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骑虎难下,现在的各势力联军就叫骑虎难下。
硬顶着守住防线,就要被以相同的手段不断磨杀士兵,直到后方机甲部队推进上来。
在这个时间内,对方至少能针对性的进行四轮冲锋。
可若是现在将部队撤下去,前功尽弃不说,还要再遭受二军区的火力针对,等同先前付出的伤亡无效。
现局面唯一的解,便是各方部队等到己方机甲顺利到达最前,而后配合补充的兵力继续推进,再打破三道防线,硬生生在敌方防御阵地开辟出一片缓冲区,这才能真正的站住脚。
而直到现在,二军区针对机甲的导弹还没有攻击过,它们在等更有价值的目标!
各方势力的指挥员,多少都有点后悔。
早知是这样的局面,不如一开始就将机甲顶在最前。
那样,反而不会有这么大的伤亡。
战争没有如果,世界上的一切都没有如果。
如今局面,只能咬紧牙关,硬撑下去。
云丰指挥总部,陈风看到联军的选择,忍不住闭上了双眼,这仗打的实在一言难尽。
上头了么?
懵逼了么?
没有上帝视角的统一指挥,身居后方的他们对战局的把控已经出现偏转。
当前状况,放弃前沿阵地,放敌军进防线内部混战是最好的战斗方式。
这样,对方的炮团也会哑火,他们总不能将自己的士兵也炸上天吧?
只要撑到后发机甲推进,这道防线还会重新握在手里。
陈风不是总指挥,并不能改变什么。
云丰部队身处最南,也不可能跨越几百公里对战局有任何改变。
他们能做的,就是静静的看着友军和对方换人头。
战争持续到现在,取得的战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付出的代价,简直太大了。
就像燕玉协推动战争的开启,实在勉强。
终于,联军的机甲推入前线,协助仅存的先锋部队,将一线阵地彻底驻守。
新生兵力的涌入,让众人不由被表象蒙蔽,战局已经稳定。
可表象终归只是表象,该要面对的残酷本质,并不能避免。
联军拥有机甲,二军区同样拥有,且长安整合周边,集合一整个军区的力量,数量远比联军要多得多。
陈风当初的猜想,终归是应验了。
不管是屏蔽晨一一的信号,亦或是同化、偏转信号,哪怕不能启用全部的量核,长安方面动用的机甲数量还是大大超过联军。
尽管只是初代机,它的身形一样高大。
它们排成整齐的一列,彼此以近乎相同的间隔自后方向前推进,直面联军盘踞的防线。
云丰战线内,也头一次迎来了敌对势力的反扑。
大规模机甲作战,列在云丰面前,简直是班门弄斧。
早在陈风还未夺权盐丰,就已经着手实战了。
不说最早跟随他的严忠卿,就是崔月明、霍阿良、于震,哪一位没有多年大规模机甲作战的经验?
面对比己方数量还要多一些的机甲,也唯有云丰的阵营没有慌乱,战斗机器人集体退后,为机甲让出作战区域。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机甲和普通部队,亦是如此。
机甲交锋,同常规作战完全不同。
巨大的体型,恐怖的合金装甲,常规的火炮攻击杀伤十分有限。
哪怕其搭载的电磁炮,不是要害部位也就是打出一个弹坑,距离损毁还差得远。
敌方机甲冲锋,云丰机甲迅速集结,以三到五座紧密联合,形成小队,十到十五,形成稍大规模。
而后,队伍之间间隔极远,完全不给对面有集结数量优势借以碾压的机会。
敌方机甲群越来越近,已经进入射界。
云丰机甲队形调整完毕,再度借助周边弹坑,跪坐下去。
接下来,是双方的电磁炮对轰。
大规模机甲作战运用的差距,在此刻便体现出来。
云丰方面,借助弹坑跪坐,将机甲相对脆弱的下肢关节全部隐藏。
这等同被打击的目标,一下小了一半。
十秒之后,双方的机甲狂震,火星四冒。
巨大的金属撞击声传开,是电磁炮弹和合金装甲撞击的爆响。
云丰的机甲,小队联合,往往瞄准的只有一个目标。
且被针对的目标,不求击毁,只求尽可能造成杀伤!
十枚或十数枚电磁炮弹统一封锁,目标只有敌方机甲的下肢关节。
每一轮电磁炮亮起,敌对机甲的冲锋阵容,便有一座零件分散,轰然扑倒在地,成了双腿尽失的铁疙瘩。
敌方的机甲数量虽多,但各自为战,加之云丰机甲目标更小,造成的杀伤效率极低。
机甲虽大,全力冲刺之下,速度并不慢。
电磁炮的射速不快,因为需要蓄能。
所以仅仅四轮射击,双方便到了短兵交接的地步。
肉搏,才是体型巨大的机甲作战,最有效的杀伤方式!
这一点,更是云丰的强项了!
论机甲操控,陈风无疑是祖宗级别的。
他的经验传承及搏斗的重点培养,让云丰机甲的战力绝对比其他势力高出几个量级。
双方停止互射,云丰跪坐于弹坑的机甲起身,彼此紧密连接的小队阵型稍稍散开,一样向前冲刺,迎接二军区冲来的机甲。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机甲的长刀,早在停止射击的同时就拔了出来。
此刻短兵相接,便是最最原始的冷兵器交锋。
双方,在未接触时,胜负便已确定,这是彼此的底蕴决定的。
陈风,便是云丰的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