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本来,宣宗今年才三十八岁,平日里身子骨也算硬朗,朝廷上下只觉得皇帝刚刚选秀,觉得新鲜,加上皇上的子嗣也不昌盛,所以谁也没在意,可事情的变化出乎大臣们的意料之外了。

先是一年一度的万寿节,因是皇帝的诞生日,所以历代皇帝都十分敬重,唐朝以前,帝王们的生日还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节日,因而也没有专门庆祝帝王生日的礼仪。到了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尚书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率文武百官上表,请以玄宗生日八月五日那天为“千秋节”。此后,唐朝皇帝除德宗外,都有自己的生日名称。如肃宗生日叫“天成地平节”,武宗生日叫“庆阳节”等等。大明更是将皇帝生日称作万寿节,希望皇帝万寿无疆之意,从永乐后大明将万寿节,与“元旦”、“冬至”并称三大节,在这一天,皇帝要御殿接受王公百官的朝贺及贡献的礼物。文武百官还要按制穿蟒袍补服。京城的匠人们用彩画,布匹等将主要街道包装得绚丽多姿,到处歌舞升平。各地文武百官,设置香案,向京城方向行大礼。宣宗做天子的十年里,对于这个节日最是看重,即便是宣德初年都不曾停止过接受百官与百姓的祝福,可就在万寿节的这一天,宫中传出宣宗一病不起,难以接受百官与百姓的祝福。

皇帝病重,群臣自是关心了,可皇宫也不是随便什么人能入的,当即以三杨为首入宫替代百官对皇上的病情进行慰问,好知晓情况,可事情奇就奇在这儿,当三杨匆匆忙忙赶到皇宫的时候,宣宗“玉履安和”,“冲粹无病容”,就是行走、仪态正常,没有疾病的症象。这让三杨放心不少,询问了一番便出了宫中告知了百官。

可事情并非如此,后来三杨才知道,宣宗那一日的确是一病不起了,非但病了,而且还挺厉害的,可今日一早就好了,这事儿让三杨觉得奇怪,但也没往心里去,只觉得这是老天爷的保佑大明,所以也就没有深究,但很快他们就知道事情原来并非那么简单了。

原来宣宗生病的当日,司礼监的太监并没有寻来太医,而是不知从哪里寻来了一个道士给宣宗看病,这臭道士既也没有把脉,也没有查看病情,只是递给了皇上一粒仙丹,说是自己多年炼制了,保管皇上吃了药到病除。

这事儿不是儿戏,宫中的太监自是没人敢答应,可就在众太监犹豫不决的时候,恰逢王振路过说了一句不妨一试决断,这王振在宫中的地位虽说比不上金英,但一来识文断字被宣宗称作先生,二来是太子的贴身太监,官职不大,但威望却不小,那些不知如何是好的太监便听信了王振的话,将那臭道士的仙丹喂给皇上吃了,本没抱什么希望,可不曾想,皇上病情竟好了,当日就下了床,据敬事房的太监说,皇上神采奕奕,还去了一趟郭妃的寝宫恩宠了一番!这事儿越发让三杨觉得怪异了。

如此这般过了几日,三人从一个太监口中打探出那臭道士进贡所谓的仙丹,是取处女初潮之经血,谓之“先天红铅”,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及乌梅等药物,煮过七次,变成药桨,再加上红铅、秋石(人尿)、人乳、辰砂(湖南辰州出产的朱砂)、松脂等药物炮制而成的丹药而已,这种丹药人吃了的确能让人精力旺盛,但三杨都知道,这种药物实则是一种春药而言,对于这些道士,三杨可是恨之入骨啊,仁宗可算是他们眼里最理想的皇帝,可就是这帮道士,弄个什么仙丹,最终让年纪轻轻的仁宗撒手而去,虽说他的儿子也不错,可在感情上,三杨还是倾向仁宗,毕竟是一同同甘共苦走过来的,还有相对其他皇帝,仁宗对读书人,对他们这些老臣也是最敬重的,就说他们这些内阁大臣,在永乐朝听着好听,说到底只是皇帝一个政务顾问而已,没有任何尊严可言,到了仁宗一朝,这种局面才得以改变,这里面不光是有往日的情分在,还有知遇之恩,所以仁宗的死,三杨是耿耿于怀的,内心深处的那点仇恨自然落在了这帮臭道士的身上,如今得知宣宗还供养着道士炼制仙丹,压制多年的愤怒可想而知了,这几天递上的奏折差不多有半人高了,可宣宗就是置之不理,让三杨也无可奈何。

就在今日,廷臣纷纷议论,礼部尚书胡滢、左都御史顾佐、给事中李凯纷纷到了内阁,让他这个首辅劝说一下皇上,为了江山社稷抱住龙体,给出的理由是太子年幼,外臣老迈,大明需要宣宗,百姓需要宣宗,所以宣宗为了祖宗的江山,为了天下百姓也该远离道士,远离丹药,身子不适请太医等等,身为内阁首辅虽说不管皇上这档子事,但事情到了这一步,况且这次群臣言之有理,太子年幼,一旦皇上身子骨有何等不适,难免会影响朝局,所以杨士奇也将这事儿放在了心上,并在当日寻了个理由,入了宫。

对于当朝首辅宣宗还是重视的,毕竟是他登基十年,杨士奇立下功勋不少,这几年减官田租赋、免除粮税、清理冤假积案、裁汰工役、招抚逃民,严惩贪污官吏等建议,使百姓获益,大明能在短短十年步入盛世,他这个首辅功不可没,在人才上,更是举荐了于谦、周枕、顾佐、杨峥,许多大事都是他一首策划,自己只是按章办事而已,如今这般年纪,还在为自己的江山劳心劳力,于公于私,宣宗对这个首辅还是十分满意的,所以宣宗在暖阁里见了杨士奇。

君臣二人平日里这样的场景也有不少,所以谁也没客套,喝了几杯茶汤,吃了几口点心,说了些政务上的事情,请宣宗定夺了后,杨士奇便开始说出了此番入宫的目的。

这事儿本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是皇帝吃了几颗道士进贡的仙丹,精神不错,然后寻自己最宠爱的妃子宠幸了一番,这样的事情,不要说是帝王家,就是在寻常百姓家也是再正常不过的,所以宣宗并没有当一回事,可首辅大人这么提出来,事情就是一件小事了,宣宗碍于面子没说什么,事后越想越觉得这个首辅不地道,少不了骂上几句,那胡文本仰仗着进贡仙丹大富大贵,冷不丁的听说首辅说了自己的坏话,哪里忍得住,趁着进贡仙丹的时候,没少说首辅大人的坏话,就连早前杨士奇儿子的那点丑事也被翻了出来,这是杨士奇的短板,再次面对皇帝的时候,底气自然不如先前了,这下胡文算是抓住了把柄,越发说起了杨士奇的坏话了,起先宣宗还不觉得,可经不住人家多次在耳旁说,久而久之也觉得杨大人有些问题了,私底下认为杨首辅这是想借他这个皇帝传扬自己的名声,好生讨厌得很。有了这个心思,再看杨士奇就越发不顺眼了,总想着寻点麻烦给他瞧瞧,好让他知道,这大明的江山谁说的话才算话。

但杨士奇为人谨慎,且多年来处理政务井井有条,除了他儿子那件把柄之外,人品、道德上,政务上还真没什么毛病,一时竟寻不得,也不知是老天爷心疼他,还是有意给杨士奇一个教训,这个机会还就来了。

这事儿还从四川松潘“蛮”再次起事说起,这事儿本是宣德八年的事情,当时四川百姓因不满当地官员的欺压,被几个匪首加以利用,起兵叛乱,这事儿宣宗让当地总兵派兵剿了干净,倒也没什么出大的乱子,可这位总兵大人取得胜利后,便终日纵酒,放松边防,而且奢侈犯上,再一次引起了四川百姓起兵了,宣宗大怒之下,让内阁推荐将领,当时内阁推的是杨峥,只是蒙古闹事,最佳人选就被杨士奇换做了方政、蒋贵二人了,这二人倒也不负众望,方政率精兵三千五百人攻破西北大寨,蒋贵率兵四千余人攻破任昌大寨,都指挥赵得、宫聚等各进兵,逐次攻破龙溪等三十七寨。前后斩首一千七百余级。方政以四川官军五千人分守所占关寨,招抚溃散百姓。这事儿也算是了解了,可这二人性子实在太不谨慎了些,刚刚灭了闹事的匪首,不急细细打扫战场,就让人上报了军功,报军功就报军功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可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在上报军功的时候,竟多抱了几个头颅,这事儿要是放在往常,宣宗也就算了,毕竟是无伤大雅的小事,可今日就不同了,对于一心想寻首辅毛病的宣宗来说,这绝对是个好机会,无论是多一个人头还是少一个,这都算是谎报军功的,人是你首辅推荐的,怎么着也该有些干系吧,所以抓住了这次机会,宣宗愣是呵斥了杨士奇几句,还借机罚了半年的俸禄。

当时这事儿群臣之中有不少不满的,就连杨荣也觉得宣宗这事儿做得不地道,这人是内阁推的不假,可这仗不是内阁去大的,军功也不是内阁去报的,怎么能因多了一个人头就将这事儿罪责怪在了内阁首辅的头上呢,若是这样,日后谁还敢推荐人才呢?杨荣决议寻皇上讨要个说法,但杨士奇心知肚明,硬是将这事儿个压了下来,才没有闹得太难看。这些事情,杨峥有些是听人说的,有些是自己去听的,倒也知道了不少,只是他猜不到今日杨士奇寻自己来的目的,所以低头吃饭,并没有啃声。

杨士奇处理了一下午的公务,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这会儿说了一通话,也没有急着再说下去,抄起碗筷来狠很吃了几口菜肴,再喝了两杯酒汤,这才重新开口说道:“按说我是个外臣,皇帝家的事情,我不便去干预,但你也看到了,这半年来,皇帝越发荒唐了来,忘记了仁宗皇帝是如何死去的,我这是怕皇上犯糊涂走了仁宗的老路,所以才不顾脸面,不顾宣宗厌恶去干预了这件事,就在今日早朝的时候,我派人给皇上寻了太医,让他们务必看一看皇上的身子,也好给天下一个交代?”

“结果如何?”杨峥放下了碗筷,担心的问。

杨士奇叹了声,脸上满是愁容的道:“皇上这次到是没有阻拦,让太医把了脉,可结果就不太理想了!”

“严重么?”杨峥急切的问。

杨士奇道:“太医说,皇上只是偶感了风寒,并无大碍?”

杨峥:“风寒,这,这不太像啊?”

杨士奇道:“那太医是个聪明人,当着那臭道士的面,自然不敢说真话了,你也知道,那道士自从进贡了仙丹,一直被皇上当做神仙供着了,宫里宫外只要对他的仙丹有任何异议,用不了几日,不是丢了官职,就是被罚了俸禄,这太医官职小,地位底,哪敢说什么。但老夫身为内阁首辅,自不能置之不理了,当即便将那太医寻了过来,一番呵斥后,那太医才说了真话。”

杨峥心里暗赞了声:“姜还是老的辣?”又问道:“皇上到底得的什么病?”

杨士奇道:“那太医先祖是萧九贤,论医术比起祖上只好不差。若非此人低调,比肩古之名医扁鹊、华佗也不在话下?”

杨峥颔了颔首,这萧家的确是名医世家,尤其是洪武年的名医萧九贤,此人出生在一个医药世家,其父亲是当地有名的郎中,所开设的益生堂药铺远近闻名,每天求医者络绎不绝。在浓厚的医学氛围熏陶下,萧九贤尽得父亲真传,九岁便会望闻问切,十四岁已经博览天下医书,并帮助父亲为病人瞧病,其医术之高明,就连其父亲都惊叹不已。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记忆重启:我是赛博太刀侠大汉龙骑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明现代来回穿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刚穿越就被贵妃娘娘逼入绝境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我的梦连万世界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三国之北方苍狼我的老婆是土匪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回到南明当王爷曹操请登基,皇帝我不当了肝在水浒,唯我独尊神医嫡女重生记五千年来谁着史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三国:我真不想争霸开局监国,满朝惊呼活阎王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骗了康熙大明:捡到朱雄英,调教成恶霸乾隆朝的造反日常三国:无双武将要当军师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月夜龙骑漫关山那些年西游的兄弟大明天下1544英雄集结吕布重生天唐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父可敌国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盛世毒妃(狐狸红色)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让你修长城,你反手灭了匈奴?大梁逍遥王爷洪武笑谈:智渊闹大明仙秦:祖龙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