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晨曦迅速封锁庄子,不让人进不让人出,幸好庄子里有粮食有种的菜,还有一些家禽,够吃两个月。
就是庄子里每个院子也是封住,派人送饭,小莫氏带着儿子住这里,孩子更小,更要注意。
她这会想起牛痘,可是不知道如果万一真是天花,这会种牛痘还来不来得及。
再一个,怎么派人给父亲去信找患了牛痘的牛,这不是让庄子里的人接触外面的人了吗?
莫晨曦第一次虔诚地每天跪下,求菩萨保佑孙女不是天花,只是水痘。
原身有没有得过水痘她不知道,好在庄子里有得过水痘的下人,曹月娥也得过,她亲自照顾女儿。
莫晨曦度过了煎熬的十天,听王妈妈说慧珍身上的水痘结了痂,开始脱落,她松一口气。
最开始的时候她去了儿媳院子,是儿媳不让她过来,说婆婆体弱,万一染上了她分身无术
莫晨曦没有逞能,因为她确实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得过水痘,收获水垢,最主要的是她想天花的问题。
万一慧珍得的是天花,她要做很多事情,她要想办法和父亲联系,找身上有牛痘的牛。
等到慧珍好差不多了,莫晨曦去看孙女,见曹月娥抱着慧珍,慧真无精打采,哼哼唧唧。
莫晨曦见孙女瘦了一圈,以前的她胖乎乎,如今下巴都尖了,就是曹月娥也瘦得脱了相。
她来古代三年多,发现一个现象,无论男孩女孩,胖乎乎的都招人稀罕。
现在想想,就是现代说那句话,胖一点的人进icu出来是瘦子,瘦子进去出来是盒子。
古代医疗水平差,感冒都能要人命,胖点的人能扛一扛。
何慧珍脸上有明显的疤痕,莫晨曦伸手要抱孙女,何慧珍揽着母亲的脖子不松手
曹月娥歉意地说道:“这出了痘,每天只让我抱。”
莫晨曦坐下说道:“这会还不舒服,孩子的心里自然是娘是最亲的,最让她安心的”
曹月娥落了泪,想到自己的亲娘都没抱过她。何慧珍见亲娘哭,撇着嘴也要哭,曹月娥急忙收住泪。
她搂着女儿,又给婆婆解释:“我是看慧珍脸上这些疤痕,万一要是去不掉,是个小子还好说,是个闺女就破了相。”
莫晨曦说道:“这才刚结了痂,要不了一两年就没了。慧珍现在还小不能涂抹什么,等大个几岁我买上好的珍珠粉给我们慧珍,祖母挣钱做什么啊?就是给慧珍花的,将来,还要给我们慧珍准备十里红妆的嫁妆。”
曹月娥知道婆婆是安慰她,她很感激,婆婆说过孙女孙子都是一样的,不只是说,也是这么做的。
上回朝廷赏了一万两,给她五千两,给小姑子陪嫁五千两。她没有吃味,她已经澄清,如果婆婆给小姑子陪嫁银子,不给她任何,谁也说不上啥。
九月底,莫晨曦带着人回了京城,回去两天后她进宫。
关于牛痘的事她自己做不了,也不可能找张大夫合作。张大夫会不会相信她?做出来找谁试验?
王太后见孝节夫人主动进宫见她,想着肯定是有什么事。之前给她说过让她常进宫没事陪她说说话,可是孝节夫人答应的可好了,就是很少进宫。
很是怀念在庄子里非要给她送鸡的那个莫氏。
行完礼之后,莫晨曦眼神看向大殿里的嬷嬷,王太后使个眼色,几位嬷嬷退下。
王太后说道:“孝节夫人先坐下,这里说话传不到外面。”
她心里好奇,不知孝节夫人要说什么。
莫晨曦坐下后说道:“中秋节前,我孙女出痘,好在有惊无险,平安顺利。”
“那就好,你家孙女,一岁多了吧,最怕的就是周岁内的孩子出水痘。”
王太后知道孝节夫人不可能进宫来说她孙女出水痘的事情,但为什么以这个为话引子呢?
“我孙女大年三十的生辰,快两岁了,我是因为孙女的事日夜磕头求痘娘娘,有一日睡觉做梦,梦见痘娘娘给我说了一个方法,说牛也会出痘叫牛痘,如果把牛肚结了痂磨成粉末,吹向人的鼻子,或者刺破胳膊染上牛痘,会有发热恶心想吐的症状,但是过后就算出现天花能有八九成不会染上。”
她不是学医的,话不能说绝对。
王太后的手搭在扶手上,听到莫晨曦说的话,手紧紧地抓住扶手。
天花,如天上飘下的雪花覆盖大地。
如同瘟疫一样,谈则色变。
孝节夫人说有方法能预防?
还是八九成?
王太后没怀疑孝节夫人说的话,因为孝节夫人不是一般人,痘娘娘给她说的,那就是真的。
她甚至想,孝节夫人没准是下凡的菩萨,普度众生的。大长公主带回来两种东西,一个准备喂狗,一个当花草,都让孝节夫人想到能吃的方面。
民以食为天,能心中有让老百姓能吃饱的心,就是菩萨转世。
“这事还有谁知道?”
“我孙女出痘的事,我家里人和亲戚都知道,但是我做梦的事情,我只给太后娘娘说了。我可以在做出来牛痘之后第一个做实验。”
王太后说道:“这个以后再说,你回去先歇一阵子,回头让安太医和你一起。”
莫晨曦出了宫,她很想去看看小儿子,但又想算了,不必多事。
她自己因为原身身体的缘故偏瘦,从今天开始要努力增胖,晚上宵夜再来一顿。
做馄饨啦,疙瘩汤啦,反正都是高碳水的。
番茄今年已经冻出来了,首先她就做番茄炒鸡蛋、番茄疙瘩汤吃了,估计品种是最古老的品种,别看小,几个就有很浓郁的番茄味。
等她连吃好几顿啥事没都没有的时候,她才给父亲说了这个可以做菜,把父亲吓一跳,责备她就算能做菜,也不能自己亲自做实验。
之后莫晨曦不管了,让父亲把种植方法上贡给朝廷,功劳要给父亲,不过也少不了含山大长公主的功劳,是她带回来的。
莫晨曦亲自下厨,家里三个女人,她、曹月娥,还有小莫氏,都是要补的,每天晚上一起吃宵夜。
曹月娥感激,觉得婆婆是为了她,小莫氏诚惶诚恐,她还在喂奶,夫人想让她奶水足才让她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