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像现在这样什么事情都压在他身上,都需要他亲自来处理。
第二天清晨,御书房内。
所有人都早早的来到了这里,朱棣也已经习惯性的在这里办公了。
自从徐皇后去世之后,朱棣的心情明显差了许多,早朝的地方几乎也不是那么的固定,很多时候,都是临时让小太监通知一声。
御书房虽然不小,鞥狂满朝文武在这里还是显得有几分拥挤。
“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朱棣抬头,神色冷漠的说道。
众人一看朱棣的神情,这脸色瞬间就变得紧张起来,这种感觉的朱棣让每个人都非常的惶恐不安。
当即便有几人急忙上前把自己手中的事情汇报了一遍。
朱棣虽然心情不好,不过在政事处理上依旧没有丝毫大意马虎的意思,很快就给予了批复。
甚至还提出了一些建议,只是神情,口吻,态度都比往日要更加的冷漠一些。
原本不少的公务,也仅仅只是用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处理的差不多了。
朱棣见状,似乎有些疲惫,起身说道:“还有事情吗?如果没有话的,就要找徐国公吧!”
说着便起身离开。
众人见状只能低头恭送。
很快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徐闻的身上。
有羡慕,有嫉妒,不过很快都转化成了灿烂的笑容。
“恭喜国公贺喜国公啊,此后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啊!”
“是啊,陛下如此信任国公,还请国公以后多多关照啊!”
众人纷纷上前围着徐闻讨好的笑着说道。
虽然之前也都知道徐闻目前负责所有的事务,可那毕竟是朱棣在后宫所言,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到了。
大家虽然依旧尊重徐闻,可更多的却是尊重徐闻的身份跟地位。
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朱棣这是当着所有人的面儿宣布了,等于是给了徐闻一个正式的名分,这含金量就高了啊!
不夸张的说,以后谁要是再敢跟徐闻打马虎眼,那就是不给朱棣面子,这个事情可就严重了。
而且徐闻也几乎是达到了做臣子的权力巅峰了。
不可能比这个更高更恐怖了。
甚至不夸张的说,太子跟汉王,现在都没有徐闻的权力大,都没有徐闻掌管的事情多。
只要徐闻一个不爽,任你有通天的手段,怕是都要倒霉。
当然,徐闻的权力太大,也同样得罪了很多人,这就像是一座大山,挡在了众人的面前,让人无法前行。
特别是一些元老,虽然也抱拳一脸恭喜,可阴沉的眸子深处,却明明闪烁着阴冷跟不爽。
徐闻见状,目光缓缓扫过眼前的众人,神色平静的说道:“诸位说笑了,不管在任何位置上,不管手中的权利有多大,终究都是为陛下办事,无需分的这么清楚。”
“还希望大家以后继续同心协力,帮陛下管理好我们这大明万里江山,当然,有些丑话我也会说在前头,我呢不是什么坏人,可同样也算不上什么好人,要是有人不按规律来,也别怪我心狠手辣。”
“大明王朝的律法,绝对不是摆设,我徐闻手中的尚方宝剑,也不是木头。除此之外,大家只需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我也不是没事儿找事的人!”
徐闻看着众人,郎朗说道。
众人一听,忙惶恐弯腰行礼表态。
“公爷放心,我们清楚自己的定位,绝对不会乱来!”
“是啊,我们都是经过考验的,您完全可以放心把事情交给我们来办、。”
众人笑着说道,甚至都已经有人开始表态了。
毕竟跟之前不同,现在徐闻也开始收学生了,哪怕他们之中不少人都已经几十岁了,也都豁出去了。
只要能够成为徐闻的门生哪怕是丢点脸也无所谓了,毕竟那可等于是一飞冲天了。
现在杨士奇等人哪一个不羡慕?
别说自己有没有能力,光是徐闻学生这个金字招牌打出去,别说普通官员了,放眼六部,谁敢不给面子?
再加上这一次杨士奇等修着永乐大典,这起飞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此时大家更多的还是懊恼,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先见之明,如杨士奇那般早早的拜徐闻门下。
那样本就有些根基的他们,能够得到的好处将会更大。
只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此时想要后悔也来不及了,所以只能示好,希望自己能够进入徐闻的法眼。
这里面还有不少人是南派官员,平时看徐闻那都是非常不爽的,可此时,也都是一脸的谄媚。
徐闻看着眼前这些人的反应,眼神也是越发的冰冷,人情冷暖在这一刻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别管曾经是什么立场,此时只有一个立场那就是让徐闻高兴,成为徐闻的人。
从而更好的接触权力,提升自己的段位。
对此徐闻自然也是无比清楚,当即笑着说道:“诸位只管放心办事,我呢会在暗中观察,如果真有人适合升迁的话,我自然会告诉陛下,告辞了!”
说完便转身离开。
留下众人个个眼睛一瞪,心里激动了起来。
这意思很明显啊,徐闻会帮他们升迁,只是是谁还不一定。
这同样也在告诉所有人,大家都有机会。
只要好好表现,只要能够入了徐闻的法眼,那就有一飞冲天的机会。
而这个入徐闻法眼的机会跟方式可就非常多了啊,并不拘泥于某一种。
只要找对方法了,那就有了一飞冲天的机会,这可比专心办事要快的多了啊1
“告辞了诸位,家里还有点事儿!”
“哎吆我也想起来了,今天我儿子娶二房!”
“我舅妈好像要生孩子了,我得去看看!”
众人纷纷剩下一句话,就慌忙冲了出去。
徐闻则跟杨士奇,杨荣,杨薄三人缓缓朝着宫外走去。
而现在整个朝堂之上,最闪耀的三颗新星此时却像是三个见到了老师的小学生,恭敬之中略带一些紧张的跟在徐闻的背后。
片刻之后,徐闻扭头看着杨士奇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