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随着徽宗和钦宗爷俩一起被请到北方赏雪,历史的车轮来到了南宋,不知道道友们心里是否有个问题,就是徽宗佞道对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算是北宋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被金人打到南方划江而治以后,南宋第一任皇帝高宗赵构是否会吸取教训,正确处理宗教问题呢?或者说南宋的宗教政策是怎么样的?

道友们闲暇时翻翻南宋初期的历史,或者从《岳飞传》等小说中也可以大概了解到那时的宋金两国一直没有停止过争战,一个追着屁股打,一个拼着命抵抗,高宗皇帝总算依仗着地利勉强稳住了形势。高宗是徽宗的第九子,就是在火线上,由张邦昌一般文武的捧场在南京(不是现在的南京,是应天府,即河南商丘)改元建炎登基了。高宗一开始就启用了李纲为相,把主和派一众人等凉了起来,虽然也只是维持了几个月,这对稳定局势、提振士气还是很有效果的。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道教再一次进入了南北不同步的发展时期,北方是新道派在民间开花结果,后面会讲到太一、大道、全真等各派,南方的政府则吸收了徽宗的教训,虽然依旧崇道,但是在管理上却严格了,而且这种政策一直延续了下去。

首先,高宗照样是大修宫观,就算没钱也得修,这显然不是打击道教的节奏。对于这种盖房子的事情,个人还是表示理解的,中国自古就有这样的老传统,有了钱就喜欢买地、盖房子,皇帝也是一样,天下都是自己家的,喜欢四处盖房子也不稀奇了。修建这些宫观,除了自己有个地方拜神求保佑以外,剩下的自然还是出于政治动机,利用道教加强封建统治罢了。

高宗都修了哪些大道观呢?1127年五月,高宗即位的第二天,就下诏“筑景灵宫于江宁府”。这个景灵宫早在宋真宗时期就在京城和曲阜修建过,当时是为了供奉所谓的“圣祖及圣祖母”,这些前面都讲过了,高宗就是在效仿先祖。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临安府,就是杭州以后,于1143年二月在杭州修了一座景灵宫,理由的是“迎还列圣粹容……用慰祖宗之灵”。史料称这座景灵宫“极土木之华”,这还不算完,1151年又进行了扩建,增修了“前殿五楹,中殿七楹,后殿十有七楹”。

另一座重要的宫观是显应观,综合各方面史料和小道消息,显应观应该是在绍兴十七年(1147年)重建的。据说高宗刚登基那时候,秀王夫人梦到了一个自称是崔府君的神人抱着只羊来见她,不久她就有孕了,这个孩子就是下任皇帝宋孝宗。

听了这个消息,由于还没有手机、电脑,所以大家赶紧就跑去图书馆查资料了,最后查询结果是还真有崔府君这位神仙,他就是东汉的崔瑗。没有借口还想修呢,何况还有这样一个不得不修的理由,所以这座显应观是借了崔府君而建的,最初是修在钱塘南的,后来定都杭州以后又在西湖边上建了一座,反正皇帝不怕花钱。这座显应观同样是“祠宇宏丽”,值得一提的是里面有一条特殊的长廊,画了大量的“铁骑戎卒”、“戈铤旗盖”,显然是被金兵打得有了心理阴影,希望通过这些雄壮的兵甲和神仙们来给自己提振些士气。高宗退位以后,还依然会到显应观里祭拜,而且还曾经赏下金银来进行装修。

1144年,为供奉四圣真君,高宗又在西湖上修建了一座延祥观,“极壮丽”,里面供奉的神仙全是用沉香雕成。1147年,又修了太一宫,“凡一百廿十楹,分六殿”,道士除了每年有钱粮供应,还有免税的田产。1155年,又修了洞霄宫,“金碧之丽,光照林谷,钟磬之作,声摩云霄”,为此陆游还曾专门作了《洞霄宫碑》。1156年修苏州天庆观,等等吧,总之高宗修宫观就是大手笔,要大、要华丽,感觉这就是在为自己加油鼓劲,打不过金人,从这方面寻找些安慰。

下面再看看高宗身边的道士,上一章中刚讲到了王文卿,这是一个极有政治眼光的聪明道士,他在徽宗时期,准确说是靖康元年的时候,眼看北宋皇朝面对金兵来袭即将倒台,皇帝都没有安全感了,自己还是早点跑路吧,于是就请假说家里有八十老母需要照顾就回家了。高宗对王文卿还是非常崇信的,终归是有真本事的嘛,所以在杭州稳定下来以后,1143年就派人去请他。冷眼旁观了徽宗的佞道和林灵素的浮沉的大戏,王文卿的政治敏感性的确是锻炼出来了,而且那几年金和南宋战事正酣,朝廷先是罢了韩世忠、岳飞、张俊的兵权,接着岳飞又被害死,所以到这个皇帝身边实在是个雷区,风险太高,王文卿就一直没有答应,这一拖就是十年,直到1153年他去世,聪明的王文卿也没有再跳进那个泥淖乱局之中。

王文卿不来,肯定有愿意来的,当时最受尊宠的道士是皇甫坦。皇甫坦字履道,出身来历都不详,据说是四川人或山东人,《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称“其世代地里莫详”,有的史料说他是临淄人,避金人而去了四川,总之也没人愿意花时间去考证他。皇甫坦自称是遇到了唐代隐士朱桃椎,得了他的真传,学到了内、外丹法,据小道消息可能是得了本手抄本的医书、道经。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显仁皇太后得了眼病,估计就白内障,反正是谁都不能治,恰好下面有人向高宗推荐皇甫坦,说这位道士医术、道法那是相当的高深,我舅舅的姨母的三表姑家的外祖母也是得的这个病,就是被他治好的。高宗开始也挺不放心,初次见面,防人之心还是要有的嘛,于是就打算先问问,于是就问皇甫坦如何治身。皇甫坦说:“臣的治身就和陛下治理天下一个道理,陛下无为则天下大治,心无为则身体自安,这就是无为之妙。”

高宗一听,嗯,挺有见地的样子,深以为然,于是就跑到后面对太后说,今天请来的这个道人,很有见识,医术自然也不是那些凡人医生所能比的,您的眼睛有希望了。

第二天,便请皇甫坦来治病,具体细节史料没有描写,只说一番嘘呵叹气,反正用的时间不短,好在最后太后的眼睛重见光明了,于是一番感谢赏赐自不在话下,不久皇甫坦就辞行云游去了。

第二年,高宗派人送他信,表达了一番思念之情,希望他早点来京相见,皇甫坦便再次来京。这一次,二人也就成了老熟人,高宗就问他有没有长生的手段,教教我呗。皇甫坦直言:“这个嘛,不是没有,也不是我不愿意教,就是恐怕陛下做不到,您看啊,我们都是住在深山老林里面清修,远离了权力、金钱、美女,清虚寡欲为先,这才只是长生的第一步,这第一步显然就不适合您啊。”

高宗想了想,唉,权力,勉强可以放下,金钱,那不算个啥,美女……算了吧。第二天,多少还是有点不甘心的高宗又问皇甫坦,有没有不用去清修的路子啊?皇甫道长只好说:“仙人道士非有灵,积精累气以为真”,高宗这才算死心,也对道士的坚持有了了解,于是各种经书送上,字画笔墨也不少。

皇甫坦也的确是一个一心修道的高道,不久后又坚决请假,要求回山,高宗强留不得,只好派人去庐山给他修了道观,说庐山风景也不错,主要是比四川离得近多了,方便他经常来杭州看自己。等到高宗退位以后还曾召见皇甫坦,二人如老友一般,经常在西湖显应观里喝酒闲聊。后来,二人又数次相见,喝酒游玩,谈修真之妙,直到1178年,皇甫坦在青城山羽化。

其他道士还有茅山道士张椿龄,这是由于高宗对茅山及三茅真君的崇信而崇信的一位道士,曾赐他“寂静先生”的称号;张天师的后代,其中三十二代张守真,曾被赐号“正应先生”,以及三十三代张伯璟。还有谯定、姚平仲、刘居中、饶廷直等等,其中也不乏女冠,如唐广真等。对于道士的崇信,实际上从一个方面说明高宗对道教的崇信。

设置宫观使是在真宗时期就有的政策,高宗对这一政策执行得非常到位,由于皇帝重视,所以大臣们也都争着去当这个宫观使,这种风气一直在南宋得到了传承。其他的,比如每逢重要的节日要安排和尚道士举行大小祀典、斋醮活动等等,原来有的高宗基本上都没有取消。

通过这些崇道的行为可以看得出来,高宗对于道教的崇信,除了政治上的需要以外,还有一种依赖,寻求安慰的心理在里面。

那么高宗对于佛教又是一种什么态度呢?由于高宗在和金兵的连年战争中仍然不惜财力物力扶植道教,一心和道士们研究道经,学习长生不老之法,有志之士自然是有些意见了。不过他们不敢直接针对高宗,挑战皇权可以博一个青史留名不假,但是一不下心脑袋就没了也是真的,把他们很巧妙的也没有针对道教下手,而是迂回对佛教开了刀。

早在1135年,户部侍郎王俣就上疏,大概是说我们和金国连年开战,花的银子不计其数了,这里面的每一分钱都有广大人民百姓的血汗,也有商人的贡献,当然了,我们这些当官的也没少出血,大家都心怀国家大义,百分之百的付出了。可是您看看寺庙里的和尚们,当真是铁公鸡,一个铜板也没见他们拿出来,一个县就有数千和尚,一个郡都有上万和尚了,他们“不穑坐食”、“暗损国计”,陛下应该特殊时期特殊对待,也得让他们拿出钱米来拥军,也不用多,一个和尚一年交五斗的钱粮就行了。

高宗于是就派工部和户部成立一个调查组,下去实地考查后,和王侍郎说的一样,于是就采纳了他的建议。不知道高宗有没有想想,道士们不是同样不种地吗,所以说佛教当真是躺着也中枪了?当然了,真要是被逼急了,高宗对道教也是能下手的,前面不是讲到过嘛,在1127年的存亡之秋,五月,高宗不是一样罢“天下神霄宫”,六月,又把天下神霄宫的钱粮全都当军饷发了下去,七月,又把东南诸州神霄宫的钱财收归国用,所以最终还是政治说了算。

1145年,国家是越来越来越没钱了,于是又有人建议不能再让“僧道坐享安闲”了,要把和尚、道士们按照职称、职务级别分成九等,依次交纳人丁钱,钱数从二千到一万五千不等。到这时候,显然就也开始针对道教了。到1158年时,就连佛寺、宫观里的佛像神像都被收上来铸钱,更不要说民间的铜器了,这不禁让人想起了柴荣当年限佛时,同样收缴了佛像铸钱,不过二者性质还是不同的,柴荣主要是为了限佛,而高宗则纯粹是被缺钱闹的。

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高宗不再崇道了,通过上面所讲修建宫观、崇信道士等行为来看,高宗还是能坚持不懈的,特别是在崇道上,所幸他始终没有失去自我,没有沉迷到追求长生不老之中,正如他自己所说过的:“惟治道贵清净,故恬淡寡欲,清心省事”。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红楼烟云之七郎三代不能科举?我刚好第四代红楼之贾环穿越了和女友穿越到东晋重生三国:危!开局刘备祭天大宋祖王爷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红色苏联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开局霸王之力,系统助我兴汉!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永乐小皇孙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战国小大名综武之大明帝国死亡航线篡唐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前妻太难训黑铁时代崇祯末年带妹征伐大唐:兵圣驸马爷三国第一保镖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我是秦二世扶苏大明铁骨标准的领主生活巅峰对决千古玩帝之终极较量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三国之寰宇天下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混在东汉末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三国之大汉双子星开局废物皇子,我开创了盛世王朝老子传奇:大道至简仙朝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穿入异世界?召唤玩家一统天下!三国:白毦陈到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平乱传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我在大宋当苟王穿越从开荒开始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盛世毒妃(狐狸红色)落日胡尘重返十三岁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