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侯,这诗词终乃小道!纵观古今,能为帝师者,无不是经学大家!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文章经义才是重中之重!”御史大义凛然道。
“没错!太子殿下乃国之偖君,要学的是如何治理天下!而不是吟风弄月的诗词!”一名世家官员出声附和。
这些人是抓住了二郎的软肋呀!
房玄龄心下一沉。
房俊的诗词冠绝大唐不假!
但是,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帝师,光懂诗词是远远不够的!
可是这一年来房俊除了诗词和算学外,从未写出过什么出彩的文章!
这小子有麻烦了呀!
程咬金等一众武将也是心头一紧。
李世民握着龙椅扶手的手也不禁微微颤了一下。
房俊环视殿内群臣,微微一笑,朗声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哈哈哈……”
“好一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二郎大才!如此千古雄文,当浮一大白啊!”孔颖达双眼一亮,哈哈大笑,抚须赞道。
一篇师说一出,百官满脸震撼,目瞪口呆。
房俊微微颔首,接着说道:“自魏晋以来,门第观念盛行,世家子弟不论学问本事只凭借出身举荐,便能获取官职!
大量滥竽充数之辈混迹官场,为祸一方!
而那些寒门子弟寒窗苦读十年,能熬出头的又有几个?
难道他们的学问和本事比那些世家子弟差吗?!
不!他们差的是出身!差的是没有资源!
前隋文帝打破九品中正制开创科举,让寒门子弟也有机会进入朝堂,可效果却是微乎其微!
为何?因为世家垄断文化!将大量的教育资源握在手中,不愿与平民共享!平民连字都认不全如何科举?
世家自诩高人一等,甚至有时候还凌驾于皇权之上,轻而易举颠覆一个皇朝!
比如西晋的八王之乱,许多世家大族为了家族利益,参于其中!
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国家陷入长久动荡,北方异族趁机叩边南下!
五胡乱华的惨状还历历在目!此风绝不可长!文化垄断必须打破!人人都有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
“好!说的好!”话音落下,李世民豁然起身,大声叫好。
“二郎说的好啊!谁说我寒门子弟就该低人一等,不能为官?!”出身寒门的马周激动落泪。
“二郎之刚正风骨,简直我辈楷模矣!”魏征一脸感慨。
能站在这里的都不是傻子,房俊话中的道理他们又岂会不知?!只是平时没人敢说罢了!
一众世家官员齐齐色变。
“房侯,你可知你这么做的后果?一旦推行全民教育,大家都去念书了,那谁还会去种田?”御史怒声质问。
“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大人莫非还想推行愚民政策?
读书并不只是为了科举入仕,而是让人明理开智,让人能明辨是非!
为何百姓容易受人蛊惑?被有心人操控?难道是因为他们天生痴傻吗?
不是!是因为他们脑袋空空,没有知识,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才会人云亦云!”房俊瞥了他一眼,冷声道。
“你……”御史气得浑身发颤。
“房侯,本官认为这推行全民教育,弊大于利!此事绝不可为!”一名世家官员出声反驳。
“没错!本官强烈反对!”
“附议!”
…………
见大道理说不过,世家官员采取了耍赖模式。
“赵国公认为读书是为了什么?”房俊看向正吃瓜吃的起劲的长孙无忌,朗声问道。
“读书为了什么?房侯刚刚不是说了吗?”长孙无忌咬牙,反问道。
“哎,个人观点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赵国公大可畅所欲言!”房俊摆手。
众人的目光也齐齐朝他看来。
长孙无忌心中暗暗叫苦,但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这读圣贤书,除了科举入仕,开智明理之外,还有最重要一点是我华夏文化的传承!”
“嗯,赵国公言之有理!文化传承乃是一个民族延续的重中之重!”褚遂良点头附和。
众人也是齐齐点头。
“赵国公刚刚也说了,这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可你们在做什么?你们竟想将老祖宗的智慧结晶据为己有!
你们这是在挖我华夏的根呐!若我华夏文化有朝一日传承断绝,那你们就是千古罪人,必将遗臭万年!”房俊看着一众世家官员,怒声说道。
“竖子安敢胡说八道污蔑我等?!”最先站出来的那名御史气的是七窍生烟,怒不可遏。
“诸位大人,读书是为了什么?还有人知道吗?”房俊再次向众人发出了灵魂拷问。
大殿众人默然无声。
“我辈读书人,应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房俊脸色一肃,大声说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轰隆!
此四句一出,众人脑海中犹如响起了一道惊天巨雷!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好!说的好!二郎此言,简直振聋发聩,如雷贯耳!我辈读书人就应该有这样的担当!”孔颖达激动的脸色涨红,浑身发颤。
一众文官咀嚼着这四句真言,看房俊的眼神彻底变了!
这小子有成圣之姿啊!!
一众世家官员一个个脸色灰败。
先前弹劾房俊的那名御史更是瘫倒在地,直接怀疑人生了。
呵呵,非得要逼老子出大招,你们才舒服是吧?!房俊见状,心中冷笑不止。
我房家莫非真要出圣人了?!房玄龄看着自家二郎,如见妖魔,惊骇莫名。
哈哈哈……朕果然没看错这小子!李世民心头狂喜。
…………
今早在朝堂发生的一幕,很快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坊间流传,霎时间,文坛震动!
无数书生士子走上街头,为房俊摇旗呐喊,他们将房俊说的那四句真言奉为圭臬!
国子监更是将将房俊所作的师说和四句真言,刻录在门口石碑之上,供万千学子观摩!
各大书院私塾纷纷效仿!
而世家则如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瑟瑟发抖,家中子弟连门都不敢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