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前线唐军在青海境内各种活动,后路的大军主力也并没有就此停滞不前,诸路精锐人马与大军各种辎重都在从赤岭一线的山道缺口源源不断的向海东进行输送。特别是军械辎重的运输,耗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

不过这样的工作也是无可避免的,唐军战斗力之所以强大,除了优秀的兵员素质之外,还在于精良的武装。一般的主力战卒装备已有十数种类之多,而一些特殊的兵种,诸如陌刀队、重骑兵等,装备水平更是奢华的令人咋舌。

跟武装精良的唐军相比,诸胡助战人马则就寒酸得多。虽然说按照各部族的势力大小而各有差别,但整体上的武装水平要远逊于唐军。

大唐此次收复青海,动员兵力多达三十余万。依照战斗力来划分的话,大军可以分为五个档次。

第一档的自然是唐军当中的精锐部伍,诸如前锋的游弈斥候、分散在各军之中的特战兵种,这一部分兵力约有五万之数,包括圣人入陇所率领的三万名靖边健儿们。这一部分军众,就代表着如今大唐军队的最强战斗力水平。

第二档次,便是十余万镇戍陇边将士们,单兵素质而言,这些戍卒们要略逊于那些优选的精锐,但因久镇边境,军事素养极强,也是大唐军队的中坚主力战斗人员。

第三档次的则就是诸镇城傍胡卒,包括高句丽、高昌等这些早年被大唐攻灭的政权遗民们。这些人被从各边迁徙到陇边各镇,长期的作为战斗人员参与到大唐的边疆攻防体系中来。讲到真实的战斗力,其实并不逊色于唐军的主力战卒,只是在装备配给方面略有逊色。

至于第四档次的,则就是吐谷浑、突骑施等有着明确与迫切诉求的胡部势力。这些胡部势力本身便不弱小,也希望能够凭借青海此战达成各自的诉求,因此在受到大唐征召的时候也并不留私,各自派遣出了部族主力参与战争。

而第五档次的,便是地域周边那些势力不算强大、对于青海此战也没有太大兴趣的胡部。这些胡部们不敢违抗大唐的征令,但又不舍得将部族真正的力量投入这场战争中来,不免就虚与委蛇,随便应付。

在接下来的战事中,大唐的主力人马自然是与吐蕃交战决胜的关键。可那些诸胡助战部伍也不可作壁上观,出工却不出力。虽然有的胡部从一开始就不打算在这当中有所作为,但大唐的圣人陛下却并不打算放弃他们,仍在认真的帮助他们寻找存在的意义。

圣驾从兰州的金城转移到鄯州之后,李潼能够更便捷的掌控全局,但也并没有因此就变得繁忙起来。他虽然亲临陇上,但也并不需要事必躬亲,具体的军务调度自有军中各级将官负责。

在这方面,他也并不比那些身在一线的将领们更具经验和智慧。所以除了一些大的战略方针的拟定之外,李潼也并不肆意侵夺诸将事权以彰显自己的权威,多数时候都安心的待在鄯州城中、做一个坐镇后方的吉祥物。

当然,收复青海这么大的一个战略目标,需要注意的也并不只有战场上的排兵布阵。特别是关系到战后青海的秩序恢复以及长久治理,更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难题。

李潼虽然并不插手具体的行营军务,但是对于战场之外的各种因素却要有一个通盘的考量,并拟定出几种备用的方案,以待战后选择与实施。

“前锋郭知运再进奏告,莫离驿前营收聚羌胡已逾三万之众,青海王慕容万遣员前往募勇,应从者极少,行伍不成,若再不作妥善处理,恐将有累军机。”

鄯州州城里,大军长史刘幽求在将诸方军务整理一番后,匆匆入堂奏告圣人。

听到刘幽求的禀告,李潼忍不住便叹息一声,说道:“青海王弃国绝义,时逾半甲子,当中传嗣几迭,如今再返青海,已经很难再作宣抚号召之用了。民情散若砂砾,更难细细调和。”

讲到这里的时候,李潼又是不免心生几分失望。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吐谷浑国灭几十年,青海王一脉对青海情势的影响越来越微弱,特别是对底层的青海羌胡而言,许多人甚至都早已经忘记了他们的旧王。

对于这一点,大唐方面其实也早已经有了认识。像是早前朝廷在海东所任命的青海军使慕容复,原本是希望通过慕容复这一吐谷浑王室子弟来笼络青海方面的胡部实力,组织一支青海王帐卫队,用以瓦解对抗噶尔家在青海的统治。

这一支军队建立以来,虽然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以青海湖中央的伏龙岛为中心,壮大成为一支过万众的武装力量,给大唐在海东的经营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可是这一支军队的壮大基础却并非来自青海诸胡对吐谷浑王室的怀念,而是伴随着大唐在海东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才发展起来。

换言之,所谓的吐谷浑青海王遗泽在青海的影响力,甚至都比不上大唐过往数年在青海的经营所积累下的威望。在青海局势变幻不定的当下,当地诸羌部更重视的还是基于现实的利弊考量,而非所谓的旧王情义。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青海王室就彻底的没有了利用价值,且不说青海王慕容万此番参战、从安置地安乐州所带来的几万部伍,单单青海王这一身份在青海秩序恢复方面仍有不小的意义。

虽然青海王一脉对青海底层羌民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但其存在仍然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青海地区的旧秩序格局。底层羌人在这旧秩序当中存在感本就不高,对此自然也就乏甚怀念,可是那些大部豪酋们对此却仍怀有着不小的认同感。

青海王在青海虽然已经不再具有实际的统治力,但其存在本身便是吐谷浑曾经作为一个独立政权的最大象征。

无论大唐还是吐蕃作为青海地区的统治者,如果完全抹杀吐谷浑王室的存在,那就意味着完全的否定了青海地区的旧有秩序。那些羌部豪酋们未必对吐谷浑王忠心耿耿,可一旦旧王被彻底干掉,那便意味着他们的存在也将岌岌可危,必然会人人自危,不利于新秩序的建立。

所以吐蕃在征服了吐谷浑之后,也并没有消灭吐谷浑王室,而是扶立起一个莫贺可汗作为傀儡,建立起一套统治秩序。

当然在所有征服者当中也并不是没有倔脾气的人,那就是隋炀帝。隋炀帝在攻灭吐谷浑之后,并没有对吐谷浑的旧势力与秩序进行保留,而是直接设立郡县统治。但哪怕在当时,隋朝能够控制的也仅仅只有海东有限的区域,且在不久之后吐谷浑便复国成功。

归根到底,吐谷浑这个河西政权能够存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是有着一定的生存之道。且青海地区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也给当地势力的起伏兴衰提供了充足的战略纵深与变数,想要进行彻底的规划占领与归化统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且不说中原皇朝在青海地区的经略得失,就连占有吐谷浑长达两百年之久的吐蕃最终也并没能彻底的消化青海。到了中晚唐时期,青海当地诸胡又加入到张议潮的沙州归义军,促成了河湟归唐的壮举。

所以,青海的得失与否,并不仅仅只是大唐与吐蕃两大强权的军事对抗,同时还是一个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

青海王虽然已经遭到了青海当地底层羌民的抛弃,但那些大族豪酋们对青海王这一身份仍然有着不低的认同感,当然这一份认同感与忠义无关,而是代表着征服者肯不肯保留维系他们各自利益的标志。

这一系列的认知,也并不是李潼的凭空揣测,现实就存在着这样一个反例,那就是如今在海西已经近乎众叛亲离的噶尔家族。

噶尔家如今在青海越发势弱,虽然说在大势上来说,根本在于吐蕃对这一权臣家族的放弃、以及大唐在军事上的步步紧逼。

但若仅仅只是来自外部的压力逼迫,也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让噶尔家处境如此萧条。毕竟从禄东赞时期开始,噶尔家便立足青海,长达几十年的统治,而钦陵在军事领域也是青出于蓝、接连创造辉煌。哪怕在去年,噶尔家的伏俟城周边仍然聚众几十万,完全看不出势力衰弱的态势。

可就在年后这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噶尔家的势力便如同漏气的皮球一般快速萎靡。李潼在从长安出发之前还将攻夺伏俟城作为唐军前期最大的战略目标,可是入陇之后,伏俟城噶尔家的势力已经不再值得大唐过分看重。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去年钦陵在积鱼城外追杀围剿了吐谷浑莫贺可汗。钦陵这一行为在当时看来的确是威不可挡,就连气势汹汹的吐蕃赞普都不得不暂时放弃对噶尔家的威逼而选择退兵。

但是钦陵这一行为对青海当地这些大族豪酋们而言,那就实在是太疯狂了。莫贺可汗名义上还是青海的王者,这一份权威自有吐蕃赞普背书,却仍然不能阻止钦陵的屠刀挥下,那其他大族在噶尔家面前又有何安全保障可言?

在周边没有强大实力强硬干涉青海之前,这些大族豪酋们尽管心生警惕与贰心,但是迫于钦陵强大的威慑,一时间也不敢有所异动。

可是随着大唐宣布了对青海的收复计划后,这些豪酋们又怎么甘心继续臣服于钦陵的淫威之下,任其生杀予夺,胆战心惊的承受着朝不保夕的煎熬?

这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强大,特别是作为一个势力的首脑,如果认为凭着强大的武力便能肆无忌惮的行事,那现实必然会给予其刻骨铭心的反噬。

作为当世屈指可数的战术大家,钦陵当然不是那种一味恃勇用强的匹夫,但跟那卓越的军事才能相比,政治智慧无疑是其一大缺陷。

所谓猛虎不屑与群豺为伍这样的中二宣言只是一个笑话,往年若无这些迎风倒、无筋骨的群胡举族相助,钦陵也难以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军事辉煌。而现在遭遇这种众叛亲离的处境,也与钦陵性格与行事的缺陷深刻相关。

当然,哪怕到了现在,钦陵也可以颇为欣慰的说上一句,他终究还是自己把路走穷,死在了自己手中,而非来自旁人的加害。

抛开对钦陵个人命运的感慨不谈,李潼在略作沉吟之后便又说道:“传告陇右道诸州,各遣佐贰判官一员入鄯州汇集,前往海东丈量耕地牧场,编扩籍民。凡青海归义诸羌,若其部伍有助战王师之勇,则扩整为军,若安于生息休养,则编散为民,赐给耕牧之业!”

青海此境地域广阔兼民情复杂,势必不能一概统之。那些大族豪酋们与土羌杂胡的诉求也都不一,需要加以区别对待。

眼下莫离驿所收聚的主要是青海各方的土羌杂胡,对这些人而言,有一个安全的生活与生产环境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而大唐如今在海东也已经拥有了不弱的统治基础,对这一部分羌民编户入耕无疑要比粗暴的赐给诸方豪酋分领更便于归化统治。

海东的地理环境虽然不如陇右这样优越,但也具备了一定的耕牧基础。将这一部分土羌杂胡编户安置在海东,既能给大唐奠定一个统治基础,也能避免与青海其余地域的羌部豪酋产生直接的利益冲突。

之前李潼曾经对投靠大唐的羌人木卯部优给封赏,这与当下选择对土羌杂胡编户统治并不冲突,而是针对此境不同的利益群体所做出的不同统治策略。

如果这些青海豪酋们愿意重新回到大唐的统治秩序中来,大唐也会承认并且继续保留他们各自的势力范围。同时在收复青海之后,大唐也需要在青海构建起一个直接的统治框架。

在李潼的设想中,未来青海需要进行一种较之以往羁縻更加直接的统治模式,那就是类似于对西域的统治:大唐承认西域诸邦国的独立地位,同时又直接派兵驻扎四镇这样的军事重镇,算是一种军事议盟制度,通过协商解决内部的纷争矛盾,通过军事召集共同对抗来自外部的敌人。

当然,在实际的秩序施行中,该要给予青海这些大族豪酋们多大的自主权,仍然取决于大唐与吐蕃之间的战争结果如何,以及这些豪酋们各自在战争中所做出的表现。

正当李潼还在就青海未来统治模式进行细节考量的时候,前线又有最新的军情传来:年前回撤西康的吐蕃赞普再次率兵抵达了积鱼城,重返青海战场!

得知此事后,圣人亲临海东大营,一番誓师后,已经越过赤岭在海东集结的唐军主力大部齐发,诸将各率军伍直向青海腹心而去,与吐蕃大军展开真正的大决战!

大非川一战以来,三十年旧恨、历久弥新,忍辱弹铗,志士难寐,雪耻此役、功成此役、扬威此役!

暴风中文推荐阅读: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大明匹夫记忆重启:我是赛博太刀侠大国崛起:穿越古代当皇帝极品家丁,俏小姐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逍遥小书生九霄玄电云澜乱世志清正史编代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大宋泼皮明朝海盗王重生我只想做个街溜子大明帝国设计师郭嘉超神学院之我是天使凉冰五代梦武松日记大明文魁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大周龙庭大话土行孙之六世情缘洛丹伦的黎明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大秦:开局被贬,再见惊呆秦始皇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三国:开局爆肾,怒杀十常侍苏辰安的科举之路史上最强纨绔,被迫一统天下乐土之王大秦:重生祖龙残暴第九子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狂魔战神杨再兴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还说你不是神仙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大明现代来回穿大秦之第一在逃皇太子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凤逆天下北月篇我的梦连万世界末世从封王开始1木府风云封州王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魂穿大唐,开局擒拿颉利穿越之海权时代
暴风中文搜藏榜:全民领主:我的农民有点猛帝国支撑者明末:从土匪到列强前妻太难训神探张天海穿越大明之杀敌爆奖励系统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快穿之影视世界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大唐余梦东欧领主开局雪靖康耻:我让六甲神兵御敌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霸业天下楚汉墨影三国:我是曹操,谁人敢称王我在古代被迫当军阀位面战争之虫族之心明末风云我来一统天下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科技制霸三国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以丹逆命善战之宋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斗龙榻:家有悍妃巨贾传开局被废太子,我苟不住了宠文结局之后天才弃妃一统天下全靠朕自己!系统:笑了我的异界崛起之路红楼毒士南宋一代目神医皇后:医手遮天三国:这个刘璋强的离谱兕子我从小就在外跟着哥哥混最后的三国2:兴魏我在三国建了一座城回到三国做强者明骑皇歌特战荣耀大唐之开局被当成了神仙晚来风急夜雨骤明末王侯情你见鬼(GL)盛世毒妃(狐狸红色)
暴风中文最新小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