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叶心的情况不同,她虽然十九岁,已经是复读生的年纪,可是这是她第一次参加高考,她与应届毕业生其实是差不多。
只是她的情况要比应届毕业生糟糕得多,她刚刚来补习学校的时候,连基础都很差,可是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各方面基础都很差的学生,竟然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脚印,登上属于自己的高峰?
其实她能自己稳扎稳打自己一步一步攀登上这样的高峰,真是很不容易,校长都为之振奋。
不过校长虽然觉得她哪怕是得高考状元是有迹可循的,因为她在后面的几次模拟考试走了已经可以稳定在全市排名前十的位置。
但是他觉得叶心想要拿下高考状元都是不是很容易的,因为排在前面的学生都是有两把刷子的,都是真正有实力的真学霸,如果叶心想要靠出高考状元的头衔,那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
这其中的艰辛,不是别人能想象到的。
校长都觉得很佩服。
他的脸上满满都是光辉,还没有一个学生能给他带来这样的荣耀,可是叶心做到,她确实是没有让人失望。
教导主任自然也是很高兴的,没有想到他们这样一间不算特别出众的补习学校竟然能一位高考状元,这是什么概念,简直如果中一亿大奖那样不一般的概率!
那是特别小概率事件,几乎是可遇不可求的,他这样一个教导主任都是不敢想的,这下他们学校只怕都是要出名,下学期的招生工作都不用想,必然是很给力的。
同教导主任的兴高采烈不同,班主任陈玉宇却是很冷静的,他看着这样的情况只说一句话:“这都是叶心同学自身的努力,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果!”
他早就知道叶心非池中之物,从她一入学校的时候就对她很看好,知道她必然是要大放光彩,故而他取得今天的成绩,陈玉宇是不吃惊的。
只是叶心确实是很有能力,比陈玉宇想象更加强大,要不也不会有这样的成就。
不过陈玉宇倒是很清醒,他知道叶心取得今天的成就,是依靠她自己的努力,他能帮助他的太少太少。
校长坐在办公桌前兴奋要跳起来,还是他有眼光,牢牢留住叶心,他想到这个瞪众人一眼,这些人放任学校的人弄幺蛾子,差点要出大事,要是把叶心这样的好学生作没,他上哪里去哭?
这些个学校老师都不是省心的,当初还一个个都要说要对叶心严格处理,校长力排众议留下她,还有好多的老师都背后说校长偏心。
他让魏兰新自己主动辞职,不让她在学校工作,还有很多的人背后为她鸣不平,觉得校长处理太严格,校长又不是不知道,只是没有说破罢了!
这些人还真是以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吗?
现在看看要是听那些人乱七八糟的主意,开除叶心,而不是让魏兰新走人,那高考状元还能是他们学校的吗?
怎么可能?
无论什么,也比不上高考状元的分量!
现在校长想起魏兰新还是一肚子怨气,恨不得想要将她抽筋扒皮,不知道他们这学校一路走来是很不容易的,现在好容易有些口碑,还要让她败坏,校长能不生气?
那些老师也不敢多说些什么,毕竟高考状元,确实是够打脸的,简直让他们的脸上青一块紫一块。
要是知道叶心能当高考状元,他们怎么可能说这样的废话?必然是要将她当做祖宗供起来,现在她就是他们学校的祖宗,大约过好多年大家都不会忘记她所带来的光辉。
校长扫视众人一眼:“瞧瞧你们的眼光,眼界,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吗?叶心这样的学生本来就是潜力无限,你们还瞧不出?真是够差劲的!”
他心中憋着一股气。
“确实是,还是校长英明!”教导主任忙拍校长马屁,“谁让校长慧眼识珠,要不然那样多的补习学校,怎么就您的做大?”
校长自然是受用,他看教导主任一眼,觉得他还算说一句中听的话,转而又继续说道:“不过三班确实很强悍,不仅出叶心这样一个高考状元,还有一个很震惊的消息就是全班都过一本线!”
“不是吧?”这一次连教导主任都失态,这样的消息比叶心得高考状元还要震撼,毕竟高考状元是个人努力,如果三班全部过一本线这就更是能说明是学校的水准高,这也更加难得。
在教导主任的印象中,三班的基础还是挺差的,尤其是上半学期,摸底考试的时候,不及格可是很普遍的。
可想而知都是什么样的水平,那可都是学渣,如今难道都过一本线?
这怎么可能?
教导主任是很难相信的,要知道学习犹如逆水行舟,只要稍微不注意,只怕都会落后,而且一旦落后,想要再追上,这个就很难。
而且三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落后很久的那样一种,想要追上就更加难,要知道那是基础很差的学生,哪怕他有心想要学好,都是很难很难的。
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三班的同学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情况,想要一整个班级逆袭,那可真是太难,全部都达一本线,这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教导主任简直回不过神来!
“这些孩子平时是怎么学习的?”他有点呆呆地问,真是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就这样薄弱地基础也能做到吗?他真的很不相信。
“这就是咱们学习的核心技术,要好好同叶心同学学习,她在学习上的天赋真的是太高太高!”校长也感到很佩服,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何况三班的同学水准参差不齐,真的是挺难逆袭的。
“那一班呢?”教导主任忍不住问,一班算是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应该也不会太差吧?
可是同三班全部都达一本线比,应该还是要逊色一些,不过一班的情况要好一些,教导主任还是有些期待,哪怕是差一点,也总应该不算太差。
校长立即说一班情况:“一班总共三十人,五个达一本线,六个达二本线……还有三个达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