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帝钦点了状元、榜眼、探花后,汤思退便领着一众知贡举官,紧锣密鼓地筹备起传胪。所谓传胪也就是“唱名仪式”,是此次恩科的华彩终章,也是无上荣誉的象征。参与殿试的举子们虽都已获进士功名,可最终排名就取决于这唱名的先后。届时,巍峨的集英殿将迎来新科进士们,朝廷重臣也会身着庄重朝服,肃穆而立,皇帝更是亲临,彰显对新科进士的珍视。
翌日清晨,天色微亮,熹微的晨光透过云层洒在皇宫的琉璃瓦上。仕林和留正与一众新科进士,陆陆续续踏入集英殿。留正已没了殿试时的慌乱,神色从容,一切尘埃落定,他做到了“但尽所能”,剩下的便听天由命。反观仕林,内心却忐忑不安。上一场的失利仍历历在目,此刻他虽竭尽全力,可结果如何,是否辜负皇帝和建王期许,有负家人红颜厚望,犹未可知。
随着礼乐奏响,悠扬庄重的乐声传遍皇宫,仕林和一众新科进士,齐列两旁。汤思退作为本次恩科主试,手持金榜,缓缓走入大殿中央。
此刻大殿上,除了礼乐声悠远绵长外,在场众人无不屏息凝神,静待佳音。
汤思退目光扫过一众新科进士,竟也不禁回忆起自己在绍兴十五年高中进士的场景,那时的他,也如同眼前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一般,满怀憧憬,叫人向往。
但很快,汤思退抽回了往日思绪,清了清嗓子,朗声道:“今科殿试,众士子皆才思敏捷、学识超群,实乃我大宋之幸。望众士子,不忘初心,牢记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谋福之使命。入仕之后,当秉持清正廉洁之操守,切不可被名利蒙蔽双眼。朝堂风云变幻,唯有坚守本心,方能在仕途上行稳致远。今日,你们踏上荣耀新程,望来日,皆能以卓越才学,为我大宋铸就辉煌,青史留名!”
早在入殿之前,众士子们就已接受了朝廷提前的演练,场面话也早已烂熟于心。
汤思退话音刚落,士子们瞬间整齐跪地,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一丝拖沓。紧接着,众人齐声高呼,声音响彻整个集英殿,气势如虹:“臣等定当铭记大人教诲,不负朝廷期许。此后定当秉持清正廉洁,一心奉公,以所学之才,解民生之困,安社稷之基。愿为大宋江山披肝沥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若有违此誓,甘愿受千刀万剐,万死不辞!”他们的声音坚定有力,在大殿内久久回荡。
随即汤思退徐徐展开金榜,依次宣读进士姓名、籍贯与名次。
汤思退望了一眼台下的仕林,随即朗声道:“此次恩科,榜首之人,姓许名仕林,杭州钱塘县人氏。其文章见解独到,笔力雄健,以治国安邦之宏论,拔得头筹,高中状元!”
仕林和汤思退眼神交汇,不禁心中一紧,随即闻听自己状元及第,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此刻的他似有些手足无措,喜悦与激动充斥着内心,一时间竟忘了出列谢恩。
留正眼疾手快,一脚把仕林踢了出去,此刻稍有迟疑,便是对皇帝不敬。挨了一脚的仕林即刻清醒了过来,赶忙出列,行三拜九叩大礼,俯身跪地谢恩:“臣许仕林,谢陛下隆恩!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汤思退微微一笑,似也是对仕林的赞许,随即继续宣读今科榜眼、探花,宣读完头甲前三名后,汤思退接着开始宣读二甲名单。
留正满怀期待,他自知以自己的才学,定与头甲无缘,但愿能在二甲前列,也好混个一官半职。
汤思退一连宣读了五名二甲人员的姓名,留正内心愈发慌乱,他双眼紧闭,掌心来回揉搓,小声喃喃,似在求菩萨保佑。
汤思退微微停顿后,接着念道:“二甲进士,第六名,留正,泉州永春县人氏。其策论逻辑缜密,见解非凡,于民生、吏治之论述切中时弊,以斐然文采与深刻见识,位列二甲第六。”
留正闻言,几乎热泪盈眶,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方才还是时刻准备出列的身体,一下子僵硬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依靠着“坚强”的意志,这才勉强挪动身躯,出列行三拜九叩大礼后,眼眶泛红,哽咽着,声嘶力竭道:“臣!留正!谢!陛下隆恩!臣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君王,知遇之恩!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说罢,再度俯首跪地,连磕三个响头。
皇帝和汤思退等在场一众朝臣,也不禁被留正的举动逗笑,他们也理解这些新科进士,十年寒窗,承载巨大的压力,一举高中,激动之情,难以言喻。但见留正一直拼命磕头,皇帝眼神示意汤思退后,汤思退朗声道:“留进士,快快平身,快快平身~”说罢,汤思退眼神飘向仕林。
仕林心领神会,出列扶起了伏在地上的留正,他此刻已然热泪盈眶,感动涕零,在仕林的搀扶下,这才缓缓起身,退了回去。
随后,汤思退又依次宣读了二甲、三甲进士名单。每宣读一个名字,被点到之人皆面露喜色,出列谢恩。整个大殿内,气氛既庄重又热烈,新科进士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自豪。
在汤思退宣读之际,皇帝轻声对建王说道:“昚儿,今殿中诸臣,皆为汝他日之股肱良才。彼等风华正茂,年齿与汝相侔,日后君臣相济,时日悠长。朕今决意遣其分赴四方州府,以历实务、练才干。待汝亲秉朝政之时,可于其间悉心遴选举措有方、才略出众者。彼等必深铭汝之恩渥,矢志效命,以报圣恩。汝宜铭记,善加筹谋,勿负朕之期许。”
建王闻言,在一旁作揖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必铭记于心。日后定当悉心观察,量才而用,让诸臣各展其长,为我大宋社稷竭忠尽智,不负父皇期许,也不辜负诸臣一片赤诚。”
待榜单宣读完毕,皇帝抬手示意众人平身,声若洪钟,言辞恳切:“众卿皆乃朕之肱股,国之栋梁。望往后诸位能齐心同力,一心为我大宋江山稳固,为天下苍生福祉,殚精竭虑,矢志不渝,共铸太平盛世,不负朕之所望!”
仕林身为状元郎,身姿挺拔,稳步出列,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而后言辞掷地有声:“陛下圣德御宇,恩如浩海。臣等承蒙陛下厚爱,有幸忝列朝堂。自当以陛下之忧为忧,以陛下之念为念,将百姓冷暖常挂心间。我等定当众志成城,倾尽全力,为大宋之繁荣昌盛拼搏奋进,为百姓之安居乐业鞠躬尽瘁,不负陛下期许,不负家国万民!”
随即众士子齐声说道,声浪滚滚,响彻大殿:“臣等必不负陛下期许,不负家国万民!”
此次传胪也圆满落下帷幕,鼓乐声渐渐消散,而新科进士们内心的澎湃仍未平息。在礼部官员有条不紊的引领下,士子们移步至偏殿稍作休憩,他们三两成群,兴奋地交流着,眼中满是对未来仕途的憧憬。
传胪结束后,仕林作为今科状元,带领着一众进士,出宫游街。礼部官员早已精心筹备,为仕林准备了一匹矫健的高头大马,马鞍装饰得华丽无比。仕林身着崭新的状元袍,头戴象征荣耀的桂冠,骑在马上,意气风发。榜眼、探花及一众进士紧随其后,他们沿着京城最繁华的街道前行。街道两旁早已挤满了围观的百姓,欢呼与喝彩声此起彼伏。仕林不时向百姓挥手致意,心中满是荣耀与对未来仕途的憧憬。留正夹杂在队伍中,看着意气风发的仕林,既为好友高兴,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
日近黄昏,一众新科进士也回到了皇宫,此刻的他们却丝毫不显疲惫,因为紧接而来的,是皇帝亲自设宴款待这些新科进士,这也是他们此生中莫大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