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到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几乎每一个都发出过病危通知,只是,绝大多数被改为重症之后都顺利度过危险期,转出了重症病房。
像今天这样第二次,甚至是第三次发病危通知的,都是非常凶险的。
今天这个病人年纪很小,才7岁,脚上一个脓肿,细菌扩散到全身,现成了脓毒败血症,损害了肾脏,出现了肾衰。
也不是说病情加重了,而是过山车一样,又到了一个危险期,并且这个危险期并没有预期那样平稳。
所以发出第二次病危通知。
这个阶段,最容易突然出现危险,主要的危险来源是电解质紊乱。
人体是一个精密的机体,各种成分都精心设计好了,不能有错误。
如果发生误差,身体会激活自动调节功能,修正偏差。
但如果偏差太大,调节不过来,就会出现大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具体点说,体液中的钾钠氯钙镁等电解质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更不是多余的,它们参与机体的神经传导。
它们的平衡是相对脆弱的,一旦失衡就可能心脏骤停。
今天这病人,尿多,会把电解质带出来,这就是它的危险所在。
不过,既然知道他危险,那么相反,他的危险指数明显下降。
因为从下到上,大家都重视了。
果然,过了两天,病人的尿量减少了,到第四天,尿量稳定在2500左右。
松了一口气。
秦耕这才有心情参加普外二科的一台胰腺癌手术。
秦耕没有主刀,他被安排在手术指导老师岗位上。
不过做到三分之一处,没办法,秦耕由手术指导改为手术主刀。
这种胃,十二指肠,胰,胆总管联合切除手术,真不是看书就能学会的。
手术组,真正做过这种手术的就只有秦耕。
他一边做一边讲解,有大教授的风范,众人无不敬佩。
手术做了6个半小时,拿下来了。
这是昆医完成的第三例四器官联合部分切除术。
全国能做这种手术的医院只有9个,昆医是第10个。
最大功臣当然是秦耕!
赵院长笑吟吟地拍了拍秦耕的肩膀,“怎么感谢你呢?说说,有什么要求,我都满足你。”
赵院长最真心感激秦耕,他来之后,已经为昆医抢占了医学制高点9个,其中重症医学遥遥领先,全国排名第一。
两个科学大奖也归昆医了。
下个月全国百佳医院排名就要拉开序幕,赵院长心情自然是充满期望!
还是13年前,有过这样的排名,昆医在50名之后。
他希望能进50名之内!
当然,30名之内才有意思。
有没有希望呢?
30名之内有难度。
但也不是没有希望,由于秦耕的加入,秦耕至少帮昆医在9个方面提高了水平,在这9个专科上,例如多卵巢囊肿综合征的诊疗,凭这一篇论文就把昆医妇科提升到“名科”层次。
糖尿病治疗秦耕首提5驾马车,第一次提出胰岛素抵抗理论,等等类似理论都提升了专科层次。
因为有这些因素,赵院长就不满足前50名了,他希望能进30名之内。
“秦耕,昆医廖院长回来了。”赵院长说。
廖院长是昆医的院长,赵院长是附属医院的院长,两个相差一个量级。
什么意思?
赵院长提这个事是什么意思?秦耕没有多想。
但可以肯定,赵院长不会无缘无故说到廖院长。
下午,在医学院行政会议室里,一个重要的会议已经开始,这是廖院长脱产在京城学习3个月后的第一个会议。
今天有17项议程。
“下面是关于聘用秦耕为教授的议题,请赵院长介绍一下秦耕的情况。”
主持会议的是学院副院长孙洪涛同志。
赵院长把秦耕的主要事迹介绍了一遍。
“才22岁,学历又这样差,聘教授?”很快就有了质疑声。
“对呀,我们开这种先河?”
“不怕人家笑话吗?说我们没有人才!”
“慎重,还是慎重一点,再观察一段时间吧。”
“不是不同意,而是我个人觉得,有点儿匪夷所思。”
......
廖院长环顾了四周,看来,今天这个议题反对的人比较多,当然,他们提出的意见是对的,谁都不是和秦耕有个人恩怨,而是纯粹的从工作角度考虑。
他不急于表态,继续听大家的反对意见。
又有人发表了不同意见。
他准备发言了,纠正一下风向。
会议讨论问题时,风向问题是最重要的,风向对了,最难过的议题也过得了。
风向不对的时候,很容易的议题也容易被否决掉。
廖院长准备干预风向了。
就在他讲话的前一秒钟,一个叫松赞的委员说话了。
他还不是副院长这个级别的,只是葛委会性质的委员,年纪也是今天参会人员中最年轻的干部。
他没按规矩出牌,发言比较迟后。
本来,发言的有规律的,他这种资历比较浅,职位比较低的人,发言应该比较靠前才行,越往后越应该是位高权重的人。
但是,今天他打破了常规。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意见,对于秦耕的聘任,我认为是有必要的,并且是及时的,重点是我认为不聘还不行。”
他说话的语气不很友好,非常严肃,“不客气的说,现在秦耕对医院的贡献,远比一般教授的贡献大!就凭这一点,我们就应该马上聘任!”
他看了一眼廖院长,接着说:“我们昆医最缺的就是人才,现在有人才在这里,我们弃而不用,那人家哪天要走了,我们再重视就迟了。”
赵院长高兴地点头,嘴里不停地嘟哝,“说得对,说得对,说的太好了!”
廖院长眼睛里也充满了赞许。
有了松委员的发言,接着风向就变了一些,随后的3个人发言都是谨慎地表示赞同聘任秦耕为教授。
见时机到了,廖院长做了总结发言,“根据大家的发言,我总结如下,我们立即聘请秦耕同志为昆医的重症医学教授,同时授予他消化科教授职称。同意他的博士提前毕业。”
虽然这种没走程序的聘任有些扯,但是在万废待兴的年代,这种吃螃蟹的举措是有正面意义的。
昆医决定还是走一走程序,他向有关部门报备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