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晨曦给王太后说了想给曹家赵家人都种痘,顺便给儿子请假。
王太后说道:“我知道你是好心,但,万事考虑周全,你能不能承担万一的后果。我小时候在关中,有家孙子得了重病,孩子外祖母找了个偏方,经过女儿的同意,亲家母还感激她。可是后来孩子还是没了。哪怕当初大夫说灵丹妙药也救不了,当初用偏方也是死马当活马医,但是,孩子的祖母却怨恨上了亲家,就是孩子娘也怨自己的母亲,因为这事亲家差点变成仇人。”
莫晨曦一下醒悟,就是在现代类似的情况还少吗?她是好心想让两个亲家家里都种上痘,可是万一有哪个不好,别人指定埋怨她,不是埋怨是仇恨。
不要说别人,就是她的亲生女出了问题,儿媳能不怨她?还有自个的儿子,如果出现问题,蒋老太太要是正常,恐怕要吃了她。
莫晨曦站起来福下身说道:“多谢太后娘娘提醒。”
王太后说道:“这人心哪,是最难说清楚的。我是太后,我可以一个命令下去全城种痘。你也知道种牛痘不是百分之百的存活率,哪怕有那个百分之二的死亡率,我这个太后位置坐不稳。多少人会揪着这个逼着我吃斋念佛,皇上还没成亲,我不能倒下。”
莫晨曦明白了王太后为何没有推广实施,自己还是想得天真。想一想确实如此,王太后没有怜悯百姓之心吗?自己没有想让认识的人家提前预防天花的种痘措施吗?
但是,有个万一,自己就万劫不复。
王太后说道:“你家次子很是有趣,只比姬承平长子大两岁,却像个兄长般照顾他。”
莫晨曦说道:“臣妾嘱咐过儿子,要对皇上恭敬,对同窗有爱,立夫年龄比他小,又是他大哥师弟,把他当亲弟弟。”
王太后微微一笑道:“之前香香她爹曾说你大弟很像承平,我看你家次子像承平。”
莫晨曦惊讶,汕昆的性子随和,和姬先生不一样。
“我是说那一板一眼的像承平,你交代要照顾立夫,他连去方便都跟着,生怕他摔倒了吗?”
王太后的语气像玩笑般,莫晨曦不好意思道:“我两个儿子都有些死心眼,随了我。我就是如此,要做的事尽量做得尽善尽美。”
“香香她爹也是如此,”王太后笑道,“不然那会他非要给你家盖酒楼,我都说他,没把你当成失心疯也就是莫家了,换了一家,人家得把你打出去。”
莫晨曦觉得今天的太后笑得最多,说的话也像唠家常一样。
她有些同情,说起来是太后,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可是平时连个说家常的人都没有。
她也微笑,“当时我父亲很谨慎,还出去打听哪个王姓大户人家在平阳府,想到廖五太太娘家。我给我父亲说,我理解王大哥,我的性子有点如此,想做什么恨不得不吃不喝也要做出来。”
王太后哦了一声,“看不出来,看着你性子柔和。”
话是这么说,她知道性子柔和的人做不出搬离婆家,做不出看到一农作物非要种出来的执拗。
堂弟说莫大人的长子性子和承平相似,可能随了莫大人。
莫大人和他女儿一样,看着像弥勒佛,骨子里认死理,不然也不会种了一辈子菜,送礼就送干菜。
王太后和莫夫人聊天,观察她,确定她不知皇上的异样,她家儿子如此也是听了母亲的话,再加上莫家祖传的认死理的性子。
莫晨曦进宫一趟,觉得太后是提醒她种痘的事情,她确实要重新考虑一下了。
她发愁的是女儿长女静宜用什么理由让她回娘家半个月呢?
不管了,先给家里的人种上痘再说,看到了效果,再给女儿说,也不急于这一时。
回到家刚坐下,曹月娥过来说赵家派人来报喜,静宜怀孕了。
莫晨曦欢喜道:“有没有准备礼物我这会儿就去赵家。”
曹月娥说道:“已经准备好了,娘,我就不过去了,替我给妹妹道喜。”
因为慧珍出痘,虽然过去了一段时间,身为亲自照顾女儿的曹月娥不适合串门。
莫晨曦去了赵家,赵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赵夫人殷勤地招待。
“刚派人去你家报喜,说你进宫去了,我就知道一会儿你要过来,你放心,你怎么对儿媳的,我也怎么对儿媳。”
莫晨曦笑道:“我要是不放心,就不会把女儿嫁到赵家了,当初就是冲着你和伯娘,然后再看女婿。”
双方互相奉承着,接着赵夫人说道:“你怎么让你家汕昆请假半个月?我是听我家老爷说的,我家老爷在宫门口遇见你家汕昆。”
莫晨曦又心软了,听了王太后的话觉得有道理,可是又想着明知这个是个好东西瞒着亲家不好,那她就着这个话题,把种痘的事情说一下,也把万一说重点。
“有件事情我说了你们可千万别传出去,安太医有个秘方,这不是天冷了吗?用这个秘方可以预防冬天的寒流,就是要在家喝药十天半个月的。”
赵夫人说道:“还有这种好事,那能不能麻烦你让我赵家人也跟着一起。”
莫晨曦犹犹豫豫道:“安太医说了,就算是灵丹妙药也没有完全灵验的,为何要在家里喝药半个月呢,有的人药性不服,没准就……不过身强体壮者大多数都能扛过去。”
她又小声说道:“所以这几个月我让家里人每天多吃,晚上也加一餐。前一阵子我不是在城外庄子里吗?就是和安太医一起琢磨这个药,我和我身边的两个婆子都喝了这个药,刚开始难受几天,细心照顾没事。但,庄子里有几人没扛过去。”
赵老太太和赵夫人互相看看,心里都想莫夫人的身体都能扛过去,那她们准没事。
再一个莫夫人不可能拿她亲儿子去冒这个险。
莫晨曦继续说道:“小儿最好七八岁了再喝那个药。”
赵老夫人说道:“小儿可得注意,要不你看三岁之内的小儿很少带出门,巷子里跑着玩的,都是七八岁以上的了。你给安太医说,麻烦他,看能不能给我赵家也配几副药,价格好说。”
莫晨曦为难道:“安太医说了,必须写下字据,如果万一,不要找他算账。他是大夫,不是神仙。我是写了字据,他才同意。我想着等汕昆几个喝了药后再给你们说的,因为我想让静宜也喝药。现在别想了,等几年之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