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怒君震群臣
半个月的时光转瞬即逝,羌国的永昌城依旧屹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城墙厚重,见证着岁月的沧桑与兴衰。
城中的皇宫,飞檐斗拱,气势恢宏,本应是权力与威严的象征,此刻却仿佛被阴霾所笼罩,一场前所未有的雷霆风暴正在这里悄然酝酿。
皇宫之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平日里沉稳冷静的百里中君,此刻却像是变了一个人。
他的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那怒火仿佛能将周围的一切都焚烧殆尽。
只见他猛地一抬手,将眼前桌案上的东西全部掀翻了出去,珍贵的瓷器、精美的文书散落一地,发出清脆而又刺耳的声响,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
他的手中,紧紧攥着一封书信,那封信已经被他捏得不成样子,纸张皱巴巴的,仿佛在诉说着主人此刻内心的极度愤怒与痛苦。
而他如此生气的根源,正是来自这封看似普通却又意义非凡的信件。
百里中君怎么也无法相信,那个曾在他儿时给予温暖怀抱、温柔教导的母后,竟然会做出这般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直接前往大雍投降!
尽管在内心深处,他早有预感,随着大雍势力的不断扩张,羌国或许会面临艰难的抉择,但他万万没想到,主动促成这一屈辱结果的,竟是自己的母后。
这还不是最让他感到愤怒的。真正令他难以接受的是,就在不久之前,朝堂上的臣子们还纷纷劝谏他放弃南离之地,说那是一块难以守住的烫手山芋,放弃是为了保存羌国的实力。
当时他虽心中不悦,但也在权衡利弊。
可如今,这封信却像是一记沉重的耳光,狠狠地扇在了他的脸上。
前脚臣子们刚说完那些话,后脚这封信就到了。
这只能说明,除了个别几个与他一心的忠臣,其余的人,恐怕早就已经和大雍暗中勾结,背叛了他,背叛了羌国!
看完信的那一刻,百里中君心中的怒火彻底爆发。
他再也无法压抑自己的情绪,猛地将龙案上的东西一扫而空,那些象征着皇权的摆件、文件纷纷落地。
他单手用力扶着龙案,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另一只手愤怒地扫过朝堂上的群臣,大声怒吼道:
“说!你们是不是早就与大雍串通一气,来祸害我羌国的百年基业?”
他的声音在宫殿中回荡,充满了愤怒与质问,眼神中透露出的失望与决绝,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寒而栗。
群臣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质问吓得纷纷跪地。
有的大臣吓得脸色苍白,浑身颤抖,不敢直视百里中君的眼睛!
有的则低着头,默不作声,试图逃避这尖锐的问题;还有的偷偷交换着眼神,似乎在盘算着如何应对这场危机。
一时间,宫殿中只剩下众人慌乱的呼吸声和衣物的摩擦声。
在羌国的历史长河中,那巍峨耸立的朝堂,曾经是神圣而庄重的所在。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光洁的石板地面上,金砖熠熠生辉。
朝堂之上,君臣共议国家大事,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羌国的兴衰荣辱,每一次探讨都是为了让羌国的百姓能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
那时,这里是智慧碰撞的舞台,是决定羌国命运的中枢,君王与臣子们心怀天下,为了国家的昌盛齐心协力。
可如今,这曾经充满希望与力量的朝堂,却被一层阴霾所笼罩,猜忌与背叛的气息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
曾经的肝胆相照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官员们之间的互相算计、勾心斗角。为了权力和利益,他们不惜出卖灵魂,背叛国家与君主。
百里中君站在这朝堂之上,看着眼前这令人作呕的一幕,心中满是悲凉与愤怒。
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却又陌生的面孔,这些曾经在他身边信誓旦旦、忠心耿耿的臣子,如今却让他感到无比的陌生。
他想起往昔,自己为了羌国的发展,夙兴夜寐,不辞辛劳,对这些臣子们也是信任有加,委以重任。可换来的,竟是这般的结果。
满朝官员们此时都低着头,看着已经疯狂的百里中君,想说话,却又不敢说。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不安,偶尔有人抬起头,与百里中君愤怒的目光对视,又迅速低下头去,仿佛那目光是一把利刃,能将他们刺穿。
没有人知道如此愤怒的百里中君会做出什么不得了的举动。
在这寂静压抑的朝堂里,官员们心中各自打着算盘。
万一一个不小心,触怒了龙颜,被百里中君来个满门抄斩,那可就彻底玩大了。
家中的娇妻美妾、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子女,都将受到牵连。
他们的命运,或许就因为自己的一句话而彻底改变。
有了如此想法,他们紧闭双唇,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然而,他们的不敢说话,却像是一把盐撒在百里中君的伤口上,只是让他更加的愤怒了。
只见百里中君大手一挥,大声吼道:
“来人!” 那声音犹如洪钟,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一声大喊,门外瞬间跑来了数十个禁军。
这些禁军身着铠甲,手持长枪,整齐地排列在大殿之中,他们冷峻的面容和锐利的目光,让在场的官员们心中一惊,根本不知道百里中君要做什么。
然而,下一瞬,百里中君直接下令:
“将他们给朕看着,谁敢起来,立即乱棍打出,他们不是不说话吗?那就都跪着好好想想该如何骗朕!”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失望,胸膛剧烈地起伏着。
“有人想好了,就带他来见朕,想不好,一直跪着!”
这两句话,基本都是吼出来的,百里中君的愤怒已经到达了极点。
说罢,他直接大步离开了大殿,留下的只有那回荡在空气中的余音和一脸茫然的大臣们。
大臣们面面相觑,有的眼中满是无奈,有的则露出了一丝不甘。
他们就这样跪在冰冷的地面上,心中思绪万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