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房内,雍正正在翻开这奏折,苏培盛又拿着一沓奏折进来,神情颇为发愁。
“怎么了?可又是弹劾华妃的奏章?”雍正问道。
苏培盛回答道:“皇上圣明,这是妃嫔们弹劾华贵妃娘娘的奏折.....”说完将奏折放到了雍正的书案之上。
雍正看着奏折微微冷笑道:“墙倒众人推!古人诚不欺朕。”
说完随手拿来看了看,竟然还有以前华妃的死忠李贵人等人,弹劾华妃大不敬,簪越之罪,反正零零总总,大事小情都有。
“拿去烧了吧!”雍正命令道。
“奴才这就去做。”苏培盛道。
“宫中的宫人对华贵妃可有怠慢?”雍正突然问道。
苏培盛知道雍正对华贵妃还留有旧情小心的回禀道:“陛下您是知道的,华妃娘娘骤然失势,总有一些不开眼的下眼药,不过老奴已经提前吩咐过了,若是又不开眼的定然剥了他的皮。”
雍正点了点头:“有些时候,话并不能震慑别人,要用重典!”
“老奴明白!对了陛下,竹溪姑姑刚刚过来邀请陛下中午到太后宫中用膳!”
雍正将奏折放下:“这样一说,朕倒是真的有点饿了,走吧,一起去太后宫中坐坐吧!”
太后殿内,太后早就让人准备了午膳。
“儿臣见过皇额娘!”雍正拱手道。
“今日得了上了一道风腌果子狸,觉得味道不错,所以邀请皇上坐坐。”太后说道。
雍正净了手,知道太后叫自己过来,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吃饭,应付道:“孩儿就好好尝尝。”
宫中讲究食不言寝不语,雍正随便用了点饭就和太后喝茶说气话来。
“这些日,宫中的妃嫔对于华贵妃怨恨颇深,都闹到了哀家这里来了。”太后喝了口茶,算是步入了正题。
“孩儿那边也接到了不少。”雍正笑了笑。
“华贵妃虽然跋扈,但是却也没有到了罄竹难书的地步。宫中之人惯会见风使舵,皇上总要拿出一个章程出来。”太后说道。
“皇额娘,其实儿臣觉得特别愧对华妃,华妃陪伴儿臣这些年,没有功劳也又苦劳,况且这些年一直未有所出.....”雍正说道。
太后点了点头:“你的意思哀家何尝不明白!年羹尧已经被夺了兵权,不成气候,对咱们再无威胁,咱们也不用罔做恶人,让底下人寒心。”
“皇额娘所言极是。”雍正回复道。
“年家虽说有罪,但是还是留条根,也算是彰显陛下仁慈。”太后将茶碗放下。
“那就按照额娘的意思来吧!”雍正笑了笑。
隔日,太后亲自赏给了华贵妃一幅头面,皇上虽然没有去华妃宫中,却将那些曾经对华贵妃颇有怠慢的宫人不是被砍了头,就是被挨了板子,原本那些蠢蠢欲动的心也按捺下去了。
陛下虽然避险没有敢去华妃宫中,但是却去了几回李妃和安嫔宫中,众妃嫔自然明白,没有弹劾华贵妃的人也就两人了。这可是把皇后气的要死。
“当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倒是让李妃和安嫔得了好处!”皇后咬牙切齿道。
“娘娘,其实皇上也只是怕人说薄情,这才厚待华贵妃,皇上可从来没有进过华妃宫中。”如秋劝道。
“那是皇上怕华妃又吹枕边风!不过留着华妃终究是祸患。”
“华贵妃只是没牙的老虎罢了!只有一个公主,母家有没有背景,这就相当于无本之木,再好的容颜在岁月的摧残下,那也是不值一提。”如秋笑着说道。
皇后点了点头:“你说的倒也是不错,现在本宫最担心的便是甄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