奉进太庙,同时把父亲李渊也奉进太庙。

如此就变成了唐太庙七庙,实有六庙。

顺序便是弘农府君李重耳、宣简公李熙、懿王李天锡、景帝李虎、元帝李昞、高祖李渊。

不过在贞观年间,一直有个问题让李世民很苦恼,就是尊谁为始祖的问题。

大唐建国后,攀附十六国西凉的建立者李暠,就是为了抬高皇室的门第,免得大家议论他们老李家出身低,没有悠久历史、高贵血统可炫耀。

因此,太宗就想以李暠为大唐的始祖,这个想法得到了房玄龄等人的支持,但是,于志宁反对。

于志宁认为西凉从建国到灭亡时间很短,并没有啥值得炫耀的,根本不必要让大唐盛业以弹丸西凉为始祖,再说,从汉代以来大家都是以开国皇帝或者近世祖先(肇基之祖)为始祖,我们大唐为毛要立一个那么远的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始祖?

始祖争议就只能暂时搁置。

现在李世民也崩了,按之前定的制度,大唐太庙七庙实六庙,如今六个位置都满了,进去一个就得迁出来一个。

李世民进去,迁谁出来?

承乾问秦琅这个问题。

“臣以为始封之君为太祖,百代不迁,像汉代高祖刘邦受命,就以高祖为大汉太祖;魏武曹操创业,就是魏太祖,晋宣帝司马懿创业,实为晋太祖,周以文帝宇文泰为太祖,隋以武元帝杨忠为太祖,都是始封之君的缘故,我们大唐景皇帝始封唐公,实为太祖,何必以凉武昭王为始祖呢?何况凉武昭王勋业不广,后主就失国了。

今乃舍封唐之盛烈,崇西凉之远构,考之前古,实乖典礼。”曹魏都不以曹参为太祖,刘宋也没有以楚元王为太祖,齐、梁不以萧何为太祖,陈不以陈胡公为太祖,隋不以杨震为太祖,那我们为毛以凉武昭王为太祖呢?”

始祖就是太祖,太祖之外,再无始祖。

虽然之前李家都攀了老子为祖宗,但在宗庙这个问题上,实没必要。搞点实在的,大唐的唐来自于唐国公李虎。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生前封陇西郡公,死后追封为唐国公,这是李唐的由来。

秦琅认为就不要把什么老子啊西凉李暠等人请进太庙了,实在点以李虎为太祖,然后实打实的请进七位祖宗进去就好了,以后每挂一个皇帝送进去时,再把太祖下面一位请出来,在旁边另立一个夹室供奉就行。

始终保持太庙里七庙之数,只始祖不迁。

当然,如李家若尊李虎为太祖,而李渊是高祖,李渊以后也是不用迁出太庙的,这就跟明朝的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一样,成了祖就不用迁,而那些宗隔的远了,有新人来就得旧人去。

当然,如满清朝,他们就有三个祖,太祖努尔哈赤,然后皇太极是太宗,第三任皇帝顺治是世祖,第四位皇帝庙号是圣祖。

光武中兴的东汉天子刘秀,虽然是开国皇帝,但因为他打的是延续汉朝的旗号,所以他的庙号就是世祖。

至于曹操孙子庙号烈祖,这就有点乱来了。

而南宋皇帝赵构,既没开创之功也没守成之德,所以最后不能叫祖,勉强守住了宋朝半壁江山,故此死后称宋高宗。

总体来说,祖比宗还是要强些的,起码不用担心被请出太庙。

承乾的心思很明显,就是得无限拔高李世民,这对他是大有好处的。

历史上李世民是太宗,本来到了几代之后,李世民就要被请出太庙,送到夹室里去,不过后来颜真卿认为,李世民对于大唐的功绩无人可比,后面的皇帝都是他的子孙,所以李世民应当跟李虎李渊一样,万世不祧。

但现在还没这种说法,现在传统就是祖万世不祧,但宗不行。

承乾想给李世民加祖的庙号,觉得太宗不够。

李渊当初称帝后,追封祖先。

“如果以景皇帝为太祖,则宗庙不满七室!”承乾犹豫着道。

毕竟现在大唐宗庙里太祖之位空缺,宗庙六室,最高的是宣简公李熙,那是李渊的高祖父。

如果以李虎为太祖,那李虎上面的李天锡、李熙、李重耳就不合适了,毕竟始祖之外再无始祖嘛。

可如此一来,李虎、李昞、李渊、李世民,那也才四世,天子六世亲尽,这还不足六世呢。

秦琅倒给出了一个折衷的意见,尊李虎为太祖,然后依然尊崇六室,凑满七室。以后呢,每进一位,再把除始祖太祖外再请出一位。

“先皇呢?”

承乾仍然希望把李世民也立为祖。

“尊为世祖如何?”

秦琅觉得世祖虽然很正经,但不够拉风,毕竟李世民谥号都定为文武圣皇帝了,所以不如干脆就尊为圣祖。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红楼烟云之七郎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红楼之贾环穿越了和女友穿越到东晋重生三国:危!开局刘备祭天大宋祖王爷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红色苏联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开局霸王之力,系统助我兴汉!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永乐小皇孙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战国小大名综武之大明帝国死亡航线篡唐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前妻太难训黑铁时代崇祯末年带妹征伐大唐:兵圣驸马爷三国第一保镖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我是秦二世扶苏大明铁骨标准的领主生活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三国之寰宇天下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混在东汉末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三国之大汉双子星开局废物皇子,我开创了盛世王朝老子传奇:大道至简仙朝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穿入异世界?召唤玩家一统天下!三国:白毦陈到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平乱传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我在大宋当苟王穿越从开荒开始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盛世毒妃(狐狸红色)落日胡尘重返十三岁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