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结束了早间一个时辰的抄录工作后,吴希便与来寻他一同前往州学上课的李如出门去了。
宋代学校的发展到此时已有相当规模,州学内虽然尚无专门提举管理的学官,但起码已经有了训导诸生经术行义的教授。
此外,宋代还开创性地创设了由年资较深的学生兼任的学正、学录等职务,管理学生日常事务兼掌考核,其作用大致相当于后世大学校内所设置的勤工助学岗位。
而此时的杭州仅有一处学校,钱塘、仁和两县之学尽附州学之内。
州学则在城南通越门外,那里有着杭州城内唯一一座孔庙,也是每年发解试开考的场地。
今天是月度的考核日,在宋代,学生们并不是升入上级学校后便能高枕无忧。
若是在例行考核中多次不能取得合格成绩,那么该学生也是有可能遭到学校驱逐的。
只能说,每个月在学校领取的补助都不可能是白来的。
是的,在与李如沟通之后,吴希终于确认此时杭州州学是有学田供给的,再加上转运司、常平司划拨的部分留州系省钱等,每个州学生都能按月领到百十来文钱的样子。
此外,州学还会为每个学生提供食宿。因此,若不是像吴希这样需要养着一个妹妹的话,再贫困的士人也能靠着州学生的身份勉强过活。
当吴希、李如两人走进学堂的时候,许多人已经齐聚于此,相互之间轻声交谈着的场景,不免让吴希有些恍然。
这一幕与吴希前世读本科时课堂上的场景是如此相似。
“吴二郎,怎么样,身体好些了吗?”
这时,一个陌生的声音响起,打断了吴希沉浸于回忆的思绪。
吴希闻声望去,只见是一位约莫三十岁年纪的文士在喊自己,言语中透露着关心。
他自然是不认识对方的,不过心中暗暗猜测眼前之人不是此斋学正便是学录,也就是之前提到的高年资学生兼任的州学基层管理者。
好在旁边李如当即向对方见礼:“见过方学录。”
吴希便也随之下拜问候。
“二位贤弟莫要多礼,二郎你身体恢复了没?那日可真是吓死为兄了。”
吴希不禁有些疑惑,这方学录跟自己很熟吗?为什么言语中表露出他似乎知道很多事一样?
等等,学录!
是了,当日自己遇险,为苏轼所救下之后,他曾提起是请了州学一位学录来辨认自己身份。
想必就是眼前之人了。
秉承着与人为善的精神,吴希当然是打蛇随杆上,跟对方热络起来,至少以后在州学的日子好过些不是。
“劳烦兄长担忧了,多亏苏州判请来名医救治,如今我这身体已然无碍。”
话音刚落,室内顿时为之一静,只听到一些人悄声询问着:“谁?”
“州判?”
“说的是大苏吗?”
“大苏来了?”
房间内的气氛愈发高涨,直到离着吴希等人最近的学生终于上前询问,却是当即引爆了室内的氛围。
吴希被众人惊得连连退后,眼看着似乎个个都是苏轼狂热粉丝的州学生们,有些发懵。
他似乎错估了苏轼在这座州学,乃至在这个时代对于广大文人的号召力。
最终,还是方学录瞪大眼睛呵斥了一声,顾忌于今日考核的州学生们这才稍稍冷静下来。
待到吴希寻到一处座位坐下,许多人还在频频回头张望着看过来,眼中满是艳羡,并不时交头接耳讨论着什么。
似乎对他们来说,能得到苏轼的垂青是极其了不起的事情。
不过事情总有例外,此时,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陡然响起。
“哼,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便是苏轼,也不知某些人走了什么狗屎运。”
吴希挑了挑眉,闻声望去,只见一个生得瘦高细长,五官之间紧缩得厉害,让人望去不由会对其打上刻薄标签的文士施施然走进门来,身后还跟着几名随声附和的狗腿子。
李如见状在旁劝道:“二哥,翟越这厮一直是这副模样,无外乎是嫉妒你与迎迎姐走得近,莫要理会他就是。”
吴希略感无语,合着还是个情敌咯?
暗暗记下此人容貌和姓名后,吴希便不再关注于他,转而同李如继续随意交谈起来。
等到学正到来,今日的考核便正式开始,眼看着一个个同学去到学正那里接受检验,吴希仍是有些紧张的。
但好在也不知是不是学录那边的特殊照顾,吴希的这次考核进行得十分顺利,几个相对基础的经学问题他也能够对答如流,毕竟“经史”从来不分家。
中午时两人便在学校里跟同学们一起吃了饭,期间自然又有许多同学前来攀谈关系,吴希也是来者不拒,大都与他们结下了善缘。
午间一过,众人又是齐聚一堂,学正宣布了上午的考核结果,并没有人收到考核不合格的成绩。
于是众人便也都开心地投入了剩下半天的学习之中。
总之第一天的州学生活他还是十分适应的。
等到约莫申时(15-17时)一二刻的样子,州学教授到来,对今日的考核情况稍作了解之后,对众人再次表达了肯定,便宣布寒食节将近,州学再次休沐放假。
来不及感慨于宋代州学生的休沐假期之多,吴希便被李如急匆匆拉走,并因此避免了再次被蠢蠢欲动的同学们包围的后果,当然也避免了再一次被那翟越恶心到的可能。
自州学出来,两人便急匆匆上了李家的马车,一声鞭响,马儿慢悠悠走动起来,奔向了两人回家的方向。
吴希不由感叹:“大苏先生的名气可真是了不起啊!”
李如不无羡慕地答道:“那是自然,自去年年末大苏先生履任本州,便是不提本州文士的惊动,只说那些往来南北的读书人不想到其府上求见呢?”
吴希点了点头,心道莫说是你们这些同时代的文人,便是自己这种相隔快有一千年的中国人,只要读过书,谁又不为“苏东坡”这三个字痴迷呢?
只是才情如苏轼这般超拔,为什么却终其一生不得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