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转眼间夏去秋来,长安这座古城除了胡商们增加了不少来往外,其他的都还按着原来的轨迹运行着,当然以李承乾主导的地产开发除外,因为万年县通善坊建设完了,坊主与坊民们都已经分配好了,就等李承乾来开坊百姓入住,而就恰在此时一位无儿无女的老者在,跑到了大理寺门口高呼了一声老天不公后,就往大理寺门口闯,然后刚起步就突然顿了一下,再然后就停止了呼吸,就自杀在了大理寺门口!
大理寺正(三把手)得到消息后立马带人将尸体拖走,以最快的速度张贴画像巡查此老者身份信息,并发文到长安万年两县,寻找老者家属亲戚。
两天后太极宫早朝,魏征率先出列弹劾太子李承乾以修缮房屋为由伙同他人谋财害命,致使百姓怨天载道,更甚者自杀于大理寺门前!
李世民听闻此事大为震惊,刚要询问大理寺卿,却听李承乾出列躬身道:“启奏父皇!儿臣冤枉!”
“太子不必如此!事情还未曾查出结果,有些人呀,就是听风就是雨,正事不干,栽赃嫁祸倒是一把好手!”,孔颖达指桑骂槐的对着李承乾说道。
李世民也没有动怒只是对李承乾道:“太子,你先站在一旁,真自有分寸!”
“父皇!儿臣前几日也听说了此事,就命人查了一遍,目前通善坊在籍三百二十八户,两千八百三十八口人,家家都有房子分出,人人都有地方可住,甚至人口多的户还多分给了他们一些面积,另外……”
“怎么?朕的话你也不听了!大理寺卿何在?”,李世民打断了李承乾的自辩询问起了大理寺卿:“此事你可知晓?”
大理寺卿上前一步,恭敬地回道:“启奏陛下,微臣已发布告示,并发文长安万年两县,巡查死者身份,目前尚未头绪。”
“启奏陛下,刚才太子殿下所言属实,通善坊的住户安置皆按照规划执行,并无差错。”,国土资源司主事马周开口道。
魏征眉头紧皱,仍不死心地说:“那这老者为何自杀于大理寺前,而且临自杀时还喊出老天不公!定是还有隐情。”
大理寺卿不慌不忙地解释:“魏大人,你也是老臣了,隐情和蹊跷肯定有,也许是一时糊涂才做出此举,也许是被人收买,也许隐太子的人作妖,但不管是哪种也许,在没查明之前,此事与太子殿下之事毫无瓜葛!”
李世民看向魏征,眼神带着几分责备:“魏爱卿,可否?”
魏征面露惭色,低头退下。
李承乾这时再次开口:“父皇,儿臣以为无论哪种也许,都不能排除儿臣御下无方的罪责,儿臣愿领罪!”
“陛下不可!国本就是国本,太子如今已经如此小心甚微,如果再加以罪责怕是……”
“申国公!不必为孤求情!”,李承乾打断了高士廉的话,然后对着魏征继续道:“郑国公!大唐虽然是我李家的,但孤还不屑于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李承乾说着又对李世民开口道:“父皇,虽然大理寺门前有人自杀之事与儿臣无关,但儿臣愿亲自督办此事,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望父皇恩准!”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朕准了,太子如今也知什么是黎民百姓了,朕心甚慰。”,于是李世民即刻传旨命大理寺辅助太子彻查此事,务必给死者一个交代。大理寺卿惶恐不已,亲自带着手下展开调查……
午后武德殿内,李泰陷入沉思中:不对呀!本应在大理寺大闹一番的,然后在皇城鸣冤鼓,在太极宫内撞柱而亡,怎么刚到大理寺就自杀了!玛德找的人也太不靠谱了!
李恪听说后也觉得蹊跷便与桂供奉探讨起来。
“桂老头,你看这事儿背后是不是有人蓄意操纵?”李恪皱着眉头问道。
桂供奉捋了捋胡须,缓缓说:“王爷,此事疑点颇多。那老者死得太过突然,像是被人下了药或者施展了邪术。”
李恪眼睛一亮:“邪术?这长安城难道混入了什么邪教之人?”
“嘿嘿!不传的邪乎王爷也躲不开嫌疑!”
“你个老东西!此事关本王什么?”
“恕老夫直言,如果此事发生在民间或是勋贵之家,还有的查,也许是仇家,可这样的事偏偏发生在了皇家,以老夫的看法一切皆有可能!”
“看来皇家就是李宁了呗!”
桂供奉听后思索了下道:“王爷您祖上没有叫李宁的呀?”
李恪嘿嘿一笑:“看你就不知道了吧!算了跟你说你也不知道,此事你们看着办吧!但不能太夸张了!”
“老夫省的!”……
突然长安城又起了流言,说是有人看到那老者生前曾与一个神秘黑袍人见过面,还有人沿着老者的住所一路探寻,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符文印记。
总之好像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老者自杀越来越朴树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