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好原材料,又清理好今晚晚餐的两兄弟,在晚霞中划着船回到了石头山附近。
苏祁在空间五花八门的物资中,找到了好些个不同大小的鱼笼,特意又拿出一艘七八米长的渔船,找到一处水草丰茂的湿地大水洼处,将大大小小的十几只鱼笼都绑在渔船的边沿,里头放上了今天的动物内脏,还有一点点的秘制鱼饵。
一方面他是想捕捉些新鲜的鱼来吃,一方面他是在为石山后头的那个大湖养鱼做准备,留下一些可以养殖的鱼苗投放进去。
动手能力顶级,烹饪能力不入流的两兄弟,最后也只是将其中一只野鸡跟兔子烤来吃啦,其余的吃食都是苏祁空间出品,直接挑选了爽口又下饭的凉拌菜吃了一大碗饭。
在饭后两人先挑选了一个居中的地方,将他们今晚上要住的竹屋放在那里。
然后苏祁直接就拿出了高瓦数的营地灯,在竹屋附近放了一个,还有一个放在他们要工作的地方,将这附近的一片碎石地照的亮如白昼。
几百根竹子瞬间就出现在碎石滩上,已经见惯这种场面的苏战,神色自然的上前挑选等会儿要做竹筏的竹子,最好挑选形状差不多一致的能更快捷的制作竹筏。
首先制作的时候,底下需要做一些支撑竹筏能够漂浮起来的浮力包。
两兄弟分工合作,苏祁用刀将竹子上头的竹枝削下来,苏战负责在一边将七八根已经削去竹枝的竹子砍到差不多长短。
然后这些差不多长短的竹子被七八根的绑在一起,下水时会自动的浮在水面上。
想要制作大型的竹筏,底下需要这样的竹子浮力包六七个,这样才能支撑在竹筏上头搭建起竹屋。
有得力的工具在手,这简单的竹子浮力包两刻钟后就被制作完成了。
因为碎石滩距离真正的深水面还有些距离,所以他们制作竹筏的时候,是在碎石滩上制作的。
相对漂浮不定的水面,在平坦的陆地上制作竹筏就相对要简单一些,兄弟俩花费的最多时间都是在处理竹子上。
最底下一层六捆竹子浮力包,上头横向搭建了六根粗壮的四米长的竹子作为底架。
在六根底架上头再排布上七米长的竹子作为第一层底板,用绳子将底架跟底板绑在一起。
苏祁戴着从空间里找出来的手套,在苏战绑绳的时候,帮忙固定住手底下的竹子好让他哥绑的轻松一些。
两兄弟搭配着干活,很快就完成了第一层底板的搭建。
粗糙一些的竹筏这样其实已经算是完工了,但苏祁两兄弟却还是想将凹凸不平的竹筏表面做的平整一些。
这就需要用另一种方法先处理一下竹子,大力士苏战利用自身的重量,将只劈开成四瓣的竹子直接压扁成一整块的竹板子。
这些四米长的竹板子被整齐的按序排布在第一层的地板上,再用细绳子在上中下三处绑牢固,就形成了一块更平整的竹地板,这竹地板上就可以设计搭建一间竹屋了。
一个时辰的努力搭建出了一个四米乘八米的竹筏,因为夜色渐深不适合现在去河里试竹筏的真实性能,两兄弟只能等到明天清晨再做打算。
···
第二天一大早,一直惦记着竹筏的苏祁早早的就睁开眼睛醒了。
今天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但今天来帮忙的的人手也不少,所以苏祁要在他们到来之前,将大部分的工具都准备好。
在苏祁身边睡觉察觉他起身的苏战,紧跟着弟弟一起起床给他帮忙去了。
最最主要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今天要清理碎石滩上的碎石,还有一件就是要制作不少了可以用的竹筏。
虽然苏祁的空间里有不少的渔船可用,甚至还有大型的楼船,但你这些目前这样初定居的状况下不适合拿出来,不然他们一家肯定被县丞那帮人给盯上。
所以前期苏祁还是觉得大家暂时都在海丰县住着,这片地方少量人守着就行了,暂时不要暴露他们的最终计划。
因为以前收集到过不少挖矿工具铁镐,还有无意中收集到的农用工具锄头铲子这些,苏祁一股脑的各拿了几十把出来。
还有用来盛放碎石的箩筐,苏祁也先将自己空间里的存货拿了几十个出来。
苏文苏才领着一大帮人过来石头山的时候,就看见两个弟弟在石山的不远处试用一个很大的竹筏。
昨晚上就心心念念要试试他们自己制作的竹筏的性能的苏祁,早上匆匆忙忙的拿出一些工具后,连早饭都没顾得上吃就急着要试竹筏。
宠弟弟的苏战当然没有意见,苏祁将竹筏先收进空间里,然后顺着他们搭建的小路往河边走,然后在深水区将竹筏放下去,看它彭的一下砸在水面上,然后很快就漂浮在水上。
苏祁一看这竹筏这么给力,当即就高兴的直接上去想要像船一样行驶。
只是这竹筏做的实在是太大了些,一般竹筏可能只有他们现在这个竹筏的一半,刚开始苏祁想着上头要搭建竹屋做的大些好,现在他们两兄弟都掌控不好竹筏的前进方向。
苏文跟苏才带着人到的时候,正是他们手忙脚乱的在尝试着控制竹筏的前进方向。
体积过大到底缺乏了不少的灵动性,但它还是有优点的,起码这竹筏的承重不错,今天派出去砍伐竹子的小分队就能用的上它。
在旁边目睹整个试用过程的砍伐竹子小分队,在苏祁兄弟走开后,直接被领队带着去砍伐竹子去了。
二哥苏文下船后将苏祁两兄弟带到一边,看着像是有事情要单独交代他们两个。
苏才领着剩下的二十多个人,开始最简单的清理碎石滩的事情。
先清理处一块地方,搭建几个遮挡太阳的竹亭子,烈日当空的时候他们这一行人才能歇个脚。
苏祁兄弟这边,苏文将昨天他们回去后做的事情讲给两个弟弟听,让他们好心里有数家里的大事。
昨天苏家人看好地方回去后,马上就找到县令跟他请教这一片地方如何能被定义成一个村子。
结果在海丰县要建立一个村子很简单,只要满三十家人家落户,他们就能把这些人家落户的地方变成村子。
成村后这里的所有杂事就可以让村长代理,就不用一点点小事就找官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