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原本羞的满面通红,长叹道:
“陛下远见万里,臣自愧不如,是臣错了。”
说罢长跪于地。
事到如今,无论东瀛人的危害性是否真如龙不祥所言。
光凭他们至今还霸占着太湾,两国之间就绝不能善罢甘休。
龙不祥含笑将其扶起,笑道:
“朝堂争论,何言对错,都是为国为民罢了,今后万望你我君臣一心,共保边疆。”
柳原本更加羞愧无地。
林小朵的到来,终于让帝都的风向从西边转向了东边。
帝都这台精密的仪器开始以惊人的效率运转起来。
所有人心里想的都是‘夺回太湾’四个字。
更确切的说,自大虞立国以来。
南征北战!
灭国无数!
连昔日不可一世的金国如今在我大虞铁骑之下也是日落西山。
眼看就要覆灭。
从来都只有我大虞夺他国领土,如今竟然让他人反骑到我身上来了。
这不能忍。
强盛的武力和繁荣的经济所带来的影响便是。
无论是朝堂还是民众大虞国的凝聚力都已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华夏的民族自豪感亦是一时无二。
在荀彧的有意引导下,太湾沦陷的消息很快便在民间传播。
民众的开战意识甚至比朝堂还要炽热。
沸腾的民意如巨大的海浪般一波又一波汹涌而澎湃的滚动着。
民心可用!
军心可用!
林小朵眼见于此,感动的热泪盈眶。
太湾沦陷,大虞民众反应之激烈,简直比有人挖了他们祖坟还要激动。
这一切不是为了林氏。
而是众人时时挂在嘴边的‘一母同胞’四个字。
兄弟之间互相吵架可以,但是你外人来欺负我家那就不行。
在这天时、地利、人和俱佳的情景之下。
没想到又是一个消息犹如惊天霹雳般传到了帝都。
西南大胜。
赵云采用徐庶疑兵之计。
九败于天竺战神巴达多。
一步一步将天竺人引入了大理四轮山一带。
待天竺大军进入指定的埋伏区域时。
便大火四起,三日不绝。
四方兵马齐出。
不但有白马义从和红甲军这样名扬海内的神兵。
更有昔日大理战将鹿云。
反贼首领射塌天等人。
如今所有人同归于一面旗帜之下,万众一心。
天竺大军损兵折将,大败亏输。
所谓天竺战神巴达多更是被段慕云一枪刺中右腹,负伤而逃。
喜报一至,帝都上下更加振奋。
这一回就连诸葛亮都吃了一惊。
一切皆如龙不祥所料。
就好像他一早就看透了天竺国的本质一般。
那个流传悠久的天竺古国。
内地里竟然是那样的不堪一击。
不,他不止是看穿了其本质那么简单,他甚至是那样的笃定。
可明明有宋一朝,从未与天竺有过太多的交集。
龙不祥本人甚至根本没有到过西南一带。
他这样神乎其神的知识面到底都是从哪里来的?
不说诸葛亮的疑惑。
但龙不祥的威望确实在这个时候不知不觉间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甚至都到了,当大臣与龙不祥的意见出现了不一致时。
再秉性刚直的大臣都会先怀疑一下自己。
难道真的又是我错了?
其实陛下是有什么深意我还没有领悟的到?
而龙不祥给赵云等人的回复依旧是那样的简洁。
是他们先越境的,给老子打回去,打到天竺去。
但天竺疆域辽阔,不比其它小国,汝等兵力尚不足以吞并一域,切不可深入。
实际上,如今帝都之内还是很有几名大将在的。
龙不祥不是没有考虑过给赵云增兵。
但还不行。
如今大虞境内共有四处战场。
西南、东南之地的天竺、东瀛皆是最近的头等大事,那也不必再提。
再就是北边的卫青。
他一路北伐,势如破竹,金国覆灭不过弹指之间。
金国一灭,北面似乎再无大敌。
然则龙不祥心底深处始终都有一个放不下的地方。
那便是蒙古。
实在是在上一世的古史中,蒙古人曾经建立起来的那个庞大的帝国。
横扫亚欧两地,实在是太让人震撼了。
而在这个世界,蒙古兵马竟然在输给金国大将金七显后从此再无踪影。
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民族会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消失。
龙不祥在战略布局上,始终都会下意识的在北方布下重兵。
还有就是在西边的章邯。
这一路人马是四路大军中人数最少的一支。
只有章邯与他的十万大军。
如果仅仅是防备西辽,那自然是绰绰有余。
可谁知因为贾思勰事件,被迫与西辽开战,最后事情越闹越大,导致章邯不知不觉间竟然夺了西辽全境。
对不住了陛下,一不小心就又灭了一国。
灭了西辽不打紧。
可这样大虞的领土可就彻底与中东地区接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