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斜道,古代穿越秦岭的山间大道。
褒斜道南起褒谷口(汉中市大钟寺附近),北至斜谷口(眉县斜峪关口),
沿褒斜二水行,贯穿褒斜二谷,
故名,也称斜谷路,为古代巴蜀通秦川之主干道路,全程249公里。
褒斜道在中国历史上开凿早、规模大、沿用时间长。
栈道始建于战国范雎相秦时期。
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秦派张仪、司马错伐蜀,
大军即经此道,原来的谷道此时已开凿成能通过大部队和辎重的栈道了。
褒斜道最有名的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刘邦入蜀,把褒斜道给烧了!
孙逸准备返回时,走陈仓道,至于子午谷!
孙逸摇了摇头,打死他,他也不走!
孙逸看着悬崖峭壁上,木头支着栈道,暗道,古人真是聪明!
天堑变通途,褒斜道前身,是秦灭巴蜀时,巴蜀王修的!
啧啧,不过是,流言会拉金子的牛,傻了吧唧的巴蜀王信以为真,自个把栈道修好!
秦军尾随拉金牛的巴人,入蜀,灭巴蜀!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后世探讨很多次,主要是为何刘邦能成,诸葛亮为何成不了?
孙逸扶着栈道,眺望四周,暗道!
因为巨鹿之战,章邯投降,项羽坑杀降卒!
项羽入关中,火烧秦王宫,大屠关中!
关中秦人对项羽恨之入骨,更恨章邯,董翳,司马欣,这三个叛将,二五仔!
这三人在关中为王,就是坐在火山口,举目皆敌,怎么可能坐稳王位?
刘邦入汉中,拜韩信为大将军,就誓师北伐,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韩信派老弱修褒斜道,
章邯防御褒斜道,谁知汉军主力从陈仓道杀出!
陈仓道,就在雍城西,而雍城是秦宗室所在!
你品,你品,你细品!
章邯被打个措手不及,退守废丘!
关中几乎传檄而定,汉军围着废丘,刘邦就急吼吼的出关,接着就是彭城之战!
汉军能有多少人,史记记载五十六万!
净扯淡,那是诸侯联军,汉军最多三万,还有那么大的地盘,半年哪能招募那么多人?
是战兵加民夫,汉军和诸侯联军共计五十六万人!
后勤按照最低的一比四计算,诸侯联军,最多十万,剩下的四十余万是民夫!
诸侯都出兵了,就是说刘邦的汉军最多三万!
而且项羽之所以分封诸侯,也是因为诸侯有兵,诸侯就是军阀!
项羽分封诸侯就是为了安抚诸侯,而且项羽分封根本不合理!
孙逸猜想,项羽就是为了让诸侯造反,灭诸侯师出有名,结果玩砸了!
彭城之战,项羽三万打三万而已,还有诸侯复投项羽!
联军就战斗力而言,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
刘邦能成,是天时地利人和,诸葛亮成不了,是刘邦具备的条件,蜀汉不具备!
刘邦时期,关中以外,因为起义,战争,残破不堪!
而诸葛亮时期,关中残破不堪,中原已经恢复!
魏国又在关中军屯,此事关中人心在魏,不在汉!
诸葛的隆中对,就是偏师出汉中,威胁关中!
待天下大变,主力走襄樊,过了襄樊就是南阳,而南阳离许昌不远。
曹魏国都在许昌,诸葛亮又不傻,怎么可能制定战略,主攻方向,在特么关中?
之所以一直打关中,是襄樊丢了,只能走汉中伐魏!
诸葛亮说的的天下大变,就是曹操死,
而诸葛亮走汉中灭魏,除非曹魏大乱,比如内讧,无暇顾及关中,诸葛亮才能成功!
如若不然,图耗粮草,无功而返,诸葛亮六出祁山,全都无功而返!
至于子午谷奇谋,更是扯淡!
刘邦都成功了,曹魏又不傻,汉中入关中,就那几条道,设立军寨,烽火台,防着就行!
一群人看着孙逸裹足不前,闭目沉思,也不敢言语!
孙逸叹口气暗道,得好好谋划,天下大乱,大秦不能亡!
孙家和大秦荣辱与共,大秦亡,则孙家灭族!
孙逸最坏的打算,就是从陇右入关中,或者复制刘邦的成功之路,从汉中入关中!
但是,孙逸一直想,在巨鹿之战时,打爆项羽!
范增,李斯,章邯,王离,项羽,孙逸自言自语道!
巨鹿之战,因势布局,一举打爆项羽,在灭一次六国!
巨鹿之战,对于孙逸而言,就是项羽的坟墓,
巨鹿之战,没那么玄乎,项羽要是真那么神,还能被刘邦弄死?
都是人,无非是打个信息差罢了!
孙逸领着孙仁步行!
孙逸道,战争,兵法云,上兵伐谋,就是在战争前,把一切都分析清楚,算计在内!
包括补给,士卒战力,敌将,天时,地利,等等!
其次伐交,交就是纵横,孤立敌人,把敌人变为友军,
或者让敌人援军无法到达战场,切记以少打多!
不管是政治斗争,还是行军作战,都是把朋友整的多多的,把敌人整的少少的!
最忌讳孤家寡人,这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再次伐兵,你做好,伐谋,伐交,战阵就是走个过场,收割果实的过程!
只要不是在战阵上胡来,根本不会败!
孙仁频频点头,记好喽,回去要写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可是父亲的原话!
战争,打得就是国力,后勤!
后勤包括,兵员,粮草,钱财,等等!
吾儿要记住,人不吃饭七天饿死,三天丧失战斗力!
没水喝,两天就崩,三天就会渴死,吾儿要记住,行军打仗,安营扎寨,守城,
切记别被断水源,水源一断,必败无疑,粮道被断,杀马充饥,还能坚持十几天!
赵括当年粮道被断,坚持四十五日,如果水源被断,两天就完蛋!
孙仁挠了挠头道,父亲,领兵作战,怎么可能被断水源,那不是大傻子么?
孙逸笑道,吾儿啊,你要知道傻子多的是!
孙逸暗道,比如马谡,英宗,王振,这样的大聪明!
马谡断送了诸葛亮北伐!那马谡和赵括比,竟埋汰赵括!
赵括哪有那么蠢?只不过他头一次领兵作战,对手是白起!
英宗王振,葬送大明五十万大军,土木堡之变,从此文官插手军务!
五军都督府被架空,皇帝和勋贵沦为吉祥物!
稍有作为的皇帝,要么落水,要么吃药,直接毙命!
这就是明朝皇帝,悲催的一批!
丫的也不想想,大明的皇帝落水,感冒就死了!
那大明百姓岂有活路?中医有何用?
孙逸道,所谓行军布阵,要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布局!
为父,灭韩,赵,燕,魏,一战而定,直接灭其国都!
毁其宗庙,亡其国,但灭楚,直接攻楚国国都,却不行,那样无法灭楚!
吾儿知道为什么么?
孙仁摇了摇头,孙逸转头看向张良道,子房先生知道为什么么?
张良正听得津津有味,孙逸详细说行军作战,也就教儿子会说这么细,偷师的大好时机!
忽闻孙逸叫他,张良一愣!
孙仁赶紧说道,先生,父亲说,灭楚和灭韩,赵,魏,燕,不同!
不知,先生知道不?
张良沉思一会儿道,地势?
孙逸笑道,子房先生去过楚地没有?
张良道,没有!
孙逸笑道,我把长江以北称之为北方,长江以南称之为南方!
气候不同,北方人去南方,就气候而言受不了,这叫水土不服!
北方人去南方,还未作战,就会战斗力锐减,很容易爆发瘟疫!
张良笑道,难道莫愁,去过长江以南?
孙逸哈哈大笑道,子房先生,难道忘了,我有商队一直去,南方贸易?
张良一拍脑门道,啊呀,把这事忘了,不知莫愁如何灭楚?
孙逸笑道,楚地,地广人稀,山川河流众多,不利于大兵团作战,更不利于骑兵作战!
孙逸灭楚,直取楚国国都,不可取!
秦楚,仇恨太深,特别是楚怀王客死秦国,还有屈原投河!
张良问道,那为何灭,韩,赵,魏,燕,莫愁直扑国都,毁其宗庙,亡其国,一战定乾坤?
孙逸道,因为韩,赵,魏,燕,地处平原,一马平川,根本无险可守,国土面积不大,可以一战定乾坤!
但楚国不行,楚地广袤,地广人稀,山川河流众多!
这就造成,就算灭其国都,楚国还能复国!
比如吴灭楚,伍子胥鞭尸楚王,申包胥复楚!
秦军直扑楚国,国都,就算毁其宗庙,只要楚人不服!
退守山林,依靠地势,和秦军打游击!
秦军无法发挥大兵团优势,秦人无法适应楚地气候,时间一长!
空耗粮草,拖也拖垮大秦,秦军必败,那时楚国就会复国!
孙仁问道,父亲,何为游击?
孙逸笑道,当年孙武灭楚,派兵骚扰楚军!
楚军进,吴军退,楚军退,吾军进,雷声大,雨点小,麻痹楚人!
最后出其不意,一战定乾坤!
张良笑道,莫愁此言差矣,这叫诈,兵不厌诈!
孙逸哈哈大笑,所以我根据,吴灭楚,前期策略想到了游击战!
愿闻其详,张良拜道!
孙仁一脸崇拜的看着父亲!
孙逸笑道,游击战的精髓,只有十六个字!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听我细细道来,孙逸道
?“敌进我退”?:当敌人进攻时,我方不与其正面硬拼,而是主动退却,
避开敌人的锋芒,保存自己的力量,寻找更好的决战机会。
这种退却不是被动的,而是为了保存自己,创造更有利的作战条件。
?“敌驻我扰”?:当敌人停止进攻并驻扎下来时,我方利用一切机会骚扰敌人,使其不得安宁,消耗其力量,迫使其撤退。
这种骚扰可以是突然袭击、制造混乱等方式,目的是让敌人无法安心休整和补充给养。
?“敌疲我打”?:当敌人经过长时间的行军和战斗,疲惫不堪、战斗力下降时。
我方抓住有利时机,集中优势兵力对敌人进行突然袭击,给予其沉重打击。
这种战术要求我方在敌人最虚弱的时候发起攻击,以最小的代
敌退我追”?:当敌人撤退时,我方迅速追击,扩大战果,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
追击时要防止敌人设伏,确保战果的扩大。
游击战就是,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灵活机动、扬长避短的战略思想,
旨在通过游击战争逐步改变敌我力量对比,最后取得战争胜利!
我要是楚人,绝对会和秦军如此作战!
存地失人,则人地两失,
存人失地,则人地两存!
张良沉默了,仔细想想,秃然一叹,无解!
孙仁问道,如果父亲是楚军统帅,会怎么跟秦军作战?
孙逸道,我是楚王会这么干,楚军统帅的话,只会与秦军决战!
孙仁迷惑了,为何?
孙逸揉了揉孙睿的脑袋道,我的傻儿子,我是楚军统帅,如果这么打!
楚王不会让我统军的,如果我是楚王要,这么打,前期大臣们不同意!
为何?孙仁问道!
因为他们不可能放弃荣华富贵,去深山老林里躲藏!
这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张良闻言道,如果你为楚王真么对付大秦,大秦如何做?
孙逸笑道,秦王就算把自己的头发拔光,整成秃瓢,也没招!
哈哈哈,山谷内回荡着孙逸放肆的大笑声!
众人闻言一黑,秃瓢,那可是大王!
黑冰台侍卫,嘴角直抽抽,丫的这写不写?
大王交代,孙逸一言一行,事无巨细,汇报给他!
这么多人都听到了,他要是不写上,大王怪罪,他可担当不起!
侍卫一脸,生无可恋,最后暗道,写,爱咋咋滴!
据说,秦王看到孙逸的游击战,召集大臣商议,最后还是无解!
因为游击战,简直就是不要脸,就是拖死你,拖不死你,也恶心死你!
特别是,就算秦王把头发拔光,拔成秃瓢,也没招!
嬴政气坏了,孙逸口中的秃瓢,可是骂人的,比如匈奴人就是秃瓢!
在孙逸眼中,秃瓢等于蛮夷!
孙逸祖上可是灭中山国的,急先锋!
孙逸大声道,走,入蜀!
喏,众人大声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