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方便。”冯父把麻袋放进自行车后边的背篓里,招呼冯青青坐上车。
“哎,那不是正好顺路么?”林羽晓伸手拉着车后座,说,“大不了你把我放在村西?”
冯青青从自行车前梁上蹭下来,跑过去拉开她的手,指着后座说,“这个位子是我的。”
说完,她开始朝后座上爬,但是穿的太厚,爬了几次没有爬上去,她只好求救地看向冯父,冯父笑着把她抱到后座上,推着自行车就朝前走。
冯青青朝着林羽晓摆了摆手,“阿姨,你还是走快点吧,这山上可是有老虎的,你要是被老虎叼走了,还得劳民伤财去找。”
“你们的心怎么这么硬呢,看到落单的人不应该帮一把么?”自行车后座被占了,林羽晓改拉着冯青青的衣袖,差点没把她从自行车上扯下来,幸好冯父一直在看着,眼疾手快把她拉了回去,林羽晓讪讪地松开手。
不过她的动作,还是把冯父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把冯青青重新抱到前梁上,冷声说道,“你这同志,咋听不懂话呢,我刚才就说了,不方便载你,不管有没有位置,我们也不方便。”
他要是把人载进村里,还不定会传出什么闲话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人能走过来,一定也能走不去,不用他烂好心。
林羽晓咬了咬自己的嘴唇,泫然欲泣,“你这还是知识分子呢,怎么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冯父哼了一声,趁人不注意,蹬上自行车骑远了。
林羽晓气的跺脚,回头看了一眼静悄悄的大山,她急忙朝村里的方向走。
晚饭是大米饭配红烧芋头兔肉,冯青青吃完饭,抹了一下嘴,就开始嘚吧嘚,“要是兔肉里配点粉条就更完美了。”
“还是闺女会吃,咱都几年没吃过粉条了。”冯父颇为怀念地感叹了一句。
冯母,“她天天没事就在那里琢磨吃的,能不会吃么?”
“闺女这点仿我,咱们这么辛苦挣钱,不就是想吃好喝好么?”冯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洋洋自得地夸了起来,“再说了,咱闺女又不是想吃龙肝凤脑,就要个粉条,咱家里有红薯,做一些粉条还不容易。”
话是这样说,做粉条的摊子支起来,只有一家做,太不划算,冯父就去多找几家合伙,没想到听到做粉条,大家都有些心动,参加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直接演变成集体活动,有谁家想做就去报名。
红红半夜回来的,冯青青还没睁开眼,就听到枕边有一个异样的呼吸,她回头,就看到蜷缩在小簸箕里的红红。
“爹,红红回来了。”冯青青掀开被子及着鞋就朝门外跑。
“嗯,我知道。”冯父正在把背篓绑在自行车上,夜里红红回来,还是他开的门,“你赶紧吃饭,吃完饭咱就走。”
陷阱里躺了一头二百多斤野猪,三只野鸡。
冯青青对着红红竖了个大拇指。
冯父点了个火堆,直接在水潭边把野猪处理好,卸成几块,这样他们才能带下山。
冯青青拿着一条鱼在火上烤着,这条鱼不是钓的,是自己送上门的。
刚才冯青青正好在水潭边洗手,突然有好几条鱼跳出水面,其中一条鱼没有控制好力度,落在了岸上,然后就被冯青青捡了个漏。
冯父三下五除二帮她把鱼清理干净,冯青青就举着鱼烤了起来。
两父女把那条鱼分吃完,冯青青又悄默默地凑到了水潭边。
“你能捡一条鱼就不错了,还想捡第二条不成?”冯父笑看着她的动作,忍不住笑话她,幸好带着闺女上山了,要不然他一个人多没意思。
他的话音刚落,一条鱼就跳出了水边,“啪”的一声落在了冯青青的面前。
“爹。”冯青青嘚瑟地看向冯父。
冯父顿了一下,自觉走过来把那条鱼拿去清洗,还不忘给自己瞄补,“估计这些鱼可怜咱们饿着肚子干活,才送上门的。”
冯青青,“......”
她爹想说啥就是啥,只要有她吃的就行。
不过为什么鱼会跳出水面呢?冯青青看了看四周,并没有发现异样。
很快红红跑了回来,站在冯青青面前,叫两声,朝着水潭口跑两步,然后又回头看她。
开始冯青青以为红红发现好东西了,准备跟上去,结果红红看到只有她一个人跟着,又停下了脚步,对着冯父的方向“呜呜!”叫。
像是在催促。
冯青青回头就看到更多的鱼跳出水面。她神色一变,紧张地喊道,“爹,红红好像在催咱们下山?”
冯父心里也开始隐隐不安,他也来不及洗洗清洗了,拿着刀把野猪肉砍成四大块,把肉和内脏一股脑地装进麻袋里,挑着胆子就朝山下疾走。
冯青青小跑着跟在后面。
“青青,跑的动么,跑不动,爹背着你。”
“不用爹,我自己走。”
两人刚下山,轰隆隆的雷声响彻天际,然后就是一道闪电劈了下来。
山上传来一阵巨大的轰鸣声,冯父也顾不得多想,把冯青青拎到前梁上,骑着自行车就朝家跑。
两人刚到村里,暴雨倾盆。
“这都阴几天了,怎么就今天下了?”冯母唠叨了一句,急忙抱起冯青青把她身上的湿衣服扒下来,然后把她塞进被窝里,冯父换了衣服,继续处理野猪肉。
夜深,远处轰隆隆的声响再次响起,这次的动静更大,好像天塌地陷了一样,睡梦中的冯青青都感觉自己的身体晃了晃。
她颦了颦眉,嘟囔了一句,把被子蒙在自己的头上,又呼呼地睡了过去。
第二天,她才听说山上滑坡了,他们村离山远,没有受到伤害,王庄大队比较靠近山脚的采石场被一锅端了,还有采石场不远处的房子也没能幸免,昨天下大雨,看场的人偷偷跑回家住去了。
冯青青,“幸好看场的人偷溜了,要不然小命不保?”
“可不是。”冯母唏嘘,他们家年初的时候还去买过石头,这还不到一年呢,那个石场就没了,“没有闹出人命,已经算万幸了。”
冯家村的生活按部就班,大雨过后,就开始做红薯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