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朝堂之上那股无形的紧张气氛和权力斗争相比,民间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科举之事犹如一阵旋风,迅速朝着大秦的每一寸土地而去。咸阳城内,众多学子都已经得知此事,个个兴奋异常。他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手捧着竹简,专心致志地温习着功课。由于大家对科举的热情空前高涨,咸阳城中的各大书店顿时变得门庭若市,顾客络绎不绝。没过多久,书店里的书籍便被抢购一空,书架上空空如也。
一时间,整个咸阳城掀起了一股狂热的读书热潮。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茶楼酒肆,随处可见埋头苦读的身影。然而,这种热烈的氛围对于一些家境贫寒的学子来说,却并非好事。由于经史子集等书籍供不应求,其价格一路飙升,令这些贫困人家难以承受。他们根本无法购买到足够的书本用来温习功课,只能望着高昂的书价望洋兴叹。
赢无忧深知这些情况,心中忧虑。下朝之后,她匆匆登上马车,朝着城外的庄子疾驰而去。此刻,在她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把活字印刷术研制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大量印制书籍,满足广大寒门学子的需求,让更多人有机会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
到了庄子上之后,赢无忧立刻唤来了赵冉。只见赵冉匆匆赶来,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待着指示。赢无忧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让赵冉赶紧去找一些技艺精湛的工匠来。赵冉领命后,马不停蹄地前去安排。
趁着赵冉去忙活的空档,赢无忧迅速联系系统,仔细查阅并认真记录下所有关于活字印刷术的详细方法。她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疏忽,生怕遗漏掉任何一个关键步骤。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赵冉带着一群工匠赶了回来。
此时的赢无忧已然胸有成竹,待众人站定,她便不紧不慢地将自己的计划以及具体实施方式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赵冉。赵冉瞪大了眼睛,紧紧盯着手中赢无忧所给予的活字印刷术的方法,越看越是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要知道,自纸张问世以来,抄书逐渐成为众多识字之人谋取生计的重要途径。他们把竹简上的文字小心翼翼地誊写到崭新的纸张之上,再经过一番精心装订,一本轻巧便携的书本就此应运而生。这种轻便的书本一经推出,便受到许多读书人的热烈追捧和由衷喜爱。然而,即便如此,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坚持认为竹简才是最为理想的书写材料,双方为此常常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可是,如果能够成功掌握活字印刷术,那么纸质书本的产量必将大幅提升,其生产成本也自然会随之显着下降。想到这里,赵冉不禁抬起头,满怀感激之情望向赢无忧。他深知,这个神奇的发明一旦付诸实践,将会给人们带来何等巨大的改变和福祉啊!而这一切,全都归功于眼前这位智谋过人的小姐——赢无忧。
赢无忧敏锐地察觉到赵冉投注过来的目光,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亲切的笑容,轻声问道:“赵冉啊,你有没有考虑过参加今年的科考呢?”
赵冉听后先是一愣,随即便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语气坚定地回答道:“回小姐的话,小人确实有此想法。只是……若是小人去参加科考,那庄子上的诸多事务又当如何处理呢?毕竟这些年来都是小人在负责打理庄子上的大小事宜。”
赢无忧微微一笑,摆了摆手说道:“科考乃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既然你有心参加,那就尽管放手去做吧!不必担忧庄子上的事情。等会儿我会把你的卖身契拿给你,你拿着它去官府消除自己的贱籍身份,然后全心全意备考便是。以你的才学和能力,我坚信你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听到这番话,赵冉的眼眶瞬间湿润了起来,他声音略带哽咽地道谢:“多谢小姐对小人的信任与大恩大德!无论此次科考结果如何,小人此生都会忠心耿耿地追随在小姐身旁。但凡小姐有所需求,哪怕赴汤蹈火、粉身碎骨,小人也在所不辞!”
赢无忧见状,心中不禁有些感动,她轻轻拍了拍赵冉的肩膀,安慰道:“你在庄子上这两年里一直尽心尽力,将各项事务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做得非常出色。如今你想要通过科举来改变自身命运,我岂有不支持之理?待会儿你去庄内各处询问一番,看看是否还有其他人也有意参加科举考试。若有的话,便一一记录下来报于我知晓,我好替你们准备相关的书籍资料,助你们一臂之力。”
赵冉努力平复着内心激动的情绪,深吸一口气后应道:“是,小姐请放心!小的定当不负所托,将此事办妥。”
赢无忧微微点头,表示认可,然后缓声道:“那你就先去着手安排活字印刷术相关事宜吧。不过,关于接替你现有职位之人选,不知你可有中意的?”
赵冉略作思索后回应道:“依属下之见,郑远山此人倒是颇为合适。他平素办事踏实、性情稳重,应当能够胜任。”
赢无忧听闻此言,目光微凝,思忖片刻后言道:“既然如此,那你且将他唤来让我瞧瞧。”
赵冉赶忙应诺一声:“遵命!”言毕,只见他转过身去,迈着轻盈而坚定的脚步朝庄子内部行去。
没过多久,赵冉便领着一名年轻小伙子折返回来。远远望去,只见这人身形魁梧壮硕,个头高挑,足有八尺有余;其面庞方正,五官端正,只是肤色略显黝黑,透露出一股朴实无华之感。待走到近前,郑远山见到赢无忧,不敢怠慢,连忙躬身施礼,举手投足间皆符合礼仪规范,动作更是精准到位、一丝不苟。
赢无忧暗自打量起眼前这个年轻人,心中已然对其性格有所判断——此人当是个行事严谨之人,这般品性倒也并非坏事。于是,她随意抛出几个问题,想要进一步试探郑远山的学识与应变能力。面对提问,郑远山毫不怯场,一一作答,虽言语质朴,但答案却也算得中规中矩,并无明显疏漏之处。
赢无忧见状,脸上流露出满意之色,轻轻点头示意,接着问道:“你可曾有过参加科举考试博取功名之意?”