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膳后,大家又品了会儿茶。这时,杨起起身说道:“今日难得曲老夫人和清婉姑娘来府中,晚些时候,府里安排了些杂耍助兴,还望大家喜欢。”
曲家老太太连忙道谢:“秦王殿下费心了,老身今日真是叨扰了。”
下午,众人来到园子中的戏台前,一边吃着茶点,一边看着杂耍。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引得众人阵阵喝彩。
天色渐晚,曲家老太太和曲清婉起身告辞。梅老夫人等人将她们送到府门口。
曲家老太太拉着梅老夫人的手说:“今日在王府,真是度过了愉快的一天,多谢梅老夫人的盛情款待。”
梅老夫人笑着说:“曲老姐姐客气了,日后咱们可要多走动。”
曲清婉也一一向众人行礼告别。众人看着曲家的马车远去,才转身回府。这一天的相聚,让曲家与秦王府的关系更近了一步。
……
众人都在转身回府,就梅耀祖一个人站在那儿依依不舍地看着曲府马车远去。
杨起看见这一幕,不由地打趣道,“哎哎哎!表哥,别看了,都没影儿了!”
“表弟,你就别笑话我了!”梅耀祖腼腆地挠了挠头。
杨起嘿嘿一笑,走上前揽住梅耀祖的肩膀,“我说表哥,你这一眼就陷进去啦?平日里看你挺稳重一人,今儿个怎么像丢了魂儿似的。”
梅耀祖脸涨得通红,争辩道:“哪有!就是觉得曲家二小姐……挺特别的。”
“哟,还不承认!”杨起挤眉弄眼,“我可都瞧出来了,你那眼睛就没从人家身上挪开过。怎么着,打算哪天去曲府提亲呐?”
梅耀祖有些不好意思地踢了踢脚下的石子,嗫嚅道:“这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呢,我……我就是心里头有个念想。”
杨起拍了拍他的胸脯,信誓旦旦地说:“怕什么!表哥你一表人才,又有能力,如今梅家在这京城里也是有头有脸的,
曲家没道理不答应。你可是我秦王的表哥,有点自信行不行?
要不这样,我回去和可卿说说,让她帮你打听打听曲二小姐的喜好,你也好投其所好呀!”
梅耀祖眼睛一亮,随即又有些担忧:“这……能行吗?会不会太唐突了?”
“哎呀,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杨起满不在乎地摆摆手,“这种事,我作为王爷不好出面,可卿和曲二小姐年纪相仿,又都是女子,说话方便,这事儿交给她准成。
说不定啊,过不了多久,你就能把曲二小姐娶回家啦!”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往府里走,刚进大门,就碰到了梅长生。
杨起立刻松开梅耀祖,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笑着说:“大舅,您这是要出门呀?”
梅长生笑着点点头,看向梅耀祖那还有些泛红的脸,打趣道:“破虏,耀祖这是怎么了,脸这么红,不会是有啥好事儿了吧?”
杨起抢着说道:“大舅,您还不知道吧,表哥看上曲府的二小姐啦!刚才人都走了,他还在那儿眼巴巴地望着呢!”
梅长生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原来是这样。曲家二小姐今日一见,确实是个不错的姑娘。
耀祖,你要是真心喜欢,就大胆去追求,别扭扭捏捏的。”
梅耀祖没想到父亲会这么开明,心里顿时踏实了许多,连忙点头:“爹,我知道了。”
梅长生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不过,感情的事儿急不得,你要多了解了解人家姑娘,看看你们是否真的合适。
而且,咱们梅家虽然有些家底,但也不能失了礼数。”
“是,爹。”梅耀祖应道。
杨起在一旁笑着说:“大舅您就放心吧,我会帮表哥好好谋划谋划的。
争取早日把曲二小姐娶进门,到时候咱们就等着喝喜酒咯!”
梅长生笑着摇摇头,“你这小子,就会贫嘴。不过破虏啊,
你如今身为秦王,虽说在自家人面前不摆架子是好事,但在外头还是要有王爷的威严,不可失了分寸。”
杨起恭敬地说:“大舅您说得是,我心里有数。在外面我自然会注意,只是在自家人跟前,我就想轻松自在些。”
梅长生点点头,“如此便好。你们俩要是在追求曲家姑娘这事儿上遇到什么难处,尽管跟我说。”
梅耀祖感激地说:“谢谢爹!”
杨起也跟着说:“大舅您真是太好啦!有您这句话,表哥这事儿肯定能成。”
梅长生笑着摆摆手,“行了,你们年轻人去折腾吧,我还有事就先走了。”说罢,便转身离开了。
梅耀祖和杨起则又凑在一起,开始商量起如何追求曲清婉的具体计划。
“我觉得咱们可以先找个机会约曲二小姐出来。”杨起提议道。
梅耀祖有些犹豫:“这恐怕不太容易吧,曲家规矩严,她未必能出来。”
“这有何难!表哥,你得换个思路看问题!”杨起自信满满地说,
“我听可卿说曲二小姐喜欢读书,咱们可以在城里最大的书斋办一场诗会,
邀请曲二小姐和其他一些名门闺秀参加。这样既名正言顺,又能让你和她有更多相处的机会。”
梅耀祖眼睛放光:“这个主意好!不过,诗会……破虏,我不会作诗啊!”
“小事一桩,包在我身上!”杨起拍着胸脯保证,“咱们就等着瞧吧,表哥,我一定帮你把这美事儿促成!”
两人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梅耀祖和曲清婉喜结连理的美好场景。
而这场因一眼心动引发的浪漫故事,也在他们的期待中,缓缓拉开了新的帷幕。
………
昌隆十七年 五月二十,雅韵园被装点得如梦似幻。园中的繁花似锦,微风拂过,花瓣轻舞,仿佛为大地铺上一层缤纷的锦毯。
秦王妃陈可卿举办的这场诗会,在京城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名门闺秀与贵族子弟们都翘首以盼,欲在这盛会中一展才情。
“秦王及王妃娘娘~~…——到!~~~”
诗会伊始,秦王杨起和王妃陈可卿进入雅韵园,来到园中的中间坐下,
紧接着陈可卿端庄地走上高台,声音温婉却又清晰地传遍全场:“今日盛会,旨在以诗会友,共赏诗词之美。
诗会共设三轮,每轮获胜者皆有丰厚奖赏。”台下众人听闻,眼中皆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
第一轮主题为“春日盛景”。众人围坐在亭台水榭旁,面前摆放着精致的笔墨纸砚。一时间,园中静谧,唯有笔尖摩挲纸张的沙沙声。
梅耀祖身着月白色长衫,手持毛笔,凝望着远处盛开的桃花,
脑海中浮现出春日的蓬勃生机,灵感如泉涌,挥笔写下:“春日桃枝绽粉腮,蝶蜂漫舞踏香来。东风巧绘山河秀,翠柳垂丝映碧苔 。”
曲清婉则静坐于湖边,看着湖面上泛起的层层涟漪,以及岸边随风摇曳的垂柳,若有所思。
随后,她轻提毛笔,在纸上落下娟秀字迹:“春湖潋滟映蓝天,柳线轻摇系画船。燕语呢喃催梦醒,繁花铺径韵如弦。”
时间到,小厮们将诗作收集起来。评委们展开诗作,细细品味。有的诗描绘了春日田野的热闹,有的诗勾勒出庭院里的盎然春意。
最终,曲清婉凭借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意境,赢得了第一轮比赛。
奖品是一套珍贵的湖笔和一方精美的端砚,她优雅地起身谢礼,引得女眷们一阵羡慕的低语。
短暂休息后,第二轮主题“思乡之情”开启。这一主题触动了不少人的心弦。
一位贵族子弟想起远方的故乡,家中的父母,不禁悲从中来,提笔写道:“故乡明月照心头,千里相思几度秋。梦里归帆风正起,醒来独倚望江楼。”
梅耀祖也陷入沉思,他忆起儿时在故乡的欢乐时光,那些熟悉的街巷与玩伴,有感而发:“故乡山水梦中留,柳下池塘戏小舟、遥念亲恩归未得,月光如水惹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