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完全一脸茫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举荐而来的宋太医竟然只是个神棍。
陛下的眸光沉了沉,萧竟祁知道自己今日的话有些多了。
宋太医的事情涉及到太子了。
萧竟祁找补道:“父皇,此事太子殿下也会被人蒙蔽的,他对宋太医的事情一概不知。”
太子在一旁拱着手行礼附和,他确实不知。
“朕有些乏了。”
陛下站起了身,曹公公示意他们先回去。
“七弟,你真是好本事。”
瑞王丢下这一句,拂袖离去。
太子到此刻的眉头还是轻轻皱起的。
“七弟,刚才的事,谢谢你。”
“皇兄说笑了。”萧竟祁做了个请的动作,示意他一起走:“此事皇兄本就被蒙在鼓里,我也只是实话实说而已,只是皇兄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需得擦亮了眼睛。”
萧竟祁的话虽然直白,但是太子并没有生气,反而点头:“若不是你帮我解释一二,今日父皇定是要气恼于我。”
兄弟二人一起走出去的时候,不远处的墙角站着个宫女的身影,是阿珠。
阿珠看着萧竟祁渐行渐远的身体,她在纠结要不要追上去。
她左右纠结,指甲都要扣到墙里了,最终还是没去。
阿珠转身去了太后的佛殿。
柔妃正跪在里面抄写着佛经,见阿珠回来,放下笔,急忙问:“情况如何了?”
阿珠在柔妃的身侧跪下,拿起墨条,轻轻点头:“秦王无事了,娘娘可以放心了。”
阿珠才说完这一句,她的鼻音就重了起来。
柔妃拿出手帕,捧着阿珠的脸,轻轻帮她擦着已经溢出来的泪珠,并轻声安慰:“好了,就是抄点佛经,不打紧的。”
昨日本来只需要熬粥的,一听说长生塔出事之后,秦王被禁足,柔妃紧接着就被叫来罚跪抄佛经了。
阿珠饮泣吞声:“奴婢就是心疼娘娘受了委屈只能憋在心里。”
柔妃耐心地帮她擦去眼泪,起笑着安慰道:“好了,再哭就不漂亮,还有几日,就到了你放宫的日子,回去之后,跟你表哥好好过日子,宫里的事情就不要想了。”
柔妃把自己手腕上的镯子过到阿珠手腕上,示意她必须收下。
阿珠依摇头:“奴婢从十五岁就跟着娘娘,我要一直跟着娘娘,我不走。”
柔妃轻轻摸着她的手,似乎是有点生气了:“我不许你胡说,也不许哭了。”
……
萧竟祁一走出宫门,莫六就迎了过来:“王妃已经安然回府了。”
苏钰早就沐浴更衣完,此刻在院子里晒着太阳。
一股熟悉的香味儿钻入鼻尖,一睁眼就是萧竟祁的帅脸,她伸手捏了捏:“你回来了,陛下可有为难你?”
萧竟祁把苏钰捞起来,在旁边的凳子上坐下:“这次多亏了钰儿,不然我还不知道要被禁足到何时了。”
苏钰猜测道:“太后应该是知道你我之间的事情了,所以接下来,太后可能会继续针对你,针对苏家。”
萧竟祁的眉心缓缓沉了下去,指尖轻轻地摩挲着苏钰的手背,满是自责:“前路未卜,钰儿你嫁给我,可有后悔?”
苏钰想都没想就摇头了:“你可还记得我们初相识时,在黑风山遇到那些土匪,你挺身而出挡在我身前时…”
苏钰忽而一笑,捧住他的脸,无比认真地说了两个字:“很帅!”
起码在当时的苏钰看来是这样的,不止很帅,也很温暖。
萧竟祁握着她的手,嘴角间虽然是附和的笑容,其实他心里的自责一点都没少。
苏钰在库房里挑了不少的补品,带着回了苏家。
李氏的气色也越来越好了,光是往那桌案前一坐,当家主母的气势也是由内而外的散发着。
苏钰在门口看了好一会儿,这才走进去:“娘。”
听到声音,李氏抬头看来,满是惊喜地起身走出来:“钰儿来了。”
苏钰拉着李氏的坐下,就先给她把了脉,情况一切都好,但还是要说上一句:“娘,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你也不能太劳累了。”
“放心,娘也不是第一次做娘了,都知道的。”
母女俩又聊了几句,李氏说:“你还没去见你祖母吧?那你快去。”
苏钰又去跟苏老夫人说了几句话才去找了苏见山。
还是在一堆破烂木头里才找到苏见山的身影。
之前只有苏见山一个人,现在连苏望也在。
“祖父,爹爹,你们这是做什么?”
他们二人身上都是木屑,一边拍打着一边走出来。
苏钰给他们倒上热茶,还不忘把他们头上的木屑捡了捡。
看样子长生塔那边的事情他们还不知道,苏钰本来不该说的,但是想了想,起码对于下一次也有个防范了才是。
听苏钰说完,苏见山放在桌上的拳头捏了捏,不过片刻,好像又是因为想到什么,不得不放了开。
………
苏钰去了庄子的,打算在庄子里开个作坊,把露颜堂的东西都交给的作坊去做。
这样一来,她自己也可以轻松些。
也能让庄子里那些佃户多些挣钱的机会。
文婆陪着她选好了地方,又在庄子里走了走。
天气越来越好了,庄子里的农作物也越种也越多,完全足够供应酒楼了。
又去看了药园子里的药,都长得很不错。
连着几日过去,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但是柔妃娘娘这边就不好了。
虽然长生塔的事情告一段落了,但是太后就没放过她。
这几日她都是跪着抄佛经。
从早辰时到晚酉时,她才会从太后佛殿中离开。
整个膝盖已经红肿一片了。
阿珠低着脑袋帮她擦药,都不敢看她,生怕自己又忍不住流眼泪。
娘娘都这么委屈了,她不能再给娘娘施加压力了。
等擦完药,柔妃对她说:“我想喝点粥,你去小厨房看看吧?”
阿珠点点头,收好药箱才出去。
走在路上,阿珠回头深深地看了一眼宫殿。
她后日就要离宫了,自从她跟着娘娘以后,娘娘待她像亲人那般好。
这些年娘娘所受的委屈她都看在眼里。
如今她也要走了,陛下一个月都未必会来娘娘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