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的乡村宁静,带着丝丝凉意。
刚刚后半夜,风华村那些种植蘑菇的人家,就已经起床,开始采摘蘑菇。
蘑菇的生长是一茬一茬,如同韭菜,割完了一轮,其他小蘑菇再长起来,到一定程度,再采收,越大越好,但不能开伞。
每次蘑菇大量采收,蘑菇床上白茫茫一片,很喜人,感觉如同潮水般涌出来。
习惯称呼一潮又一潮。
天冷,蘑菇价格就会高,但在新安县这边,收购价还是很低。
这也是马连英想要出去看一看,把蘑菇运往苏南的原因。
这一潮蘑菇还特别多,种植蘑菇的由于是副业,很多家都是男人在外,妇女在家管理,量大一两个人整夜都采不完。
好在村里人团结,昨天下午,乔宇在村里大喇叭喊了一通,村里种蘑菇的左邻右舍一起帮忙。
农闲时节,闲着也是闲着。
而且,夜里干活还有好吃的,乔宇特意和周莹莹开车到城里,拉来很多方便面,火腿肠,挨家挨户送过去。
几乎是全村忙碌,还是到早上八九点,才全部把蘑菇处理好根部,装进特制的塑料筐。
大家齐心协力,用平板车或独轮车,运到大队部门前空地上。
看起来白白一大片。
乔宇和周莹莹再次跑了一趟县城,运回来很多大肉包油条豆浆牛奶,用棉被盖着,还很热乎。
“大家辛苦,趁热吃。”乔宇大声招呼:“我代表种蘑菇的家庭,感谢各位乡里乡亲帮忙。”
“都是本村人,闲着也是闲着,客气个啥。”
老光棍李大有大声回应,手里一左一右拿着大肉包,腋下还夹着一盒牛奶。
“乔宇,谢谢你,没你我们家还不知道怎么办。”
有小媳妇拿着热腾腾的肉包子,一脸感激,她家就自己和婆婆,婆婆还生了病,乔宇直接让魏萍魏景姐弟过来帮忙。
“谢谢就不必了。”乔宇打了个哈哈:“我可申明一下,我可不是白干活,这些吃的还有汽车油费,都从你们蘑菇钱里面扣。”
“我婆婆病着呢,要钱,你能不能不扣钱。”那位小媳妇轻声笑着,带着点调侃:“要不,换点别的?”
“对,让小春陪你睡一觉。”
乔宇还没回答,旁边就有人大声插话,引起一阵哄笑。
小媳妇脸更红,眼睛却很亮。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些吃的乔宇既然买了,就不会要钱,开开玩笑,打打趣而已。
至于小媳妇怎么想,不重要,乔宇很优秀,有点想法很正常。
林姗姗收购完龙虾,被城里来人拉走,挺着肚子路过,微微皱眉:“大家以后别开这种不严肃的玩笑,乔宇现在也算是有身份地位的人,要注意形象的。”
“屁形象,他就不是个好人,我们实话实说而已。”李大有咬着包子,含糊说道:“我看着他光屁股长大,什么坏事他没干过。”
“李大有,说话可是要有证据的。”林姗姗虎着脸,语气一冷:“再乱说,我让乔宇告你诽谤,把你关起来。”
“……”
见林姗姗甩脸色,较真起来,大家一起闭嘴,李大有直接用包子把嘴塞满。
一时间,现场几十个人,只有吃东西的咀嚼声,还有喝牛奶豆浆的滋溜声。
“吃点东西,还热乎着呢。”乔宇拿着包子牛奶靠近林姗姗,低声说道:“他们就是开玩笑,别较真。”
“你是怪我无理取闹,还就是想睡小媳妇。”林姗姗推开乔宇的手,扭身就走:“不吃,我又没干活,省得有人嚼舌头根。“
“谁敢背后说你,我他么拔了他舌头。“乔宇紧跟着林姗姗,陪着笑脸,打开牛奶:“来,喝点,你不喝,肚子里的孩子也是要喝的。”
“别乱说话,我的孩子,关你屁事。”林姗姗低声恶狠狠说着,眼睛向四周迅速扫视,接过牛奶。
“好好好,我不乱说。”乔宇看着林姗姗红润娇羞的脸颊,又凑近一些:“听说女人怀孕六个月就安全,要不我们找机会……”
“乔宇,你不要脸,给我滚。”林姗姗一下子惊叫起来,抬脚踹在乔宇腿上,快速离开。
还是这么野。
乔宇看着林姗姗逃跑似的背影,忍不住摸了摸下巴,笑起来。
周莹莹的小货车中等,几千斤蘑菇,塑料筐码放起来,满满一车,还加了个尖。
在上面蒙上一层油布,用绳子横七竖八捆好。
蒙布,是为了防止阳光暴晒,蘑菇在阳光下会开伞,开了质量就变成次品。
货车两排座位,周莹莹驾驶,乔宇坐副驾驶,带上马连英,乔宇让她在后排座位上睡觉。
昨天忙碌了一夜,马连英很快进入了梦乡。
离开风华村,已经是中午时分,小货车速度不快,货堆得很高,一路上虽然是省道,有些路段也是坑坑洼洼,不能太摇晃,走得有点慢。
不过,也不急着赶路,马连英已经联系了苏城一位老乡,在那边卖菜,只要明天凌晨赶到苏城批发市场就行。
秋日的白天比较短,下午四五点,已经日落西山,乔宇感觉有点饿。
交通不太发达时期,车很慢,一些大巴车更慢,一路上,路边就有很多小饭馆,供旅客临时吃饭。
乔宇选择了一个比较大一点小饭馆,靠近路边,背后是大运河。
地方偏僻,但客人却不少,停了两辆大巴车。
周莹莹把车停好,走进饭馆,有个大厅,竟然还有一些雅间。
三个人在大厅找个角落坐下,看了看墙上挂着的菜单,马连英愣了一下,那价格不是一般的高。
一碗平时两块的面条,要十块,几乎都比平常高五六倍到十倍。
周莹莹却很淡定,点了几个炒菜,三碗米饭,交给服务员去准备,接着说道:“这种店,开在偏僻地段,靠的全是和大巴车老板熟悉,大巴车老板司机吃饭不要钱,宰客人。”
乔宇明白过来,难怪大巴车上许多人不下车,有的被老板赶下车,只是在大巴车旁等待,也不进饭馆。
大巴车上多是南下打工的人,不是他们不饿,而是真的吃不起。
正想着,三位中年人男人走进来,一看就是农村人,穿的衣服破旧,还有补丁。
皮肤很暗,嘴唇干得有点开裂,看起来就很饿的样子。
不过,三个人看了一眼墙上的菜单,咽了咽口水,默默转身。
“站住。”
三位平头年轻人忽然拦住他们,领头的脸上有条刀疤,冷冷说道:“不吃饭,就想走,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