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舟车劳顿,他们可是连一般的犯人都不如啊!
张辅那可不惯着他们。
这一次差点都让徐闻因为他出征的事情受到了牵连,所以在心里张辅对于这黎氏父子也是不爽到了极致。
如果不是要把这些人带回京师,他早就弄死他们了。
此时每个人的心里也都是充满了悔恨啊!
好日子没过上,还把自己的小命给搭上了。
黎氏父子此时已经被吓的只能瑟瑟发抖,根本不知道说些什么了,更不敢为自己辩解分毫。
朱棣见状再度冷冷的呵斥道:“刑部尚书何在?”
“微臣在!”
刑部尚书急忙走了出来,弯腰行礼。
朱棣起身,居高临下,霸气十足的盯着刑部尚书怒吼道:“此事交给你来处理,若是办的不好,朕撤你职!”
不用说,这是要把黎氏父子拉去西市给活剐了。
而且还得大张旗鼓的剐!
让所有藩属国的使臣们看到。
这可是细致活,变相的扬大明国威。
看看,不听话的藩属国国王,胆敢对抗大明,最后还不被抓来京师,千刀万剐了?
下次哪个小国再敢以下犯上,先掂量自己脑袋够不够硬!
刑部尚书闻言,顿时一脸惶恐,忙恭敬说道:“陛下放心,微臣一定办好此事!不负陛下厚望!”
朱棣微微点头,笑着说道:“退朝吧,张辅跟国公留下!”
“是!”
众人纷纷起身离开。
朱棣看着两人笑着说道:“走吧,都陪我去花园走走!”
“是!”
两人互相看了一眼之后,嘴角都带着一抹笑意,一起跟着朱棣朝着御花园走去。
至于说了什么没人知道,便是连最贴身的小太监都被屏退了。
只有三人在御花园的凉亭之中闲聊。
数个时辰之后。
徐闻跟张辅在一起出宫。
一出宫门,张辅便转身跪在了徐闻的脚下,“多谢公爷提携,再造之恩!”
徐闻见状脸色骤变,急忙托起张辅,严厉的呵斥道:“起来,这成什么样子了,若是让别人看岂不是给你找麻烦?”
他徐闻倒是没什么好怕的了,他现在的处境跟位置几乎跟纪纲差不多了。
可张辅却不同了,他还年轻,还有着大好的前途。
这种事情被人知晓,肯定会做文章。
张辅看着徐闻,情绪有些激动的说道:“我知道,可,我实在是太想要谢谢您了,如果不是您,这一次我们未必能够活着离开交趾,更何况是建功立业了!”
这话张辅说的是一点都不夸张啊!
徐闻的演练,让他能够轻车熟路,让他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应对一切。
就这,有好几次都遇到了危险,外人见他加官进爵,风光无限,只有他自己知道,在那片陌生的领土上,他受到了多少威胁。
所以他才会如此的激动,才会如此迫切的想要感谢徐闻,哪怕明知道以他的身份贸然给徐闻下跪有些不合适。
可这是他最能够表达自己谢意的一种方式了。
徐闻重重的拍了拍张辅的肩膀,笑着说道:“好了,都不是外人,走,去国公府,今日不醉不归!”
张辅闻言,用力的点了点头,激动的笑着说道:“好,不醉不归!”
随后便上了徐闻的马车,一起朝着国公府而去。
到了国公府,两人就像是多年未见的亲人,有说不完话的,一直聊到了深夜,张辅直接在国公府住了一晚上才离开。
整个京师,也到处都在流传张辅的事迹。
张辅这个名字更是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徐闻这几天的心情也是非常的不错,能够看到张辅真正成长起来,简直比他自己加官进爵都要让他高兴。
这一日,王力匆匆冲进书房。
“公爷,郑大人回来了,听说携带了无数的奇珍异宝,陛下让你过去!”
王力激动的说道。
“什么?郑和回来了?”
徐闻一听顿时眼睛一瞪,激动的尖叫道。
他在郑和的身上也下了很大的本钱啊!
而且他对此事西方的发展也一直非常的好奇。
这些也都是他没有办法接触到的,哪怕是他的情报部门都没有办法为他探查到的。
但是郑和却能够做到这些。
“岳冲,走,快!”
徐闻催促道。
随后两人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了御书房。
“陛下,听说郑和回来了?”
徐闻上前激动的问道。
这一次郑和归来,不但能够带回来大量的好消息,同样也能够带回来不少的财富跟各种奇珍异宝啊!
绝对能够缓解一下朝廷的压力。
朱棣看着已经忘了礼数的徐闻,也忍不住笑着调侃道:“你好像很激动啊?”
徐闻忙笑着说道:“这是自然,郑和归来,就能够给朝廷注入新的钱财,陛下能够得到缓解,我跟着不也轻松一些吗?最近朝廷亏空实在是太严重了!”
朱棣闻言,神色唏嘘的点了点头,说道:“是啊,人已经在港口了,等会儿应该就到了!”
徐闻一听,顿时有些激动的说道:“陛下不想去看看吗?”
朱棣闻言顿时有些心动,对于郑和他同样也是寄予厚望啊!
这可是连当年的徐皇后都跟着一起努力的结果。
现在到底带回来多少东西,他心里也没底,同样对于西方世界的东西他也有几分好奇。
稍微思考了一下,朱棣便点了点头,说道:“行吧,朕跟你一起过去!”
说完,抬头看向了一旁的小太监,“准备出宫!”
“是!”
小太监一听,急忙起身冲了出去开始安排,皇帝出宫可不是小事儿,虽然依旧还是在京师附近,可这规模同样不能小。
龙江港,此时无数大船宛如海上巨兽一般有条不紊的朝着港口停靠。
沿岸的居民个个都被惊呆了。
虽然这龙江港自古以来都是造船宝地,可也从未见过如此多的船只啊!
这些大船层层叠叠,直接铺满了整个海绵。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会来这么多人啊?”
“是啊,我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啊,不过看穿着应该是我们大明朝的人啊!”
附近的居民,都纷纷在这里围观嘀咕。
有的为了能够看的更远一些,甚至爬到了房顶上,站在梯子上。
这一刻,万众瞩目。
“陛下到!”
突然一道洪亮的声音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