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
孟太后与李师师两个人面面相觑,这是什么词。
赵元看到两个老太太都被自己争懵了,连忙解释了一下。
李师师不禁气极而笑,这是什么虎狼之词,这大宋都是你的,还需要什么相亲。
你喜欢谁直接纳进宫里不就好了。
李师师摇了摇头,在那恨铁不成钢,说道。
“只要是大宋未婚的女子,凡是陛下有中意之人,身份清白,皆可纳进宫来。”
李师师也是给他放宽了范围,只要身份清白,只要不当皇后,皆可进宫。
赵元则是看着李师师,有点目瞪口呆,没有想到自己的老娘的思想这么前卫。
其实赵元现在多少还是有点后世的思想观念,毕竟在一夫一妻的思想的“毒害”下。
突然,让一个人妻妾成群,多少还是有点受不了的,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妻妾成群。
就是原来你只能有1个老婆,现在你娶了20个老婆,老妈还嫌少的既视感。
李师师也是真的着急,毕竟赵元的便宜老爹,在这方面可是出列拔萃。
而且,他还听说现在被扣押在金人的那边,现在又有了新的子嗣。
老子都这么努力,而作为儿子的赵元,却是又不开花,又不结果。
这让她作为老妈怎么能够不着急,万一赵元哪天有事,连个子嗣都没有留下,这个皇位不是又便宜赵佶那个老东西了。
不过,现在赵佶在金朝过得十分的舒服,毕竟现在大宋十分的强势。
而且朝中还有宇文虚中,在暗中照顾,赵佶的待遇比在那历史上可是真的是天差地别。
现在是完颜昌的座上宾,除了不能离开上京以外,过得比完颜吴乞买都潇洒了很多。
而且现在金人的很多官员,正在与宋人做生意,也想走赵佶的这条线。
纷纷向赵佶索要墨宝,甚至很多人出资购买。
虽然他无能,但是人家毕竟也是宋朝的皇帝,现在儿子还是宋朝的皇帝,父凭子贵。
与宋朝的商人坐在一起,来上一句,我与你们原来大宋皇帝赵佶可是至交好友,就是现在大宋皇帝,见到我也要叫声叔叔。
你想这样的聊天,那个大宋的商人听到,不得给几分薄面,然后再拿出赵佶的墨宝,谁能不信。
李师师看着在那里没有说话的赵元,于是试探的问着。
“要不然先立妃,既然古丽一直侍奉你的左右,那样先纳妃。”
“那皇后是谁?”
赵元突然好奇的问道,他知道既然立妃,那肯定是有了皇后的人选。
不然,李师师和孟太后,不会这么轻易让自己立一个异族人为妃,这在她们的观念里面肯定是不允许的。
李师师则是果然一副不出所料的样子,她确实已经给赵元选好了一个心仪的人选。
“东京人,父亲是吴近。。。。”
还没等李师师说完,赵元一脸的惊诧,历史的车轮开始修正了吗?
这个人他知道,而且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寿皇后,历经四代皇帝。
这不就是慈烈皇后吴氏,宋高宗赵构第二任皇后。
吴氏十四岁入宫,后侍奉赵构,赵构登基后封吴氏为义郡夫人,又累进封为才人、婉仪、贵妃。
绍兴十三年(1143年)被册立为皇后。83岁去世,谥曰宪圣慈烈皇后,祔葬于永思陵。
吴后一生,经历高、孝、光、宁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长达五十五年,是中国历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之一。
现在赵构没有登基,而是自己登基为皇,没有想到这个吴氏竟然又要入宫了。
“陛下,知道?”
李师师一脸惊奇的看着赵元,和孟太后互相对视了一眼。
这可是她千挑万选的,而且家世清白,为人贤淑,现在正是嫁人的好年龄。
赵元无奈的笑了笑,自己怎么能不知道,吴氏最出名的就是在赵构登基的初期,内忧外患,她常常穿着戎装侍奉左右。
而且善解人意,十分的有担当,当高宗到四明时,卫士发生兵变,闯进宫内的士兵询问宋高宗在哪里,吴氏骗过他们得以免祸。
吴氏博习书史,又通晓书法翰墨,是个不可多得的贤内助。
“这个,全凭母后做主。”
赵元没有多说什么,毕竟选女人对于他来说还是比较有难度。
因为,皇帝不用选,全是拿来主义,小孩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
“好,那就后日纳彩!”
赵元看着兴致勃勃的李师师,容光焕发。
皇帝纳后不需要媒人,而是命高官为纳后使节,到皇帝本人和皇族尊长预先选定的皇后家中行纳采礼。
“这个时间来不及吧?”
“来的及,来人立即通知礼部尚书梅执礼,告知纳后。”
李师师立即站起身来,高声对着外面喊道。
“谨遵懿旨!”
外面一阵脚步声渐渐远去。
在宋朝,皇帝纳后程序十分的繁琐,而且参与人员众多。
皇帝纳皇后,要命三公之一的年高望重的大臣太尉为使,主管皇族事务的宗正卿为副使,吏部也要参与其事。
也就是说现在只有梅执礼符合这个条件,而且钱盖的吏部也要参与其中。
迎后的正日,文武九品以上官员,各少数民族首领,外邦藩客,皆集于太极殿。
宰相待中主持典礼仪式。
这就是李纲的活。
皇帝衮冕御舆,出自西房即御座。
待中前承制,宜制曰:“·纳某官某氏女为皇后,命公等持节行纳采等礼。”
正使、副使再拜,然后才出发。
而且“六礼”中的三礼都在同一天完成,纳吉、纳征、请期。
而且,皇帝的六礼第一项纳采”,是男方上门求亲。
而皇帝身份高贵,不需要去“求”,所以把“纳采”改为“采择”,意思是“选择”之意。
后面的女家更是低微,在问名环节,皇后的父亲应该跪着回答。
所以虽然贵为皇后,但是在出嫁的时候,也是比较的弱势,更是没有什么亲家见面的环节。
“那朕就先回文德殿了。”
赵元看到这个时候,自己再不溜,李师师还想继续在那里唠叨。
“哎。。。陛下,还是要注意身体。”
李师师看到招远要跑,也没有再阻拦,毕竟今天的目的已经达到。
剩下的就不用,皇帝陛下操心了。
赵元躬身行礼,逃跑一般离开了太后的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