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便是郭逵与苏轼的第一次见面。
两人虽说是初次相见,但彼时郭逵是真的十分欣赏这个年轻人。他听对方说了许多政事上的设想,也都一一记在了心中,并在最后与之约定日后相见再好好交谈。
可惜自那之后,他再还朝时,却听说那个叫做苏轼的年轻人,因为父亲去世回家服丧去了,只能感叹缘悭一面。
再后来,两人便再没机会相见交谈,甚至因为交情不到,书信往来都不曾有。
直到今天,见着对方的学生来到了自己治下,他才渐渐想起了过往经历。
“杭州虽是个好地方,却不知道苏子瞻这等惊才绝绝之人,在地方之任上过得可称心么?”郭逵笑着问道。
当然是不称心的。
若是称心如意,那也就不会写那些个暗讽君王的诗了,也大概不会有什么乌台诗案了。
“老师常说,此心安处即吾乡,倒也没什么好称不称心的。”
吴希当然是不能说实话,只是借用苏轼二十年后才写下的一句诗,作为了给对方的解释。
“哦?此等妙句,也只能是大苏学士这等人咏得出了。”
郭逵抚掌而叹,却是感慨起苏轼文学上的水平之高,转而就着诗词的话题与对方攀谈起来。
这可急坏了一旁的李昭玘,让你跟对方攀攀关系,是为了解决眼下的问题,可没让你与之谈论什么诗词文学啊?
你一个大老粗,懂甚风花雪月!
不过吴希这边却是另一种感受。
他看得出来,郭逵如此举动也好,李昭玘那般恭维也罢,其实都是在与他拉近关系,以求不至于被因为之前的事情连累到。
其实说实话,他本来也没想真的要郭、李二人如何难堪,毕竟这两位都算得上是“有用之官”。
是的,在吴希看来,“有用之官”便是对宋代官僚的最高评价了。
毕竟有宋一代,冗官现象如影随形,能够做到“有用”的程度,起码是合格了的。
郭逵自是国家名将,如此身份不必过多言说。
而李昭玘须也不是一般人。
别看如今其人在吴希面前,似乎有些卑微的样子,但那是敬官家而不是敬他。
李昭玘年少登科,经举荐一跃而至通判,年纪上与吴希相近的同时,在仕途上却比他还要远一些。
毕竟此时苏轼也只是个通判罢了,而吴希想做通判,按照宋代最重资历的制度,怕还要苦熬许久才行。
此外更重要的是,李昭玘在任中也是做出了许多实事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便是改变了潞州本地绵延多年的丧葬风俗,让本地百姓接受了更为先进的“土葬”。
这不仅仅是促进了此地风俗进步那么简单,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却是道德的建构,以及对边疆统治的潜移默化的增强。
总之一句话,一风俗,方能成治功!
因此,仅就吴希个人而言,实在也是不打算多么为难这两人的。
但问题在于,这次的事情早已不是他个人与潞州的事了啊!
刺杀使者,从来都是对皇权的极大挑战,没有任何一个统治者能够容忍这等事情的发生。
所以他其实也一直在思索,想找一个能够比较完善的办法,尽量在保全郭、立二人的同时,也不至于损了官家那里作为帝王的威严。
只是一时间还想不到什么好办法罢了。
毕竟这件事的关节在于,郭、李二位本身都没有什么直接过错,但却都有逃不掉的领导责任要背负。
发生在本州的事情,长贰官能靠不知情来推卸责任吗?
甚至于“不知情”这三个字也是不能提的,否则不就成了尸位素餐之徒了吗?
你们没那个本事对本州事务知情,京中可有不少有这个本事的常参官们等着呢!
吴希一边应付着郭逵与之进行的文学交流,一边不住在心中思考着破局的办法。
郭逵说了半天,只觉得口干舌燥,自一旁拿起茶杯来作势要饮,这才注意到自家通判又向自己不断使着眼色。
这次他倒是当即领悟到了,赶忙转换了话题:“说起来,老夫与你师的交情俱在西北事上,可惜如今我来了河东,你师干脆去了南方,却都与西北之事没了干戈。”
吴希下意识脱口而出道:“或许下官将来要去西北的。”
郭逵听闻此言,眼睛当即一亮:“哦?冀之有意往西北去建立功业吗?”
吴希点点头,却又摇了摇头:“是也不是,下官此前的确与人说过,要往西北去做一任官,不过原因却复杂一些。郭府君,下官本不是什么迂腐之人,自是说不出无意于功业之类的话的。但其实我想去西北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缘由。”
“却不知是什么?”郭逵追问了句。
“唉。”吴希长叹一声,“下官父母俱已仙游,正经的亲人只有一兄一妹了。我没正在东京,并不需要我去惦记什么。可我兄长却在之前失踪在了西北,听人说是陷落于蕃人之手了,我一直有心去找一找。”
其实吴希说的并非真心话,他想去西北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为了尽快积累功勋来抵资历,以求能够青云直上。
至于找自家兄长,他倒也有心替原主和小妹思思完成这么个愿望,但却是顺带为之的了。
不过对外人来说,却当然不能太过表露对功业的渴望,那样是很容易被人家瞧不起的,反倒是寻兄一事着实符合当世价值观,可以拉来做个缘由上的掩护。
吴希倒是始终觉得,自己前一个理由更加伟光正一些,毕竟自己越早爬到高位,才能越早持权柄而救万民,但这却是难以与他人说清楚的了。
“原来是这样。唉,若只是陷于蕃人之手,冀之却是不必太过忧虑的,彼辈一向惧我王师征伐,断不敢乱杀我中国之民。”
对于这句话,吴希却是不置可否。
换做是汉唐时,蛮夷自然是畏惧中原王师如虎的,毕竟高悬在北阙楼兰、大宛王头颅便是明证。
但换了皇宋嘛,这句话的分量就得重新估计了。
“这样吧,老夫在西北倒是也有不少旧部,回头老夫写几封信与你,你差人照着名单送过去,让他们帮着你找找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