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是一年一度的大事,皇帝会亲率百官下田劳作,亲自播种,以示对农业的重视。
陶颜言带着孩子们今日穿得都十分简洁,个个挽起袖子,一副要大干一场的样子。
淑妃因为三皇子体弱吹不得风,向皇帝告了假,并未出现。
德妃带着大皇子,还是一副尊贵样,站在田间地头就感觉有些格格不入。
“母妃,儿臣真的要去锄地吗?可泥土会粘到儿臣的鞋。”大皇子有些为难道。
德妃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陶贵妃和三个孩子,哄道:“宇儿乖,这鞋若脏了,回去扔掉就是,但今日你表现好,定能获得文武百官的肯定。”
德妃带着鼓励的眼神看向大皇子,大皇子只好硬着头皮开始锄地。
德妃甚是欣慰,也拿了一把锄头装模作样在地里翻土。
小锦安他们三个完全不需要陶颜言哄骗,已经哼哧哼哧开始干活了。虽然看上去杂乱无章,不过就冲他们热火朝天的样子,都让人忍不住想给他们点赞。
陶颜言就当是锻炼身体,很快就翻好了一块地,不过她看着广袤的土地,再看看依靠人工一锄头一锄头耕耘的样子,心中已经把后世的机械化器具在脑海中想了一遍,她准备回去之后就先把图纸画出来,再请工部看一看。
文武百官跟着皇帝干了一上午的活后,大家才到田边就着水清洗一下。
三个孩子满头大汗,再加上手又沾了泥土,擦汗的时候脸都脏了,一个个像个小花猫。
陶颜言给他们三个简单擦了擦脸,才叫人把孩子带去马车上更换一身干爽的衣裳。
回宫之后,陶颜言便一头扎进了书房,写写画画,一直忙到晚上。
贺临璋过来没看到人,才知她一整个下午都在书房,看着她献宝一样呈给自己的图纸,贺临璋眼神一亮:“颜言这是,在画机械?不知是做何用?”
陶颜言将他拉到位置上坐下,一张张给他解释:“这个叫犁地机,这里是一个传送轴,前面只要栓上一头牛,就可以用力拉动机器,这机器会转动,带动翻土。因为多了好几片叶片,所以在叶片能涉及的范围内的地都可以翻动,能大大提高效率。”
贺临璋看着设计图,眼神是说不出的高兴,他又看向另外一个设计图纸:“那这个又是什么?”
陶颜言解释道:“这是一个洒水装置,人只要捏这里,就能把这个桶里的水浇到作物上。这样分散式的洒水不但能节省水,还能扩大洒水面积,让作物长得更好。”
陶颜言又拿过第三张图纸:“这是收割机,陛下您看,稻谷从这里进去,稻杆出来,谷子就直接脱粒装在这里,非常方便。”
贺临璋激动万分:“颜言,朕明日就给工部,让他们照着图纸去做,做出来若是成功,那必将大大提升种植效率,好多地方都可以推广下去。”
陶颜言笑眼弯弯地看着他:“不过这工具需要大量的铁,冶铁技术要跟上。”
贺临璋点点头:“燕国盛产铁矿,原本最近还在与燕国谈铁矿的贸易量,不如直接翻一倍,多定一些。”
陶颜言点点头:“矿石确实是越多越好,不但农具上用得上,兵器、家用的刀具都可以用。”
二人越说越起劲,一直聊到很晚。
第二日工部尚书陶大人拿到图纸,简直就被精巧的设计所深深折服。他不可思议地看向皇帝:“这,真是贵妃所画?颜言她究竟什么时候会这些设计了?”
之前陶颜言懂管理皇庄,会设计衣裳,就已经让陶谦意外不已,而现在又看到这三张图纸,陶谦更是既激动又心惊。
“她之前在闺阁里,确实喜欢看书,可从未得知她竟然还会设计农具。这些农具一看就构思精巧,就算经验丰富的匠人都未必能一下子就画出来,她又是从何而知的!”
贺临璋眼神闪了闪,他虽然也心有疑虑,但从未问过陶颜言这些设计想法是从何而来。他总觉得颜言实在聪明异常,各种灵思也是巧妙绝伦,而她每一次的设计都能帮助自己。
“你按照图纸先找人临摹几份,可别弄坏了,然后抓紧时间做出来先去试用一下,如果成功,就要大量推广下去,大周的农业一定能得到提升。”
陶谦领命,拿着图纸高高兴兴而去。
春耕结束,陶颜言也忙着到皇庄巡视,各个作坊也要陆续开工,开足马力加油干,又是全新的一年。
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妙音坊三年一度的选拔大赛在二月十八正式启幕。
之前一届选出的四大乐伶分别是擅古琴的如意,擅箜篌的铭音,擅箫的迪扬和擅琵琶的楚楚。
经过三年的磨炼,妙音坊又多了好几位技艺超群的乐师。
初赛这一日,妙音坊宾客盈门,全是来观摩比赛的风雅人士。
因为今日来的人中也有达官显贵,贺临璋和陶颜言为了不让官员看出来,便都做了一番乔装,戴着面具进了二楼的一个半开放的雅间。
这间雅间周围全是影卫,门口又有下人守着。
陶颜言看着楼下座无虚席,二楼半开放的雅间也都坐满了客人,场面倒是十分热闹。
此时,台上类似于司仪的人开始介绍来宾,今年依然请到了昌平王爷、宁远侯、蔡祭酒、温太傅做评委,四人坐在上首,坐在他们旁边的就是盛名在外的苍玄大师。
陶颜言的位置看不清苍玄的脸,不过看那身段背影,俨然就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帅大叔。
赛事先是进行乐理考核,需要参加考核的人按照给出的曲谱分别挑选合适的乐器进行演奏。
今年参加选拔的有二十二人,除了三年前那届选出的四个拔尖的,还有十八人参赛。
看着在座的乐伶,陶颜言笑眼弯弯:“燕瘦环肥,真是养眼呐!陛下您快看,那两个长得特别好看。”
陶颜言拉着贺临璋朝两个美女看去,贺临璋只看了一眼便挪开了眼睛:“朕看过人间绝色,眼中再无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