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拉,夏岚风一口气报出诸多菜名,差不多直接将菜谱砍掉九成,多少带着点报复的意思。
孙震一脸菜色,落笔不是,不落笔也不是。
从今以后,难道他只能是白水煮菜,加白水煮肉,配白米饭?
菜不能吃就算了,连调料也不能多放?
对他这种,浓油酱赤,重油重盐的人,无异于凌迟。
他再没有孩子,不是凌迟,那是真的凌迟。
孩子孩子,为了孩子,孙震拼了。
笔尖落到纸上,字迹越发缭乱。
好端端的,带着无处发泄的火气,毛笔都写秃了。
好端端的人,就是不行。
唉——
夏岚风喝了口水,说了那么多,口干舌燥。
咕噜噜!
孙震神色晦暗,五指紧握,手背青筋突起。
夏岚风以为他要放什么狠话,放下水杯,手里把玩,淡淡看着他。
姜芜儿同样在看着孙震,手中帕子,蹂躏不成样子。
没孙震配合,孩子的事情,她无能为力,除非借种。
咕咚!
喉咙滚动,孙震嘴唇动了动,从里面挤出一句话:“今日之事,还望夏大夫保密。”
闻言,夏岚风懒散靠在椅背上,似笑非笑,也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
孙震终究在这种目光目视下,一把抓住桌上的方子,和他自己记录下来,犹如鬼画符一般的注意事项,落荒而逃。
送走孙震和姜芜儿,夏岚风瘫坐在椅子上。
一半是累的,一半是气的。
在科技发达的社会,即使人们已经清楚生育是怎么一回事,还是有人会将生不出孩子这种事,全盘推到女子身上。
不仅是生不出孩子,还包括生不出儿子,没有生出聪明的孩子,孩子长大不成器等等。
一股脑全推到女子身上。
一边说着养不教,父之过。
一边叫嚣“孩子这样,都是你这个当妈的没教好”。
一边说男子汉大丈夫,强的可怕。又说动不动就被女子相克,弱得一批。
妻子生不了孩子就是娶你有什么用,离婚。自己生不出孩子,太好了,还可以做试管。
……
横竖都是他们有理,他们都没错。
如摔门出去的孙震,就算夏岚风明确点出没有孩子就是他的问题,姜芜儿被他连累,年纪轻轻,一身的病。
他还是百般不高兴,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
出门时,姜芜儿慢了两步,孙震只觉丢了大脸,一把扯住姜芜儿,拖着便走。
爱,和他的面子比起来,算什么???
走出房间,已近黄昏,天色渐暗,街上人群稀稀疏疏,悬壶堂前堂,学徒在收拾桌面,病人已经走光。
夏岚风一出来,学徒听到动静,立马抬起头,惊喜道:“夏大夫,谷主让你去后院就餐,还有,你若是有空,请您去周一年的病房看看。”
“好!”摸了摸肚子,忙了一整天,饿了。
不过,外面那么多美食等着她,她就不在悬壶堂吃。
信步走到周一年的病房,房间外,围着不少的大夫,指指点点,看到夏岚风过来,纷纷拱手示意,接着继续讨论。
“是谷主曾经提起的医术,若不能从外治好,那就从内打破。”
“谷主也是大胆,他老人家一直下不了决定,要不要突破伦理道德,在病人身上动手,没想到今天,终于想通了。”
“是啊,我还以为谷主会将他所提出的医术,带进棺材,就此封存,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见到。”
“刚刚进去看了眼周一年的情况,确实是好转之象。”
“王胜运气真好,竟是第一个见识的人,等有机会,借他的医案,就当我也参与其中。”
“有谷主支撑,医仙谷的医术,必将更上一层楼。”
“没想到有生之日,竟能见证杏林界开创一个流派。”
夏岚风嘴角噙着一抹笑,提出这种治疗方式,她以为会遭到医仙谷山下拒绝,没想到胡方魅力如此大。
有医仙谷上下的支撑,事情成功一半。
剩下一半,就看宁良骏。
不急,一步一步来。
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制定行业标准,细化手术守则……
绝不能给别有用心之人钻空子。
进入看了一圈周一年的情况,没有发热,伤口也并未受到感染,脉搏跳动有力。
王胜靠着墙角打瞌睡,头一点一点,就是不去休息。
“夏大夫,你来了,谷主刚走。”
“嗯,我来看看,辛苦王大夫一直守在这里。”
王胜嘿嘿一笑,“医者本分。”
只是一部分,大部分原因是怕有人跟他抢。
夏岚风微微一笑,也不拆穿。
从袖子里拿出一个白色瓷瓶,从中倒出一粒黑褐色药丸。
“王大夫,这是我炼制的药丸,有缓解疲劳的效果,王大夫若不嫌弃,可以试试。”
王胜一把抓过药丸,随手往嘴里扔。
“夏大夫客气,我怎敢嫌弃。”
药丸入口即化,一股清凉,从喉咙,滑到腹中,又从腹部,蔓延至全身,直冲大脑。
王胜震惊,闭上眼睛,感悟这种变化。
昏昏沉沉的大脑,一颗药丸下去,瞬间变得清醒。
大夫熬夜,是常有的事情。
特别是悬壶堂的大夫。
在悬壶堂,大夫是轮班制。
轮到夜里看守病人,大夫要打起全部精神,以防突发事情发生。
有时候,灵感突然来了,他们需要及时记录下来。
来了兴致,往往忘了时间,一待就是许久,
这样的人,从来都值得夏岚风敬佩。
王胜睁开眼,目光灼灼,盯着夏岚风的手,和她手里的白色瓷瓶。
“夏大夫……不知……”
话没说全,夏岚风直接将瓶子往王胜手里塞,“王大夫喜欢,便送与王大夫。”
“啊???”白得一整瓶,王胜大喜过望,手忙脚乱接过,迫不及待藏进怀里,生怕夏岚风要回去。
……
夜幕降临,夏岚风从悬壶堂走出来,拐了一条小巷子,便来到潼城热闹夜市。
厨食节期间,潼城在划分出好几条街道,夜不闭市,以便让南来北往的客人,感受到潼城的热情。
街上,摆满售卖各种小吃的摊位,几乎都是潼城百姓自发组织。
还有从潼城下面县乡赶来的百姓。
单就一个厨食节,便有百姓赚到一年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